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拥貂蝉,掌猛将,执天下! 第222节

这座小小的印刷厂,已经开始承载着她们大大的希望。

同样怀抱希望的,还有翟康。

他站在仓库里,看着一本本印刷好的《墨经》,被整齐的垒好准备装箱,他就不禁心潮澎湃:“墨学复起,指日可待矣。”

翟介站在一旁,心情亦是激荡:“是啊,吾等一世追求,不也正是为了墨学的复兴和光大吗?想必先地下有灵,也会为之欣慰。”

两人正对未来无比憧憬的时候,司马朗突然出现,这是来找翟康来了:“嘉文,你果然在这里。”

“伯达,你今天又有什么问题想问?”

翟康看到司马朗,也是会心一笑,对于这个满肚子奇怪问题的好奇宝宝,他现在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司马朗在修复学舍的过程中,出人意料的对墨学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其中力学部分对世界的研究、分析和阐述,让他万分着迷。

古人对天地宇宙同样怀着敬畏和好奇,但往往受限于观测手段,因此所知有限。

司马朗现在才19岁,正是对世界充满着旺盛求知欲极的时候,再加上对新事物也更能接受,所以就总是喜欢跑来和同样年轻的翟康谈天说地,刨根问底。

但司马朗还没来得及提问,就看到装满了一个个大木箱的《墨经》,顿时他两眼发直,愣愣出神:“怎会有如此多的书!?”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www.mimiread.com 安装最新版。】

一提到此事,翟康也颇感自豪,挺了挺胸膛为司马朗解惑道:“主上已命印刷厂全力开动机器,刊印新版的《墨经》,准备在幽、并二州,以及河东等地进行推广,建立学舍,培养学徒。”

大量建立学舍,为自己培养和输送人才,正是王也索准备的手段。

毕竟未来一旦与世家撕破脸,那么必然引发儒门士子的集体抗争,到时候恐怕招不来多少官吏,就算打下再大的地盘也治理不了。

因此王也直接现在就开始培养人才,省得遇事才手忙脚乱。

如此深谋远虑,未雨绸缪之举,自然获得了荀攸和贾诩等人的全票赞成。

而司马朗虽然未能看破王也的全盘计划,却也被王也的大手笔所震撼:“你们打算每一座县城都建立一座书舍?”

这得花多少钱?

司马朗不敢想象其中的花费有多么惊人,反正这个钱司马家绝对出不起就是了。

倒是司马朗很好奇:“培养如此多的人才,要如何消化呢?”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毕竟人一旦读了书,就不会甘于平凡,会诞生想要出人头地的野望。

野望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心中充满怨恨,觉得世道不公,最后甚至有可能想要掀桌子,也就是谋反。明末大汉奸范文程就是这种人,叛变投敌之后,不断怂恿建奴南下入主中原。

培养出来的人才,如果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岗位,带来的危害可比没文化的泥腿子可怕多了。

目不识丁的农户造反,顶多就是成为流寇,危害有限。而若是有读书人居中谋划献策,那问题可就严重得多了,甚至说不定会倾覆一个朝代。

翟康自然也听懂了司马朗的弦外之音,笑着说道:“伯达多虑了,你所忧心之事,主上早已知之,并且提出了解决之法。”

司马朗随之惊叹:“神武侯竟有办法解决?”

翟康笑道:“这是自然,主上学究天人,这等小事,岂能难住他?”

随后翟康开始给司马朗解释王也的布局:“主上定计,各县学舍设为县级,只培养最基础的知识和理论。课程为期三年,三年之后,进行统一考试,按照成绩择出其中最优秀者,进入郡级学府,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和理论。至于不能晋级的学徒,则转入行会之中,学习一门谋生的手艺,接受各个商行的聘用,也算有个去处。”

实际上,王也是按照初中的标准来设定学舍,学府则是相当于高中。若是成绩不好,也能从学舍转入类似技校的职业行会,半工半读学习一门技术,成为技术工人之后接受商会的雇佣,根本不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若是在学舍阶段成绩出众,展露才华,还可以继续前往更高级别的学府进修,开始参与各种基础研究,得到王也的赏识,未来说不定还能做官。

而学府之上,王也还准备仿照太学,建立大学,专门招收来自各地的优秀人才,汇聚一堂,进行更高难度的科研攻关。

若是能够考入大学,这样的人,无一不是这个时代的天之骄子。才华出众,气运如虹,又有王也的倾力资助,必然能够在科技研发上大放异彩,甚至有青史留名的机会。

这样一级一级往上,任何人都有晋升的渠道和阶梯。

大量的人才都被内部消化,只怕是人不够用,根本不怕人太多。

翟康只是简单口述,司马朗却听得魂不守舍,心中久久难以平静,下意识就感叹道:“神武侯竟有如此气魄,想要天下英才尽入其瓮中吗?”

司马朗不傻,只是简单思考一番,就知道王也这么搞,人才出现的几率必然远超眼下的儒门和世家。

毕竟所谓的儒门,其实都是被世家之中的士族所把持和操控。

而何谓士族?

士族,说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昔日春秋战国时代的那些六国贵族后裔。所谓的世家,当然是累世传承不绝才有资格被称之为世家。

在王也看来,这些都是前前朝的余孽罢了。

而士族之所以推崇儒学,就是因为儒学所描述的社会体系,对世家最为有利。

可问题也在这里,儒学受限于自身的传播方式,以及为了垄断社会资源,往往只从家族内部挖掘人才。

若是对上寻常诸侯,世家依旧保持着绝对的优势,毕竟读书人几乎都是世家出身,你得罪了世家,手下估计连治理领地和管理百姓的官员都征召不到。

再能打又如何?

缺少后勤和补给,损失兵力难以补充,你又能坚持多久?

历史上,强如吕布,得不到世家的认可,不也最终败亡。即使能得陈宫这样的智谋之士辅佐,却也仅仅坚持了不到六年的时间。

可王也呢?

未雨绸缪,现在就直接就开始刨世家的坟了,越过士族出身的读书人,去普通老百姓当中挖掘和培养人才。

如此一来,世家立刻就失去了钳制王也的能力。

司马朗虽然没想得这么深,却也吓出了一身冷汗,惊觉这个世道,是真的要变天了!

第261章 问题宝宝司马朗

“伯喈,这世道是真的要变天了。”

蔡邕府上,马日手里拿着一本祖父马融所注的《春秋三传异同说》,不禁道出心中的感慨。

他脸上的表情,释然中带着一点阴郁和愤懑,虽然选择了向现实低头,但心中依旧十分的不舒坦。这种牛不饮水,却被人强行按头的感觉,是真的非常难受。

蔡邕笑道:“这不挺好的吗?季长先生的学说,得以推广于世,这对扶风马氏来说,应该是好事才对吧?”

学派的影响力,很多时候都是直接与官场挂钩的。

毕竟这年头能做官的人,基本上都是儒门的读书人。

而读了哪个学派的书,就代表你属于哪个学派,至少彼此关系亲近,很容易就因此而结成“党派”。

可马日看了蔡邕一眼,摇头道:“伯喈,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很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你这样的人还是别掺和了。”

在马日看来,自己的挚友蔡邕是个适合做学问,却不适合做官的人。

显然蔡邕也有自知之明,闻言也只是洒然一笑:“好,我不掺和。”

马日见家中只有蔡邕一人,顿时好奇:“甄姜呢?”

“我让她去和黄太尉家的女儿一同郊游踏青去了,同行的还有袁太傅的孙女。虽然她喜欢读书和弹琴,但总是一个人闷在家里也不好。”

想起两个跟着自己颠沛流离了十二年,有家归不得的女儿,蔡邕也是一阵愧疚和心疼。

其中大女儿贞姬已经嫁人,夫家是泰山羊氏出身的羊,名门之后,倒也算是一个良配。

说起蔡贞姬,她虽然名声远不及妹妹,却生了个厉害的女儿羊徽瑜。这位羊姑娘后来嫁给了司马师,死后受封景献皇后。

蔡邕捏着胡须,又在开始操心女儿的婚事了。

长女已经有了夫婿,小女儿也年满十六岁,行过笈礼,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马日笑着问道:“可有为甄姜选好一位乘龙快婿?”

蔡邕的小女儿蔡琰,如今年方二八,不仅姿容佳,而且还精通音律和诗赋,加上名儒之女的身份,因此早早就被各大世家的年轻一辈给暗中盯上了。

其中最为卖力的,便是卫家的次子卫仲道。

卫仲道正值弱冠,风姿俊朗,却很有才华。

在考较过人品与学问之后,蔡邕也对此卫仲道极为满意,抚须而笑说道:“卫家已有求亲之意,并且多次暗示于我。”

马日闻言微微点头:“河东卫氏,虽然现在已经没落,但好歹也是名门之后,不算辱没了你。”

河东卫家,就是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之后,确实算得上名门望族。

蔡邕苦笑着摇头:“唉,我哪里在意这个?只是不想琰儿继续跟着我吃苦罢了,女儿家的,总得有个好的归宿才是。”

他这一生行事,俯仰无愧于心,唯一觉得亏欠的,就是自己的两个女儿,所以往日里对她们也是倍加疼惜,将她们养育得极为出色。

姐妹二人不仅出落得花容月貌,而且都性格温婉极富才情,尤其是小女儿的天资更是出众,诗赋上的才华比起古之才女卓文君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让蔡邕极为自豪。

所以为了给小女儿找个好夫婿,蔡邕这个当爹的可算是操碎了心。

就算觉得卫仲道这人不错,蔡邕也想私底下先探探女儿的口风再说,毕竟嫁人是一辈子的事情,总得让女儿嫁得开心,自己才能放心。

两人聊着聊着,马日说起了明日司空府设宴一事。

王允刚刚当上司空不久,正是用人之际,所以这次宴席,实则更是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伯喈,王子师大摆筵席,只为招揽人才。我与他同朝为官,碍于规矩不便出席,你现在虽有职衔,却无实权,倒是可以去碰碰运气。”

马日虽然不爽王也,但既然已经上了贼船,身体还是很诚实的,想把蔡邕也拖下水。

其实若不是因为顾忌朝臣不得私下“结党”的忌讳,九卿之中都有不少人想亲自赴宴,去巴结王允,谁让这个性格执拗的臭老头是王也的便宜岳父呢?

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啊。

蔡邕本不想去,但马日再三规劝,他拗不过,就只好答应下来。

第二日一大清早,太傅袁隗的孙女袁莹,太尉黄琬的小女儿黄欣,又跑来蔡家,邀蔡琰出去郊游踏青。

蔡邕笑吟吟地看着女儿:“去吧,玩得开心一些,为父等下还要去司空府上赴宴,午饭就不回来吃了。”

“甄姜姐姐,快来呀。”

天真烂漫的黄欣,正在马车上向蔡琰招手。

蔡琰回头看向蔡邕:“父亲,女儿去了。”

“嗯,去吧,注意安全。”

“是!”

蔡琰踮起脚尖,上了马车,顿时被黄欣和袁莹拉着聊起天来。

三人中,黄欣年纪最轻,只有十三岁,所以也最活泼和粘人,只见她亲地抱着蔡琰的胳膊说道:“甄姜姐姐,今天我们去远一点的地方踏青。”

坐在车厢中另一侧的袁莹,也是对着蔡琰盈盈一笑:“今日要去的对方是孟津港,听说那里最近办了一座书院,所授学问居然是先秦时代曾一度盛行过的墨学,非常的新奇有趣。”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mimiread.com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她比蔡琰还小一岁,未行笈礼,也没有表字,但身材却已经非常“成熟”,凹/凸有致的曲线颇具规模,引人遐思。

袁莹说得矜持,黄欣却娇笑着揭了她的老底:“我看莹姐姐心里感兴趣的不是什么墨学,而是神武侯本人才对吧?”

“啊,不许说!”

女儿家的心事最怕被人拆穿,现在袁莹是又羞又怒,想要过去捂住黄欣的嘴巴。

两女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嬉闹做一团,不时传出轻快的娇笑声。

最后还是体力不济的黄欣率先败下阵来,求饶道:“啊,我不行了,求莹姐姐放我一马。”

见黄欣告饶,袁莹这才得意的叉腰:“哼哼,看你还敢不敢乱说话。”

黄欣躲到蔡琰身后,朝袁莹做了个鬼脸:“嘻嘻,下次还敢。”

“哈,你这妮子,讨打!”

首节上一节222/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