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拥貂蝉,掌猛将,执天下! 第220节

随即等了片刻,不远处有商船驶来。

翟康便对司马朗说道:“你看,一艘船自河面驶来,你是先看到帆顶,还是先看到船身?”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可司马朗却无法回答,因为他以前从未注意过这样的细节,下意识就说道:“应该是看到整艘船吧?怎么会先看到帆顶?”

随着商船不断靠近,司马朗却惊讶的发现,居然真的先看到了帆顶,顿时大惊失色:“难不成大地真是圆的?”

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司马朗不愿相信,可事实就摆在眼前,他又如何能够不信?

翟康则是学着王也的架势笑着对司马朗说道:“这便是主上所言,事实胜于雄辩,所有的真理,都必须亲自验证思考总结而得来,最忌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经过此事,司马朗彻底收起了对墨学的轻视,同时也抛却羞耻心,成了一个问题宝宝,抱着心中的疑问去求教翟康:“可大地怎么可能是圆的?若真是个球,下面的人就不怕掉入虚空之中吗?”

翟康解释道:“《力学》篇中对此已有解释,万有引力定律,大地因为质量大,所以将万物都吸附在身上。”

司马朗感到非常惊奇:“这《力学》篇在哪里,我所读《墨经》之中,似乎并未看见。”

“你看的是老版的《墨经》,《力学》篇的内容还未来得及加入进去。”

随后司马朗才从翟康口中得知,《力学》竟然是由神武侯王也亲自撰写,而且其中内容包罗万象,竟然展露出一派宗师的非凡格局和气魄。

然而学儒出身的司马朗,终究对这种研究“死物”而非直指人心的道理非常排斥,故而嘴硬说道:“神武侯竟有如此智慧,为何不去好好做学问,偏偏研究这等奇淫技巧,于民生有何益处?”

见司马朗居然敢诋毁自己的恩主和偶像,翟康不干了,当即反驳说道:“此言差矣!主上不仅制定了王氏力学三定律,为我等揭示天地奥秘,更带领吾等以力学原理研制出了能够极大提升耕地效率的曲辕犁,有此利器,比之尔等圣人学问,更能大益生民,究竟谁才是没用的学问!?”

司马朗顿时为之语塞,无力辩驳。

口舌之利,纵使能够说得天花乱坠,颠倒是非黑白,但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依旧显得苍白无力。

之后又在翟康的带领下,司马朗得以进入印刷厂,看到了一台台崭新的印刷机,顿时惊为天人,心神皆受前所未有的震撼。

只见一排排的机器,以木质结构为主,辅之以人工操作,居然能够成批量的印刷书册,效率之高,让习惯了人工手抄司马朗觉得匪夷所思。

司马朗随手拿起一本,书页油墨未干,散发着特殊的墨香,他仔细查验上面的内容,发现字句清晰无比,而且无需费劲的断句,有名为标点的特殊符号作为辅助,极其方便而书页上面的内容,也毫不意外的是墨家的《墨经》,而且是包含了《力学》篇的最新版本。

“这就是此前闹得满城皆知,沸沸扬扬的活字印刷术?”

市井传闻中,百姓皆认为神武侯王也是天上星宿下凡,因此天生就会法术。

但司马朗可是儒门士子,子不语怪力乱神,自然不信这等荒唐之事。

可眼前所见所闻,对他而言,又和法术有什么区别?

书籍可以直接一本一本的印刷出来,而不需要人去费劲的抄写,司马朗以前从未想象过这种事情!

活字印刷术,不仅让他大开眼界,还刷新了他的三观,让他不禁怀疑起来,除开儒学之外,其他的学问当真是没有用处的邪门歪道吗?

短暂的怀疑之后,司马朗的心情便被激动所填满,只因为有了这等秘术,以后读书应该会方便许多。

司马家虽然有钱,但藏书之珍贵,对世家而言也是一种沉重无比的负担,就算是司马朗,想要借阅,许多孤本也只能在家里看,不可能随便带在身上。

可眼前他看到了什么?

超过十万册的《墨经》,被垒起来垒成了一座小山,这样的场景,仿佛直接烙印在他的心灵深处,让他有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和感动,不禁羡慕的说道:“若是儒门也能有如此多的藏书,天下又该多出多少读书人?以后我出游在外,岂不是可以随时随地都有书可看?”

但是司马朗转了一圈,发现印刷的都是墨门经典,竟无一本是儒家著作,顿时司马朗被吓得面无人色,唯恐天下儒学皆被墨学所取代。

儒门之所以能垄断学术话语权,皆因如今的天下,儒门的读书人最多!

第257章 此书与我墨家有缘

可一旦墨学通过活字印刷术,以超低的价格向普通百姓出售《墨经》,不出三五年,天下尽墨矣,哪里还有儒学的生存之地?

第一次开讲,大唐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W]论>司马朗当即质问翟康,而且振振有词:“为何此地只印你们墨家经典,却不印我们儒家经典,这未免有失公平!”

翟康听完,不以为意的耸耸肩:“我哪知道,反正印刷任务都是主上亲自制定的。”

司马朗闻言怅然若失,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喃喃自语道:“难不成这世道,真的要变天了?”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mimiread.com 安卓苹果均可。】

儒门主宰思想的时代,即将迎来终结。

身处其中司马朗,哪怕聪明绝顶,通过眼前的诸多细节猜测出了王也的真实用意,却发现自己竟无破解之法。

只因为此乃堂堂正正的阳谋,对方手握活字印刷术这等利器,儒门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

司马朗在这边黯然神伤,而另外一边,司空府里,王也也应王允之邀前去赴宴。

许久不见貂蝉,有点想她了。

“岳父大人叫我过来,是有什么话想要对我说嘛?”

王也很没形象的盘腿而坐,表情微笑的看向坐在首座上的王允。

如今的王允,贵为司空,位列三公,身上也凝聚出了一股慑人心魄的威势。

平日里谁见到他,不惧上三分?

也就王也,能够在王允面前泰然自若,谈笑自如。

看到王也这般坐没坐相的泼皮无赖姿态,王允也是有些无奈,将一堆奏章到他的面前:“看看吧。”

“给我看这个做啥?”

王允没好气道:“都是弹劾你的,好歹也是名满天下的大人物了,你就不能稍微安分一点吗?就因为你带兵去太学抓人,还对太常无礼,所以不止言官,就连各地州郡的名士,都有人特意写了文章来弹劾你。”

王也拿起奏章,看得津津有味:“这本写得不错,文采飞扬,字句之间铿锵有力,是哪位名家的手笔?”

翻到最后,才发现是陈琳的手笔。

王也笑了:“原来是陈孔璋亲自执笔所书,难怪骂人都骂得如此精彩绝伦,也是难为他了”陈琳昔日是大将军何进府内的主簿,后何进身死,董卓肆虐洛阳,陈琳就跟着袁绍一起出走,现在成为了袁绍府中幕僚。

没想到他远在冀州,还写奏章来骂自己,只能说有心了,也不知道这邮递费朝廷给不给他报销。

“你啊,都火烧眉毛了,还笑得出来?你难道不知晓事情的严重性吗?”

王允见王也如此的不着调,便觉得有些生气。

他现在和王也已经是一条船上的蚂蚱,王也要是倒了,他司空的位置必然坐不稳当。更何况他的侄子王凌,还在王也手下听用,所以王允是真心在为王也谋划未来。

可惜王也对自己老丈人的谋划,有点瞧不上眼。

但毕竟还惦记着王允的另一个义女貂蝉,所以王也也不会说些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得罪这位便宜岳父。

等王允苦口婆心的说完要说的话,王也才放下手里的奏章,不紧不慢地掏出一本《墨经》,递上前去:“岳父大人消消气,给你看点好东西。”

王允急得吹胡子瞪眼,心知说的再多,眼前的便宜女婿也未必听得进去,只好先接过书册,翻开后随意扫了两眼:“你给我一本《墨经》做什么?老夫对墨学没有兴趣。”

虽然王允是儒门当中的开明派,并不歧视其他学派,甚至对兵略和法学颇感兴趣,但却也认为王也好端端的去搞墨学,属于离经叛道,非是正统。

只是因为王也并非读书人出身,所以他才没有多说什么。

可王也现在居然想要自己也投身墨学?

这就过分了啊!

王允有点生气,自己都这么一把年纪了,王也居然也下得了手?

王也心知王允这是误会了,只好解释说:“岳父大人,小婿只是希望你帮忙校验一下书中的内容。”

王允这才收敛怒容,认真翻阅,随后惊奇道:“这书抄得不错,字体工整,而且竟无错漏之处,所用的断句方式,也非常巧妙,究竟是何人所书?”

王也笑了:“此书非抄本,乃是印本。”

手抄的书籍,甭管是哪位书法名家所写,出错都在所难免,毕竟人的专注力是有极限的。

可王也拿出来的这本《墨经》,通篇都十分干净和工整,自然不可能是找人抄写的,而是机器印制的。

王允听后非常震惊,手里的这本《墨经》,制作得非常精美,甚至很有收藏价值。

实际上,这也确实是王也拿来当成礼品送给王允的。

“这是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印出来的前十本书,我手里还有九本,这本就送给岳父大人了,权当做纪念之用。”

王允这才想起来,最近确实有个传闻,说王也在研究什么法术。

他之前只是当做趣闻来听,觉得估计又是自己女婿弄出来的什么荒唐事,并未放在心上,可现在一看手里的《墨经》,顿时产生了异样的联想:“难道这本书,就是用你那什么术是印出来的?”

王也无语,只好提醒道:“是活字印刷术。岳父觉得质量如何?”

得知这一答案,王允顿时如获至宝,对手里的这本《墨经》爱不释手起来:“确实不错,比之许多耗费极大人力抄成的珍藏级孤本,更胜一筹。”

印制的优势,自然吊打手抄,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率,都远远胜出。

而这其中的意义,久在帝国中枢的王允,岂会不知?

他开始急切地追问道:“印刷术当真如此神奇?不知道的每日产出几何,可否大量推广?”

王允属于世家当中的开明派,并不热衷于垄断权力和知识,比起这点蝇营狗苟的利益,他心中有着更大的志向和野望。

比如青史留名,比如万世景仰!

昔日孔子授徒三千,有教无类,终成万世师表,千古流芳。

如今王允自然也想效仿先贤,以他司空的权柄,推广印刷术,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名载史册,永世不坠。

王也自然知道王允的这点小心思,便也不瞒着他:“一台机器,五个人操作,一天能印两千多本。”

王允听完,整个人惊得酒杯都落到了地上。

王也弄出来的活字印刷机,这生产效率若是放到现代社会,估计连一个专门印盗版书的三线乡镇印刷小作坊都拼不过,只能破产倒闭。

第258章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可是在190年,放眼全球,这样的生产效率,那就只有两个字能够形容。无敌!

之所以被人弹劾,强闯太学和得罪了太常马日,都只是次要原因。

最主要的还是掌握权力,垄断知识的世家,对新生事物的恐惧和排斥、所谓的因循守旧,是因为对既得利益者而言,守旧就是在守护他们自己的权益和地位,继续垄断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

谁有资格做官?

他们说了算!

谁有资格读书?

他们说了算!

整个国家该如何治理,资源如何分配?

统统都是他们说了算!

知识就是力量,而垄断了这种力量,就事实上统治了整个国家。

也许儒门之中有不少开明派,他们胸怀天下,但是依旧注定无法改变改变这种由整个士族阶层集体潜意识形成的所谓天地大势。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里,哪怕曹操逆天翻盘击败了袁绍,也终究无法帮助寒门崛起,最终更加开明的曹魏政权,还是被世家豪族的代表司马氏所取代,中原大地进入门阀时代。

九品中正制的确立,代表着世家集体登上政治舞台,门阀彻底压倒了皇权,垄断了一切。

两晋,是世家门阀的两晋,非天下人的两晋。

最终这一潭死水的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和爆发,引来了五胡乱华的惨剧。

没门阀和贵族所垄断的文明,没有未来可言。

王也,偏偏要为所有汉人逆天改命。

而活字印刷术,则成为了他手中最为锋锐的尖刀,这是一把足以斩破既定命运的神兵利器。

首节上一节220/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