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275节

但这是他们的职责,是他们的命运!

易绍宗上前一步,高声喊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眼下倭寇正在杀我百姓,掠我妻子,作恶多端,身为大明军士,若不能杀敌报国,又何为人?!拿笔墨来!”

一旁人拿过笔墨,易绍宗握着粗大的毛笔,蘸满了墨水,转身看向身后的墙壁,走了过去,挥毫之间,只有八句话,三二十个字:

“设将御敌,设军卫民。纵敌不忠,弃民不仁。不忠不仁,何以为臣!为臣不职,何以为人!”

丢下毛笔,易绍宗高声喊了三遍,军士跟着喊了三遍!

声震寰宇!

“出发!”

易绍宗举剑下令。

杨亮带人去了海岸,易绍宗携九百余人直奔汤岙、潘家坎而去。

因大明马匹奇缺,整个钱仓千户所的战马也不过三十余,易绍宗虽催马快行,然毕竟不能丢下大部队,众人只能跑步前进。

穿着盔甲,背着弓箭,握着盾牌与刀枪,大大小小加在一起,已超出了二十斤,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负重长跑。

张亮距离海岸更近一些,用了半个时辰带兵赶到,众人隐藏在山坡后面,胡林小心地指着海岸的方向,说道:“就在那里,倭寇已灭了灯火,需要走近了方可看清。”

“准备作战!”

张亮吩咐下去,众军士开始准备火铳、火箭,一些人准备了火药与稻草,在夜色的掩护下,小心翼翼地接近海滩。

“大人,没多少守备。”

胡林紧张地看着海滩,轻声说道。

张亮微微点了点头,倭寇行事风格便是如此,一旦抢掠,主力尽出,只留少数人守备。

这与其抢掠的野心,疯狂有关,与他们的兽性有关。

“一举灭尽所有船只!”

张亮严肃地吩咐下去,然后快速带人赶了过去。

倭寇船只上的人听闻到动静,跳了出来张望着喊了一句什么,张亮听不懂鸟语,弓弦一颤,箭矢便飞了出去。

“杀!”

张亮冲锋在前,一支支浸泡着松油的火箭飞了出去,钉在木质船板之上,随着火药罐子、松油罐子、稻草抛出,火势瞬间大了起来。

倭寇见势不妙,连忙跳海求生。

可张亮、胡林等人已换了长矛,冲着跳海想要上岸的倭寇就扎了过去。

一些幸免于难的船只连忙向海上逃窜,一些军士则快速游泳过去,幸是东南风,船只撤退速度不快,被军士给追上来。

倭寇疯狂地砍杀着想要上船的明军,可当更多明军赶来时,他们就彻底绝望了。

船只上的一百余倭寇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是来打劫的,为啥成了被打劫的对象。

张亮看着火光烧红了海岸,转身对所有军士说道:“留下十几个人,护送受伤的兄弟回去,其他人跟我去支援千户大人!”

易绍宗尚未赶至汤岙、潘家坎,便看到了海岸边通红的火光,虽隔着许远,也可以看得到。

而看到这一幕的不仅是易绍宗,还有倭寇。

正在抢掠汤岙、潘家坎的倭寇察觉到了船只被毁,连忙组织人员撤退,这次抢不抢来东西不要紧,船上还有一些自南洋带来的货物,可不能损失了。

倭寇往海岸赶,结果在半路之上遇到了易绍宗及其军队。

易绍宗直前格战,手中大刀挥舞,连杀五人,倭寇见状更是惊慌失措,没有战心,疯狂地杀出一条路,跑向海滩。

易绍宗带人追杀数里,途中又与张亮的军士会合,袭杀倭寇,奈何张亮人手过少,根本无法挡住倭寇。

倭寇逃到海滩,看着被付之一炬的船只与货物,心疼不已,易绍宗为避免倭寇水遁而去,直驱马至海滩,不料马蹄子陷入海涂之中。

倭寇见状,对易绍宗咬牙切齿,反杀而来。

大明军士与倭寇于海滩之上大战,一方是保家卫国,舍生取义,一面是不干掉明军就活不下去,得拼命。

战斗极为惨烈,易绍宗自马背上翻滚而下,为鼓舞士气,冲着倭寇最厚的地方冲去,连杀十余名倭寇,士气大涨,将倭寇杀得是节节败退。

但也就是在此时,一支冷箭从黑暗中飞出,刺穿了易绍宗的头颅。

很快,倭寇一拥而上,将易绍宗砍碎。

张亮见状,红着眼大喊一声“为千户报仇”,愤怒的杀意汹涌而出,直至天亮时,海滩已满是血红……

第三百六十一章 最大地方官--巡抚

两日后,浙江都司的急报传入京师中军都督府。

按理说,浙江都司隶属于左军都督府,而左军都督府的府事是李景隆,这份情报应该交付李景隆处理。

可自李景隆由广东回来之后,朱允似乎忘记了这一茬,继续让徐辉祖兼管左军都督府,甚至于其他都督府,也隐隐以徐辉祖马首是瞻。

徐辉祖知晓肩膀上的重任,也清楚自己的立场,故而遇事不决时从不专权擅断。

若在寻常时,倭寇进犯浙东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徐辉祖完全有权处理,然后以“简报”的方式上奏皇上。

毕竟这类情报每月多时二三十余份,少时也有四五份,直接递送地方文书,皇上也未必看得过来,只能摘取关键,简单汇报。

可现在,徐辉祖手里握着《象山钱仓千户所血战倭寇》的文书,决定一字不改,并亲自呈报给朱允。

武英殿。

朱允正在处理公文,棘手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接山西布政使司急报,移民消息传出后,民心浮动,不愿移民者众,甚至有惶恐之家,逃难于深山之中,以躲避移民之祸。

朱允紧急召见内阁大臣与户部尚书夏元吉。

“移民非为小家,乃为国家,丁景福格局太小。”

解缙不认为丁景福搞定不了这些问题,只不过不想自己背黑锅罢了。

毕竟一旦民乱山西,作为布政使他的责任是跑不掉的。以急报上奏,不过是先给朝廷讲述清楚,移民政策是朝廷出的,和我丁景福没关系,现在马上要有乱子了,我出事,你们也有责任。

“一次移五十万人口,如此压力也是可以理解。”黄子澄给丁景福说了句话,然后看向朱允,道:“皇上,臣依旧认为移民数量过多,时间过短,容易引发灾祸,不若……”

郁新皱了皱眉,不等朱允发话,便打断了黄子澄:“皇上,臣认为山西移民困难重重,当委派朝廷重臣亲往。”

黄子澄被人打断了话,自是有些不高兴。

郁新也有苦衷,既然朝廷敲定好了移民五十万,而且大家不管同不同意,最后都是认可了的,反复在认不认可的问题上纠结,无济于事。

当下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解决移民数量多少的问题,而是解决如何移民的问题。

既然消息已经传了出去,百姓也知晓了五十万名额,此时再改,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反而会使朝廷落得一个“朝令夕改”的印象,折损朝廷权威。

朱允赞同郁新的看法,问道:“依你之见,谁去山西为好?”

郁新看了一眼茹,然后对朱允说道:“臣愿举荐茹大人前往山西。”

茹见郁新推荐自己,深知责任之重大,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道:“臣愿前往山西,安抚百姓,为移民解困。”

朱允看着茹,让此人去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茹能力是不错的,虽然这个人在历史上不太光彩,但能被朱棣重用,还被封为忠诚伯,可见其本事不小。

加上此人曾是兵部尚书,对于山西都司与山西行都司官员很是熟悉,一旦到了民乱地步,也能控制局势。

最主要的是,茹体格好,四十岁出头,还跟个三十岁小伙子一样,时不时骑马往返于大小教场,让他快马去山西,不至于累死。

如果换黄子澄、解缙这种“纯”文官,等他们坐马车抵达山西太原府,估计夏天的麦子都收完了。

“既如此,茹爱卿就辛苦走一趟吧。解缙拟旨,朕命茹为山西巡抚,有监管都、布、按三司之权,巡抚山西,扫平移民之障!”

朱允肃然道。

解缙、郁新等人吃了一惊,如此一来,巡抚将会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一举打破朱元璋设置的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权分立”的状态。

巡抚!

这个官职名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北伐,大败柔然之后,太武帝以来大千勇猛、多有战功且熟悉北境险要,诏大千“巡抚六镇,以防寇虏”。

唐代设置有巡抚使,武则天曾安排狄仁杰任江南巡抚使,但这类官职属于不常置官职,需要的时候拿来用用,不需要的时候,就忘记了。

整个唐代,也只有三个人做过巡抚使。

至于宋代,更多的是安抚使、宣抚使与招抚使,巡抚使这个名字都很少出现。

说到底,真正让巡抚成为一种“制度”的,是明代!

虽然在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巡抚陕西,但那时候的巡抚,只是巡查地方、抚恤地方之意,并没有真正的“实权”。

而朱允设置的巡抚,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方一把手”,统管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朱元璋“分权”玩得溜溜的,将一省大权分为三块,看似精明无比,彼此制衡,可问题是,三个和尚未必有水喝啊。

山西移民,不仅事关布政使司,还事关都指挥史司配合,说不定还会闹腾出来一些案件,又会牵扯到按察使司,到时候一团糟,谁都不服谁,如何处置?

山西距离南京两千多里路,正常来回出趟差,时间单位都是“月”,若是凡事就要请示,来回折腾下去,别说今年完成移民,三五年也未必能完成。

必须有一个人去坐镇山西,全权负责,统揽所有权利于一身!

作为皇上,自是不希望有如此大权的官员出现,但这是当下唯一的办法。

朱允只有控制好一点,即巡抚设置,只能由朝廷重臣担任,事情完成之后,巡抚回朝廷继续当官,不久留地方。

茹深感朱允的信任,跪地道:“臣定不辜负圣上恩典!”

朱允凝重地看着茹,嘱托道:“切记一点,此番移民与太祖时移民大不同,朝廷不强制移民,不可刀兵加民,但朕需要移民五十万,具体如何把握,你要有分寸。”

茹知道问题棘手就棘手在“不强制”这三个字上,但事已至此,只能一步步来了,即使是磨破了嘴皮子,自己也要说动五十万人搬家!

“臣有个不情之请。”

茹道。

朱允好奇地看着茹,道:“讲。”

茹直言道:“臣领兵部时,杨荣曾多次给臣推荐杨溥,称赞此人为人谨慎,朴素正直,越是混乱时,其越是冷静。眼下山西之行,正是用人之际,臣请调翰林编纂杨溥一同前往。”

“哦?”

朱允打量着茹。

怪不得这个家伙没事的时候总往翰林院跑,原来是摸杨溥的底了。

从另一方面来看,茹也有着对杨荣的欣赏与保护。

以茹的身份与使命而言,他即使是提出让杨荣一起去山西,朱允也会同意,但他并没有,而是选择此时还是“抄写员”的杨溥。

原因在于,杨荣在兵部刚刚站稳脚跟,若突然被调出去半年多,回头同僚关系生疏了,你谁谁,他谁谁,不清不楚,那对杨荣的未来并没好处。

当官需要资历,资历都是熬出来的。

况且杨荣善兵事、谋大局,去山西又不是打仗,自然不需要带杨荣一起去。

“既然茹爱卿点名让杨溥一同前往,那朕若是不同意,岂不是太小气了。擢升杨溥为刑部员外郎,去山西历练吧。”

朱允知晓杨溥的本事,只不过他与杨士奇、杨荣都一样,此时还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本,可以支撑他们立足于朝堂高位。

老一辈还没退休,新一代还没成长起来,属于他们的时代,还需要耐心等一等。

首节上一节275/2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