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368节

倭寇已退,道路已通,明军直接压了过去,开始拼杀。

两万明军,八千荡倭卫,又有火器优势,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压根没有碰到悬念。

赤间关一破,中南地区门户大开,没有任何阻碍,也没有任何可利用的地形,城关防守,接下来明军将主宰整个战场。

朱雄英没有进关,带着锦衣卫回到了九州大宰府,剩下的战事就交给李景隆他们了。

三日后,明军占领整个中南地区,倭寇死伤大半,留下接近七八千的尸体,剩余人在大内弘世的带领下一路逃到了京畿地区,李景隆下令停止追杀,就地扎营。

大内弘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尽管大败,还是拼掉了两千多的明军,对于倭国来说,这是值得的。

明军没有兵员补充,死一个就少一个,阵亡两千多人接近一成的兵力了。

打仗就会有伤亡,这一点不可避免。

即便如此,赤间关之战也堪称大捷。

这一仗,朱雄英给李景隆绝对的放权,只在后面观看,没有插手任何事情,全程让他一个人指挥。

赤间关之战,李景隆指挥的还算不错,谈不上多好,更没有惊艳之处,当然也没什么毛病和问题,中规中矩,只能说还行吧!

主要这一仗没有什么操作的空间,先是火器破关,后来攻破城门,最后步兵全面野战。

能打赢这一仗,全靠火器的优势和新武器的运用,如果没有无敌神盾和洪武雷,想凭借士兵手中的刀剑拿下赤间关会极为艰难。

别说李景隆,有这些强大的武器,就算换成老爷子的贴身太监云成来打这一仗,那都是毫无悬念的大胜。

中南地区拿下后,倭国只剩下最后一道防线,那就是京畿之地。

京畿之地是倭国的老巢,相当于大明的直隶地区,而京都也类似应天府。

南北统一后,南朝象征正统的后龟山天皇迫于实力投降了北朝的后小松天皇,现在幕府军政大权全部掌握在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手上。

如果把足利义满比喻成司马昭,后小松天皇就是元皇帝曹奂,而后龟山天皇就是安乐公刘禅。

京畿之地驻有幕府重兵,还有不少的精锐骑兵,又有足利义满亲自坐镇,北方还有关东,关西,东北三地作为支援,明军没有兵员补充,打不起消耗战,京畿之地被足利家族经营多年,绝对不是好打的。

中南地区的战事就交给李景隆了,朱雄英回到大宰府,继续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中南地区已被拿下,如果继续用兵去打四国岛,那就意味着要放弃整个刚打下来的中南地区,如果全力攻打京畿,四国岛上的大名要是趁机偷袭中南地区的明军,必然会陷入首尾不能呼应的战况,两面夹击,明军必然会损失惨重。

按兵不动,以待战机更不行,明军耗不起,此时的平倭大军已经陷入两难的地步。

经过与王弼,徐允恭等人商议后,朱雄英决定等,,,

等老爷子派来的增援,也等足利义满的反应。

抛去明倭两国恩怨来说,足利义满是个非常优秀之人,在政治,外交,军事,文化上很有远见。

相对于南朝正统,北朝更亲近大明,但与明朝打交道的一直都是南朝的怀良亲王。

足利义满曾经以范臣征夷将军的名义代表北朝要与大明朝贡,进行贸易。

然而朝廷拒绝了他的要求,明朝一直认为怀良亲王才是日本正统君主,而持明派的北朝则是乱臣。

足利义满是“持明系”的军官,更不应与之通交,因此在洪武爷在位期间,大明直接拒绝了同北朝室町幕府的朝贡,贸易。

后来永乐年间,足利义满再次派人请求朝贡,贸易,朱棣要求足利义满对骚扰大明沿海的倭寇进行抓捕,义满立马发兵歼灭倭寇,献倭寇首领二十余人。

足利义满频频入贡,同时受明朝封赏,与明朝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由此可见,足利义满还是亲近大明的,如今明军即将兵临京畿,足利义满一定会坐不住,大明之强,远非倭奴小国可以抗衡,如果足利义满是个审时度势的聪明人,一定会求和,甚至投降,这样对两国都有好处。

“等吧!”

朱雄英叹息一声,战事暂停,无论如何现在都要等下去。

三日后,大宰府天满宫!

朱雄英正在端详着一份情报,影子站在一旁,神情肃穆。

“都到这个份上了,倭国还在内乱?”朱雄英有些惊讶问道。

“回殿下,千真万确!”

影子缓缓说道:“明军虽然打到了京畿之地,但北方三地的大名依旧在内斗,足利义满以天皇的名义让他们支援京畿,这些人表面答应,却没有任何动静!”

朱雄英听后顿时冷笑起来,问道:“足利义满现在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打还是降?”

“依臣只见,足利义满有臣服大明的意思,但许多幕府官员,将领和一些大名不同意,大部分人要与明军血战到底!”

影子说道:“殿下,足利义满看似掌握了整个幕府,其实并没有达到掌握所有兵权的程度!”

朱雄英摸了摸下巴,沉思片刻,说道:“实在不行,咱们可以帮帮他!”

影子眉头一皱,心中若有所思,问道:“殿下,您的意思是?”

朱雄英刚要说话,张虎走了进来,拱手道:“殿下,朝廷派来的援兵到了,两位将军就在大宰府外!”

“援兵来了,,,”

朱雄英大喜不已,说道:“太好了,孤要亲自去迎接!”

朱雄英带着锦衣卫快步走了过去,隔着好远看到府外站着两道人影,其中一人看身影有些熟悉,走到近前,看到那人的样子,顿时又惊又喜。

那人看到朱雄英的瞬间,整个人变得激动无比,立马跪在地上,声音有些颤抖。

“臣蓝玉叩见太孙殿下!”

第339章 军神归来

蓝玉一身布衣,面容相比之前憔悴了许多,身上也没了以往那股傲气,整个人也稳重多了。

“舅爷!”

朱雄英惊愕道:“孤想冯胜,傅友德,汤和,甚至想到了张龙,郭英,实在没想到皇爷爷竟然把你派来了!”

蓝玉跪在地上,把头叩了下来,恭敬的说道:“臣有愧……”

“大半个月前,臣还在怀远老家种地,突然接到朝廷的圣旨,圣上让臣前往倭国,听从殿下调遣!”

平倭之前,朱雄英就想让老爷子把蓝玉召回,跟随大军作战,但老爷子没有同意,把嘴皮子磨破,才把常茂,王弼,曹震三人叫回来。

如今平倭战事打了快一年了,从舟山一路打到九州,最近几日才平定中南,十个月的时间打下原本的南朝,老爷子已经急的不行了。

倒不是担心战事,而是太想大孙子了,自从朱雄英走后,老爷子感觉猪头肉都不香了,遇到一点小事都会大动肝火,甚至借题发挥,朝中臣子都在眼巴巴的盼着小洪武赶紧回来。

如果老爷子下旨把太孙召回去,把战事交给别人,朱雄英一定会抗旨,顺便还得找个理由,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朱雄英什么性子,老爷子一清二楚,唯一的办法就是多派些人过去,赶紧打完,赶紧回来。

如果要找个像徐达那样稳重谨慎,行事守规矩遵法度,处理问题公正严明之人,那一定和朱雄英尿不到一起,到时候将帅之间也会闹的不愉快。

冯胜,汤和,张龙等人已经老了,经不起长途跋涉,傅友德去山西练兵了,郭英太稳重,不够狠,耿炳文不擅进攻。

老爷子思来想去,能和大孙子用兵风格配合到一起的只有凶悍的蓝玉。

为了早些见到心心念念的大孙子,老爷子也顾不上什么帝王心术了,一道圣旨把蓝玉扔到了倭国。

“舅爷,皇爷爷恢复你的爵位,官职了?”朱雄英问道。

蓝玉坦然说道:“没有,圣旨上只是让臣来协助殿下平倭,至于其他的没有提到……”

“臣什么身份并不重要,只要能留在殿下身边,就算为殿下牵马,臣也心甘情愿!”

老爷子给蓝玉一个机会,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同样也是一个继续作死的机会。

你蓝玉老老实实帮太孙打完仗, 啥事没有,如果还像以前一样,仗着老资格,仗着太孙长辈的身份飞扬跋扈,肆意妄为,那就不用回来了,锦衣卫会悄无声息制造意外,太孙都不会知道。

同时,老爷子也是告诉朱雄英,蓝玉怎么用,你自己看着办,他不管,赶紧打完仗滚回来。

“让你这位封狼居胥的战神牵马,岂不是笑话!”

朱雄英在心中斟酌一下,最终说道:“委屈舅爷暂时在军中担任参军吧!”

参军……

元朝之前的官职,就是军事参谋,明朝不设这个官职。

朱雄英口中的参军就是个临时官职,没有任何实权。

“臣叩谢殿下!”

蓝玉心中闪过一丝失望,本以为太孙会重用自己,让自己领兵打仗,没想到只给小参军。

蓝玉刚来,绝对不能把三军统帅的位子交给他,万一打两场仗又打飘了,说些大逆不道的话,干些出格的事,回去后一定必死无疑。

给他高位,就是害他!

人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舅爷请起!”

朱雄英语重心长的说道:“舅爷,孤不是不想重用你,有些话孤没办法说,还是那句话,来日方长,孤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希望你能明白孤的苦心!”

朱雄英可不相信老爷子就这么放过蓝玉了,这场仗要是打赢,不管蓝玉出多大力,绝对毛都没有,一定是接着回家种地。

打好了,是应该的,功劳也是别人的,白忙活!

打不好,等着秋后算账吧!

连戴罪立功的机会都没有。

与其如此,还不如把功劳让给别人,别人也会记得你蓝玉的好。

恍惚之间,蓝玉感觉太孙变了,也成熟了,在他身上隐隐看到了洪武爷的影子。

“臣什么都不要,能留在殿下身边,臣就心满意足了!”

经过这一劫,蓝玉也想清楚了许多事情,自己能活下来,全靠太孙庇佑。

至于爵位,官职,财富和命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

太孙仁义,该给的时候自会给,如果自己去要,那就是死路一条。

能不能领兵作战其实对于蓝玉来说也不是多重要,实在是好久没上战场砍人了,整天拿着锄头刨地都快憋疯了。

朱雄英没有说什么,转身看向另一位一同而来的老将。

此人身材消瘦,满头白发,脸上布满了皱纹,看样子比老爷子还要大上一些,绝对的老将了,就连蓝玉跪在他身边都如同晚辈一般,朱雄英从来没见过此人。

“臣张赫叩见太孙殿下!”

朱雄英顿时一惊,立马问道:“老将军莫不是淮西二十四将中的航海侯?”

张赫叩首道:“回殿下,正是臣!”

张赫,凤阳人,老爷子起兵之时,率领乡兵归附,跟随徐达平定张士诚有功。

大明开国后,张赫升任福州卫指挥使,当时,倭寇在海岛出没,并乘机上岸掠夺,沿海居民深受其害。

皇帝命令张赫和吴桢二人缉捕倭寇,张赫海上的时间较久,捕捉倭人不可数计,最后追敌至琉球大洋,与敌交战,活捉敌首领十八人,有数十人被斩首,缴获倭船十余艘,弓刀器械不计其数。老爷子嘉奖张赫的战功,晋升为大都督府佥事。

当时辽东漕运艰难,军粮供应往往延期,老爷子为此十分忧虑。命张赫开辟海运航道,督促海上运输事务。

张赫押送海运,往来辽东十几年,从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可谓劳苦功高,后被赐封为航海侯,世袭罔替。

吴桢,张赫二人都是大明最早的抗倭名将,朱雄英也没想到老爷子把这位老将派来了!

“老侯爷快快请起!”

朱雄英很是高兴,说道:“有你这位航海侯在,咱们大明的水师算是有主心骨了!”

首节上一节368/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