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老爷子是真的不打算当皇帝了,连他的宝贝疙瘩国子监都送出去了。
老爷子继续阴着脸说道:“冤有头,债有主,不牵连别人那也不能饶了罪魁祸首……”
“来人,把赵麟这个狗东西拖下去,枭首,再找根长竹竿把他脑袋挂起来,以儆效尤!”
说罢,站起身来,走到所有学子面前,继续说道:“也给你们这些秀才提个醒,咱管你们吃喝,让你们读书,那是恩德,你们没有资格挑三拣四,谁以后再敢在国子监闹事,直接凌迟了!”
这件事在国子监造成很坏的影响,必须有个交代,而杀赵麟一人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毕竟这件事是赵麟挑的头,其实学子也是被他蛊惑,杀他一个总比杀一群人要好。
饶恕其他人是恩,杀赵麟是威,恩威并施才是驭人之道。
“陛下,学生不服!”
突然,跪在最前的赵麟喊道:“学生所言皆句句属实,陛下为何要斩学生!”
听到此话,老爷子刚刚平息的怒火再次被点燃,怒吼道:“你他娘的有什么不服的,你在告示上辱骂师长,藐视监规,你个狗日的你还有理了!”
“斩了你都是轻的,这要不是国子监,咱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把你凌迟了!”
赵麟跪在地上,昂首挺胸,说道:“陛下说学生辱骂师长,藐视监规,学生不否认……”
“学生之所以做这一切,那是因为国子监官师压根就不把我们这些学子当人看……”
赵麟十分激动,指着宋麟说道:“特别是他,监丞宋麟,他比他爹宋讷还要苛刻,动不动就打人,甚至不给饭吃……”
宋麟心中一惊,连忙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殿下,赵麟所说之事,臣确实做过,但臣只是按照监规执行,从未有过私愤!”
“太学生赵麟,作为官生,经常完成不成功课,公然评论饭菜难吃,更是私下议论朝事,实在有愧圣恩,臣实在迫不得已这才执行教规!”
朱雄英看了赵麟一眼,问道:“宋监丞说的可是实话?”
“没错!”
赵麟坦然说道:“我们是太学生,将来直接授予官职,成为官员,为何不让我们现在讨论政事,我们也有治国良策,我们也想为君分忧,学生不理解!”
“其次,国子监的饭菜确实难吃,明明能把饭菜做好,为何刻意做的难吃,学生不理解!”
“每日功课繁重,生员苦不堪言,若是完不成就是一顿打,严重的还会发配,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送死的,学生不理解!”
“孤来回答你的三个问题!”
朱雄英站了出来,其实他完全可以不理会赵麟,反正老爷子已经判他死刑。
不过,赵麟的疑问也是许多太学生的困扰,如今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恐怕以后还会出现这种事。
“你刚才说不让你们议论政事,那是你们什么不懂,年轻气盛只会高谈阔论,你们有个屁的治国良策,还为君分忧,你们只会给君王添乱,于国于民于君都没什么用!”
“你们将来都是朝廷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靠的是能力,而不是那张嘴!”
“其次,饭菜的问题,你们吃的饭菜,孤也吃过了,孤承认确实不好吃,但皇爷爷刚才说了,轮不到你来挑三拣四……”
“你们每天吃的,身上穿的,哪个不是百姓供养,你赵麟可知道,如今大明又有多少百姓连你嫌弃的饭菜都吃不上……”
“还有,你说的功课繁重……呵……别人就不说了,说你赵麟,你是官生,国子监是什么地方,规矩有多严,你不会不知道,既然你怕苦怕累,当初你为何还要进国子监?”
“因为你不想吃国子监的苦,却又贪图国子监出身的好处!”
“为何闹事的都是你们这些官生,那是你们这些进国子监实在太过容易,不需要苦读诗书,不需要过关斩将去考学,只需要有个好的出身就能进别人梦寐以求的国子监读书!”
“而这些民生不一样,他们要付出千辈万辈的努力才能和你们站在一起,他们知道一路走来的苦,所以格外珍惜,什么饭菜难吃,什么学业繁重,这些都不重要!”
朱雄英的话犹如惊雷一般,彻底在国子监炸响。
许多民生感动不已,原来……原来真的有人会为他们这些贫寒学子抱不公,而且这个人还是当今皇太孙,大明即将继位的新君。
这也意味着这一切都有可能会改变,国子监将会变成绝对公平公正的学府,变成所有贫寒学子的龙门,变成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
第33 章 治学如种地
朱雄英指着赵麟说道:“你赵麟……看似是在为所有学子出头,其实只是为了你自己的私欲而已!”
赵麟被戳破心思,再也说不出话来了,他做这些事情无非就是想逼迫朝廷修改监规。
洪武爷是个什么人,他定的规矩连太子朱标,太孙朱雄英都改不了。
大明开国二十余年,这中间有很多人都挑战过洪武爷的权威,像李善长,刘伯温,胡维庸,杨宪,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绝顶聪明之人,但最后都败给了这个放牛娃出身的洪武爷。
凭他赵麟一个书生也想和洪武爷斗法,简直是找死。
“说的好!”
老爷子忍不住说道:“太孙说的就是咱要说的,先前那宗讷做祭酒的时候,学规好生严肃,秀才都是循规蹈矩,都肯向学,所以教出来的个个中用,朝廷好生得人,宋讷走后,你看看整个国子监变成什么样子了……”
老爷子说这话的时候有意无意的看着国子监的官员,而胡季安,杨淞等人也知道皇帝是在骂他们,一个个低着头不敢说话。
老爷子挥挥手,锦衣卫直接将赵麟推出去斩了!
其余犯事的太学生则趴在所有人面前被锦衣卫打着屁股,惨叫声响彻整个国子监。
“太孙刚才说了,你们吃的穿的都给百姓给的,所以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当了父母官好好报答百姓!”
老爷子冷声道:“以后谁再敢挑三拣四,抗拒不服,撒泼打滚,这个兔崽子赵麟就是下场!”
洪武爷发怒,那必然是血流成河,如今有太孙拦着,不然又是一场屠杀,无论是国子监的官员还是太学生人人胆寒不已。
……
中午,老爷子大手一挥,让厨子把做好的饭菜全部抬过来,他要亲自和国子监的官员以及太学生一起吃饭。
面对粥酱一般的饭菜,老爷子丝毫不嫌弃,端起碗,拿起筷子开始“刺溜”起来,配上蒜瓣还吃的还挺香。
朱雄英坐在老爷子旁边,同样大口吃了起来,别说是不可口的饭菜,当着这么多学子的面,就是草根树皮他也得吃下去,更何况这饭菜也不是很难吃。
老爷子嚼着蒜瓣,悠悠说道:“当年咱爹娘,咱大哥要是有这东西吃也不至于饿死……咱二哥也不至于出去要饭,一去不回,三哥也不至于去给人家当上门女婿,受尽屈辱……”
“咱呢……也不至于去当了和尚……哎……”
每每提到幼年的苦难,老爷子就会感慨不已!
“大孙啊,现在虽说日子好过了,吃穿不愁了,但也不可铺张浪费,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勤勉节俭的好皇帝!”
朱雄英连连点头,说道:“皇爷爷放心,孙儿一定谨记教诲!”
朱雄英虽然现在贵为太孙储君,但对吃穿实在没什么要求,每日大鱼大肉能吃,粗茶淡饭也能吃。
一般老爷子吃啥他就跟着吃啥,从来没有嫌弃过饭菜,这一点与其他皇子皇孙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也是老爷子对他最满意的地方。
朱雄英吃了一大碗,放下筷子,开始给老爷子剥蒜,趁机说道:“皇爷爷,其实孙儿认为国子监的监规确实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老爷子瞥他一眼,随口说道:“哪地方不合理,咱看合理的很!”
“为何近些年国子监出的秀才不中用了,就是因为这些国子监的官员治学不严,以前宋讷当祭酒的时候哪里出过这种事情,都是这些遭瘟的腐儒惯出来的毛病!”
“哼!”
说罢,那犀利的眼神还不忘瞪胡季安等人一眼,吓得这位老夫子全身一颤,手中的筷子差点掉地上。
朱雄英没有说话,一边剥着蒜,一边抬头沉思。
老爷子忍不住问道:“你寻思啥呢?”
“孙儿在想刚才赵麟说的话!”
朱雄英叹息道:“他虽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说的话还是值得深思的……”
“说说!”老爷子来了兴趣。
朱雄英缓缓说道:“国子监以严治学,这样虽说能让学子无法懈怠,但孙儿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严还有错了?”
老爷子不屑的说道:“你这是什么狗屁道理,当年宋濂当夫子的时候,他治学的规矩比国子监还多,你二叔,四叔都被整天打的嗷嗷叫!”
朱雄英顿时哈哈大笑,说道:“所以二叔比不过三叔,四叔更比不过我爹,可见一味的打骂并不适用于所有学子!”
“你……你这是抬杠!”老爷子被怼的有些说不出话。
见老爷子生气了,朱雄英主动凑上去,笑呵呵的说道:“皇爷爷,其实孙儿的意思也不是说严不好,而是说一味的鞭策并不能达到治学最终的目的……”
“孙儿认为,这治学就像种庄稼一样,浇水固然能让庄稼长的更好,但万一浇的多了,庄稼受不住,那就直接淹死了!”
“浇水的同时也要松松土,翻翻地,这样来年才能有个好收成!”
一提种地,老爷子瞬间两眼放光,饶有兴趣的说道:“继续说下去,咱看看你怎么把庄稼种好!”
朱雄英立马放下手中的蒜瓣,神情认真的说道:“这饭菜就相当于肥料,好的肥料才能让庄稼长的更快,没有好肥料就算了,可明明有,却要参杂其他东西,实在得不偿失啊!”
老爷子听后连连点头,乐呵道:“嘿……大孙啊,你他娘的说的还真有点道理!”
朱雄英挠挠头,有些无语,明明是夸人,听起来却像骂人。
“还有,不许太学生参政之事……”
朱雄英咂咂嘴,悠哉说道:“这事……害……嘴长人家身上,想管也没发管……”
“还是那句话,堵不如疏,既然他们想为朝廷出力,那就依了他们!”
老爷子听后脸色立马阴了下来,没好气的说道:“照你意思,就放任他们这张嘴整天大言不惭的胡咧咧了!”
“当然不是!”
朱雄英继续说道:“俗话说,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报效朝廷的方法也不是只有身居庙堂这一种……”
“深处民间,为百姓分忧同样是报效朝廷!”
老爷子听后顿时笑了,说道:“他们这样的书生没经历磨难,能为百姓做些啥……”
“能做的事情可多了!”
朱雄英认真严肃的说道:“孙儿建议,每隔五天,让他们离开国子监,深入民间,帮百姓做事……”
“帮有冤屈的百姓代写状词,去衙门伸冤,帮着不识字的百姓代写家书……”
“许多百姓有大诰,但却看不懂内容,也不知道作用,那就让他们去给百姓讲解大诰,要让穷苦百姓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也让这些学子知晓民生之艰难,百姓之疾苦,以后成为一方父母官,更好的造福百姓!”
“如果他们连这些事情都做不好,足以证明只是夸夸其谈之辈,不堪重用,就算以后当个官也是糊涂蛋!”
“学子为百姓做的每一件好事皆由国子监监丞审核记录,以后国子监实行积分制度,学绩和作为全部记分,得分高者由国子监交于吏部重点提拔,将来委以重任!”
第34章 小洪武是狗太孙
朱雄英的话犹如晴天霹雳,让所有人面面相,瞠目结舌。
能进国子监的人无不都是从千军万马之中杀出来的天之骄子,他们少年热血,认为自己都有经天纬地之才,也苦于一身本事无处发挥,如今皇太孙给他们找到施展的地方了,心里怎能不高兴。
“好!”
老爷子听后拍案叫绝,兴奋的说道:“大孙,你说的太好了,这真是个好办法,咱怎么就没想到呢!”
只要能让这些人干活,老爷子就高兴,积分制度不仅能分出优劣,还能消除他们枯燥的生活,大大调动国子监太学生为百姓做事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三得的好事。
“皇爷爷,这么说您同意了?”朱雄英笑着问道。
“同意,只要是为朝廷,为百姓的好事咱都同意!”
老爷子十分高兴,走到国子监官员和太学生面前,沉声道:“刚才太孙说的你们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