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140节

  “科技:冶铁……”

  “冶铁:提炼铁矿,可招募特殊兵种:铁匠。”

  “科技:畜牧……”

  “畜牧:畜养牲畜,可招募特殊兵种:马夫。”

  “科技……招募矿工和铁匠,这似乎和辅兵并没有什么区别,难道说这些矿工和铁匠,有什么特殊能力不成?”

  关翊看着自己的科技面板,虽然现在只有三个科技,但关翊相信,以后一定能够开启更多的科技。

  “寻宝。”

  关翊想了想,决定将积攒的两次寻宝用掉。

  “叮……”

  “获得宝物:牙旗。”

  “叮……”

  “获得宝物:牙旗。”

  这一次的寻宝,关翊又增加了两面牙旗,不过关翊对此并没有太过在意。

  寻宝结束,关翊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科技。最后,他选择了招募一队矿工。

  矿工招募需要花费三百能源,对如今的关翊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关翊只是想要试一试,这些矿工,究竟有什么能力。

  一百扛着铁镐的壮汉出现在关翊面前,他们看起来和普通人并无区别,这让关翊怀疑,他们凭什么被系统认定为特殊兵种。

  就在这时,矿工中,一名壮汉突然看向了地面,开口说道:“这里有矿。”

  “是铁矿。”

  “还有铜矿。”

  很快,这些矿工们就判断出了地面的矿石种类。

  关翊的营寨扎在一座小山坡上,这里有矿关翊倒是没有什么怀疑,只是对于这些矿工能够如此快速的判断出矿石的种类,关翊感觉十分惊讶。

  “看来,这些家伙比起辅兵更加专业。”

  关翊心念一动,又招募了一队铁匠。

  铁匠们拎着锤子,一个个面露精光,在询问了这些铁匠后,关翊明白了他们的作用。

  他们能够提炼铁矿,打造兵器,不管是鱼鳞甲还是明光铠,只要有足够的铁矿,就算是复杂的山文甲,他们也能锻造。

  “看来系统是让我完全摆脱现实世界上的束缚,将科技强行推进啊,有了这些铁匠,军中兵器、甲胄出现破损后,就再也不用头疼该如何修复了。”

  关翊深吸一口气,他发现,系统的存在,就是让自己完全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

  招募士兵,让关翊摆脱了人口的限制。

  招募矿工,让关翊无需从现实中招募矿工,而且还能更加快速的挖矿,对需要玉矿的关翊来说,十分重要。

  招募铁匠,则可以为关翊麾下的军队持续提供装备、兵器,无需为兵器的损坏、修复而烦恼。

  招募马夫,就可以培育更加优良的战马,让骑兵不用为战马的损耗而担忧。

  “现在唯一能够限制我的,就只剩下粮食了,郑和,你的宝船,该发挥作用了。”

  关翊命令这些铁匠、矿工们暂时和辅兵住在一起,辅兵们虽然也拥有一些简单的锻造技艺,但是却远远无法和铁匠相比,不过如果只是让他们打打下手,还是可行的。

  “报,南阳传来急报。”

  一个消息传来,汉国大将吴班,战死于宛城之下,汉兴郡,遭到魏国大将郭淮的进攻,如今,已经危在旦夕。

第243章 汉运

  关翊没有想到,吴班居然会在攻打宛城的时候,败给了守卫宛城的郭淮,并被流矢射死。

  吴班一死,汉兴郡便遭到了魏军攻击,李严亲领荆州兵北上,如今正在和郭淮对峙。

  李严久战不胜,就想请关翊派出江夏兵马驰援。

  原本江夏本就属于荆州管辖,可不知道为何,关翊夺下江夏后,刘禅并没有将江夏划归荆州,而是将江夏划在了扬州,仍由关翊统辖。

  如此一来,李严就只能向关翊借兵。同时,李严也将战报送到了成都,只是想等到刘禅的调令下来,恐怕还需要等待些时日。

  “正好,汉兴郡多玉矿,我留在汉兴的商队被吴班屡屡刁难,这次倒是可以趁机调动一些军队和矿工入驻汉兴,这样等我夺下青州后,刚好可以配合汉兴,攻取南阳、长安等地。”

  关翊想了想,传令郑和,让他将战船开至朐县,运送兵马前往襄阳,同时在朐县建立港口,制造宝船。

  十日后,王浚开城投降,他仔细思索过,察觉到大汉中兴之势已经不可逆转,为了保证家族不衰,王浚选择了归降关翊。

  王浚一降,整个徐州便彻底落入了关翊的掌控之中。

  与此同时,王昶逃回北海郡,派人送信给青州刺史王凌,陈诉汉军的厉害。

  王凌得知东莱王基投降,王昶的北海军队也精锐尽丧,连忙上奏曹,请求调兵支援青州。

  曹坐在皇座上,脸上透露着一丝灰败之色,他病了,病得很严重,就如同他父亲曹丕一样。

  曹已经有所预感,知道自己大限之日将到,可如今的大魏,已经风雨飘摇,曹实在不放心就这样离去。

  由于一直无子,曹这些年来一直在族中挑选后辈,收为养子,他想在自己死前,选择一个能够镇压权臣、保卫大魏江山的皇帝。

  只是那些养子如今都还年幼,曹不知道,若是自己真的离世,他们是否真的担得起抵挡汉国的重任。

  “臣以为,可以调镇北将军、护乌桓将军田豫回朝,抵挡汉军入侵。”

  一名大臣出列,此时朝中能战之将,已经寥寥无几,大多数将领都随着大将军曹爽和卫将军司马懿在外,朝中参加过战斗的,也就丘俭等几人而已,而他们的威望,并不足以让曹放心。

  “不可,边军干系到我大魏百姓生死存亡,若是调边军前往青州,鲜卑人趁机南下,大魏危矣。”

  很快,便有大臣出来反驳,严厉反对调动边军。

  大魏边军,是魏国最精锐的军队之一,他们常年镇压长城外的异族,每一个士兵手中,都沾染了异族的鲜血。

  望着争执不休的众臣,曹突然痛苦的捂住了胸口,一口乌黑的鲜血从嘴角流出。

  “陛下……”

  曹昏迷,青州求援一事被搁置。

  王凌无奈,只能收拢青州各郡兵马,集结于临淄,准备死守。

  朐县,陈庆之和薛礼领着军队上船。这一次,关翊拨给陈庆之五千铁甲盾兵、一千铁甲强弓兵和一千铁甲强弩兵、三千重甲槊兵,五百重甲槊骑兵和五百锁甲弓骑兵,外加八千辅兵,夹带着一千多矿工和两百铁匠、三百马夫,共计两万余人。

  “子云,大军我就交给你了,记住我的嘱咐。”

  关翊和陈庆之、薛礼道别,有了这二人,关翊相信,攻下一个南阳,不成问题,夺下南阳后,关翊让陈庆之二人在南阳、汉兴建造矿场,挖掘各种矿石,等待和关翊会军,攻取洛阳。

  “将军放心。”

  陈庆之自信一笑,战船缓缓离去,此时关翊的身边,招募的将领,就只剩下了尉迟恭一人。

  看来,是时候再招募一将了。

  关翊回到营中,闭上了眼睛。

  “末将岳飞,拜见将军。”

  一名魁梧男子出现在关翊面前,此人,正是后世的抗金名将,岳飞。

  岳飞,字鹏举,荡阴人士,也就是如今的邺城人士,弓马娴熟,擅使长枪。

  招募到了岳飞后,关翊暂时将岳飞留在了身边,等到他立功后,再做封赏。

  徐州平定后,关翊略作休整,准备继续攻打青州。

  王基作为青州人士,主动请缨为先锋,他在青州颇有名望,所到之处,青州各县纷纷望风而降。

  大军抵达青州治所临淄,终于遭到了魏军的抵抗。

  王凌集结青州所有兵马,共计两万余人,死守临淄。

  临淄乃是一座古城,历来都是青州治所,城郭高大,王凌又命令士卒封堵城门,做出了死守的架势。

  王基催动战马,来到临淄城下,正欲开口劝降,却被王凌怒喝。

  “伯舆,你这叛国之贼,有何面目来见我?”王凌在城楼上指着王基,放声大骂道。

  王基默默无言,拱手而退,他纵然有千般理由,可面对曾经提拔过他的王凌,王基却没有办法狡辩。

  “将军,末将无法劝降。”

  王基来到关翊身旁,语气有些低落。

  关翊安慰了王基几句,随后,命令众军打造攻城器械,准备攻打临淄。

  王凌望着城外的汉军,眼神中充满了淡然。

  王凌,字彦云,太原王氏族人,东汉司徒王允之侄。同样,也是魏国三朝老臣。

  “难道大汉的气数……真的还没有尽吗?”

  王凌陷入了沉思,不仅是王凌,如今各大世家,心中都有着这样一个疑问。

  自光武帝时期起,世家的地位一直很高,这也让各大世家对汉极为拥护,如今魏国代汉不过几十年,很多世家子弟仍旧心怀汉室。

  以前汉军只能偏安南方,他们为了族中利益,自然效命于魏,可此时汉军北伐,并且接连大胜,很多世家,便开始怀疑,大汉的国运,是否还没有散尽。

  “不管如何,我王凌总不能背上叛国之名。”

  王凌深吸一口气,他看了一眼身旁的王昶,从王昶眼中,他看出了一丝犹豫。

  “文舒,你回邺都吧,若是能够求来援兵,你便领着援兵而来,若是没有援兵……你就回太原老家去吧。”

  王凌的话,让王昶微微一震,看着王凌的目光,王昶点了点头,随后,回去准备了。

  “我王氏,需要忠臣,同样,也需要传承,就让我王凌,为大魏尽忠吧。”

  王凌心中微微一叹,他明白,援兵是肯定没有的了,但是能够留下一个有才华的族人,自己也算对王氏,有个交代了。

第244章 夜袭

  “攻城。”

  临淄城下,投石车开始投掷石弹。

  “噗……”

  不时有魏军士兵被石弹击中,面对这些石弹,他们只能躲在盾牌后面,祈祷石弹不要砸中自己。

  不知道过了多久,石弹的攻击终于停止了,一名魏军校尉小心翼翼的抬起头,朝着城下张望,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临淄四门,汉军开始推着云梯、巢车、攻城槌等攻城器械,对着城墙发起进攻。

  “弓箭兵准备。”

  王凌起身,高举手中长剑,身旁的魏军弓箭兵连忙张弓搭箭,准备射杀汉军。

  “嗖嗖嗖……”

首节上一节140/1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