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43节

“都给朕好好想一想,若真用了你们的办法,万千灾民会落到何等凄惨的地步?”

“闹到最后,你们是要咱将屠刀,对准大明的百姓?!”

一字字,一句句,铿锵有力,可谓振聋发聩!

众臣脸色大变,额头上冷汗淋漓。

他们在心里印证一番之后,终于醒悟,若真按照此策安置灾民……

绝对会如陛下所言,要出大事!

朝廷赈灾,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他们这些臣子,也将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一众大臣满面羞愧,跪倒于地,连忙叩首道:“陛下之言,如雷贯耳,骂醒了罪臣!”

“臣等有罪,臣等万死!”

“臣等愧对万千灾民!”

朱元璋显得气的不轻,怒道:“除了向朕请罪,你们这帮蠢材还会说什么?!”

这一刻,他都感觉自己养了一帮饭桶。

一群为政多年的大臣,提出的赈灾对策,竟比不过自己大孙子随口一提的想法……

丢脸啊!

眼看陛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众臣皆是吓得心头一颤。

他们知道,若再不赶紧表态,陛下发起火来,谁也兜不住。

于是,一众大臣连忙跪地,磕头道:“陛下,关于赈灾,臣等这就回去,连夜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哼!”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挥手道:“等你们想出来,黄花菜都凉了,赈灾的法子,咱这已经有了。”

众人顿时一愣,陛下有对策了?

刘三吾也诧异不已,忍不住问:“陛下,敢问是何办法?”

朱元璋淡淡道:“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

众人面色齐齐一震!

他们都是为政多年的官员,转瞬之间,便想通了这法子要表露的意思。

这法子,高明是高明,可是……

“陛下明鉴,此举万万不可,绝非仁君之道!”

“京师的灾民之中,积弱贫病者无数,岂有力气做工?”

“一旦施政,无数的灾民,会怨恨陛下残暴不仁,如此一来,社稷危矣啊陛下!”

一瞬间,众臣群情激愤!

朱允的老师、兵部左侍郎齐泰更是振声高呼:“陛下,提出此策之人,简直用心险恶,其罪当诛!”

“臣谏言,立斩此人项上头颅,以儆效尤!”

朱元璋面色瞬间转冷,目光死死盯着齐泰,断然大喝。

“混账!你是想杀朕的孙子不成?!”

第四十八章 大学士刘三吾吓跪了

啥?

孙子?

齐泰一下懵了!

该死啊,陛下这不是坑人吗?

陛下您要早说这以工代赈,乃是皇孙的想法,就是给臣一千个、一万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大放厥词啊!

他跪在地上,吓得脸色一片惨白,忙道:“陛下,臣冤……”

刚一开口,朱元璋挥手打断他的求饶,冷冷地道:“敢对咱的孙子出言不逊,来人,拉出去廷杖三十!”

言罢,殿外冲进来两个锦衣卫,直接把齐泰拖出了谨身殿。

下一刻,外头便传来齐泰的阵阵惨叫,声震耳膜。

谨身殿内,一众大臣冷汗大冒,吓得浑身直哆嗦,心里后怕不已。

说实话,刚才他们也想用这话反驳陛下来着……

还好,多亏齐泰这厮心直口快啊!

不然的话,就是轮到他们被陛下收拾了。

不过,以工代赈这事……

朱元璋看着众臣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淡淡道:“咱知道你们想说什么,都觉得此策大为不妥,觉得灾民无处安置是吧?”

众臣如小鸡啄米般点头。

朱元璋背着手,幽幽地道:“可咱要告诉你们,咱发现一座新的铁矿,矿脉之大乃是应天府第一!”

“此矿,可安置上万流民,你们还觉得不妥吗?!”

轰!

话音一落,如五雷轰顶!

众臣面色大骇!

刘三吾抬起了头,目光之中带着十足的震撼:“陛下……此事可是真的?”

“铁矿,乃利器啊,若……若……”

堂堂翰林院大学士,这一刻,竟激动的说话都不利索了。

朱元璋直接把蒋送来的奏报一甩,淡淡道:“是真是假,你们一看便知。”

众臣忙是争先恐后地看去,登时瞳孔紧缩!

“这……这铁矿竟是真的……”

“应天府第一矿啊!”

“有了此矿,以工代赈之策可行!灾民之患可定!”

一众大臣喜极而泣,接连拜倒于地,高呼:“陛下圣明!”

朱元璋却是摇了摇头,叹口气道:“咱圣明个屁,这都是咱孙子的功劳!”

“咱也不妨告诉你们,这铁矿就是咱孙子发现的,就你们提出那三条赈灾对策,也都是咱孙子弃之如糟糠,看到了种种弊端!”

“可你们……甚至包括咱,居然拿着当宝贝……”

“差一点,咱们就害苦了万千灾民啊!”

说完,自觉羞愧之余,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一抹骄傲。

众臣满面羞愧,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可很快,竟开始激动起来了。

皇孙发现铁矿,又提出以工代赈这种谋国之策……

这是……贤明呐!

众臣不禁激动地再次高呼:“皇孙圣明!”

“敢问陛下,提此良策的是哪位皇孙?”

“是允殿下……亦或是允殿下?”

朱元璋淡淡摇头,道:“这不是你们该考虑的事,对策有了,灾民的去处也有了,你们给咱回去连夜拟个章程出来!”

“三日之内,咱要见到万千的灾民已在铁矿上做工,有饭吃,还有工钱拿!”

“行了,刘三吾留下,剩下的都滚吧!”

“是,陛下!”

一众大臣纷纷行礼告退。

刘三吾呆在谨身殿中,一脸的懵:“不知陛下让臣留下,所谓何事?”

朱元璋目光闪烁。

大孙子朱寿打从棺中活过来之后,就再也没读过书,可这本事,却胜过天下无数读书人。

没读书就这么厉害,若是再有大儒教导一番,岂不是……

于是,他便开口问道:“刘三吾,你是翰林院大学士,咱的一众儿孙也都是你的学生,咱问问你,这些儿孙之中,哪个最令你满意?”

刘三吾整个人又懵了。

啥意思?

陛下这是啥意思?

平白无故问起这个,难道是要册立皇太孙?

他面色变幻了几下,缓缓道:“回陛下,臣教导诸位皇子皇孙多年,要说最聪慧、最贤明的,是已故的皇长孙朱雄英!”

犹记当年,皇长孙朱雄英的聪慧,让他这位翰林院大学士都惊为天人!

某一次,他命诸皇子皇孙谈论蒙元灭亡之因,一时间,众说纷纭。

皇长孙朱雄英想也不想,脱口便给了答案!

元亡于暴政也!

要知道,即便是一些满腹经纶的老学究,都看不透这个道理!

可那时候的皇长孙,才八岁罢了!

也正因如此,朱雄英薨了之后,简直令他痛呼哀哉!

他,痛失爱徒,再无引以为傲之学生!

大明,也失去了一位贤明储君!

一瞬间,回想起皇长孙朱雄英,刘三吾眼中泪眼朦胧。

他深吸了一口气,才继续道:“陛下,除了皇长孙朱雄英之外,这剩下的皇子皇孙里,便是以皇孙朱允为最,只不过……”

朱元璋摆摆手,道:“咱还没老糊涂,接着往下说!”

刘三吾叹了一口气,道:“皇孙允殿下循规蹈矩、不懂变通,太过于死读书了。”

朱元璋凝重点了点头。

允这孩子……哎……一言难尽……

首节上一节43/5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