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94节

“事实证明,你错了,大错特错!”

“皇上不缺臣子,缺的是孙子啊!”

吕氏能从一个侧妃成功上位不是没有原因的,她一语道破这其中的关系,眼光真是毒辣。

而朱允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吕氏直言道:“儿啊,你要想博得皇爷爷的宠爱,那索性就跟老大学,你不要把皇爷爷当成皇帝,平常当成自己的亲爷爷就好!”

“跟大哥学就好……”朱允心中不断寻思着这句话!

皇家自古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朱允尴尬就尴尬在这个伪皇长孙的身份上!

当年,太子妃常氏和皇长孙朱雄英去世后,吕氏这个侧妃才被扶正,成了东宫太子妃,朱允也成了皇长孙!

但现在,朱雄英这个根正苗红,正儿八经的嫡长皇孙回来了,朱允的身份就变得极为尴尬起来!

一个皇宫,竟然有两个皇长孙,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皇长孙,朱英,朱允心里都明白!

朱元璋也明白,各地藩王也明白,朝中大臣也明白,淮西勋贵更明白!

朝中,六部以吏部为首,而吏部尚书凌汉又是朱英的老师,就算去掉师生的关系,凌汉本人也是个遵守礼法的一根筋!

就算以后朱元璋要立朱允为皇太孙,凌汉肯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凌老头可比御史还要刚!

那真是头可断,血可流,立嫡的礼法就是不能改!

各地藩王,实力最大的无非就是秦,晋,燕三王,在他们心中,大侄子只有一人,那就是朱雄英,从小就关爱有加,去掉嫡长的身份,还有曾经一起生活的叔侄感情!

至于淮西勋贵更不用说了,蓝玉,常茂,李景隆这都是正儿八经的实在亲戚,该站哪一队,心里和明镜似的!

吕氏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她不能将这些事告诉朱允,她要让自己的好大儿看到希望!

朝中大臣怎样?

各地藩王,淮西勋贵又如何?

在东宫太子爷面前压根不够看!

吕氏看的很清楚,老爷子早已年过花甲,没几年了,将来整个大明做主的人还是自己的枕边人,那时,就是她们母子翻身的机会!

只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她等不到那个时候,太子朱标更等不到那一天了!

第137 上赶着的太子爷

如今,洪武爷已经六十多岁了,人到暮年后,身体早已不如从前,别说夜宿后宫,就连处理朝政都有些力不从心!

此时还没有内阁,朝中所有大小的事务全部压在皇上一人身上,就算朱元璋废寝忘食,没日没夜的干活那也处理不完所有的朝政!

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会让人把剩下的奏折送到东宫,由太子朱标审阅,批注。

朱标,这位大明最有权势的太子爷,能让朱元璋信任,能让藩王臣服,能让臣子感恩戴德,而此时却为了大儿子朱雄英的事情苦恼不已!

自从朱英从山东回来后,堂堂太子爷亲自带人去坤宁宫探望,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

任凭朱标将嘴皮子磨破,好话说尽,朱英就是不见。

无奈的太子爷让人叫来蓝玉和常茂,朱英得知后,让朱允去开门,自己则从后门溜出去,找老爷子了!

御书房,朱元璋看奏疏的有些犯困,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的快睡着了!

“砰!”大门被猛然推开!

朱元璋被这突然起来的声音惊醒,刚要抬头骂人,看到来人是朱英,到了嘴边的话只能咽下去,并大声的骂道:“吓咱一跳,你他娘的不知道敲门,通报啊!”

“您不高兴啊!”朱英瞥了朱元璋一眼,摆手道:“那我走!”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朱元璋长舒一口气,厉声道:“给咱站住,滚回来!”

“有事就说,没事就滚,咱还要批奏疏呢!”

见朱元璋如此态度,朱英冷声回答道:“那没事,我滚了!”

“宫里太闷,我出去玩会!”

一听这话,朱元璋瞬间坐不住了,连忙起身将朱英拉了回来!

“祖宗啊,你到底想干啥?”

朱元璋紧张的说道:“你告诉咱,合理的事咱都答应你!”

“没啥事!”

朱英一屁股坐在门槛上,说道:“来您这躲躲,您要嫌烦,我这就走!”

“躲躲?”朱元璋疑惑道:“你连咱都不怕,这皇宫还有你怕的人?”

“不是怕,是不想看见他而已!”

“哎……”

朱元璋长叹一声,坐在朱英身边,他当然明白大孙不想见到的他是谁。

“大孙啊,咱们是一家人,别闹的太僵,这不是让人家看笑话吗,他再怎么说也是你爹,你就……”

“没啥事我就走了!”朱英实在不想这样的话,立马起身要走,说道:“我出宫玩会,天黑之前就回来!”

“咱和你一起出去!”朱元璋没有考虑,果断的说道!

“老爷子,您担心个啥啊!”朱英没好气的说道:“我弟弟,我媳妇都在这,我能跑哪去啊!”

理虽然是这个理,但老朱心里是真怕啊,他不能冒这个风险!

甚至为了堤防大孙偷跑出去,特意交代下去,只要宫中侍卫看到皇长孙偷跑或强行出宫可以立马拿下!

“咱也想出去散散心了!”朱元璋笑道:“正好一起!”

“那我能带允一起去吗?”朱英问道!

朱元璋想了一下,说道:“老三太小,不能让他经常出宫,玩野了就没心思读书了!”

“就咱爷俩,谁都不带!”

老爷子都发话了,朱英自然也不能说啥了,只得同意!

“你也换衣服去,咱穿这一身出去不行!”朱元璋吩咐道:“咱在宫门等你,你快点!”

“知道了!”朱英挥挥手走了!

朱元璋来到谨身殿,刚准备进去,朱标慌张的跑了过来!

“拜见父皇!”

朱元璋停了下来,问道:“标儿,可有政事?”

朱标回答道:“回父皇,没有!”

“嗯!”朱元璋摆摆手,示意他既然没事,可以走了!

“父皇要去哪里?”朱标突然问道!

朱元璋也没有隐瞒,说道:“陪咱大孙出宫散散心!”说完便走进了谨身殿,准备换衣服!

朱标连忙追了进去,说道:“儿臣也想跟随父皇出宫!”

朱元璋眉头一皱,撇着嘴说道:“你去干啥?”

“有那工夫还不如去御书房帮咱看看奏疏!”

两名太监伺候朱元璋脱掉身上的龙袍,换上普通百姓穿的粗布衣服!

朱标见状,苦笑道:“儿臣是想,趁此机会,多和雄英走近些,这孩子对儿臣这个父亲的成见实在太大了,从山东回来后,儿臣多次去坤宁宫看他,都被拒之门外!”

朱元璋听到沉默一阵,随后神情凝重道:“标儿,咱知道你的意思,但这样恐怕只会适得其反,引起这孩子的抵触!”

“父皇啊!”

朱标继续说道:“但儿臣现在也没有其他办法了,不试试怎么会知道呢,毕竟九年未见,他对儿臣生分,儿臣也能理解!”

“哎……”

朱元璋叹息道:“咱这一家人,怎么会成这样啊!”

“罢了,你就跟着去吧!”

还不忘提醒道:“记住了,就咱们爷仨,不要带任何人,特别是允!”

“儿臣明白!”朱标立马回到东宫换衣服去了!

回到东宫后的朱标直接走进大殿,让太监将他那身之前虽父皇微服私访的粗布衣服拿出来!

吕氏见他急匆匆的样子,连忙走了进去,看到朱标换上了粗布衣裳,连忙问道:“爷,您这是要出宫啊?”说着,立马上前帮朱标整理衣服!

“嗯!”朱标点点头,随口说道:“陪父皇出宫看看百姓的生活!”

“爷,您把允也带上吧!”吕氏看似无心,实则处心积虑的说道!

“不行!”朱标果断说道:“孤与父皇出宫是为了考察民情,带上允多有不便!”

吕氏听到不再说话,朱标换好衣服后便急匆匆的走出东宫!

“爷!”吕氏走上前喊了一声!

“有事就说!”朱标不耐烦的说道:“父皇还等着呢!”

朱标这个人外表仁善,内心腹黑,整个大明能真正了解这位太子爷的人只有他的父亲朱元璋!

包括吕氏,这么多年一直认为朱标是一位心地善良,待人真诚,同时也是极为好拿捏的人!

“爷,可能为允找一位老师?”吕氏唯恐朱标生气,连忙说道!

“老师?”

朱标愣了一下,问道:“东宫这么多授业师傅,还找什么师傅!”

“爷,您误会了!”吕氏笑道:“妾身的意思是,为允找一位弓马娴熟,教授武艺的师傅!”

没等朱标开口,吕氏继续说道:“允告诉妾身,他要做朱家的千里驹,不仅要读好书,还要精通武艺!”

朱标听到此话,神情缓和下来,也没有多想,问道:“你想谁来当允的武艺师傅?”

吕氏故意想了想,说道:“妾身听闻凉国公,郑国公,曹国公三人武艺高强,弓马娴熟,若能请三位国公来当允的武艺师傅,那就再好不过了!”

蓝玉从小跟着他姐夫常遇春打家劫舍,混迹绿林,练就了一身的杀人技。

茂太爷就不用说了,大明第一猛,他要敢说自己第二,恐怕没人敢说自己第一!

李景隆虽然带兵的本事差点,但人家在弓马武艺这一块可一点都不差!

这三人能请来一位都算不错了,吕氏胃口是真的大,竟然要请三位!

朱标听后随口敷衍道:“孤知道了!”

说完便离开东宫,快速向宫门走去!

没一会儿,朱英换好衣服,赶到宫门,看到朱元璋早已等候多时,连忙催促道:“走吧,老爷子!”

朱元璋笑了笑:“大孙,别急啊,还有一个没到呢!”

“谁啊!”朱英连忙问道:“不是说就咱们爷孙俩吗?”

“咱刚才见到标儿了,他也要跟咱……”

首节上一节94/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