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打仗没有不死人的时候,但如果做得更好一些,有些人可能并不会死。
朱棣对于夹击虎山岭援军的战事给出了批评:“既是夹击之战,又占据两山便利,就没有必要太早下山剿杀,而是应该借助弓弩、火铳、石头,以远程彻底消灭敌人,之后再下山收拾残局,补上几刀……”
朱允听得连连点头,就连茹、铁铉、杨荣也明白了要找什么问题,在后续的那捏之战、镇南关之战、矮山之战的分析中,各抒己见。
“火器也是一大问题,说来奇怪,安南火器竟优越于我大明,可见在安南国内,定有火器能人。臣认为,应当将缴获的火器运至京师二炮局,安排匠人研制。”
杨荣点出了火器上的不足。
朱允深以为然,谁能想到,堂堂大明在火炮上,竟落后于安南?
但这却是血淋漓的事实!
“皇上,臣以为若安排使臣前往安南,可以寻机探访是谁制造了这些火器,若是可以,此人应带至我大明,为我所用。”
茹提议道。
朱允赞同了茹的想法,说道:“此事不容忽视,五军都督府安排韩观,早日将缴获火器送至京师,不可迁延。另外,明日朝议选出出使之人,前往安南,命胡氏给大明一个交代!”
“臣领旨。”
徐辉祖答应道。
朱允回到桌案旁,看着茹、徐辉祖等人,道:“总结广西战事并非目的,目的在于改进。我大明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山多水多,又多有乱相,朕认为,应在军士整训中加入攀爬、山林作战,武装泅渡事项!”
“大明的敌人,绝不只是平原上的鞑靼与瓦剌,还有山里的乱民,山外山的安南,河海之中的贼寇!大明强军,兴建新军,应能击败任何来犯之敌!无论他们是在草原,还是在沙漠,山里,水里还是海里!”
“着令兵仗局,研制新的武器装备,攀山绳索,登山铁钩,亦或是适合山间作战的衣物、器具等,都应做到万无一失!至于新型火铳、火炮,朕会亲自督促二炮局!诸位还有其他意见否?”
第三百四十六章 武举制与兵王选拔
茹、徐辉祖等人自不会有意见,眼下京军的训练似乎到了某种瓶颈,引入新的训练项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朱允看向茹,严肃地说道:“广西战事敲了警钟,我们就应该听进去。军士整训要跟上,武将选拔也不能拖延,现命兵部与五军都督府合议,尽早推出《武举法》,让武举规制确定下来,推行于全国。”
“兵部负责引试、解试、省试,朕负责殿试,今年十月开首次武举殿试!时间虽紧张了些,但总比耽误一年的好。”
茹深吸了一口气,皇上终于还是要推行武举制了。
事实上,明代建立之初,太祖朱元璋便确定了科举与武举制度,只不过朱元璋治国“重文轻武”,武举制度连走个形式都没走过。
这也不怪朱元璋,明代初期嘛,优秀的武将一抓一大把,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厉害人物!
用得着靠武举去选人,开什么玩笑!
至于洪武后期,开国武将都是死了差不多了,剩下的蓝玉与一干新秀,也被朱元璋一刀送走了,这个时候的武举制度更是没半点用处。
就算是开了武举的场子,估计也没人敢去,入场券上都写着“鬼门关”三个字,谁敢?
朱元璋不需要靠武举来选人,但朱允需要啊……
他爷爷的把有经验的武将砍了九成,当孙子的只能用武举的办法补窟窿。
朱允真的很无奈,手里能拿出来的武将真的没几个,朱棣擅长的是大规模骑兵作战,让他去山里打游击打林战,未必合适,除了朱棣,还有几个能用的武将?
武定侯郭英在大同走不开,平安在北平更是不能动,盛庸去了大宁,瞿能盯着山海关,耿炳文在济南,张玉与朱能又在海上……
掰着手指头算,就只剩下了徐辉祖、宋晟、何福、铁铉等人,可京师需要徐辉祖与铁铉,何福还在造钱,宋晟也必须留在京师,一旦西北不稳,他还得回去。
历史上大明的《武举法》与武举制度的真正成型,是朱祁镇二次当皇上之后的事,可考虑到这位仁兄很可能没机会去土木堡出差了,朱允索性提前办了。
武举制的确定,对于文官而言并不是个好消息,茹虽领兵部,却也是文官,他自是不希望看到武官坐大。
只是朱允的命令不容拒绝,茹只好低头答应。
徐辉祖、宋晟与朱棣作为军中人物,极力欢迎武举制。
朱允沉思了下,说道:“武举考试之人,以民间选才为主。至于京军与各地卫所,便莫要过度参与武举考试了。”
徐辉祖脸上的笑意顿时凝住,连忙道:“皇上,若如此,恐会让军士寒心……”
武举武举,军中之人不给机会,那怎么成?
朱允见徐辉祖着急,微微一笑,道:“朕只是说武举以民间为主,军士中可抽调部分人参与,占比稍低,为辅。”
徐辉祖皱眉,即便是降低比例,也是对军士的不公。
不等徐辉祖反对,朱允便说道:“五军都督府可联合起来,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军大比武,选拔出百强兵王,在百强兵王中,择最优三人充任指挥使,五人充任指挥同知,十二人充任指挥佥事,其他享千户待遇。”
“什么?”
茹惊讶地看着朱允。
要知道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分属正三品、从三品级、正四品,在卫所上,也是最高长官,如此优渥待遇,实在是令人惊讶。
徐辉祖顿时舒展开眉头,没想到皇上竟是如此睿智,连忙谢恩道:“臣代五军都督府与百万将士,谢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策一开,军士必踊跃训练,他日军兵素养与战力必与日俱增,有如此可战之师,大明必威震诸国!
朱允微微点头,对茹、铁铉等人警告道:“文人是我大明魂魄,军士是我大明脊梁,没有魂魄大明则死,没有脊梁大明则倒!朕希望你们能明白这一点,勿行差踏错!”
茹脸色一变,这是皇上最直接的敲打,他不希望文官太过压制武官!
面对请罪的茹,朱允并没在意,文武斗一斗也是好事,免得武官太过嚣张,只是斗可以,不能把人打倒在地。
返回兵部之后,茹连忙召集刘、古朴、卢渊等人,然后看了一样旁边的铁铉,对众人说道:“现已近三月,春闱尚未发榜,倒是皇上给武人开了个榜。今年十月开首次武举殿试,这意味着我们兵部需要在七个月内,完成引试、解试、省试!”
“七个月,这怎么可能?”
刘当场愣住。
要知道练武的苗子他不住在秦淮河,遛个弯就到了,仅仅是传达消息,远一点的便需一两个月,这还没算他们考试时间,引试、解试在地方进行,哪怕是走个过场,也得需要一个月吧。
一旦通过,还得入京赶考,这路上也需要时间……
再说了,人员筹备,地方安排,场地选择,考核,张榜……哪个不需要时间!
皇上给的时间太少,根本就不够用!
茹被朱允警告了一番,有些心烦意乱,严肃地说道:“皇命不可违,诸位还是想想办法如何行事吧。”
刘等人有些郁闷,有些不知所措。
铁铉叹了口气,道:“时间来得及自是来得及,只是有些紧张。先将消息传达至各地州县乡里,兵部可发文书至各地衙门,由他们配合传达。然后安排各地设置考场,筹备武举之事,我们这边安排人员前往各地把关,监考。”
“至于《武举法》,可在省考之前完成,不过在我看来,可仿照宋律,早日提交皇上御览。零零总总算下来,十月殿试并不成问题。”
茹微微点头,然后吩咐道:“依铁铉所言,安排去吧。”
武举制度始于唐代武则天时期,但当时的武举考核,主要是战斗技能与体能素质,可以说是“重武轻文”,即不考察武举的“谋略才华”。
当然,唐代选拔武将也不全靠武举制度,其还设置了“制科”制度,而在制科的一些科目中,有些科目专门是为了选拔“文武双全”的武将设置的。
虽然唐代武举制度有很多不足,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一代名将郭子仪,那就是武举出身。
宋代一开始是没有武举制度的,赵家人重文轻武,可总这样也不是办法,被北方游牧民族压着打了好多年,没办法,才不得不使用了武举制度。
宋代武举制度与科举制度是相似的,也是三级考试,解试对应乡试,省试对应会试,殿试自然是一样。但宋代武举制度在解试之前,加设了一级,名为:引试。
所谓的引试,就是比试,看看你有没有真功夫,只会耍猴和被猴耍的不能去,没功夫就别跑去解试了,省得耽误人家排队……
铁铉倾向于照搬宋代的武举制度,从朱允的安排上来看,他似乎也倾向于这类方案。
不过在细节上总还是要调整。
《武举法》需要明确科举内容,录取标准,俸禄标准,中式授官……繁琐的很,还需要与五军都督府对接,兵部在接下来的半年内,怕是没好日子过了。
朱允忙碌完政务,便陷入沉思。
推出武举制度,自然是有好处的,抵御外侮、维护统一,需要这些人,镇压反抗、维护统治,也需要这些人。
只是,武举选出来的人才,未必是真正的将才,真正的将才,是需要经过战争打出来的。
今年十月份首次开科举,什么时候机会成熟了,收拾安南的时候可以带一批人去,如果能再出一个两个张辅一样的人才,那将是大明之幸!
即使是没有张辅级的将才,出几个悍勇的武将,也是不错的。
说白了,这是一场投资。
“皇上,都察院左都御史戴德彝求见。”
双喜低声禀告。
朱允点了点头,示意请其入殿。
戴德彝行礼后,道:“皇上,春闱考试即将发榜,殿试也将如期举行,臣请命自二甲、三甲之中,选出六十贡士入都察院。”
朱允揉了揉眉头,道:“戴爱卿,都察院前不久新增两百余人,这才撒至大江南北,又要六十贡士,是否有些过了?”
都察院作为监察机构,人多是有好处的,但人太多了也是个麻烦,现在主管都察院的是戴德彝,他能控得住场面,若是他日换了人,谁能控制如此大的盘子?
若监察机构成为了言官朝政攻讦的工具,一人一封奏折,都足以将任何大臣乃至自己淹没!
要知道,在朝廷中,谁的声音大,谁的声音多,那谁就占优势。
六部之首的吏部,总共才两百多人,一个都察院都三百多了,再加人,都要朝四百去了,这些人可都是会说话,会写弹章的。
处理个政敌,冤枉个好人,扶持个傀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刘基刘伯温当年就这样玩过,结果是朱元璋对李善长“屡屡不满,多有呵斥”。
戴德彝一脸严肃地回道:“皇上,臣索要六十人,不为监察地方,只对都察院所派御史作监察,以防御史勾结地方,懈怠胡为!”
第三百四十七章 调整内阁,新四人组
监察里面的监察?
朱允眯着眼看着戴德彝,这个家伙倒有些想法,想在都察院内部设置一个监察都察院的部门,沉思少许,道:“六十人?朕可以批准,但有个条件。”
戴德彝放松下来,问道:“不知皇上有何指示?”
朱允起身走向戴德彝,道:“既然这六十人负责监察都察院御史,那就不能归于都察院,应设置在东厂之下,对六部、内阁与朕负责,而不对都察院负责。”
戴德彝惊讶地后退一步,连忙道:“这不太合适吧?”
朱允严肃地看着戴德彝,摇了摇头,道:“让都察院自我监督,早晚会出问题。不若在东厂专门设置一个御史盘查司,专司御史调查之事。若发现御史与地方勾结,欺瞒朝廷,舞弊贪污,可直报朝廷。”
戴德彝悻悻然退出武英殿,自己只是想在都察院挂一个警钟,不成想朱允却给都察院悬了一把剑,这下不好玩了……
扩大东厂,是朱允不得不做的事。
言官太多,关于官员的弹劾奏章不少,一天少则关涉二三人,多则十几人。
可东厂调查一天能解决几个事件,查明几个真相?
东厂的人也没有窃-听器,电子眼,探察问题也需要一点点来,全靠一些安全局的老粗干活,那结果只能是眼下的情况:
案牍累累!
总积压着也不是个事,安排一些文人去干活,效率肯定高许多。
翌日朝会。
宋晟奏言,主张对安南用兵,以显大明煌煌天威,震慑宵小之辈,夺回被掠百姓,将安南胡氏抓至京师,杀头了事。
户部、兵部表态反对。
茹也清楚宋晟此举只是展示五军都督府的态度,但此时事情还没有到那一步,茹陈言道:“胡杜授首,两万安南军士覆灭,安南胡氏必会惶惶不可终日。朝廷无需动用大军,只需遣一使臣前往,一可展示我大明天威,二可弘和平于四方,三可收回我百姓。止戈为武,方为上策。”
内阁郁新支持安排使臣前往安南,道:“不若先遣使臣于安南,探寻安南态度,若其愿归还我大明子民,恳乞求饶,大明应有宗主国度量。若其不尊不从,一意孤行,再动大军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