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 第903节

第二十章 大君有约

在接下来的航程中,越是往南赵昊就越沉默。

因为南海之畔是南洋啊,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痛与遗憾,是汉人的尊严和生命惨遭屠戮的永殇之地。

南洋本是中原王朝天然的势力范围与屏障,天然就会建立起华夏文明圈的中华天下。

本来也确实会如此。自宋元开始,一代代华侨背井离乡下南洋,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改变了南洋诸国,无论在文化还是经济上,都十分落后的状况。

这是后世的西方殖民者,和当地的统治者,都公认的事实。暹罗王室就曾表示,‘如果没有华侨,宫廷什么买卖也做不成’。就连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总督也承认,马来半岛的繁荣昌盛,‘皆华侨所造成’。

当西方殖民者来到这片土地时,他们发现懒惰的当地土著根本不能指望。无论是开矿还是经营种植园,只能依赖华侨。更不用说经商这种高难度的营生了。19世纪以前,马来西亚的锡矿,都是靠华侨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还有爪哇的金矿铜矿,也都华人一直在经营。

一代代的华侨为当地带去了先进的文化,极大促进了当地的进步。他们通过劳动和经营,在掌握了南洋绝大部分财富的同时,也将南洋建设成了环南海的中华文明圈。

他们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只待祖国迈出南下的步伐,便可将南洋轻松收入囊中,永归王化了。

然而从明到清,在这一点上,一样的愚蠢,一样的不可饶恕。统治者的眼睛只盯着本土,从不肯开眼看世界。他们把老百姓视为自己的私产,离开了本土便是干犯天条的逃民、弃民、罪民!

历史证明他们大错特错!当国家危难时,是南洋华侨踊跃捐款,回国振兴中华!当国土沦丧时,南洋华侨们更是毅然变卖家产,回国共赴国难!中华民族能走出百年国耻,重新复兴,南洋的华侨是立下大功的!

然而历朝历代,却都没有给他们哪怕一点庇护。而他们又太富裕太能干了……

于是他们只能被武装到牙齿的西方殖民者,一次次的屠杀,以免威胁到殖民者的统治。

他们还被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土著,一次次屠杀抢劫,只因为眼红嫉妒……

谁都能屠杀他们,因为祖国不肯或不能做他们的靠山,甚至很多时候还与刽子手站在一边,支持对他们的屠杀!以震慑国内的后来者……看吧,逃出去就是这种下场!看你们还往哪里逃?

中国人在南洋崇高的地位,也在这一次次的屠杀和排华中,彻底的边缘化了。

第一个举起屠刀就是凶残成性、屠灭美洲的西班牙人!

万历三十一年,西元1603年,西班牙实施了第一次屠杀,杀害两万五千华侨。第一次屠杀后,西班牙人十分担心大明会展开报复,整个菲律宾都人心惶惶。许多西班牙人甚至举家搬回了墨西哥。

然而大明迟迟没有反应,也不知是在整军备战,还是不在意。西班牙的菲律宾总督实在受不了,就写了一封颠倒黑白的信,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托人辗转送到了北京。

然而当时大明刚经历了三大征,国库空虚,已无再战之力。加之万历视侨民为逃民,认为他们死不足惜,自然不会为他们不远万里,大动干戈了。于是只让人写了份檄文,口头上吓唬了一下西班牙人。大意是你们罪该万死,但念是初犯,而且海外的那些华人也都是罪人,所以这次就不惩罚了。但下不为例,不然跟你们新账旧账一起算。

西班牙人收到檄文非但没吓到,反而心下大定,原来这些中国移民在明国眼里都不是人,死不足惜啊!那还有好怕的?大家都回来吧!

万历皇帝的这次纵容,让西班牙人彻底不再忌惮大明,30年后,因为华人再度在吕宋兴盛起来,西班牙又发动了针对华人的第二次屠杀。

这次又屠杀了2.5万人。尸体将马尼拉的河水污染得半年不能饮用,里面的鱼都吃得又大又肥,但当地人却很长时间不敢吃鱼。

又过了三十年,永历十六年,西元1662年,吕宋华人第三次恢复了元气,西班牙人便第三次屠杀了2.5万华人。此时收复台湾的郑成功闻讯十分愤怒,于是加紧整军备战,准备南下吕宋,一举歼灭西班牙势力,为死难华人报仇,也扩大自己的地盘。

大战阴云笼罩马尼拉,西班牙人这回是真怕了,再次做好了随时撤离的准备。

然而出兵之前,国姓爷忽然离奇病逝,他的儿子为了争夺王位,陷入内乱之中,西班牙人又躲过一劫……

这还只是单单吕宋一地,且比起别处的华人,吕宋华人遭受的悲剧还是轻的。

所以你让赵昊怎么能冷静?怎么能放任不管?

历史的包袱实在太重了!哪怕这包袱在这个时空中还没发生,却已经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无论如何都要避免华侨被屠杀,一次也不能发生!不然他此生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你们等着我,我来保护你们!”平江号行驶在茫茫大海中,赵公子南望长啸。

……

赵昊虽然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吕宋去。可惜天公不作美,这一路上基本都是南风天,结果船队四月底才抵达基隆。

船员们被这一个月逆风航行,搞得疲惫不堪,补给也耗得差不多了。赵昊再着急也只能同意进港补给了。

入港时,赵昊看到喇叭状的基隆港入口处,大鸡笼屿、桶盘屿和中山仔岛三岛已经被混凝土防波堤连成一线了。这样既可以防风浪,也大大降低了防御的难度。但守备这里海警岸防部队,依然重修了炮台。两座立体棱堡矗立在湾口两侧,形成交叉火力,足以打消任何海上来敌的觊觎之心。

入湾后,只见基隆港已经初具规模,一排高大的大力水手吊车,正将堆积码头的煤炭装船,然后由隶属于管委会的船队,运往淡水、宜兰、乃至更远的嘉义、凤山等地……

显而易见,基隆煤矿已经顺利投产,不过产能还远远不及长广煤矿。

迎候赵昊的唐委员长禀报说,目前对产能限制最大的,是因为煤矿沿海,所以渗水十分严重。管委会是最早订购张鉴式蒸汽机的单位,第一具大家伙已经在西山岛装船了,会赶在台风季来临前送到基隆的。希望到那时,情况能大为改善。

在那之前,只能靠从内地发配来的劳动队,下窑人工排水了。

现在基隆隶属于福建泉州府淡水县,发配罪官罪民开拓边地,也是历朝历代的传统技能了。

上岸休息时,赵昊惊喜的发现,才短短两年多不到三年时间,这里居然已经相当繁华了。

出了码头之后,只见长长的基隆河两岸,已经建起了两排鳞次栉比的二层小楼。虽然样式比较呆板单调,但各式招牌幌子一挂,操着闽南语的伙计一招呼,着实有几分生意兴隆的小城模样。

“这里居然发展的这么快?”赵公子说完恍然道:“光靠煤矿可不行,是因为金矿吧?”

“什么都瞒不过公子!”唐友德不无得意的向赵昊禀报说,从日本来的寻矿技师,很快在金瓜石发现了金矿。

他便一面大张旗鼓组织人开采,一面又让人在福建沿海散播金瓜石发现金矿的消息,结果吸引了无数百姓渡海而来。在淘金热的加持下,基隆的人口规模自然迅速的膨胀起来。

“你可得当心,淘金潮聚起来的人,可不安分的很。”赵公子提醒他道:“一旦矿上发生冲突,可能会酿出乱子的。”

“公子放心,淘金潮只是个吸引人来的噱头。”唐友德笑道:“他们一边淘金,我一边让人宣传,来台湾垦殖,送土地耕牛种子,管吃管住管治病……好多人渐渐想明白,就加入了农场,沿着基隆河开垦出去,开出来土地,可比他们手工淘的那点儿金砂值钱多了!”

“哈哈好,真有你的!”赵昊恍然,使劲拍了拍唐友德的大肚子道:“你这肚子除了大油就是点子啊!”

“嘿嘿,咱老唐怕辜负了公子的期待啊。”唐友德咧嘴笑道:“只好绞尽脑汁琢磨了。”

“好好,台湾在唐委员长手里,我一百个放心!”赵公子笑眯眯道。

……

在基隆休整了两天,补给完毕后,船队再度起航。

临行前,合作社的原住民代表忽然找到唐友德,叽里咕噜说了一通。

唐胖子赶紧给公子翻译说,此人是噶马兰人的头人,奉闻得大君之命,请他去一趟宜兰。

“闻得大君?”赵昊闻言想起那位又纯又欲的黑长直,不禁心头一热。“她在台湾?”

“大君现在一年有大半时间在台湾。”唐友德点点头。

“她有什么事?”

“没说,只是说可以助公子一臂之力。”唐友德道。

“哦?”赵昊不禁吃惊道:“莫非这神婆还真有些道行?”

“人家是祝女。”唐友德小声纠正道:“大君在台湾威望很高的。”

“那就去见见她。”赵昊吞了下口水道。

第二十一章 竹风兰雨

在这个月份从基隆南下,无论是走台湾海峡,还是台湾东海岸,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强大的黑潮加盛行的南风,让帆船每天航行不过百里。

可能这也是琉球要点桨帆船科技树的原因。

闻得大君这样懂人心的大姐姐最是体贴入微,请他去宜兰的同时,还安排了桨帆船队在基隆港恭候赵公子。

带领船队的是郑之弟郑道,闻得大君离开琉球时,都是他率领舰队保护的。

如今郑家背靠着江南集团,尤其是设在那霸的海警基地,已经彻底掌握了琉球的军政大权,让尚宗贤之流彻底成了摆设。现在他们唯一忌惮的,就是闻得大君了。

闻得大君非但是琉球的宗教领袖,还是王妹,是中山国二元统治体系中的一元。只要有她在一天,郑家别说改朝换代了,就是动摇尚氏王族的地位都休想,撑破天也就是个权臣。

郑家和闻得大君本来注定要发生冲突的,然而梅南看似不谙世事,实际上却是个稳得不行的老司机。她在郑家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先一步勾上了,或者说搭上了赵昊。

虽然闻得大君从没承认过自己成了赵公子的情人,但两人亲昵的关系却有目共睹,而且还一起上过天。

回到琉球后,她身边的高级祝女们,在跟贵妇们吃茶八卦时,有意无意透露,闻得大君已经跟赵公子发生了负距离的接触,而且还是在天上,得到了女神许可的那种……

梅南还通过赵昊,请大明册封她的侄子,尚元王嫡次子尚永为中山王世子,列入天朝文牒中。又把尚永送到玉峰中学读书,彻底断了郑家拥立尚元王庶长子的念想。

此番交锋,梅南长袖善舞间,不动干戈便赢了郑家。一时间,闻得大君在琉球诸岛声威大震,大有逆转乾坤之势。

然而梅南却见好就收,主动提出晋升郑肇祚为国相,准他开府建牙,名正言顺的执掌国政。

自此双方便达成了默契,郑家不再插手神权、觊觎王权,琉球神道也支持郑家执掌中山国的军政大权,其体制颇类日本天皇之于幕府。

这已经是梅南能为王室争取到的极限了。换了旁人,现在琉球王都不知死几个了。

梅南也很自觉的接受郑家的监视,以打消他们对自己行为不必要的猜测。

……

赵公子欣然坐上了梅姐姐安排的桨帆船,向台湾东海岸驶去。

众所周知台湾岛地形狭长,高耸的中央山脉南北纵贯全岛,隔绝了东西两岸。

不同于大都是平原、台地的西海岸,东海岸则尽是山地,只有东北角的宜兰平原和一条狭长的台东纵谷平原适宜农耕。

比起又窄又偏远的台东纵谷来,位于台湾岛东北部,距离基隆直线距离不过八十里,走海路也仅一百二十里,且拥有优良港湾、广阔平原的宜兰,显然会更早得到开发。

宜兰平原最北面的乌石湾外,已经筑起了一道防波堤,数不清挂着绿地日月旗的渔船,星星点点散布在近海,看上去足有两三百条之多。

“这么多的渔船啊。”赵昊不禁吃了一惊,这里才移民几年啊?哪来这么多的渔民?

“宜兰是个好地方啊,不光土地肥沃,降水丰沛,近海还有个超级渔场,”唐友德忙得意的解释道:“听贝总说,是什么黑潮的缘故,具体咱也整不明白,反正就知道这里的鱼特别多,什么旗、鲭、鲣、飞鱼,而且换着季的来,怎么捞都不见少。”

“嗯。”赵昊点点头,台湾东海岸岸峻水深,是黑潮流经之处,洄游性鱼类必经之路。简言之,在家门口下网,你能捞到整个北太平洋的鱼,以现在的渔业水平,当然捕之不竭了。

“不过台湾海峡冷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一样发达,犯不着绕来这边捕捞吧?”

“公子说的是,咱确实动了点儿小脑筋。当时淡水那边才开张一年,移民已经超过十万了,这宜兰却没人愿意落户。”唐友德苦笑道:“那些闽南佬鬼精鬼精,任管委会把宜兰夸上天,就认准了淡水离本土近,将来土地一定比东边值钱。”

“有道理。”赵公子笑着点点头,在另一段时空中,福建移民也是沿着淡水河开荒,一直深入台北平原的。一直到清嘉庆元年,西台湾已经都被先来者占了,才有汉人进垦宜兰的。

“但经过农学院的老师们考察发现,宜兰这里的土地是最肥的,下雨也勤,不像西边似的,有时好几个月不下雨,所以垦荒难度是最低的。”唐友德又道。

赵昊点点头,高耸的中央山脉挡住了热带季风带来的水汽,所以台湾西海岸是有明显旱季的。

而宜兰是一个三面环山,东面向海的冲积平原。非但有水量丰沛、支流众多的兰阳溪,而且这种畚箕形的地形,特别容易产生地形雨。

哪怕是冬天,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宜兰依然可以尽揽雨水湿气,故人称‘竹风兰雨’。是以此时远眺宜兰平原,满眼尽是茂密的森林,可以先发展林业,再发展农业,还不是美滋滋?

但闽南人不像北方流民那么听话,而且还有些一根筋,他们认准了淡水好,就扎堆加入淡水河畔的农场,才不管你什么宜兰天堂呢。

“不过公子给管委会那么大的权限自由,咱老唐还驾驭不了他们?”唐友德吸一口船上备的橘子汽水,得意洋洋道:

“我出了三张牌,马上就让他们上杆子来宜兰了!”

“是哪三招呢?”赵昊也吸着汽水问道。

“一招是以备倭为由,规定所有渔船都要悬挂管委会渔业处,统一颁发的近海捕捞旗,才能出海打渔。”唐友德便显摆道:“咱便授意渔业处,只给淡水发一百面旗。宜兰这边却敞开不限量。然后咱又回苏州,厚着脸皮求江总裁,批了个罐头厂。”

“那你面子不小,罐头厂现在可抢手了,各县的头头都求到我这儿来了。”赵公子哈哈大笑道:“可惜这种事不归本公子管。”

“嘿嘿,咱老唐的面子,江总裁还是要给一点的。”唐友德腆着脸笑道:“我早就知道,江南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对肉类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江南人稠地少,没法发展畜牧业。但海里的鱼无穷无尽啊,只要解决了长期保存的问题,肯定大有前景!”

“于是你就在宜兰建了这个罐头厂?”赵昊笑道。

“对,管委会直营的宜兰罐头厂。”唐保禄献宝似的奉上一个鱼罐头,道:“就建在乌石港上,船打上鱼来,现场加工处理,然后送进罐头厂,就变成了这个……”

赵昊接过来一看,只见这是个略显粗糙的黑色酱釉瓷坛子,看上去跟普通的酒坛子没啥区别。

其实它就是普通的酒坛子,在江浙福建沿海到处都有烧制,最大的优点是量大便宜。

玻璃的用不起,陶罐又透气,这种比陶罐稍贵的廉价瓷器,尽管釉面比较薄,但足以保证密封性了,就成了最合适的罐头瓶。

磕掉罐口的泥封后,赵昊发现里头还有个大号的软木塞。

唐友德一边小心的转动木塞,一边有些心疼道:“其实本地销售的话,不用木塞子也行。但罐头厂主要是供应江南的,卖给有钱人才能卖上价去啊。”

首节上一节903/11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