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61节

“放心吧,标儿!”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咱这个暴君的名号是当定了,咱不管后世史书怎么写咱,咱只想活着的时候替你把那些能伤着你的刺全部拔掉,成全你仁君的名号!”

“标儿啊,以后不要什么事都要依靠爹来处理,爹在的时候能替你顶着,但爹早晚有走的一天,那时候你怎么办?”

“你是老大,是家里的顶梁柱,爹要不在了,你这根顶梁柱要顶起来,只要你顶起来了,咱大明的天就塌不了!”

“哎……你以为爹是真生你气才出来躲几天的?”

夜幕下,爷俩像寻常的百姓一般,走在寻常的街道上,说着掏心窝的话!

朱元璋像一位普通的父亲一般,向自己的儿子说着最朴实,最贴心的话!

这一刻,朱标突然明白,原来自己所承受的压力和委屈远远不如父亲要多!

望着父亲逐渐消瘦的身体,顿时惭愧不已!

“标儿啊,你是不是觉得咱很偏心朱英那孩子?”

“为何咱对一个外面的孩子要比对自己的亲孙子还好?”

“父皇,儿……儿臣没有这个意思!”朱标心虚的说道!

“你拉倒吧!”朱元璋笑道:“你怎么想的咱心里清楚的很!”

“其实啊,无论是宫里的允,允,还是外面的朱英,都是咱大孙!”说完很严肃的补充道:“亲大孙!”

“父皇!”朱标惊讶道:“不会吧,这孩子比允还要大几岁,与雄英的年纪倒是差不多……雄英……”

说完,朱标愣住了,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朱雄英小时候的样子,刚才由于天黑,他并没有看到朱英的相貌,只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但现在回想一下,确实有一些雄英小时候的影子!

“父皇啊,朱英难道就是雄英?”

“这到底怎么回事?”

“好了,标儿!”朱元璋打断他的话,说道:“回家再说,咱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你!”

说完,又转身对跟在远处的侍卫喊道:“你们去告诉那孩子一声,就说咱走了,改天再来找他听三国!”

……

皇宫,御书房!

朱元璋将朱英的身世和这么多年的经历全部告诉了朱标,但没提派毛骧去武当山和带回的那封信的事!

朱标听后,很是激动,愣了几秒,声音颤抖的问道:“父皇,他真的是雄英,儿臣去世八年的皇长子雄英?”

“标儿啊!”朱元璋看着激动儿子,神情严肃的说道:“朱英就是咱的亲大孙,你的长子朱雄英,父皇已经确认过了!”

“雄英……”朱标喜极而泣,跪在朱元璋面前,委屈的问道:“父皇啊,您为何不早些告诉儿臣?”

“哎……雄英失忆了,八岁前的事情都想不起来了,不然他也不会不认识咱是他亲爷爷!”朱元璋叹息道:“好了,标儿,快起来吧,地上凉,别老是跪着!”

“所以咱想着以另一个身份去接近他,看看能不能唤醒他八年前的记忆!”

“不仅如此,咱还让蓝玉,常茂,李景隆这些与雄英有亲属关系的人以真实身份去与他相处,但……”

“雄英想起来了吗?父皇!”朱标擦着眼泪,连忙问道。

朱元璋摇摇头,无奈道:“没有,这孩子好像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说罢,看到朱标一副急切的神色,慌忙又补充道:“标儿,你别去打扰他,这孩子现在过的挺好的,咱已经派人保护他了,蓝玉,常茂,李景隆这些人在明,锦衣卫在暗,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而且雄英过了年就成亲了,这个时候别节外生枝!”

“儿臣明白!”朱标心中思念无比,只得说道:“儿臣找个时间会在远处偷偷看他几眼!”

朱元璋长叹一声,突然有些心疼这个儿子,因为刚才他并没有把不让相认的真实原因告诉他!

其实,朱元璋本不打算现在就将朱英的身世告诉朱标,唯恐朱标嘴不把门告诉了吕氏!

自从看到那封信后,朱元璋便对吕氏产生了怀疑!

只是蒋这个蠢货查到今天都没有查到确凿的证据!

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怪蒋无能,实在当年朱雄英下葬的时候,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包括太医等人全部殉葬了,加上时隔八年,调查起来确实难度很大!

这几天,朱元璋也考虑了许多,之所以现在告诉朱标,一方面出于实在不忍心再瞒着他,毕竟朱标是朱英的亲爹!

其次,只要调查清楚当年是吕氏害死的朱雄英,自己动手杀儿媳的时候,也让儿子有个心理准备!

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搞清楚当年的真相!

既然暗中调查起来难度太大,那不如让她自己暴露,如果真是她当年害死的雄英,现在知道人还活着一定会有所忌惮,必然会想方设法再次加害!

这就是蒋在昨晚的生死关头想出的主意,朱元璋考虑一番后决定试试,并给蒋最后一次机会,让他将麾下的影子锦衣卫撒出去,或明或暗的全部潜伏在东宫。

对于这些,朱标一无所知!

第90章 除夕

朱英最终还是没能将老爷子留下,不过从那天走后,老朱来找他的时候明显少了许多!

并不是老朱不愿意来,而是临近年底了,各种国事太过繁忙,实在抽不开身出宫!

洪武二十三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皇宫,奉天殿!

早朝结束后,所有官员高高兴兴的退朝回家了!

之所以高兴,那是因为明天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所有官员放假一天,不用早朝,不用公务,可以留在家安心过个年!

古代官员的假期和现代工作休息有很大的区别!

汉朝是“五日一休沐”制度,也就是上四休一,夏至需要祭祀祖先神明,祈求消灾,冬至就是过年,所以这两个日子会放假!

唐宋时期是上九休一,逢年过节会有小长假,一天,三天,七天不等,还有喜假,丧假,事假等,另外老子,佛祖以及皇帝的诞辰也会放一到三天不等!

元朝的假期管的很松,比如病假,一年不得超过一百天,不然就停薪!

病假请完了还有丧假,也就是“丁忧”,祖父母、父母丧假三十天,迁葬祖父母、父母假二十天,这半年都不用上班了!

到了元朝中后期,大部分官员开始常年“丁忧”,反正就是以家里三天两头死人为由,请丧假,发展到最后,除了领俸禄的那天办公,其他时候都在“丁忧”!

元朝后期的文恬武嬉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元朝的灭亡和官员们的懒惰、腐朽、贪婪有很大关系,所以他十分痛恨官员贪污和偷懒。

大明开国后,朱元璋颁布官员假期规定,一年三天假,分别是过年,冬至以及老朱自己的生日,无论是京官还是地方官,一视同仁!

如此苛刻的假期制度让百官苦不堪言,纷纷上疏,抱怨假期太少,希望恢复汉朝的“五日一休沐”制度!

老朱研究了半天,最后终于明白过来,他对“五日一休沐”的理解是:每个月五号休息一天!

由此可见,明朝洪武年间的这一天假期有多珍贵!

群臣走后,大殿只留下朱元璋,朱标父子!

朱元璋让太监和宫女退了下去,转头问道:“标儿,今年各国使臣有没有来给咱送东西?”

朱标回答道:“回父皇,只有高丽,琉球和安南三国的使臣前来进贡,其他国家尚在路途之中,想来就快到了!”

“嗯!”朱元璋点点头问道:“回头去看看,挑些好东西给咱大孙送去!”

“父皇,今年各国进贡的东西实在没办法……送给……雄英啊!”朱标有些为难的说道!

“咋了?”朱元璋白了他一眼,说道:“你亲儿子还不舍得!”

“不是!”

朱标苦笑道:“琉球进贡的都是些金银之物,安南则是些盔甲,刀剑……”

“那高丽呢,送的啥?”朱元璋问道!

朱标笑了笑,回答道:“二十名碧玉年华的高丽少女!”

“哈哈……”

朱元璋听后大笑道:“年年都是这些,也没点新鲜玩意!”说罢,继续道:“有九江那孩子在,咱大孙不缺钱,大过年的送刀剑不吉利,至于高丽女子……”

听到这话,朱标赶紧说道:“父皇,雄英还小,万不能让他沉迷女色之中,更何况这孩子即将大婚……”

“这些还用你说?”

朱元璋本着脸,没好气的说道:“那是咱大孙,咱比你这个当爹的还疼他,咱能不知道分寸?”

朱标不再说话,朱元璋继续道:“标儿,和往年一样,明天过完年,你带人回咱们凤阳老家祭祖,好好给祖宗磕几个头,雄英能回来,多亏了咱朱家的祖宗保佑!”

“儿臣明白!”朱标拱手说道!

“还有,替咱去看看汤和,张龙这些老兄弟,特别是汤和,年初来看咱的时候害了重病,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朱元璋叹息道:“就说咱想他了,他什么时候想见咱,派人来京城告诉咱一声,咱会亲自派人去接他!”

“还有,回东乡看看咱当年的乡亲,多备些财物赏赐,特别是村里的老人,多赏些粮食!”

朱标不停的点头,说道:“儿臣遵命!”

朱元璋忙于国事之时,朱英这几天也没闲着,不仅早早采购了过年需要的物资,食材,还备好了许多礼物,明天正月初一过年的挨家挨户去拜年送礼。

朱英也给傅让三人放了几天假,让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等到自己大婚之前回来即可,傅让回到了颖国公府,过起了大少爷般的生活,刘承恩回了凤阳老家,只有花炜表示没什么亲人,愿意留下,明天去祭拜完亲人就回来,多一个人多一份热闹,朱英自然愿意!

到了下午,宅院内只有五人,朱英将大家召集起来一起准备年夜饭,芸儿和莺红负责包饺子,李婉儿负责切菜,花炜五大三粗啥也不会,只能烧火去了,朱英则亲自操刀,负责炒菜!

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糖醋排骨,冬瓜炖老鸭,皮蛋拌豆腐等,最后是一道当时的名菜,珍珠翡翠白玉汤(豆腐白菜汤),一道道色香味绝的家常菜在朱英的操作下全部完工,被端上了饭桌!

做好饭后,朱英换了身干净的衣服,独自蹲在门口,手中握着老爷子的那块玉佩,听着外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热闹声,心中有些失落,因为他最思念的人还没有出现!

朱英忐忑不已,每隔一会就会出门看一眼,唯恐错过了该等的人,可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并没有看到老爷子的身影!

李婉儿悄然走来,将一件棉衣披在他的身上,轻声道:“英哥,老爷子也有亲人,这个时候应该在陪家人吃饭,想是不会来了!”

“不!”

朱英摇着头,坚定的道:“我感觉老爷子一定会来,他答应过我会来吃饺子的!”

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没底,这些话只是安慰自己而已!

李婉儿柔声道:“英哥,进去等吧,外面太冷了,别冻坏了身体!”

“没事的!”外面虽冷,但朱英的心却是炽热的,对于他来说,老朱是亲人,是长辈,是思念,是不可缺少的家人,看到老朱就像看到前世的爷爷一般!

年夜饭又叫团圆饭,一家人都不齐还叫什么团圆饭!

朱英看着寒风中的李婉儿,不忍心道:“婉儿,外面冷,你快回去吧,我再等会!”

“我要陪你一起等!”李婉儿笑嘻嘻说道!

朱英笑了笑,将棉衣披在她身上,又将她冰凉的小手放进自己的衣袖,说道:“好!”

二人站在门口,等待着老朱的出现,没一会芸儿,莺红,花炜全部跑了出来,喊道:“英哥,我们也来陪你了!”

“你们怎么也出来了?”朱英诧异道:“快回去吧,我和婉儿等就好了!”

芸儿笑嘻嘻的说道:“哎呀,朱爷爷对我们都不错,我们是心甘情愿等他的,对吧,莺红姐,花炜哥哥?”

二人连连点头!

朱英看着冷风中的几人,笑道:“好,老爷子要是来了,不给大家发红包,那咱们可不能让他进去!”

第91章 与民同乐

皇宫,朱元璋在大殿设年夜饭,乐呵呵的坐在主位之上,太子朱标,吕氏,带着朱允,朱允为一桌坐在下端,其他后宫嫔妃带着各自年幼尚未就藩的皇子各一桌!

一番场面话后,朱元璋让众人随意些,吃饭!

首节上一节61/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