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 第862节

房中烛光通明,赵立本和赵守业都在。

赵昊进屋向爷爷和大伯打声招呼,目光便被香案后的长条供桌吸引了。

只见供桌正中用个神龛,高高供奉着老赵家厚厚的族谱。

族谱下供奉着四具样式庄重的紫檀木牌位,上头分别写着:

‘先伯考赵公讳守古府君之灵位’。

‘先伯考赵公讳守丞府君之灵位’。

‘先伯考赵公讳守平府君之灵位’。

‘先伯考赵公讳守己府君之灵位’。

“爷爷,这都是什么人啊?”赵昊看起来这好像是他爹那一辈的。便一面合十拜拜,一面好奇问道:“难道都是我故去的伯父?”

“是,以后你要继承他们的宗祧,为他们传宗接代,快点磕头归宗吧。”却听赵立本淡淡道。

“爷爷,你就是对我爹再不满,也不能给我换掉啊。”赵公子回头看看身后的赵二爷,小声嘟囔道:“再说也不能一换四啊……”

“我给你换爹干嘛?”赵立本差点背过气去,瞪他一眼道:“那畜生还是你爹!”

“那从今往后,我就有五个爹了?我要那么多爹干嘛啊?”赵公子哭笑不得道:“一个还不够让我操心的?”

“为父现在省心多了。”赵二爷小声抗议道。

“这四个都成牌位了,你有什么好操心的?”赵立本白他一眼道。

“那也怪不吉利的。”赵昊没法接受道。

“你当老子愿意费这些事儿啊?”赵立本吹胡子瞪眼道:“还不是因为你小子非要娶五个老婆?那就非得这样不可!你要是只娶雪迎一个……我才懒得多管闲事呢!”

“明月是皇上赐婚……”赵守正弱弱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其实也不是他的态度……

“住口,你这傀儡!”赵立本横眉竖目喝道。

“那还有张小姐呢……”赵守正又嘟囔道。

“住口,你这叛徒!翅膀硬了想造反吗?!”气得赵立本扬手要揍他。

“我不是叛徒,也不是傀儡……”赵守正连连后退,嘴却碎个不停。

“我打死你个畜生!”赵立本抄起供桌上的烛台,就要给赵立本开瓢。

“爹,我后天就当公公了!”赵守正赶紧抱头,拉开安全距离……

那边老爷子和赵二爷置气,这边赵家大爷对赵昊说个分明道:

“按说你又不当官,想娶几个老婆就娶几个,老百姓只会说你有情有义,不愿意让自己的女人当妾。但终究是‘法有大妨,礼无二嫡’,咱们书香门第、仕宦家庭,还是得讲究一些的。”

“明白。”赵昊点点头,他知道赵守业的意思。

随着嫡长继承制作为宗法制度的核心确立下来,华夏自周以降,婚姻制度便一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并在历朝历代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然而礼制归礼制,法律归法律,社会现实又是另一番景象。‘平妻并嫡’现象作为礼法秩序中始终存在的波澜,扰动着统治阶层礼的理想与法的权威。虽然一直为法律所禁止,却在社会生活中一直理所当然的存在着。而且自春秋至大明越演越烈,其生存环境也越来越宽容。

譬如方才赵守业说的‘五后并立’,就是隋文帝杨坚的女婿,北周天元皇帝宇文的壮举。在他之前,魏晋士大夫为了更大范围的联姻,并娶‘左右夫人’的现象也不罕见。

到了民风开化的唐朝,就直接‘双妻并嫡、既成流俗,议者不以为非’了。有唐一代,并嫡之风尤盛,唐代户籍册中所录一家二妻三妻十分普遍。朝臣已有妻者,皇帝往往仍赐以妻,且与原配并封受爵,作为拉拢朝臣的常规手段。

这种风气到了宋朝理学大兴之后,逐渐式微。但本朝心学大兴后,礼教大坏,平妻现象再度屡见不鲜。而且民间对于这种明显有违礼制的现象不以为意,反而将其看做有情有义的表现。

平妻现象最多的地方就是徽州。因为徽州人普遍早婚,年纪轻轻结婚后,便会出远门做生意。妻子则留在家里侍奉公婆,抚养子女。在这个万恶的男权社会,男性只要有钱是不会因为夫妻两地分居性压抑的。所以徽商们赚了钱之后,往往会在外再娶一房,过上两头并大的性福生活。

官府也不会管这种家事的。就连海瑞都不好意思搬出《大明律》,判人家重婚罪的。

大家都是男人,难道你有一妻一妾,就比我娶两个老婆高尚不成?其实还不如呢……

……

但赵立本想的深远。一来,违法就是违法,不能因为沙克也干过,就变成合法的。所以这种事情处理不好,日后终究是个把柄。

现在皇帝赐婚不要紧,可万一将来皇帝翻脸了呢?或者就是有御史打定主意,要严格按律条来追究怎么办?就算没法搞赵昊,在关键时刻却能给赵守正使个大绊子。

越是干大事的人,越要步步谨慎,不能留下后患。哪怕现在觉得没问题,也要考虑到将来情况变坏了怎么办。所以赵立本思来想去,决定向家乡的商人学习。

徽商‘两头大’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家大业大,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等老了两房老婆孩子争家产就能打出脑浆子。

就算他们立下遗嘱,明白分家。但如果不从法律上给后进门的老婆一个正当地位,那原配生的儿子就能去官府以‘重婚罪’提起控告,主张遗嘱无效,让二房净身出户。

虽然这很不容易,但只要能打通关节肯使银子,就有可能办得到。

为了解决这一隐患,头脑灵活的徽商们从嘉靖皇帝‘继统不继嗣’的主张中得到了灵感。他们从同族中,寻找无后的叔伯辈,备以重礼请求在不出户的前提下继承宗祧,以一人兼祧两房香火,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两妻平等,无分大小了。

因为虽然两房丈夫为同一人,但在宗族法度下,他却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自然可以各娶一个正妻,只要两房子嗣日后分别继承两支宗祧即可,所以与禁止重婚的律条并不矛盾。

当然,这种掩耳盗铃似的事实重婚,其实是在利用法律的空白,放在别的朝代分分钟就会被打上补丁。

唯独在本朝,在嘉靖以后,这个补丁是决计打不上的……

因为你打补丁就是否认兼祧制度,如果你否认兼祧制度,那嘉靖皇帝的皇位继承就不合法,他爹兴献皇帝就得立即移出太庙去!

老百姓可能已经忘记了,但所有读书人都会清晰记得。因为孝宗皇帝坚持一夫一妻一个娃,正德皇帝竟没有亲兄弟,他本身又不育,结果宾天之后,只能便宜了他堂弟兴王朱厚。

朱厚以藩王入继大统后,便是先帝嘉靖了。嘉靖皇帝即位不久,便与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武宗旧臣们,就谁是他爹的问题,展开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

大臣们认为他是以藩王继嗣大统,理所当然应该认孝宗皇帝为爹。至于他的生父兴献王,就变成他叔叔了。

嘉靖一听可不干了,老子是来当皇帝作威作福的,结果上来先把爹丢了,这皇帝当着还有什么劲儿?这时新科进士张骢上疏,陛下是来继承皇统,而非继承皇嗣的。就像民间的‘兼祧’,不一定要过继才能继承宗祧,完全可以一兼祧两房。所以皇统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继。建议嘉靖仍以生父为考。

嘉靖这下有了理论依据,便坚持‘继统不继嗣’,这皇帝我当,但新爹我不认……

尽管‘继嗣派’大臣们前赴后继,小阁老杨慎更是率众在左顺门振臂高呼‘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然后便求锤得锤,被反复廷杖后流放……

但强硬的嘉靖皇帝还是取得了‘大礼议’的胜利,以兄终弟及继承大统,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改称孝宗皇帝曰‘皇伯考’。

所以,兼祧是不可以被非议的。你否定它的合法性,就否定了嘉靖皇帝的合法性。那隆庆皇帝的合法性也会遭到否定,他子子孙孙继承皇位的法统,都要被动摇了!

所以,除非大明再发生一次帝系转移,否则这个补丁再也打不上了。

于是一个完美的闭环形成了,两头大的合法性便解决了。这样徽商们只要将其在两房的财产严格区分开,所生之子各承宗祧,各继各产,就不用担心两房争家产了。

而且赵昊是赵守正的独子,跟当初嘉靖皇帝的情况完全类似,所以兼祧的理由更加充分。

这样一搞就彻底杜绝了日后的隐患。

所以知法懂法才能犯法……哦,不违法啊!

虽然一肩挑五房,确实多了点,但能者多劳嘛。

此外,赵立本一直很担心他执意不分嫡庶,将来他百年之后儿子们争家产的隐患,也就有办法解决了。

赵昊是绝对想不到这些的,所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此言一点不虚!

明白了前因后果,他便痛痛快快给四位伯父上了香,然后四拜兴,便挑起了这四房的香火……

第二百零六章 册封

赵立本提前来京里,就是为了办成这件事,让赵昊兼祧五房,这样能让张相公心里舒服不少,叶氏那里也有交代,你好我也好。

唯一不太爽的就是长公主了。毕竟李明月的身份摆在那里,又有皇帝赐婚,正妻的位置谁也抢不去。现在一分为五,大家都成了正妻,从来不吃亏的长公主,当然会觉得吃亏了。

所以赵立本不许赵守正跟去南京,非让他一起进京,就是要让儿子去说服那蛮不讲理的恶毒女人。

反正赵二爷一进京,就一头扎进了长公主府,好一个睡啊……哦不,好一个游说啊。

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善于捕捉长公主的漏洞,巧舌如簧,深入浅出,通宵达旦,鞠躬尽瘁……据说还遭到了鞭打,但总之是不辱使命,啃下了这块硬骨头。长公主终于勉强同意了兼祧方案,不过她未来的外孙,必须是赵郎的孙子,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含糊的!

此外,老东西还不能再给她甩脸子,拦着她见亲家公……

赵立本就没奢望让雪迎的孩子继承赵守正这一脉,至于后一个条件,他就当是性贿赂了……便都应了。

这件事一定,后面其实就是走流程了……

……

腊月二十五,婚礼前一天,隆庆皇帝便派出多路人马,带着仪仗诰命,分头册封五位准新娘去了。

去长公主府的一路,由司礼太监孟冲亲自负责,自然规格也是最高的。与他同行的还有礼部尚书高仪,翰林侍读学士丁士美,两位大人分别担任册封使和副使。

三人乘辂持节,鼓吹备而不作,带着仪仗浩浩荡荡来到了长公主府。

长公主府中,柳尚宫和鸡公公早就率领宫人们准备好了一切,只待仪式开始了。

长公主、李明月和李承恩都穿着朝服出迎到府门外,北面而拜,恭迎天使。

使者这才入府,在银安殿前面右而立。

长公主和儿女也跟着进来,在银安殿前面左而立。

然后便是繁琐的册封仪式了……

给李明月的旨意有两道,一道是加封她为宜兰郡主的敕书。

按例,亲王之女才能封郡主。长公主虽然与亲王平级,但生的女儿也能封郡主,还是大明头一回。

唯一的外甥女大婚,隆庆皇帝这个当舅舅当然不会吝啬了。给李明月再提提身份,也无可厚非。

李明月跪地从孟冲手中,依次接过自己的银册和胸背饰金绣翟纹的鞠衣,金绣云霞翟纹的霞帔,缀满珠花的七翟冠……这是郡主的朝服,也是她明日大婚的礼服。

第二道旨意才是赐婚,便听年迈多病的高尚书,戴着老花镜,颤歪歪的念出诏书道:

“古称俯就,是谓通婚。恩之所加,礼亦有变。翰林检讨、奉训大夫赵昊,华胄恭仁,温良美茂。当申下嫁之命……”

……

与此同时,礼部右侍郎诸大绶和左中允申时行也作为册封正副使,来到了大纱帽胡同。

现在礼部的二号首长……左侍郎殷士儋愤然辞官,这位子还没人进补呢……和掌翰林院事的申时行联袂担任使者前来册封,就是赵昊也没这面子了。

不错,只有不谷有这个面子。可惜不谷眼圈还是黑的,实在没面子啊……

但闺女的人生大事,他又不能不露面,只好换上一品朝服,让夫人给化化妆,遮遮瑕。

不过黑眼圈还是挺明显的……

“阁老这是操劳过度,睡眠不足所致啊。”好在两位清流的马屁技术都很精湛,断不会让张阁老难堪的。

被状元拍马屁,而且是两个状元一起拍,那滋味别提多过瘾了。反正张居正是心情大好,哈哈大笑道:“小女何德何能,居然劳二位状元公亲来册封,莫要折杀她呀。”

“哎,京里谁不知道,也就是女孩子不能考进士,不然令爱肯定能考个女状元。”诸大绶是嘉靖三十五年的会试第二、殿试第一,跟申时行的成绩一模一样。来了这样的册封组合,也难怪张相公如此高兴了。

便让顾氏去把女儿叫出来听封。

不一时,顾氏带着愈发美若天仙的张筱菁到厅前跪领诰命。

“奉天承运皇帝

制曰:

素闻天降纯嘏,笃生柔嘉,女习图史之规箴,宜佩闺帷之贞训。尔大学士张居正之女闺名筱菁,淑仪端谨,懿范闺闱。宜彰女德,兹特赠为三品淑人,以示褒奖。

钦此!”

张居正一家都吓了一跳,虽然命妇的品级有名无实,只享受级别,不给俸禄,但直接封个三品诰命,还是让不谷都受宠若惊。

“张淑人,还不快谢恩领诰命?”诸大绶笑着提醒张筱菁道。

张筱菁看向父亲,一副不敢擅作主张的样子。今年她一直这副乖乖女模样,就像去年那个一哭二闹三上……的人不是她一样。

“恩赏太重,小女承受不起啊。”张居正便假假推辞道。

首节上一节862/11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