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错把朱元璋当肥羊 第256节

第442章 若有一个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机会,生死,有何惧哉?

“得不偿失?”

“..那也得看从什么角度权衡利弊!”

摇了摇头,吴忧深吸了口气,直视着朱元璋,沉声道,“自古以来,扩军大多为强制征兵,乱世之中更是尤为显著,

然而,我大明欲横扫群寇,雄霸天下,圣上欲体恤黎民,不愿穷兵黩武,致使百业凋零,民不聊生,个中自有两全之法!

“何谓两全之法?”

生于乱世之中,朱标并非高居庙堂而不知人间烟火的太子储君,深知扩军易,养军难,大军不动则已,一动,则必然急剧消耗银山粮海的道理,

同时,大明开国至今,已历经十二载,朝廷亦堪称拮据了十二载,骨子里亦难免继承了朱元璋的节俭之道!

“两全之法的根本,在于抛却底线,以战养战,无所不为!”

微微停顿了一下,吴忧嘴角缓缓掀起,剑眉高耸,尽显冷酷,“但凡利益之所在,我大明定当掘地三尺,将异族之钱财物资,通通据为己有,

抛却所谓的道德仁义,抛却所谓的仁慈,化身为狼,将大军所至之处的一切,...尽数鲸吞!

一句话,我大明绝不做那种,为求所谓的名声,却甘愿放弃实实在在利益的愚蠢之事,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大明,绝不做亏本的买卖!”

“化身为狼?以战...养战?”

“绝不做亏本的买卖?”

朱标低声呢喃了一番,仅沉默了片刻,便重重的点了点头,斩钉截铁的说道,“你我身为大明君臣,所思所想,当尽为大明子民着想,

即便是此生罪孽滔天,双手染尽异族之血,...又有何干!

若掠夺天下钱财,惠泽我大明无数黎民,孤,这一生,...于愿足矣!”

朱标话音刚落,朱元璋顿时满是欣慰的点了点头,“说的好,标儿,身为咱的儿子,身为我大明后继之君,自当替天下百姓谋福,壮我大明基业!”

“殿下胸襟宽广,体念苍生不易,显扬钦佩之至!”,若说朱元璋感到浓浓的欣慰,那么吴忧则是感到异常的庆幸,庆幸自己得遇两代雄主,唯有志同道合,方能尽情舒展心中的抱负!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孤身为大明储君,一言、一行,当以大明,苍生为念,既属本份,也是责任!”

朱标本就是内敛之人,受人夸赞,反倒是颇感不自在,肺腑之言语罢,当即言归正传,“显扬,你接着说!”

拱了拱手,吴忧话语虽轻,却道尽了世间真理,“人与人之间,定有真情实谊的存在,这一点,毋庸置疑!

然而,国与国之间,绝对不存在所谓的纯粹友谊,唯有强弱之别,实力为尊!

弱肉强食,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咱大明如今兵锋冠绝天下,乃世间翘楚,无人可与之争锋!”

“可话虽如此,猛虎也有老去之时,英雄尚有迟暮之日,正所谓沧海沧田,五胡之悲,蒙元之殇,谁他么又敢保证,今后将不再重演?

若吴王夫差不曾追求越王勾践那虚无缥缈的臣服,竟荒唐的误以为生死大敌已归心臣服,以至纵虎归山,又岂会替自己引来杀身之祸,替吴国招来灭国之灾?

若非当年的大唐,极度迷醉所谓万国来朝所带来的荣耀,于天下异族不以兵刃相加,反倒极尽怀柔之能事,

若非大唐君臣将我华夏瑰宝相赠,致使异族日益壮大,试问,南北两宋,又怎会受尽了周边异族的蹂躏,致使我炎黄子孙,...受尽屈辱?”

道尽了心中的愤懑之后,搁下茶盏的吴忧,凝视着朱元璋,幽幽的说道,“刚刚老朱您说到得不偿失,晚辈还是那句话,得看从何处衡量利弊得失!

您老爱护天下黎民之心,世人皆知,不愿因区区一年半载之事,而搅扰百姓,误了农时,影响春耕,

这,固然没错,仅需拖上一拖,便能腾出手脚,一举灭了倭国,咱又何必付出本不该付出的代价?”

正当朱元璋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正待说话之际,吴忧却陡然话锋一转,无奈道,“但老朱您仔细想想,晚辈何曾说过,扩军征倭之举,便一定得征调农家子弟?又必然会因此而误了农时春耕?

再者说,与大势相比,即便这代价小的可怜,但本着您老的节约精神,以小博大的一贯原则,

咱们将这代价压缩到极致也未尝不可,华夏之大,各省之地理环境,可耕种土地,可谓是天差地远,

就好比福浙两省,毗邻大海,饱受倭患肆虐不说,其省内耕地比之内陆诸省,差之甚远,试想...”

吴忧话未说完,早已豁然开朗的朱元璋,顿时接过了话茬,“所以你小子想着在福浙两省征兵,一来福浙两省饱受倭寇之害,与倭国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福浙两省自暴元当政,惨死于倭寇之手,为之家破人亡的百姓数不胜数,

一旦登陆倭国,定会放手大杀,对倭国子民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怜悯,势必会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下手绝不留情,

二来福浙两省毗邻大海,土地不足,若从两地征兵,又可极大的减少因耽误农时而蒙受的损失?”

“...损失?”

摇了摇头,吴忧淡淡的说道,“虽说生命无价,但与百姓而言,贫穷,往往活的生...不如死!

身为一个男人,若以生命为代价,博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或者令全家从此衣食无忧的机会,想必定会有无数人趋之若鹜,

这个世上,有太多身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者,穷尽毕生精力,亦难以让妻儿老小,过上最起码的温饱日子,

说句极为现实的话,人生若有一夜暴富的机会,哪怕以生命为赌注,想必亦会有无数人...奋不顾身!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并非为自己...而活!

只不过,每一个人自出娘胎的那一刻,便须肩负起由身份转变后的...千斤重担!”

沉默了良久,朱元璋长叹了口气,满是感慨的说道,“你小子说的不错,想当初咱爹咱娘撒手人寰之际,若谁能给咱爹娘两副薄棺下葬,咱,即便是卖身为奴,也他娘的在所不惜!”

第 443 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干事要趁早,莫等白了头!

“此次灭残元,定西南,为一击而定乾坤,朝廷因此而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

不仅调动了百万以上兵马,国库及太仓内的钱粮,若非这些年休养生息,积蓄实力,以及你小子上次所酬征倭军费尚有些盈余,

以大明如今的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起这场大战,即便勉力支撑,也必须得速战速决才行!

否则,一旦战事陷入胶着,以咱大明目前将将建国十二载的底蕴,必然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

说到这里,面露些许无奈之色的朱元璋拍了拍吴忧的肩膀,“咱已年过五旬,也不知他娘的能活多久,更不知在咱的有生之年,能否将你小子给咱画的饼,尽数吞入腹中,

真要说起来,你小子虽急,但你小子年纪轻轻,尚可步步为营,但咱如今已年入花甲,真正着急的,...应该是咱!

咱希望,在咱的有生之年,即便无法横扫整个天下,也他娘的应该和成吉思汗一般...替子孙后辈,打下一片极度广阔的疆土,

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底蕴十足,且固若金汤的天下,而非千疮百孔的江山,

横扫天下的夙愿,即便无法在咱的手中完成,咱也得替后世子孙,创建出一片大好局面,让标儿,或者雄英,或后世子孙,替咱完成这亘古唯一的...无上霸业!”

吴忧正待说话,朱元璋却微微摆了摆手,继而凝视着面前上唇仅有一圈细细绒毛,尚未长出胡须,时有任性使气之举,远称不上成熟,却又朝气十足,英气逼人的吴忧,嘴角泛起一缕莫名的笑意,

“幸得在咱尚未迟暮之时,叫咱遇上了你小子,让咱几乎已即将燃尽,尚未白头之际期盼着开疆拓土,恨不得打到天地尽头的万丈豪情,再次焕发了...生机!

也是你小子突然呈上了世界地图之后,方才让咱明白,咱大明比之这整个天下,也他娘的不过如此!”

望着双鬓斑白,恨不得替后世子孙做尽一切的父皇,感触极深的太子朱标斩钉截铁的说道,

“父皇不必感伤,且不说您正值壮年,身体康健,大有可为,即便是您无法完成的夙愿,儿臣也定然替您完成,

即便儿臣无能,亦还有雄英,还有您无数的后辈子孙,总之,这整个天下,早晚必将为我大明所有!”

“...只怕未必!”

朱元璋将将露出一缕欣慰的表情,吴忧便毫不客气的当头泼出了一盆冷水,

或许唯恐朱元璋寄希望于后世子孙,因此而懈怠的吴忧,望着微微一愣之后,面露疑惑之态的朱标,沉声道,“正所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古往今来,放眼望去,论及雄才伟略,少有超越开国君主之人,

论及贤明治世,勇猛善战,皇族后辈,亦罕见超越第一任太子储君,及开国诸王之人,

论及征战沙场,开国将帅及兵勇,后世之辈,更是无法与之媲美,

并非在下不知好歹,喜泼冷水,恕我直言,后世子孙,或许能叫国力充沛,天下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可君、臣、将、卒、骨子里的野心,血性,以及开拓性,若想完成祖辈夙愿,不说异想天开,亦将难如登天!”

闻言,朱元璋浓眉豁然紧皱,沉吟了片刻,才极不情愿的微微点了点头,

“这话咱虽不待见,但咱也不得不承认,中兴霸主犹如汉武帝一般的开拓之君王,的确是凤毛麟角!

后继之君,能守住老祖宗打下的江山,做一个守成之君,已是难能可贵!

“...罢了!”

虎目豁然圆睁,决心已下的朱元璋豁然起身,凝视着面露狂喜之态的吴忧,浓眉微挑,“你小子提及的以战养战之事,咱没意见,但凡不损及咱大明百姓利益之事,任凭你小子折腾,

即便你小子将倭国屠成不毛之地,血流漂杵咱也没有丝毫意见,但是...”

说到这里,朱元璋双手一摊,抓住吴忧迫切远征倭国的急切心理,理直气壮的耍起了无赖,

“自福浙两省扩军之事,咱没意见,索性善长尚未回朝,便将此事交由他代劳,但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太仓也...”

吴忧本就是极为聪慧之人,也更为了解朱元璋的抠门秉性,自然明白朱元璋未尽言语之意,当即接过了话茬,

“您老放心,征倭一应所需,朝廷已尽数备齐,至于募军所需消耗,由臣设法解决,

不过,臣这毕竟是替朝廷办事,替我大明谋福,这倭国的金山银海...”

“等等...”

吴忧话未说完,眼角一跳的朱元璋顿时一把按住了吴忧的肩膀,“你小子说的不错,远征倭国之事,的确是朝廷的事儿,没道理让你个人为难,要不...”

“等等,臣的意思是,倭国的金山银山,还是按之前众大臣筹集军费的比例分红,臣,不取一丝一毫!

但届时杀向倭国之后,劫掠所得,须得尽归将士所有,并且,屠戮倭国所背负的所谓骂名,臣毫不在乎,

不过,想来屠戮太甚,定会招来朝野内外的巨大非议,圣上您绝不能因此,阻止臣大开杀戒,非得让臣放手施为不可!

还有,现招兵勇虽有一腔报国热血,却尚无沙场经验,因此,臣请圣上调集一万精锐老兵,以老带新,薪火相传,

同时,再调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帅坐镇,及一干善于练兵的将才操练新军,整顿军纪,夯实基础!”

吴忧虽率性而为,却也并未因此而忘却为臣之道,此言一出,朱元璋眼中顿时掠过一抹精光,“嗯,你小子想的还算妥当,咱,依你便是!”

拱了拱手,吴忧再次补充道,“扩军之事,臣欲行募兵制,自愿参军,凡入身行武兵勇,每人发放十两安家费,如若战死,每人可得百两抚恤银,

当然了,个中一切开销,臣自会以朝廷的名义,将其发放到将士手中,让将士感念圣上恩德!”

闻言,任凭朱元璋脸皮再厚,此时亦止不住感到一阵尴尬,“咳咳,显扬啊,别人替朝廷做事,即便不图个钱财,也得图个名望,可你倒好,替朝廷做事儿,为社稷谋福,

情愿自个儿往里贴钱不说,竟还情愿背上个屠夫之名,这让咱倍感欣慰之余,...很是尴尬啊!”

第 444 章 朱元璋:什么样的铁疙瘩,竟能摧毁我整个应天府?

“别说往里贴钱,若能屠灭倭国,鸡犬不留,臣即便是搭上这条性命,也他么...在所不惜!”

吴忧的身世,二虎虽说仍在调查,但朱元璋却异常清楚,吴忧与倭国之间,并无个人恩怨,唯有深入骨髓的...国恨!

但吴忧对倭国的滔天恨意,让朱元璋倍感诧异的同时,也瞬间想起了吴忧曾经提及的往事,

“屠戮我华夏子民,三千万余众,此血海深仇,怎可不报!!!”

虽说朱元璋未曾经历,更未亲眼目睹,但吴忧本就有着种种无法解释的神秘之处,

对于吴忧骇人之极的言论,朱元璋虽并未全信,却也信了八成,

再者说,朱元璋的性格本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仅从倭寇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便可一叶而知秋,得窥倭国贪婪残暴的秉性,

“父皇,您...您刚刚说...说什么?倭国屠我华夏子民,三千...三千万余众?”

朱标先是微微一愣,继而双眸豁然圆睁,竟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仅是吴忧个人的片面之词,又是未曾发生之事,面对朱标惊骇的目光,朱元璋微微摇了摇头,将目光转向了吴忧,

虽说嘴角缓缓掀起,看似风轻云淡,实则双拳紧握的吴忧,心中早已是风起云涌,“这事,臣没办法解释,但,的的确确,我华夏子民三千...余万,惨死于倭寇之手!

首节上一节256/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