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大手一挥,几名站在账外的锦衣卫立马接了过去,正要抱进大帐,却被朱雄英拦了下来。
“这么热的天,你们没日没夜,风吹日晒的守着孤辛苦了,这些瓜果给锦衣卫的兄弟们分了吧!”
幸福来的太突然,张虎有些不敢置信,立马客气道:“保护殿下乃臣和锦衣卫分内之事,实在……”
“行了,孤回来之前把这些瓜果全部消灭掉!”说完直接走了。
“谢殿下赏!”
张虎惊喜万分,在这海岛之上能吃上新鲜瓜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李景隆刚回岛上不久,全身酥软无比,此时正光着膀子,躺在营房内享受着美食和服务。
清凉酸甜的葡萄,脆甜解暑的梨子整齐放在一旁的木盘内。
“吐!”
老李吐出嘴里的葡萄皮和籽,又拿起一枚洗好的梨子啃了起来。
翘着二郎腿,美滋滋的唱着小曲!
“一摸呀,摸到呀,大姐的头上边呀,一头青丝如墨染,好似那乌云遮满天。哎哎哟,好似那乌云遮满天!”
“二摸呀,摸到呀,大姐的眉毛边,二道眉毛弯又弯,好像那月亮少半边。哎哎哟,好像那月亮少半边……”
一旁扇扇子的小兵趁机拍马屁,笑道:“公爷,您这小曲唱的可真不赖啊,听的人这心里痒的很啊!”
“出息!”
李景隆瞥了他一眼,笑道:“赶明公爷带你去见见世面!”
“谢谢公爷!”小兵的扇子扇的更加卖力了。
李景隆眯着眼睛,悠哉的继续唱道:“三摸呀,摸到呀,大姐眼上边呀……”
还没唱完,恍惚之间,李景隆突然感觉进来人了,立马睁开眼睛,这一下直接吓的从床上跳了下来。
“唱啊,继续唱啊,刚才摸到哪了?”
第296章 国库没钱了
眼看太孙突然出现,李景隆魂都快吓出来了,从床上跳来后还没站稳,正好踩到葡萄皮上。
只听“扑通!”一声,老李摔在地上,索性直接趴跪下来行个大礼。
“殿下,臣……臣见过殿下!”老李有些语无伦次了。
朱雄英坐在椅子上,随手拿起一旁的蒲扇扇了起来,说道:“你这淫词艳曲唱的比秦淮河的姑娘都要好听,再唱两句让孤听听!”
李景隆擦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连忙解释:“殿下,臣只是偶尔听了两句,一时兴起,这才……臣罪该万死,污了殿下耳朵!”
“少废话,让你唱你就赶紧唱,别说这些没用的屁话!”
老李抬头看了一眼,太孙神情严肃,一点都不像开玩笑的样子。
“殿下,这……这……”老李很是为难,在太孙储君面前唱这种淫词艳曲,这要让老爷子知道了,至少要挨顿鞋底子。
“唱!”朱雄英突然嗷了一嗓子。
老李被吓个激灵,最终苦着脸支支吾吾的唱了起来。
“三摸呀,摸到呀,大姐眼上边呀,两道秋波在两边,好似葡萄一般般。 哎哎哟,好似葡萄一般般……”
虽说老李硬着头皮唱了起来,但全然没有刚才心潮澎湃,满心欢喜的样子,相反,曲调之中带着被逼无奈,带着无尽的惆怅以及说不上的哭腔和悲伤。
像一个被逼卖身的小姐,而朱雄英坐在一旁到有些像逼良为娼的黑心商人。
就这样,老李提心吊胆的唱完了整首十八摸。
“起来吧!”朱雄英淡淡说着。
“谢殿下!”李景隆唱的口干舌燥,红着脸站了起来。
朱雄英看他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也没心情去调侃他,直接问道:“孤让你去采买东西,你都干了些什么,好好给孤说说!”
李景隆听后心中顿时“咯噔”一下,立马说道:“回殿下,臣奉命上岸,除采买东西外,臣还……还请军中的兄弟们玩了几天……”
老李心中明白,这件事瞒不住,与其扯来扯去,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太孙这个人,他比谁都了解,虽说通情达理,但有时候也喜欢小题大做,故意整人,但只要不违背底线,几乎没什么事。
朱雄英冷笑一声,说道:“你曹国公在京城就是出了名的好玩,不仅自己玩,还经常带着同僚,属下一起玩,而且玩的还与众不同,口味独特……这些事皇爷爷都不管你,孤更是懒得说!”
说完,话锋一转,又言道:“孤想知道的是,你请客花的钱是从哪来的?”
听到此话,李景隆这才意识到了,自己干的那事瞒不住了,太孙是来查账的。
“殿下,臣请客花的钱都是臣自己的钱啊!”李景隆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
“不是花的军费?”朱雄英问道。
“殿下啊,您就算给臣十个胆子,臣也不敢打军费的主意啊!”
“每一笔花费都有账目,请殿下明查!”
朱雄英站起身来,面无表情的说道:“账目孤已经看过了,确实没什么问题,但孤却听说,你带来的东西有一半都是百姓所送,而你将这些东西全部算进账目之中,这又作何解释?”
“误会,误会,殿下,这绝对是误会啊!”
李景隆是什么人?
四面透风,八面玲珑,正事没干过,升官没停过,这点小事他早想好了对策。
“不敢隐瞒殿下,臣采买之物确实有一部分是百姓所送,臣也没有给钱,但花费的那一部分是臣自己的钱啊!”
“你的钱?”
朱雄英有些不明白了,立马问道:“此话怎讲?”
“此次平倭的财政大权都在你手上,朝廷拨了二百万两军费,难道户部没给你钱?”
李景隆听后,一副苦恼的样子,说道:“殿下,户部给的钱已经花完了!”
“花完了?”
朱雄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厉声问道:“老爷子可是给了二百万两的军费,钱都去哪了?”
李景隆赶紧解释道:“殿下,户部是答应给二百万两,其实只给了五十万,剩下的还要分两次给!”
“这是为何?”
朱雄英脸色难看起来,质问道:“户部为何拖着不给?”
当初这二百万两的军费是老爷子亲口答应下来的,老爷子绝对不会骗孙子。
李景隆叹息道:“殿下,臣已经派人去户部催了三四次了,郁尚书说,国库已经没钱了,下一次军费要等到今年秋税后下来后才能送过来!”
朱雄英听到此话有些惊愕,国库没钱他是知道的,但也不至于连一百多万两军费都拿不出来吧。
难道是户部硬拖着不给,故意阻拦大军平倭?
朱雄英仔细想了想,应该不可能,户部尚书郁新是凤阳人,深的老爷子器重,如果朝廷没钱了,他只会想办法帮朝廷挣钱,绝对不会在老爷子眼皮子底下干这种事。
“老爷子知不知道此事?”朱雄英问道。
老李点点头,说道:“圣上……圣上知晓此事,圣上说,让殿下安心作战,军费的事他老人家给解决……”
“朝廷是不是出事了?”朱雄英有些担心的问道。
现在连平倭的军费都要拖着,看来朝廷一定遇到难处了!
“臣……臣……”
见他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朱雄英顿时来气了,质问道:“孤是太孙,有什么事还要瞒着孤吗?”
老李无奈的说道:“殿下,今年整个河南布政使司遭遇水灾,粮食长在庄稼里都被雨水泡坏了,百姓颗粒无收,国库的钱都被调去赈灾了……”
“殿下啊,不是臣不愿意说,实在是圣上派人交代臣,不要告诉殿下此事,以免让殿下分心!”
“而且,朝中许多臣子趁机上奏,请求朝廷召回殿下,延缓用兵!”
听到此话,朱雄英瞬间沉默了,看来老爷子的压力越来越大了,要不是确实没钱,绝对不会拖大孙子的军费。
良久过后,朱雄英缓缓问道:“老爷子还说什么了?”
李景隆认真道:“圣上还说,火器和军费到了九月就会全部送来,殿下只需安心作战,朝廷之事,勿要操心!”
朱雄英听后久久不语,内心五味杂陈,话到嘴边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臣认为还是当以平倭战事为重,如此才能不负圣上所望!”
朱雄英苦笑一声,说道:“你说的对,百姓要救,仗也得打,但皇爷爷绝不会饿死百姓,也不会停下平倭战事,就是不知道这国库还能撑到什么时候……”
说到此处,朱雄英突然想到一件事,关于摊丁入亩和士绅纳粮的改革。
今年应该在整个直隶地区开始实行了,也不知道情况如何。
想来一定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要不然朝廷也不至于难成这样。
其实,李景隆说的都是实话,但也不完全是实话。
老爷子给他的原话是,都是一家人,太孙没钱吃饭,你李九江先垫着……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只字不提还的事!
……
这几天实在太难受了,整个人晕乎乎的,写完都不知道自己写的啥……
各位读者一定要注意防护,千万别阳,真的太遭罪了!
第297章 倭国来人了
荡倭卫被调到定海岛北岸镇守岑港一带,以防其他意外。
荡倭卫的士兵几乎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和矿工,性情淳朴,比较老实,有铁铉在,几乎不怎么让太孙操心。
相比较军令严明的荡倭卫,大明水师的军纪可谓一塌糊涂。
这些人能打仗,也不怕死,当然,乱七八糟的坏毛病也不少。
大明水师的前身是巢湖水军,说的直接点就是一群湖匪,这么多年虽然经过许多次的改编和整顿,但身上那股匪气却始终没有变过。
那些坏毛病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过来的,这也是朱雄英迟迟没有整顿军纪的原因。
第一阶段的仗打完了,士兵也理所当然的闲了下来,等到所有的事情忙完,所有人继续训练,备战倭国。
常茂已经感觉到太孙正在疏远自己,这段时间老实许多,每天跟着朱雄英身边听招呼,其他事也不关心,不知道心里有什么打算。
看得出来,常茂想去打仗,只是闯了大祸不好意思开口而已,朱雄英可不敢放手,万一这位舅舅再干出来什么出格的事谁也保不住他了。
至于王弼和曹震当然也不能闲着,被朱雄英安排去巡查海防了,过起了风吹日晒的生活。
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月,转眼之间到了月。
南方的七月酷热难熬,大帐内像一个火炉一般,把人蒸的实在受不了,脸上的汗珠如同豆粒,不断滴在衣服上,实在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