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15节

朱允背负双手,看着远方,轻轻说道:“一匡天下出自《论语宪问》,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孔子认为,管仲虽然先辅佐子纠、后辅佐齐桓公,行为有失,但以其功劳来论,天下受用,便是最大的仁。刘长阁,你的仁,还在朕这里吗?”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安全局刘长阁的背叛

朱允的声音轻松和气,淡然如水。

但此时的刘长阁已浑身颤抖,畏惧地看了一眼朱允,连忙跪了下来,头骨与地面猛地碰撞,发出了沉闷的声响:“皇上,臣有罪!”

朱允用余光扫了一眼刘长阁,然后看向空中一朵如马的白云,说道:“有罪的是朕吧,太过信任你们,反而被你们一个个都蒙在鼓里,呵呵,朕这个皇帝,就是个聋哑人啊。”

刘长阁听着这诛心的话,砰砰地叩头,额头已染了血,还在那叩个不停,喊道:“是臣等错了,还请皇上治罪!”

朱允皱了皱眉头,看向刘长阁,冷冷说道:“说吧,把事情交代清楚!”

刘长阁低着头,挣扎了下,说道:“两个月前,臣拿了晋商八千两银子,他们希望可以通过安全局,从大同通关进入北地。”

朱允微微眯起眼,道:“八千两就足够收买你通关,那再给你八千两,是不是便可以取走朕的头颅了?”

“皇上,臣绝无犯上之意,万死不敢冒犯圣颜。只是一时财迷心窍,才禁不住诱惑……”

刘长阁脸色煞白,又是后怕,又是后悔。

朱允冷笑一声,问道:“只是银子吗?”

刘长阁吃惊地看着朱允,低下头,艰难地说道:“还有,一位女子。”

“一位女子?什么身世,为什么不敢说?”

“是,是一位歌妓。”

刘长阁有些痛苦地说道。

在明代,若只是逛逛青楼,喝个酒,听个曲,放浪形骸,鬼哭狼嚎,没人理你。若你想要把女子赎回家当老婆,那最好是先有辞职不干的心理准备。

大明禁止官员迎娶青楼女子。

当然,很多达官贵人喜欢,非要带回家当个小妾,那也是可以的。

不过这种小妾的命运,通常都不好。

家庭地位差,受人欺负多,过上两三年,人老珠黄之下,基本上也只剩下独守空房,寂寞深秋。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青楼女子,宁愿孤老终身,或委身于小门小户,也不愿进入官宦之家的缘故。

刘长阁身为大明安全局的指挥使,位高权重,巴结奉承的官员自然不在少数,甚至一些官员半夜找到刘长阁,指天发誓效忠。

官员能给是刘长阁的是忠心,可忠心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还不稳定,说不定今天是固体,明天就进化成空气了。

刘长阁对这些人,是有些不屑的,但仔细算算,养一条狗也不过一个馒头而已,用不了多少成本,还能帮自己看门,所以,刘长阁是在经过了坚决拒绝、拒绝之后,也开始默许。

安全局也经常被人弹劾,比如南直隶地区的一些知府,便弹劾安全局分部缺乏监督,所谓的“中饱私囊,胁士绅以罪名,逼其献出田产”,结果惹得朱允大怒,下令安全局整顿,并将那几个害群之马抓了回来,交给刘长阁处置。

刘长阁也没客气,直接砍掉了两颗脑袋,然后让人用石灰腌制,呈送各地安全局分部,并警告所有人,若不按规矩办事,这就是下场。

只不过,手中有权,又缺乏监管,只寄希望于这些人都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能抵抗各种诱惑,那是有些不太现实的。

清廉如水的人,只能喝水,他喝不了几次酒。

但给朝廷办事的人,多是很喜欢喝酒的男人。

不到一年的时间,安全局的问题越来越多,直至出现了欺上瞒下,直至朱允了解到,就连自己最信任的刘长阁也参与其中!

锦衣卫名声不好,东厂名声也不好,说到底,这与权力缺乏制衡有着直接关系。

朱允不希望安全局烂了根子,决定早点打打农药,除除害虫。

“安全局,肩负责任有多重大,你十分清楚!朕当初选你来作为指挥使,看重的便是你仁义忠诚!可你告诉了朕,仁义忠诚,是会变的!你让朕很失望!”

朱允脸色阴沉,招了招手,安全局指挥同知顾三审、熊武成走至近前,跪在刘长阁身后行礼。

“刘长阁!”

朱允冷冷喊道。

“臣在!”

刘长阁面色凄然地回道。

朱允厉声道:“安全局指挥史刘长阁,弃君恩、国法于外,揽金钱、女子于内,以身试法。特革去指挥史之职,贬为经历司经历,发至大宁,调查大宁一线官商走私之事,若无所获,便留在大宁充军,无需回来了。”

“顾三审暂行指挥史职权,升指挥佥事薛夏为指挥同知。自上而下,整肃安全局,一旦发现有贪污、勾连官商,恶意欺压士绅者,一律踢出安全局,送至刑部或地方衙门,按大明律问罪。”

说完,朱允便甩袖而去。

刘长阁猛地叩头,喊道:“多谢皇上不杀之恩!”

顾三审与熊武成等看不到朱允身影时,才站起身,将刘长阁搀扶起来。

“刘老大,当初兄弟便奉劝过你,那女子不过是商人给你设的局,你还不信,如今被皇上责怪,没掉脑袋已是天恩浩荡了。”

顾三审有些叹息。

他是刘长阁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如今得势,却丝毫没有得势的威风,而是一如往日。

刘长阁拿出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血,咧了咧嘴,道:“兄弟我是那种见了女人就动不了的人吗?自然知晓那女子是商人的手段!只不过,我有留下她的理由。”

“什么理由?”

熊武成连忙问道。

刘长阁叹了一口气,说道:“十二年前,捕鱼儿海混战之中,有位兄弟为我挡了刀,没挨过去,死在了北地。我只知他来自山东威海卫,名为李大五。战后我曾去威海卫找过,却知得知他的家人回了兖州,我追至兖州,找寻数月,也没有其消息。”

顾三审了然地点了点头,说道:“怪不得,其他分部之人,你每月过问不过一两次,兖州之事,你却时常问询,看来,你一直都没放弃找寻他的家人。”

刘长阁微微点了点头,肃然道:“没错,李大五救过我的命,他的家人,便是我的家人,我有为他们养老送终,赡养子女的责任!”

“可也不能这么巧吧,那女子竟然是?”

熊武成难以置信地问道。

刘长阁呵呵笑了笑,脸上有些轻松,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卷着的纸张,说道:“事情就这么巧,她名为李小舞,家也是在兖州,兖州的兄弟找到了小舞的母亲,让其画了李大武的画像,确系无疑。”

“我已经下令,将小舞的母亲调入京师,现在,小舞是我的干女儿,只是我需要去大宁了,日后小舞与其母亲,便需要兄弟们照料一二,莫要再让她们受了委屈才是。”

顾三审与熊武成肃然对刘长阁行礼。

顾三审叹息道:“皇上重情,若你如实上报,皇上不会追究你所做之事,至少,你还可留在京师。大宁那地方,太远了。”

“小舞的卖身契在商人手中,我虽是指挥史,但也拿他们没办法。最终答应他们,通关三次,一笔勾销。我有罪在先,辜负皇恩在后,皇上没杀我,我已是感激,又怎敢再言其他?”

刘长阁看着两人,此时的内心,无比的平和。

第一百六十六章 我朱棣,亦可往

在刘长阁顶着六月的骄阳离开京师的时候,顾三审已将其中内情禀告给了朱允。

朱允听闻之后,并没有表态,只是挥了挥手,让顾三审退了出去。

人口买卖!

朱允以为这种人间惨剧,只是存在于乱世,存在于灾荒之年!

可谁能想,在和平之时,在风调雨顺之年,依旧有着诉说不尽的悲愁。

时常游走于京师烟火之中,让朱允遗忘了繁华之外的苍凉与困顿,错觉地认为,京师,便是大明。

可现实是,京师代表不了大明,甚至连大明的百分之一都代表不了!

深宫高墙,挡住了世人的窥视,也阻断了朱允的目光。

“双喜,听到了吧?丈夫战死,卫所军士以其母女为累赘,将其赶出卫所,强占了他们的田产。母女流离失所,寄居兖州老家,却因伤病缠身,无力耕作,其女卖身于商,为一船妓,四处漂泊卖唱,为母养病。”

“呵呵,你告诉朕,这样的事,是发生在汉末三国,还是五代十国,是安史之乱,还是靖康之耻?呵呵,是我大明!是朕的大明!”

朱允愤怒地喊道。

卫所军官为了一些田产,连脸都不要了!

朝廷对战死之人拨发的抚恤,恐怕也都进了这群人的嘴里!

他们当真就不怕撑死?!

朱允怒不可遏,下令道:“去告诉徐辉祖,将洪武二十一年威海卫军官全部调查一遍,朕要知道,是谁将李小舞母女从卫所中赶出去的!不止是威海卫,所有捕鱼儿海中战死的军士,其生前所在卫所,一律彻底清查,看看还有谁侵吞了战死军士的抚恤与田产!”

“调查自捕鱼儿海至今,所有阵亡军士家属,看看有多少是困顿无以为生的,有多少卖儿卖女的,有多少孤寡无依无靠,只能等死的!”

“朕不管这件事要动用多少人,耗费多少钱粮,朕只要结果!限期一年内,悉数调查清楚,报送朝廷,朕要一一审阅!”

双喜从未见过朱允发如此大的怒火,答应之后,没有安排其他人传话,而是亲自跑出了皇宫,进入了中军都督府。

徐辉祖正在与朱棣商议三大营兵种配合问题,突然听闻双喜来了,不由有些意外,此时的朱允应该关注着会试才对,怎么会派人来都督府?

双喜清了清嗓子,喊道:“圣上口谕。”

徐辉祖与朱棣等人连忙下跪,双喜将朱允的话学了一遍,然后闭上嘴,在两人起身之后,才说道:“皇上发了雷霆之怒,刘指挥史因办事不利,被发配到了大宁,还请魏国公务必尽心此事。”

“什么?刘长阁被发配了?”

徐辉祖还没从震惊中走出,又被震惊了一下。

双喜凝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咱家该回宫了。”

徐辉祖送走了双喜,看向朱棣,疑惑地说道:“为一女子,劳天下卫所,皇上这是为哪般?”

朱棣拿起茶碗,面色肃然,道:“魏国公,皇上可不是为一女子,而是为那些无数死去的军士鸣不平。本王算是看清楚了,皇上仁慈,他日必得万民之心,凝百姓之信仰。”

“可是这该如何调查?卫所在外,自查自纠,能有什么结果?”

徐辉祖有些郁闷。

总不能下达个军令,你自己检查自己,有没有犯过错,拿了军士几根线,一个针,踢了军士几脚,写一份五千字的报告出来……

卫所调查卫所,就是一个笑话。

官官相护,哪里都一样。

对于贪污田产之事,这几乎是各卫所的普遍现象,一查,保准塌了一大片,说不定还得砸死几百几千人。

事关脑袋能不能正常老化的问题,谁会给自己添堵?

让狼自查,丢出来的结果,铁定是一群羔羊,最多夹带几匹不听话且已经死了的狼。

若是让五军都督府派人督查,这需要多少人?

全国上下那么多卫所,哪怕一个地方去一个人,都督府这点人手也不够啊。

朱棣吹了吹茶,碗盖轻轻敲打了两下碗身,平静地说道:“魏国公,此事想要解决也不难。都督府没有那么多闲人,可安全局有。刘长阁因此而牵连,身为刘长阁下属的顾三审、熊武成等人,必愿意协助都督府,办好此事,也好早日让刘长阁回到京师。”

“你认为刘长阁还有机会回来?”

徐辉祖微微皱眉,有些拿不准。

朱棣爽朗一笑,道:“动静越大,调查出来的问题越多,那刘长阁回来的可能性越大。毕竟,他虽有过,但因他而起的功劳,是没有人可以代替的。”

徐辉祖思索了下,认可道:“也好,有安全局的人参与其中,纵惹出了乱子,也不至于过多牵连都督府。”

朱棣看着离去的徐辉祖,默然地喝着茶。

看来自己这个侄子,确实是不同以往。

首节上一节115/2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