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大型轰炸机,原来使用的几千吨水压机是不够了,必须要上万吨的水压机,现代时空已经采购万吨水压机,因为是定制原因,还需要一段时间。
至于运八运输机,航程超过六千公里,那就是战略轰炸机,而且光飞行机组培训估计需要半年以上时间。
所以,目前解放机空军用于轰炸的,就是802夜间攻击机和红鹰战机兼职,因为后世采购的802发动机比红鹰战机发动机贵许多,802夜间攻击机目前只有两百余架。
还因为802飞机翼展较长,时速三百公里算较慢,容易被击伤击落,所以就专门用于夜间作战,不过该机载弹量达到3吨,威力也是不小,而且是双座,攻击时专门由后座武器操作员负责投弹,能够减少驾驶员的压力。
黄仁宇这架飞机的武器操作员叫于当强,起飞后,黄仁宇驾驶飞机按照仪表的指示朝目标地点飞去。
飞机机翼上下都有不停闪烁的红灯,这是为了夜间作战飞机相互识别,但为了安全,快到目的地后机翼下方的红灯会关掉,而且夜间出去作战时飞机没有实施编队。
还飞在内蒙上空时,黄仁宇就看到地面有许多车灯形成的细长光线,说明地面部队同样开始行动,渐渐移动到内蒙和外蒙交界的地方。
十几分钟后,黄仁宇的飞机进入到了外蒙上空。
苏联空军在外蒙修建了十一个野战机场,可能还有一些备用野战机场,正使用的苏军野战机场具体位置已经被解放军空军通过无线电测向和飞机侦察得知。
外蒙古冬天夜色不仅漆黑黑的,而且寒气逼人,就算密封性很好的飞机驾驶舱,黄仁宇也感到寒冷,就这还因为驾驶舱有利用的暖风装置。
外蒙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为4653米(乃拉姆达勒峰),最低点为553米(呼赫湖),平均海拔为1580米,但这里是漠北高原,除几座著名大山外,外蒙中部山势的落差并不是很大。
但飞行员仍要熟记较高的山脉和主要大山,比如肯特山、杭爱山、阿尔泰山,南部还有戈壁阿尔泰山的主要位置。
现在,黄仁宇把飞行高度保持在地面两千米以上,夜间飞行特别要依赖设备仪器,方位、高度及距离全由仪器提供,802夜间攻击机还有一台小型雷达和计算机,由后座的武器操作员使用观察,他会随时通过内部通话器告诉前面的驾驶员。
飞行一个小时后,飞机就抵达预定目标上空,但这不过是根据仪器得出的大概方位,最终找出目标还要靠两个人下面继续做一些工作。
黄仁宇把机翼下的识别灯关掉,他要准备下降高度,同时后面的于当强也把所有夜视设备打开。
飞机一边盘旋一边下降高度,二战爆发后,因为许多国家出现夜间轰炸机,所以各国已经知道夜间防空的主要手段:就是不能暴露出一点的灯光,这样轰炸机就不易找到轰炸目标。
就是到十年后,先进如美军飞机在朝鲜夜间轰炸时,更多时候是靠地面的特务用信号枪指明目标方位。
地面上的人听到黑夜天空老有飞机发动机声音,就是飞机在盘旋寻找目标位置,但光凭声音地面防空部队也无法确认飞机位置,大城市防空还能用探照灯,但野战部队和野战机场自然没有这个条件,那么严格控制灯光就是最主要手段。
苏联波2轻型轰炸机夜间执行任务,没有雷达和夜视设备,更多时候是有明亮的月光条件或者早晚还有一定能见度时去轰炸目标,途中飞行过程是最为危险。
所以说夜间轰炸,飞行途中有撞山危险,到了地方寻找目标更不是一般的苦逼。
只有解放军空军因为有徐远山提供各种设备和夜视装备后,才会有如此安全和高效的轰炸效率。
这次夜间轰炸,黄仁宇属于第一波攻击,因此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为后续来轰炸机场的飞机指明方位。所以他的飞机携带六枚炸弹,其中就有两枚是凝固汽油弹,
飞机下降到离地面不到五百米的高度,以两百公里的时速继续盘旋,这个高度已经能够让盯着夜视仪显示屏的武器操作员于当强能看到地面大致情况。
在转第三圈的时候,于当强果然发现了目标:“左前方八百米的地方有些可疑,把飞机转到那边去,我再确认一下。”
这种时候驾驶飞机的黄仁宇就完全按照于当强的指示朝左开过去,于当强果然从夜视仪上发现地面上排着整齐的飞机。
根据于当强指示方位,黄仁宇不停调整飞机飞行方向,当瞄准地面目标后,于当强先是在苏军机场中间投下了两枚汽油弹。
因为这时飞机飞行高度只有三百米,时速也较低,两枚汽油弹准确落在机场中间。
黑夜中,突然就爆燃出两团巨大的火光。
飞过去的飞机在黄仁宇的控制下,又转了回来,这时候有了地面汽油弹的火光,就方便飞机对准机场飞过来,不过为了安全,飞机高度保持在五百米以上。
地面上,苏联机场防空部队开始对空盲目射击,刚才飞机不停在机场上空盘旋,防空士兵已经起来并进入防空射击位,但不允许开枪开炮射击,免得会暴露,当然他们也无法确定天空上飞机的位置。
当机场中间被投下两枚汽油弹后,毛燥的苏联士兵再不管军官的命令,开始疯狂朝天空射击起来,同时有军队政委组织地勤人员靠近燃烧的汽油弹,是想扑灭火焰。
毛子的苏军队伍中也是有聪明军官。
但这时,天空又落下了四枚炸弹,散布在燃烧的火光周围,在离地面七、八十米的高度炸出了集束子炸弹,子炸弹在降落离地面高度十米左右的高度在近炸引信作用下猛烈爆炸。
空炸的炸弹猛烈冲击波和弹片就冲向周围的目标,一些想扑灭火团的士兵就直接被弹片击倒;在爆炸周围的几架飞机,不是被冲击波吹得东歪西倒,就是被炸弹片射中而出现许多破洞。
集束炸弹对机场的攻击就是如此高效,还有一种落地爆炸的子炸弹瞬间能破坏跑道,使飞机不能起飞。
而黄仁宇投下的四枚五百公斤集束炸弹,散开后的子炸弹都有七、八百颗,覆盖了机场很大的地方,也有落到防空阵地上,而每颗子炸弹的威力不亚于一颗手榴弹威力,一阵阵爆炸过后,机场狼藉不堪,甚至有两架苏军飞机被引燃。
整个机场火光冲天。
空炸的炸弹对人员的杀人伤力就更大了,在爆炸区域中没有防护的人员,超过半数被击毙击伤。
投下炸弹后,黄仁宇就把飞机拉升,在机上短波对讲机的专用频道里,他知道后面有十几架802飞机陆续赶来途中,而且如果来得及,他还能回去装上炸弹再来轰炸一次。
往回飞的飞机高度离地面三千米以上,虽然夜航的飞机有灯光识别,但因为距离有限,如果迎面相对的飞机依然不好躲避,所以就规定了两个不同的飞行高度,去程在两千米高度,返程在三千米高度。
天亮前黄仁宇又出击轰炸一次,后面就没有机会了,上级命令天亮后由红鹰战机负责轰炸,红鹰战机虽然只能携带两枚炸弹,但因为白昼条件下目标清晰,攻击更加精准,所有苏军野战机场就由红鹰战机补充轰炸。
朱可夫还想凭借先进的战斗机与土共空军争夺制空权,现在机场遭遇到对方的空袭,大部分的飞机就被击毁在地面上,机场跑道也被炸得坑坑洼洼无法再使用。
原时空苏联机场防空意识就很差,诺门坎战役中,苏联的几个野战机场就被日本飞机袭击,两百多架的飞机被击毁在地面:一年多后,德苏战争爆发时,苏军西部靠边境的机场全部遭到德军飞机的空袭,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处于西部战场的苏联飞机就损失了80%,还没有空中争夺就直接失去了制空权。
但解放军的战术不仅仅如此,除空袭机场外,各级苏军指挥部更是袭击的重点,靠近前沿的苏军指挥部,就由炮兵集中火力进行覆盖,离前沿阵地远的指挥部就交给空军轰炸。
而苏军的后勤补给中心还有交通要道都没有遭到轰炸,因为这些地方或物资还能被解放军用上。
不过,抢占苏军的后勤补给中心,那是步兵师装甲营的事情,每个步兵师不仅配置一个自行88炮连,还有一个坦克师、装甲师不要的T26轻型坦克或玛蒂尔达2坦克的连,加上装甲车的两个连,每个步兵师就有一个四连制的装甲营,不仅增加攻坚力量,关键还有出击的机动能力,所以去抢苏军后勤补给物资就是步兵师装甲营的主要工作。
虽然苏军没有英法或德国军队那样富裕,但比小气的小日本强多了,所以步兵师装甲营更是乐此不疲。
万毅可看不上苏联这些货色,装甲师和坦克师不仅被59坦克、自行152毫米加榴炮和120毫米坦克歼击车把胃口提升,更关键是他们属于优先补给单位,是去进攻而不是去抢东西的装甲全机械化部队。
在到处是隆隆的炮声和爆炸声中,昨晚已经移动到索郎克尔的解放军第5装甲师,早晨8时就出发向哈坦布拉格前进。
哈坦布拉格是索郎克尔至曼达赫中间的一个小村庄,驻有苏军一个连警戒,天没有亮时装甲团一个连、摩步团一个连在两辆59坦克支援下,直接强攻下了哈坦布拉格。
万毅给第5装甲师的命令就是抢时间进攻,而不是盲目进攻,如果被那些憨货般的苏军伏击就会成一个笑话,所以第5装甲师组织了多个突击分队,这些由装甲团一个连、步兵一个连、一个坦克排两辆59坦克组成的突击分队,轮番向前攻击,后面才是坦克团、装甲团、自行重炮团和步兵组成的主力。
因此,第5装甲师进攻速度很快,中午十二时就打到了曼达赫,这离索郎克尔已经有五十多公里。
在曼达赫,第5装甲师终于遇见苏军的大部队,这里有苏军三个步兵师在防御。
万毅从望远镜里看到苏军用炸药炸出深坑匆忙修建的阻击阵地,情不自禁轻轻笑了,上级通报苏军轻视解放军的情报果然真实,既然战场上大意就应该付出代价。
万毅指挥作战时非常善于利用炮火,这也有可能原时空他担任志愿军炮兵司令员的原因。
万毅先组织加强给第5装甲师的两个独立炮兵团、两个随第5装甲师作战步兵师的炮兵团,共近三百门火炮,先根据配给第5装甲师无线电测向车提供的三个疑似苏军指挥部目标实施两轮覆盖射击,然后才集中炮火攻击前方苏军防守阵地。
炮火打击过后,在空军二十架战机配合下,第5装甲师硬是用坦克部队撕开苏军防线,打穿苏军防线的第5装甲师把战场后续战斗交给步兵师后,直接向前方挺进,下午4时即攻到曼达尔戈壁边缘。
这时,主攻方向的坦克师还在赛音山达苏军防线受阻,从曼达赫出发的一个步兵师正迂回到赛音山达侧面,协助坦克师突破苏军防线。
到了晚上8时,主攻方向的坦克师和第3装甲师也进攻到曼达尔戈壁边缘。
解放军第一天朝驻外蒙的苏军发起进攻,突破纵深达到150公里,而休整补充弹药后的第5装甲师连夜又发起进攻……
第三百一十章收复外蒙战役(3)
“这个万毅也有韩先楚的旋风气势。”
军委作战室里,刚休息回来到LED显示屏前,看着显示屏上面中苏军队态势的教员发出了感叹。
1940年3月15日凌晨收复外蒙战役打响后,从14日开始至今教员已经有二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直到三路进攻均突破苏军的第一道防线,特别中路偏军的万毅第5装甲师突进150公里,打到曼达尔戈壁边缘,已经是下午4时,教员才去眯上几个小时。
教员是出了名的夜猫子,很多著名的论述和文章,都是熬夜写出来的。
给土共中央军委作战室安装大型的LED显示屏,是徐远山的一点心意,此前他带到民国时空的先进设备,比如电脑都是有数并备案的,军委情报部专门有一个处就是控制徐远山带来的先进设备使用监控,就算领导干部见到了,也无权带走私用。
徐远山知道土共第一代核心领导层,虽然在1965年就提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但种种原因,许多人都没有见到中国在科技上的高速发展,所以他决定在军委作战室安装一套先进的指挥演示系统。
为什么说这是徐远山的心意,就是他想到原时空这些第一代领导人呕心沥血建立了新中国,一直希望新中国超英赶美,但始终没有见到新中国国力和科技超英赶美的景象。所以徐远山心中才有遗憾,这就有他帮助军委作战室建设一个先进的指挥演示系统的想法,让土共第一代领导核心成员也体会高科技带来的高效率。
这套系统并不复杂,说白了后世一个几百人的普通单位都有,就是主席台后面的LED大屏幕,然后由一台普通电脑控制,直接播放出电脑上编辑好的内容,这是许多中小学教师都会使用的工具。
徐远山来到这个民国时空,也逐步在可控范围里使用电脑,这个民国时空的科技人员学习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三、四年时间里,虽然造不出电脑,但对电脑的使用和应用,在徐远山提供学习资料帮助下,有不少人已经到达后世初级码农水平,就是能够灵活应用各种软件进行设计和编辑、改图等。
这次军委作战室就由情报部物色抽调了两名技术人员过来负责这套演示系统,把这次收复外蒙战役的数据输入并编辑,轮流值班对其中的内容实时更新。
收到前方情报数据后,通过电脑软件编辑,在巨大的显示屏上,可以看到中苏双方军队的战场实时态势,除兵力布置、各兵种状态,攻防动态,甚至后勤补给等情况一目了然。
正因为战情如此简单明了,土共政治局成员忙完手头工作后,也喜欢到军委作战室了解前线情况。
伍豪笑着说道:“我也听说徐先生曾到过第5装甲师,估计给装甲师打气鼓劲了,然后万毅就提交了新的作战方案,军委审核时也认为应该大胆一些,从上面显示的最新情况上看,第5装甲师两天时间内应该能凿穿苏军的三十公里纵深防线。”
朱总司令微笑说道:“我曾与小徐探讨过解放军战斗力问题,小徐说这次参加收复外蒙战役的解放军队伍整体战斗力已经能进入世界强军的前三位,但解放军的短板是文化素质仍较低,空军因为涉及人数少易解决,但陆军和海军就很明显。我认为他说的也对,我们都很清楚,这次收复外蒙战役,已经把全国五百多万军队的技术兵种兵战士,如炮兵、运输兵和懂维修工程兵全抽调一干二净。”
所谓解放军进入世界军队战斗力前三名,徐远山指的是参加收复外蒙战役的三个野战方面军,本身就是解放军最精锐的部队。
都能轻松打败被吹成强大军队的苏军,还进不了前三,哪一个国家的军队才能进前三?
刘少奇也说道:“军队战士文化问题是这样,全国百姓文化问题也是如此,除了普及小学教育外,我觉得应该结合简化字实施的机会在全国范围推进一次扫盲行动,然后持之以恒,争取在五年内让十分之一的百姓能读书认字。”
这当然不容易,就算小学普及教育五年后,覆盖人口面积不过是二十分之一左右,那另一半就需要扫盲工作来解决。
伍豪也说道:“是应该尽早开展文化知识扫盲运动,否则就算有更多的工厂,也没有那么多合格的工人,军队原来就强调战士文化学习,现在没有战备任务的部队可以增加文化学习时间。”
朱总司令又说道:“小徐提过,收复外蒙战役所用时间长的是两个月,短则一个月就结束,所以这次后勤上准备了两个月的作战物资,而且还是所有军工企业近半年时间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最好不能形成拉锯战,否则会影响全国各项建设工作。”
教员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我们也不愿意进入长期的拉锯战,就是想收回故土而已,但徐先生也说了,这次不收回以后会更困难,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王稼祥插话说道:“从目前综合前线情况汇报,徐先生说现在的苏军战斗力最为虚弱果然符合事实,外蒙问题解决主要还是战场之外啊。”
听王稼祥如此说,教员也是皱起眉头,开战之前政治局成员也研究过如何收场的问题。
教员看了看显示屏上外蒙巨大的地图,摇了摇头:“收复外蒙确实关键在战场外,勇者善进,智者知退,然天下谋进者多,愿退者少。所以,外蒙战役结束后,我们计划好只在外蒙留下十万以内蒙骑兵为主的部队,所有部队撤回到内蒙和华北,唯一担心斯大林是那个勇者啊。”
王稼祥说道:“徐先生这次力主用大纵深穿插战术,除了表明解放军有能力收复外蒙,就是让苏联一时束手无措,他提交的一份作战计划,在外蒙战役进行一半的时候,他带一支部队把西伯利亚铁路毁掉几十上百公里,苏联想再继续派兵也是几个月以后,不过徐先生也说过此举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是让苏方领导有几个月的冷静期,让他们多想想占中国的外蒙值不值得;有弊的地方,也会让他们意识到外蒙对西伯利亚铁路这条远东大动脉的威胁,还有可能会再大打一场。这真是取决于斯大林的想法。”
教员摆摆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们苏联人如何想我们不去管它,我们就认公理,外蒙是中国领土,领土和主权完整是土共和中国联合政府的底线,否则土共又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走向富强之路呢?目前最关键的先把这一仗打好再说。”
所以说有时身为大国领导也着实为难,还常常无奈,面对国际、国内形势,一些决策的决心也不是那么好下的,因为更多时候并不知道对方国家领导人是如何想的。
万毅当然不知道中央领导考虑更远的问题,开战时就想到与苏联后面关系走向,不过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多想。
军人就是为国为民作出牺牲的。
事实上,15日晚8时,解放军开始进攻时候,万毅就发现晚上的进攻比白天更难打。
当天中午时候,能短时间就突破苏军三个师防守的阵地,确实是因为出其不意,苏军还正混乱时候,解放军猛烈的火炮就打了过来,然后重型坦克就直接冲上了阵地,在装甲车配合下左右横扫,迅速撕开突破口。
而到了曼达尔戈壁的苏军防线后,第5装甲师第一轮的试探进攻被击退,损伤了两辆59坦克,虽然只是打坏了履带,但也让万毅心疼得直抽抽。
在炮火掩护下,工程兵战士在战场上修复好损坏的坦克履带,同时万毅也让进攻部队退了下来。
因为苏军步兵师装备了许多45毫米的反坦克炮,这些反坦炮都是隐藏在前沿阵地附近,进攻前没有被解放军发现,等到解放军发现并摧毁时,这些反坦克炮趁着夜色对59坦克连续射击,但炮弹被59坦克的装甲弹开,所以苏军战士就用45反坦克炮朝坦克履带位置打,并成功打坏了两辆59坦克的履带。
别看万毅作战勇猛,但也智谋多多,这方面和韩先楚有得一拼。
而且万毅可能与经历有关,战场上从不独断独行,等进攻部队撤下来后,他派人把进攻的指挥员叫来询问情况,还把准备配合作战的步兵师刘师长请过来。
第一次进攻万毅只派出18辆坦克、6辆坦克歼击车和一个步兵营,另外火力支援是两个独立炮兵团,属于试探进攻性质,战场上最高指挥官就是这位步兵营长。
步兵营长汇报说道:“我们进攻的这个阵地地形比较突出,战前我和坦克连长也反复研究了地形,选择好进攻路线,三轮炮火准备后,我们就出击,虽然炮兵部队此前和我们配合少,但因为有通讯条件,进攻时还是打出了弹幕徐进效果。”
弹幕徐进是在我方冲击军队正面前的一个地区或同时在两个地区上构成的,并随着冲击军队的前进逐次向敌防御纵深延伸的绵密弹幕。
解放军现在进攻已经初步能够实施弹幕徐进炮火配合,是得益步兵和火炮部队的直接通讯联系,还有就是炮兵部队的无人机实时在战场上的监控。
步兵营长继续说道:“对方阵地火力已经被压制,接近阵地时,先是苏军远程火炮袭击过来,造成我进攻部队一些伤亡,不过由于有空军配合,也很快把苏军远程火炮压制,最后的坦克受伤是苏军分散埋伏的反坦克炮造成的。然后我们接到命令就撤了回来。”
万毅还是肯定进攻部队的表现:“你们这次进攻作战表现不错,你先下去休息。”
步兵营长是机灵人,他还想下一次进攻挑头呢:“师长,我们营已经打了一次,伤亡不到十名战士也不算大,地形和战场情况已经比较熟悉,下面的进攻希望还是让我们营上。”
等步兵营长离开后,步兵师的刘师长说道:“这一次进攻我也观察了,从敌人各个方面反应来看,防守的苏军应该还有战有线电话联系,而且对付机械化部队进攻有一定经验,我觉得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让炮兵部队忍而不发,就是提前瞄准目标随时支持即可,步兵部队散开直接摸上去短兵相接。”
这本来就是解放军步兵进攻战术的其中一个套路,万毅当然也熟悉:“老刘,你说得对,下面进攻我们试着不用坦克冲击,就光用步兵部队冲锋,但让自行重炮团和坦克跟在后面掩护,你们步兵师出一个步兵团和装甲师第一次进攻的步兵营再发起一次进攻。”
对于进攻的初步计划,万毅和刘师长商议后,提前布置两个独立炮兵团和步兵师炮兵团准备压制阵地火力并随时对苏军向阵地增援的部队实施火力拦截;步兵师和装甲师各抽出五支装备夜视仪瞄准镜的步枪,和炮兵观察员组成十个小分队分散在冲锋队伍的刀尖位置,发现苏军重火力和反坦克炮目标直接引导装甲师自行重炮团和坦克直瞄攻击;攻占阵地后,让步兵师的装甲营趁势冲锋扩大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