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121节

  “关显弼好本领,居然在我眼皮子底下夺下了江夏,只是如此一来,岂不是显得我李严没有能耐?”

  李严摸着胡须,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满。

  “关翊擅自发起战端,应当责罚。”

  李安在一旁鼓动道,他还在记恨当初在公安时,关翊对自己的不屑一顾。

  李严摆了摆手,说道:“如今关家在朝廷声势浩大,关翊若是没拿下江夏,打了败仗,为父上表参他,或许有用,但此时他已经夺下了江夏,朝廷表彰他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责罚于他呢?”

  李严很聪明,他知道,关家此时俨然已经成为了朝中最强大的势力之一,得罪关家,得不偿失,好在李严以前也刻意结好关家,关家得势,对李严也有好处。

  于是,李严当即修书一封信,上表朝廷,替关翊请功。

  成都,自关平和诸葛亮相互扶持之后,吴懿逐渐变得低调起来,开始深居简出,不过益州官员依旧是朝廷一大势力。

  朝廷上,刘禅看着李严送来的战报,这才知道关翊夺下了江夏,刘禅欣喜之余,心中也有一丝不满。

  毕竟,关翊如今归属扬州管辖,而为他请功的却是荆州刺史李严,这让刘禅对关翊这个只见过一面的关家三代长孙有些忌惮。

  刘禅虽然不满,但还是大肆夸奖了关翊一番,说道:“关将军骁勇,今又夺下江夏,实乃我大汉良将啊。”

  满朝文武闻言,议论纷纷,文臣之首诸葛亮眼睛半眯着,一言不发,而武将中,关平为了避嫌,也不搭话。

  二人虽然不说话,但元从系官员和荆襄官员却不会放过这个壮大自己的机会,当下纷纷提议重赏关翊。

  刘禅看着满朝文武的表现,略微皱眉,帝王之术讲究平衡,刘禅虽然对关家还是比较相信的,可关家声望太高,终归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此时却不是处理关家的时候,刘禅虽然不算聪明,但也绝不痴傻,如今天下未定,他还需要关家父子替自己开疆扩土呢。

  “关翊攻略江夏有功,今加封关翊为后将军,假节,命督领本部兵马,攻打扬州。”

  刘禅亲自写下诏书,命宦官黄皓领着几箱玉器,亲自持节前往江夏,封赏关翊。

第210章 血战柴桑

  当黄皓领着使节来到柴桑时,关翊已经集结了郑和、尉迟恭的军队,一起围攻柴桑。

  “关侯何在?”

  黄皓在皇宫何曾见过如此血腥的场面,望着军营中一个个浑身是血的士兵,黄皓感觉自己的身体都忍不住开始颤抖。

  士兵们也好奇的望向使团,他们虽然都是招募的士兵,但和常人一样,同样有着好奇心,他们很好奇使团来此的目的。

  “我们将军正在前方督战,不知这位大人来此何事?”

  陈庆之满脸微笑的迎了上来,一听关翊正在前方督战,黄皓突然心生好奇,他很想要看一看关翊究竟的如何打仗的。

  陈庆之闻言,眼神一凝,随即笑道:“大人且随我来。”

  柴桑城下,关翊亲自带着陌刀兵督战,一名名士兵疯狂的朝着柴桑发起进攻,即便是魏军箭矢不休,也未能阻止汉军的攻势。

  “杀。”

  尉迟恭亲提双鞭,带着一群铁甲盾兵朝着云梯奔去,井阑上的铁甲强弓兵用弓箭掩护尉迟恭。很快,尉迟恭便成功抵达了云梯。

  “上。”

  铁甲盾兵朝着云梯攀爬,城楼上,王浚依旧保持淡然神色,手中长剑挥舞,魏军士兵推倒了装满金汁的大鼎。

  “啊……”

  金汁从上落下,尉迟恭见势不妙,慌忙纵身一跃,从云梯上跳下,好在他此时距离地面没有太高,所以并没有摔伤,但是看到自己带领的铁甲盾兵一个个被金汁浇中,一个个惨叫而死,尉迟恭的眼中,顿时闪过浓郁的杀意。

  尉迟恭换了一架云梯,再次攀爬,其余汉军士兵也不停歇,前赴后继的朝着城楼上爬去。

  “这个王浚,倒是的确有些本领。”关翊见汉军几次登上城楼都被魏军逼退,不由感慨道。

  郑和在一旁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在长江上我和此人有过一次简单的交锋,此人年纪不大,但精通兵法,并深得军中士卒爱戴。”

  二人说话间,突然看见一支衣着华丽的军队朝着这边走来,走近一看,正是手捧圣旨的黄皓。

  关翊隐约还记得黄皓的模样,见黄皓到来,早就已经得到过关平书信的关翊知道,是自己的封赏到了。

  “关侯爷,圣旨已到,你且接旨吧。”

  黄皓将手中圣旨递给关翊,关翊微微欠身,然后接过圣旨。

  关翊此举并非完全符合礼数,但此时正在战场上,黄皓也没有见怪,毕竟此时的黄皓虽然受宠,但论地位,自然是无法和关家相比。

  黄皓好奇的看向战场,此时尉迟恭已经登上城墙,手持竹节钢鞭,一连砸翻十几名魏军精锐。

  “杀。”

  尉迟恭双目通红,手中竹节钢鞭每一次击出,都可击倒一名魏军士兵。很快,便惹来了魏军将领的注意。

  “贼将休狂,王林前来斩你。”

  一名满脸络腮胡的壮汉手持一柄长柄金锤,对着尉迟恭迎面砸来。

  尉迟恭见状,知道对方定然是个力大之人,当下也不硬抗,微微侧身,躲开王林的金锤,然后挥鞭砸向王林。

  二将就城头上展开了厮杀,战了十个回合,王林逐渐不敌,转身想退,被尉迟恭追上,对着后脑一鞭,王林“噗嗤”一声,倒在了地上。

  尉迟恭击杀了王林,领着汉军继续冲杀,很快便在城楼上立足,后面的汉军有了立足之地,纷纷涌上城楼。

  “将军,我军大势已去,突围吧。”

  王浚身边,一名满脸刚毅的将领皱着眉头,此时汉军已经登上城墙,虽说魏军依旧还在竭力抵抗,但很明显,魏军大势已去,柴桑陷落,已经无法避免。

  “可惜了,我本欲在此训练一支水军,和关翊在长江来一场对决,没想到水军尚未练成,就遭逢此败。罢了,我在江上布下几条小船,正好用来突围。”

  王浚叹了一口气,他胸怀大志,可不想在这里便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至于丢失城池,以王家的关系,王浚丝毫不用担心会因此遭到责罚。

  自魏文帝施行九品中正制后,世家的地位愈发尊崇,每一个官员的选拔,实际上都是当地世家说了算,世家子弟遍布朝野。很多时候,他们甚至已经可以影响到皇权。

  在亲兵的掩护下,王浚换下衣装,悄然离开了柴桑城,在王浚消失之后,尉迟恭成功夺下城楼,然后命人打开了城门。

  关翊见城门已开,挥舞令旗,汉军全军冲锋,杀入柴桑城,柴桑城随即被汉军攻陷。

  “久闻关家善战,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黄皓望着在城楼上欢呼的汉军士兵,望着他们身上那厚重的铠甲,心中震撼不已,黄皓这次来传旨,还有一个秘密任务,就是替刘禅好好看一看关翊,所以黄皓才会在传旨后,没有立即离开。

  柴桑城破,关翊命令军队搜遍全城,可惜并没有找到王浚,不过关翊也不在乎,虽然王浚本领看似不错,但是关翊麾下最不缺少的,就是名将。

  攻下柴桑后,关翊下令张榜安民,然后准备休整数日,然后等扬州刺史向朗安排官员接手柴桑。

  “将军,宫里来的那个使者你还需要善待才是,这些无根之人最是记仇,他们毕竟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将军虽然不惧,但也需要谨慎一些。”

  关翊攻下柴桑后,忙着处理军务,只好安排陈庆之接待黄皓等人,陈庆之和黄皓接触了几次后,发现黄皓能言善辩,虽然是宦官,但也不容小觑,于是来到关翊身旁,提醒关翊应该和黄皓结好关系。

  关翊对于宦官倒是没有什么歧视,至于说黄皓会不会误国什么的,等他真正误国时,找机会一刀斩了便是,但此时的黄皓并没有做出对大汉不利的事情,关翊自然对他也没有什么敌意。

  听陈庆之说黄皓这人能言善辩,关翊倒是一点都不意外,毕竟黄皓在历史上能够得到刘禅喜爱,并且连姜维都奈何不了他,如果没有一点本事,那才奇怪了。

  “给我安排酒宴,我要亲自款待黄皓。”

  关翊想了想,寻思宦官要么贪财,要么好面子,关翊决定,送黄皓一些金银,然后亲自设宴款待黄皓一番,不求黄皓在刘禅面前说自己多少好话,只要别在刘禅面前进献谗言就行。

  毕竟,关翊此时的目标,还只是讨伐魏国,他可不想过早卷入朝廷的内部争斗,尤其是自己的父母亲眷,如今都在成都。

  虽说关翊已经暗中安排了不少招募士兵进入成都,但如果成都真的出了什么事情的话,关翊也没有把握,那些士兵能够完全保证关平等人的安全。

第211章 臧艾之谋

  黄皓在柴桑待了十日,十日后,带着满车的金银、珠宝心满意足的离去了。

  关翊对此倒是毫不在意,他需要的是玉石,至于金银之类的东西,对他来说,用处不大。

  “报,皖城急报,天柱山遭遇魏军攻击,王将军死守天柱峰,秦将军请将军速速支援。”

  就在关翊休整完毕,刚准备动身返回皖城的时候,一封急报传来,原来是臧霸率领魏军正在攻打天柱山。

  “回师皖城。”

  得知魏军攻打天柱山,关翊不敢怠慢,连忙集结军队,从水路返回皖城,同时留下郑和守夏口,彻底掌控长江水域。

  天柱山,王双的身上已经染满了鲜血,他望着山下密密麻麻的魏军,咬了咬牙,再次率领一百铁甲盾兵,发起了冲锋。

  “杀啊。”

  山道狭窄,一百名铁甲盾兵刚好可以堵住山道,将魏军全部堵在山下,而山上的铁甲强弓兵和铁甲强弩兵,则趁机射杀魏军。

  臧霸望着漫山遍野的尸体,眼神凝重,他指着在山上竭力厮杀的王双问道:“此是何人?竟如此勇猛?”

  夏侯赞闻言,冷笑道:“此人名为王双,昔日曾是已故大将军麾下将领,在西城之战被关翊俘虏,投降了关翊。”

  “王双,此真猛将也。”

  臧霸喃喃道,王双死守天柱山已经十日,这十日,魏军足足死伤了三千多兵马,可依旧没有办法拿下天柱峰。

  如果不拿下天柱峰,一旦魏军进入一线天,天柱峰上的敌军只需堵住一线天的入口和出口,便可将魏军完全困死,这绝个险,臧霸不敢冒。

  攻山之战,匈奴和乌桓的骑兵用不上,因此一直以来消耗的都是魏军士兵,这让胡质有些心疼。毕竟,这些可都是徐、扬所有的精锐啊。

  夏侯赞倒是提议让乌桓和匈奴骑兵下马攻山,不过被臧霸拒绝了,臧霸精通兵法,如何不知道让骑兵下马作战是何等愚蠢。

  “我儿已经带着一千精锐走后山潜入天柱峰,如果成功,今日当彻底攻下天柱峰。”

  臧霸的心中有些紧张,因为久攻天柱峰不下,他的儿子臧艾请命,领了一千泰山营刀斧手潜入后山,准备从后山崖壁攀上天柱峰。

  “杀。”

  王双一声怒喝,手中大刀斩出,将一名魏军将领斩成两段。

  魏军士兵见状,全都惊恐不已,被王双率领军队一阵追杀,最终赶下山去。

  刚杀退一支魏军,第二支魏军很快又发起了攻击。

  “呸,这些家伙就不能让我喘口气。”

  王双啐了一口,随后新换上一百名铁甲盾兵,继续迎战,他虽然也已经感觉到了疲倦,可他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嗖嗖嗖……”

  汉军铁甲强弩兵开始射出手中弩箭,那些攻山的魏军士兵很快被射倒一片,可是他们依旧坚定的朝着山上冲来。

  “轰……”

  滚石落下,碾出两条血路,魏军士兵们后退,被督战的军队斩杀几名后,再次鼓起勇气,继续攻山。

  “随我冲锋。”

  王双见状,举刀朝着魏军杀去,居高临下之下,将魏军打得节节败退。

  与此同时,天柱峰后山,一支身披轻甲的士兵正在悬崖峭壁上行走,稍不小心,便有人直接坠落山崖,尸骨无存。

  臧艾满脸凝重,此时他们处于天柱峰的后山,这里尽是悬崖峭壁,但也正因为如此,王双对后山并没有做出防备。

  此时臧艾的军队已经来到了半山腰,可惜前方已经完全是一片绝壁,即便是泰山营士兵常年在泰山剿匪,对这样的绝壁,也感觉到无可奈何。

  “我们已经到了这里,岂能前功尽弃?”

  臧艾咬了咬牙,卸下衣甲,双臂缠上绳索,将绳索的一头抛向对面的一棵松树。

  臧艾的绳索套得很准,扯了扯绳子,确定不会脱落后,臧艾眼睛一横,借着绳索的力量朝着对面荡去。

首节上一节121/1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