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 第277节

看到外头整天有老百姓痛骂,老人家也意兴阑珊,取消了讲学。

第三百一十一章 爸爸去哪儿

在杨博那儿吃完面,赵昊便跟陆光祖到文选司办正事儿去了。

本公子今天是来交换资源的,怎么扯到铁路上去了?

天官大人热情的将赵昊送出签押房,又大声吩咐陆光祖道:“你放开了随便赵贤侄挑,要是他看好的地方没出缺。你来跟我说,老夫给挪位子。”

一旁的王本固赶紧捧哏道:“赵修撰堂堂状元降职外放,还外带个财神爷,到哪里都是老百姓天大的福分。”

“是啊。”陆光祖也点头笑道:“下官盼着赵状元,能去我们湖州做官。”

“那得看人家的意思了,赵状元已经够委屈了,不能再给他添堵了。”杨博说着朝赵昊挤眉弄眼道:“贤侄要是不嫌弃,让你爹去我们山西如何?老夫保准他平步青云!”

“我父子求之不得,只是不够两千里,徒呼奈何?”赵昊心说我去你个大头鬼。

“哦哈哈,滑头。”杨博使劲拍了拍赵昊的后背道:“走之前,老夫设宴给你父子送行。让你们知道知道,我们山西人也不光是吃面的。”

陆光祖闻言心中讶异。暗道这老抠儿居然也会请人吃饭,到底欠了赵家父子多大人情?

……

回到文选司,陆光祖带着赵昊进了架阁库。

架阁库中,一具具丈许高的档案架排列整齐。

每具档案架朝外的一面,分别刻着全国两京一十三省,以及都转运盐使司、盐课提举司、市舶提举司等各地方衙门的名字。

陆光祖领着赵昊徜徉在这地方官档案的海洋中。

“按照旨意,令尊要外放两千里当官,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就不要考虑,其余的地方随你挑。”

说着,陆铨曹又笑道道:“本官真心建议尊父子考虑下浙江。”

“浙江是个好地方。”赵昊歉意的笑笑道:“但家父已经心有所属,还望大人成全。”

“当然要看令尊的心意了。”陆光祖当了这么多年文选司郎中,还从没这么好说话过呢。

没办法,谁让人家赵公子来头大呢?除了部堂大人与王侍郎之外,就连陆光祖的贵同年张相公,也专门找过他。请他给赵昊一门行个方便。

‘哎,就没见过后台这么硬的七品官。’陆光祖暗暗一叹,不过这该是赵状元未来上司们发愁的问题,他瞎操什么心。

赵昊的目光在一排档案架掠过,最后落在属于南直隶的那一排上。

“家父心心念念,想去吴县哩。”

……

春松胡同,赵府。

赵守正吃过午饭,正趴在席子上晒太阳。

虽然他的屁股已经消肿,但做戏做全套,离京之前都不可以出门了。

这么好的天气,却不能去泛舟赏花、看鸳鸯戏水,赵二爷不禁百无聊赖,问陪在一旁的范大同道:

“你说,我儿会给我,选个什么官?”

“谁知道呢。”范大同一边哧溜哧溜吃着熟透的李子,一边含混答道:“反正兄长说了又不算,爱哪儿哪儿呗。”

“这话说的,”赵守正抬头白他一眼。“我那是不愿操心。好男儿志在四方,去哪里当官都无所谓的。”

范大同竖起大拇指道:“兄长这境界,现在是越来越高了。”

“不过最好能选个民风淳朴、人少事儿也少,清净点的偏远地方。”赵守正自个却发起愁道:“千万别去大城市。”

“大城市不好?”范大同不解问道:“大城市才肥美啊。”

“老子是缺油水的人吗?”赵守正白他一眼,一本正经道:

“为兄素来与人为善,不爱勾心斗角。大城市民风刁蛮、争强好讼,势家豪族不计其数,而且弄不好还有上级衙门。那县太爷当的,就像烟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有什么滋味?”

“兄长看的这么透?”范大同惊呆了,这哪像是兄长说出来的话?

“都是我听同年们说的。”赵二爷忽闪着无辜的眼睛道:“我哪能想这么多?”

“不过既然兄长这么想,为何不跟贤侄提呢?”范大同奇怪道。

“哎,我儿是有大志向的。”赵守正却摇摇头,一脸自豪地笑道:“他写的那些书,讲的那些话,虽然我不太明白,却知道这孩子是在做大事情。当人父母的哪能扯孩子后腿?他让干啥咱就干啥……”

“贤侄有兄长这样的父亲,真是三生有幸啊。”范大同虽然不理解,却不妨碍献上马屁。

“那当然。”赵守正一脸得色,忽然伸手挠了挠屁股,庆幸道:“好痒好痒。幸亏有我儿,只打了二十板子,不然为兄这臀部,怕是要开花了。”

“哎,一百两银子一板子,兄长这腚,如今真金贵。”范大同也是一脸感慨。

……

文选司,架阁库。

“吴县啊……距离京城倒是正好两千里多一点。”听了赵守正的选择,陆光祖略一寻思,旋即有些不解道:“可谁愿意去那种地方当官啊?”

吴县好不好,当然好了,那是苏州的附郭县!

大明最富庶的苏州,人间天堂谁不爱?

可在苏州当知县,就是另一码事儿了……

唯恐这父子俩单纯向往人间天堂,不知道官场的艰辛。陆光祖又好心提醒赵昊道:

“本官家在湖州,与苏州比邻。常听说苏州有俗谚曰‘金太仓、银嘉定、铜常熟、铁崇明、豆腐吴江、叫化昆山、纸长洲、空心吴县’,说得便是苏州府七县的官缺优劣。”

“哦,此话怎讲?”赵昊兴致勃勃的问道。

“自然是在太仓做官最好,太仓号称大明粮仓,乃鱼米之乡,十分富庶不说,还远离府丞。日常能见到,也就是海防官员而已,在那里当官,再滋润不过……当然,令尊按旨要降级,去不了太仓州。”

陆光祖便为赵昊解说道:“嘉定的情况也差不多,只稍稍逊色一点。如果令尊非要去苏州的话,强烈推荐。”

“嗯嗯。”赵昊点点头,嘉定确实是极好的去处,可惜苏州城在召唤自己,只有委屈老爹了。

“排第三的是‘铜常熟’,那也是个好地方,土壤膏沃、岁无水旱,又紧挨着长江黄金水道,其实比前两处还要富。”陆光祖便接着点评道:“但常熟民风刁蛮,士绅百姓奸猾无比,县太爷就像被架在火上烤一样……所以不如前两者舒适。”

赵昊闻言,忽然想起王武阳讲过,他家和王锡爵家在太仓横行霸道的种种劣迹。简直无法想象,比太仓还过分的常熟,会是个什么鬼样子。

莫非能翻了天不成?

第三百一十二章 谜一样的安排

文选司,架阁库。

说完了常熟,陆光祖又简单带了下崇明道:“至于崇明县,原本就兵多民少,经过前些年倭乱,就更是如此了,所以称为铁崇明。”

赵昊点点头,崇明不错的。

“然后是豆腐吴江,那也是个好地方,但挨着府城太近,干什么都束手束脚。而且地处南北通衢,整日有过境官员滋扰,开支太大。反不如那些安安静静的地方能攒下家底,正如豆腐淡而无味。”

“我就爱吃豆腐。”赵公子轻笑一声道。

“哈哈,确实,吴江还是挺抢手的。善于结纳的官员,在那儿当上一任知县,就朋友遍天下了。”陆光祖说着看一眼赵昊,心说那是发挥你钞能力的好地方。

“那还有三个县呢?”赵昊仿佛没听懂,继续问道:“似乎风评不好呢。”

“昆山年年水灾,在富甲天下的苏州府里,可谓穷得独树一帜。再加上唱戏的也多,所以得了这个么诨号。”陆光祖是个厚道人,不愿乱编排,便跳回正题上道:

“吴县长洲两县附郭,县治同在苏州城内,可以放在一起说。这两县非但挤在一个城里,而且上头还婆婆众多。有知府衙门、督粮道衙门、苏州织造府,应天巡抚也有大半年驻扎于此……堂堂知县在别处是破家的百里侯,在苏州呢,就是大丫鬟带钥匙当家不做主。而且还有这么多祖宗要伺候。你想,日子得多难熬啊?”

“嗯。”赵昊点点头,心说怪不得张知县能坐稳上元县令呢,原来是大家都嫌弃啊。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苏州的士绅富商也各个势力大、背景厚,等闲招惹不得。老百姓倒是没背景,可动不动就告状。官司打输了,就聚众闹事……”

“打赢了呢?”

“没过几天又来告状。”陆光祖长叹一声道:“赵公子,现在知道那就是个官员的活地狱了吧?还是换换吧。”

“多谢铨曹苦口婆心。”赵公子歉意的笑笑道:“但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哎,感情我白费口舌了。”陆光祖登时无奈了。

“铨曹只管放心。”赵昊这才淡淡一笑道:“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家父愿意去最艰苦的磨炼一下,进步肯定会特别大。”

换一种通俗的说法,便是‘尊卑看淡、不服就干。全都干趴了,我爹就是苏州城的老大!’

陆光祖看了赵昊一会儿,忽然拍了拍额头,哑然失笑道:“我在瞎担心的什么呢?连小阁老都不是尊父子的对手,该自求多福的是别人,怎么会是令尊呢?”

“铨曹可说笑了,我们父子到现在还懵懵的呢。”赵昊自然不会往上头认,一脸委屈道:

“家父被贬出京,夹着尾巴做人还来不及,怎么会去招惹别人呢?”

“成,那就去吴县!”陆光祖心说,人家乐意,我也别多事儿了。便重重点头,从苏州府那一排,拿出了吴县县令的档案。

又问赵昊道:“还有人要调动吗?不用客气。”

“还真有。”赵昊摸摸鼻子,感激笑道:“我有两个弟子,也不想在京里当官了。”

“请讲。”陆光祖点点头。

“一个叫华叔阳的,他身体不太好,不宜在北方久居,还是回江南找个清闲的衙门,将养几年再说。”赵昊便说道。

“这样的衙门,南京不要太多。”陆光祖笑笑道。

南京官员的任命权,也在北京吏部手中。南京吏部只有考察权而已。

“那就南京翰林院吧。”赵昊也笑笑道。

“简单。”陆光祖点点头,南京翰林院可是只清不贵,看来赵公子是真的不差钱。

“还有个叫金学曾的,他是个能踢能咬的本事人,让他去当个上海县令如何?”赵昊轻声问道。

“上海县令……”陆光祖终于皱了皱眉。

天下税赋八分之一出自苏松。

而松江府仅下辖华亭上海二县,面积只有苏州的三分之一,人口也不到苏州的一半,赋税却能达到苏州一半,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现在赵昊要让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去管一半的松江,让陆光祖没法一口答应下来。

“要是换别的地方,本官肯定直接就应了。但这上海嘛,还得请示一下部堂……”陆光祖歉意的看着赵昊道:“不然这样吧,回头请你那位弟子过来,本官和他谈谈……”

“这样啊,那就不麻烦了。”赵昊便善解人意地笑道:“那就让他去崇明吧……”

“这,这……”陆光祖登时目瞪口呆。“从上海到崇明,这落差也太大了吧?”

“大吗?都差不多吧。”赵公子却摇头笑道:“年轻人嘛,去艰苦一点的地方摔打摔打,有好处的。”

陆光祖狐疑看了赵昊半晌,才缓缓点头道:“好。”

心说赵公子还真是知足常乐,一点不挑地方……

“还有两个小事情,”知足常乐的赵公子又面不改色道:“一个是国子监五经博士李贽,希望去吴县当个教谕。”

“……”陆光祖咂咂嘴,心说李贽脑抽吗?

他对李博士还是有些印象的,毕竟大明官场上,能那么倒霉的实在凤毛麟角。

陆光祖知道李贽嘉靖三十一年就在河南辉县当教谕。三十九年就升为正八品的南京国子监博士。要不是因为接连丁忧,早就该再进一步了。

怎么会有人想要退回十五年前的职位去,从正八品退回到未入流的杂官?从国子监再下到县里去教书?

赵公子给李卓吾下降头了吗?

首节上一节277/11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