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 第110节

“嗯。”女子点点头,她自然就是倒霉的兰陵县主李明月了。

李明月虽然平日里要强,但其实还是个小女孩,自然对像大哥哥一样救她帮她的赵昊,产生了依赖感。

“你身上有取灯儿吗?”赵昊摸遍自己全身,也没找到一样能引火的工具。这不奇怪,赵公子平日里两袖清风,那些牛黄马宝之类的杂物,全都在高武身上装着。“哦,用北方话说是发烛。”

李明月摇摇头,赵昊身上都不带杂物了,她堂堂县主就更不会带了。

“好吧,我想想办法……”赵昊便起身出去转悠了一会儿,然后捧了一块冰回来。

这是他从雪底下找到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一点点融化成水,便会渗透到雪面下结成冰,这也是产生雪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是要生火吗?”李明月不解问道:“你拿冰做什么?”

“《淮南万毕术》云:‘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赵昊没时间跟她废话,便拽了句文。

这是他为了给徒弟上课才看的书,此时说出来,倒是显得很有学问。

果然,李明月听他引经据典,虽不明但觉厉,便不复多言。

赵昊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凸透镜的形状,又稍稍讲解一番,便让李明月依葫芦画瓢,将冰块磨成尽可能大的镜面,然后便去找柴火去了。

等他抱着柴火回来,便见李明月已经做出了个炊饼大小的放大镜,正在用一块马皮打磨表面。

那马皮自然是从滑雪板上拆下来的。

看到赵昊回来,李明月献宝似的捧起那冰透镜道:“你看看是不是这样子。”

赵昊颇感意外的竖起大拇指道:“没想到你还挺在行的。”

“这有何难?”李明月愈发卖力的打磨道:“我可是磨刀的好手。”

“你应该是个大小姐吧,也会干那种粗活?”赵昊奇怪的瞥一眼李明月,不用看脸,只看她这一身华贵的火狐皮大氅,还有脚上那双精美的云纹刺绣小牛皮靴子,就知道她出身肯定不凡。

若是按李明月往常的性子,保准会冷笑反问说,大小姐怎么了?大小姐就不能磨刀吗?

可今日她也不知怎么,居然鬼使神差的低下头,小声道:“我吹牛的,其实我不会磨刀,只看过我哥磨而已……”

说完,李明月便羞臊的使劲下手去蹭那透镜,赵昊赶忙从她手中抢过来道:“差不多了,过犹不及。”

然后他将捡来的柴火折成小段堆起来,再在下头铺上茅草,最后撕破了棉袄,抽出棉絮充当引火物。

他习惯性的想要讲解一下,这棉絮闪点在二十八度以下,属于易燃物。

但想到两个徒弟不在,只好怏怏闭嘴。

做完了准备工作,赵昊便举起那面镜子,对准了天上的太阳,将焦点调整在棉絮上。

这时候日头已经偏西,说实话到底能不能点着火,赵昊心里也没底。

但想到既然人家在南极都可以用这法子引火,这里的日光没道理比南极还弱吧?

两人屏息等待那见证奇迹的一刻,李明月还无知的盯着那光斑去看,被晃得眼花了才移开视线。

忽然,那团棉絮上冒起了一缕青烟……

赵昊心说,这货果然是个一点就着的暴脾气。他不敢怠慢,赶紧将透镜交给李明月,让她继续保持焦点照射,自己则一面抻着脖子轻轻吹气,一面小心捧起那团棉絮。

终于,烟越来越大,火苗也窜了起来!

李明月大气不敢喘,见赵昊捧着那团宝贵的火苗引着了茅草,最后茅草将细树枝也点燃,火堆彻底燃烧起来。她这才欢呼起来道:

“你太厉害了!”

赵昊咳嗽两声,心说要是没有在蔡家巷生活的那一段,我就是有放大镜,也点不着这些有些发潮的柴禾。

要不怎么说,苦难是最好的老师,但前提是你得先战胜它。

不过柴禾发潮也有好处,这样烧得烟浓,可以让人更容易的找到他们。

……

在野外,火是温暖、是希望、是安全感。

虽然在这之后依旧余震不断,但赵昊和李明月心里都没那么慌了。

“要做好过夜的准备了。”赵昊看看雪墙和石壁围成的简陋庇护所,有些遗憾道:“要是有刀就好了,可以砍些灌木树枝来,给它加个顶,晚上能好过许多。”

李明月闻言犹豫片刻,弯腰从靴子里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来……

“你怎么有这个?”赵昊吓了一跳。

“这是我哥非让我带上的……”李明月低着头,声如蚊蚋道:“说遇上坏人好自……自尽。”

她本想说自卫来着,但也不知嘴巴怎么就不听使唤,说成了另一个词。

“哎,你这兄长可真是糊涂蛋,有什么东西比生命还重要?”赵昊摇头叹口气,接过那匕首一看,只见匕身如一泓秋水一般,上头还铭刻着两个字‘兰陵’。

就连他这种外行都能看出,这是一柄难得的宝刃。

换了别人八成会说,这么珍贵的兵刃,怎能用来砍树?

可赵昊却欢喜道:“太好了,这下砍柴容易多了。”

他嘱咐李明月照看好篝火,然后便跑去一阵胡乱劈砍,就搞到了大捧的连翘和刺梅枝条。

两人配合着将这些枝条倾斜架在雪墙与石壁之间,然后覆盖上厚厚的枯树叶,最后再盖上雪。

一间有顶有墙的小窝棚便建成了。

这下火堆的热量也大都被保留下来,窝棚里很快变得暖洋洋的。

赵昊又摘下头上的貂皮帽子,翻出里头的皮内衬,看看针脚十分细密,果然不愧是大栅栏儿的高级货。

下一刻,他便将匕首插进帽子里,小心的裁下了皮内衬。

看到赵昊用石块尝试着搭灶台,李明月眼前一亮,恍然道:“我知道你要干什么了,听说蒙古人就是用皮锅煮水的!”

“聪明。”赵昊笑着点点头,刚想显摆一番。

却听李明月道:“但是用不着啊,我有这个……”

说着,她从大氅里掏出个压扁了的银质水壶道:“这是用来装暖身汤的,不过汤都洒了。”

赵昊白她一眼,心说你不早说,白费我一个海龙的帽子……

第四十四章 震啊震的就习惯了

白银纯度越高,质地越柔软。

李明月这个水壶自然是用最高纯度的白银打制而成,赵昊很轻松就靠双手将压瘪的壶身复原。

赵昊找来取火的冰块,还剩了好些下脚料堆在那里。

他心说冰总比雪干净点吧,于是往水壶里装满了冰块,丢在石头灶上,不一会儿就冒起了热气。

赵昊又变戏法似的从袖袋中掏出把浆果丢进去,对李明月笑道:“生活再难也要喝口茶嘛。”

李明月也开心笑道:“我在家也常喝果茶呢。”

“不要期望太高。”赵昊笑笑,给她打个预防针。他见有鸟吃过的痕迹,才放心的采了这些浆果,但尝了尝味道酸丢丢的,只有一点甜头而已,所以只能用来煮茶,没法直接吃。

两人便等着烧开了水,赵昊给她往杯盖里倒了一杯,他自己就直接用水壶了。

李明月捧着杯盖,轻轻吹去热气,呷一口,不由大赞道:“酸酸的,还有点甜,真好喝……”

“嗯,人在这种时候,特别容易知足。”赵昊也小口喝着果茶,看着外头的满天星斗,一直揪着的心,终于恢复了安宁。

喝完茶,他感觉身子彻底暖过来了,才注意到李明月一直皱着眉头。

“怎么,脚还疼?”赵昊问道。

“嗯。”李明月点点头,轻声道:“之前还好,歇了这会儿,反而疼的更厉害了。”

“你得冰敷一下,不然晚上有你疼的。”赵昊说着,将剩下的冰块装进之前裁下的皮内衬里,对李明月道:“把靴子脱了。”

李明月点点头,伸手想去脱自己的靴子,但她穿的是长筒靴,脚又肿着,一用力就疼得厉害,自己怎么也脱不下来。

她只好求助的看着赵昊,赵昊拿起匕首就想给她豁开靴子。

李明月却摇头阻止道:“万一明天要自己下山怎么办?”

“那怎么办?”赵昊想想也是,便收起了匕首。

“你帮我脱吧……”李明月洒脱的说一句,说完却忽然没来由的面似火烧。

小县主也不知为何,平时可以大大方方说出的话,跟赵昊说起来就会不好意思。

幸亏脸上涂了厚厚的蜂蜡,才没有出丑。

“哎,好吧。”赵昊无奈叹口气,心说我上辈子欠了你多少钱?费心竭力背你上山不说,还得脱你的臭靴子。

不过七十二拜都拜了,也不差这一哆嗦了。

他便一手攥着李明月的靴子跟,一手攥着她的靴子尖。李明月配合着咬牙向后抽腿,终于将长靴从她脚上脱下。

除下罗袜一看,她的脚踝已经肿成了个馒头,赵昊这下顾不得嫌弃,赶紧拿起冰袋,轻轻搁在李明月肿胀的脚踝。

“嘶……”李明月倒吸口冷气,想缩腿却被赵昊按住。好一会儿她才大口喘气,娇怨道:“疼死我了……”

“忍忍,一会儿就不疼了。”赵昊便安慰道:“然后你就会感觉很舒服的。”

“嗯。”李明月乖巧的点点头,她现在十分信服赵昊。

……

为了转移李明月的注意力,赵昊和她攀谈起来道:“地震发生时,我好像听人说,又地震了……难道京师时常地震?”

“说不上时常,但隔一二年便来一次吓人的,轻微的晃动就更多了。”李明月答道。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赵昊心中一动,想起了什么。

“我记事儿起就这样。”李明月想一想,道:“听长辈说,好像是那年华县地震之后,就这样了。”

赵昊暗道是了。

罪魁祸首便是嘉靖三十四年腊月那场关中大地震。

那场地震的震中位于陕西华县,却祸延近一百个县,死亡五十万人以上,就连京师都有明显震感。

而且从那之后,整个北方都进入了地震高发期,一直到隆庆四年以后,余震才渐渐平息下来。

只是,这说来就来的余震,谁能想料到啊?

想到明年春天,北京还会有一次地震,一贯安全第一的赵昊立即痛下决心,等父亲考完之后,不论结果如何,都赶紧回江南去。

等到隆庆四年以后再回来……

见他好一会儿不吭声,李明月只好主动发问道:“看你这么吃惊,应该不是北方人吧。”

大明虽然迁都一百六七十年,但朝廷和上层社会依然在用南京的江淮官话,因此这时候不大容易从口音上,分辨出是南京还是北京人来。

“我是徽州人,在南京长大的。”赵昊回答。

“南京啊,那里超好玩的……”李明月一听就来了精神,旋即却又低头羞涩道:“我听家里长辈说,金陵古称佳丽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一直心向往之,奈何身不能至。”

这一着急,居然将怎么也背不过的文章,流利的背下来了。要是让长公主府的讲官听到了,不得活活气死。

“将来会有机会。”赵昊笑笑道:“单就生活来说,确实是比北京强太多。”

“快给我讲讲……”李明月忙摇着他的胳膊,旋即又收回手,礼貌道:“小妹洗耳恭听。”

赵昊却关切问道:“你不会是发烧了吧?怎么感觉不太正常呢?”

首节上一节110/11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