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120节

  朱坚带着十几名魏军士兵上了商船,正要入内检查,那满脸谄媚的男子已经捧着一口箱子递了上来。

  “军爷辛苦,这是茶水钱。”

  朱坚接过箱子,感觉到箱子的重量后,朱坚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一抹笑容。

  “咳咳,既然是商人,靠岸歇息也可,但是不得靠近水寨,不然别怪本将军格杀勿论。”

  朱坚得了好处,也不过于为难商队,当下指了指岸边,示意男子可以将商船停过去。

  “这些商人还真阔绰。”

  回到战船,朱坚打开箱子,发现里面装的都是些珍珠、金银,眼中顿时流露出贪婪之色。

  “校尉,要不我们……”

  一名亲信上前,眼中闪过一抹杀意。

  朱坚摇了摇头,说道:“截杀商队,若是被将军知道了,那可是要杀头的。”

  朱坚果断拒绝了亲信的提议,因为朱坚很清楚,这些商人看起来老实,实际上他们背后和各大世家有着千丝百缕的关系,他只是一个小小校尉,没必要为了钱财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命如果都没了,再多的钱财又有何用?”

  商船靠岸,此时他们距离夏口水寨,不过隔着几道木门而已。

  “郑将军。”

  商船上,一名男子满脸淡然的走了出来,火光下,露出此人冷冽的面容,赫然是关翊麾下的水军将领,郑和,而先前那满脸谄媚的男子,则是水军将领留略。

  “先歇一歇吧,此时距离将军给的时间是,还有五个时辰呢。”

  郑和微微一笑,虽然正面强攻,郑和也有把握夺下夏口,可那样势必会造成伤亡,郑和可不想麾下的军队,死伤太多。

第208章 夜袭夏口

  “差不多是时候了。”

  商船下,一名名水军士兵开始从船舱走出,他们手持兵器,面目冷漠,正是郑和麾下水军。

  郑和点了点头,当即有数十名水军士兵不顾江水寒冷,叼着兵器,“噗通”跳入江水之中。

  “呼……”

  魏军水寨,哨塔上,魏军士兵的眼皮开始打架,有的魏军士兵索性闭上了眼睛,开始假寐,过了一会儿,便真的陷入了梦乡。

  “呃,兄弟,刚刚水里是不是有什么东西?”

  一个魏军士兵从睡梦中惊醒,连忙摇晃……着身旁的魏军士兵,开口问道。

  被摇醒的魏军士兵随口说道:“准是水里面的大肥鱼,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兄弟,赶紧抓紧时间睡一会儿,再过一会儿校尉该巡视了……”

  “大鱼……”

  魏军士兵想了想,觉得同伴所言有理,于是也继续闭上眼睛,开始睡觉。

  水寨底下,几名汉军水军小心翼翼的切割着魏军水门。很快,切开一个小口,几名汉军水军灵活的钻了进去,然后打开了水寨之门。

  水寨之门被打开,郑和当即命人将商船开动,杀向魏军水寨。

  “啊……呃……”

  哨塔上,一名魏军士兵突然发现水寨前停了好多商船,正惊讶中,突然感觉身后有异,正欲示警,却被身后汉军水军抹了脖子。

  “呵……呵……”

  魏军士兵艰难的用脚想要踹醒旁边的同伴,却不想同伴的脖子,也流出了鲜血。

  汉军水军快速的处理了哨塔上的魏军士兵,此时郑和已经进入水寨,对着留略示意一下,留略当即命人升起一盏早就准备好的红灯笼。

  远处,留赞察觉到水寨升起的红灯笼,当即命人催动战船,朝着魏军水寨驶去。

  “什么人……”

  一名魏军校尉从帐篷中走出,突然发现营寨中时不时有身影穿梭,下意识大喝一声,却被一支羽箭直接洞穿了喉咙。

  郑和冷漠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汉军士兵收割着魏军生命,虽然偶尔遇到一些小股的反抗,但当汉军水军进入水寨的那一刻起,战斗,早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朱坚今天很高兴,因为他巡视长江的时候从商队手中讨要了好处,所以从船上下来后,就带着本部几个亲信,躲在帐篷里饮酒。

  朱坚酒量不小,放倒了几个亲信后,他起身准备放水,刚掀开帐篷,正好看到了满脸淡漠之色的郑和。

  “你们是何人?”

  朱坚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只是喝了酒的他脑子反应比较迟缓,一时间竟没有察觉,眼前之人是汉军。

  郑和瞥了一眼朱坚,探手抓起腰间长剑,剑光闪动,朱坚感觉脖子一凉,连忙用手捂住脖子,可已经无济于事。

  一股热流喷出,朱坚倒地而亡。

  “我的钱,可不好拿。”

  郑和冷冷一笑,汉军水军杀入帐篷内,将帐篷内醉倒的士兵刺死,然后找到了朱坚藏起来的箱子。

  “大哥,汉军入寨,你我兄弟有负朝廷信任,今日唯有死战,以死效忠陛下。”

  李基望着密密麻麻杀入水寨的汉军水军,提着一柄长剑,面露坚定之色。

  李绪闻言,点头道:“正该如此。”

  当下,兄弟二人齐声呐喊,挥舞兵器杀入汉军之中。

  兄弟二人武艺不俗,可终究只有两个人,在斩杀了十几名汉军士兵后,被汉军士兵乱剑砍死。

  “禀将军,我军已经彻底占据夏口水寨。”

  天色微明,留赞来到郑和身前,他们,已经成功占据了魏军水寨。

  “将军可是让我们拿下整个夏口,光水寨可不够,命人招募降兵,让他们骗开夏口城的大门。”

  郑和点了点头,随即命令留赞挑选一些魏军降卒,带着他们直奔夏口城。

  夏口城是一座古城,和夏口水寨相隔不过一里,郑和等人很快便来到了夏口城下。

  “城下何人?”

  城楼上,一名魏军校尉睡眼朦胧的望着城下的魏军,有些奇怪。

  “我乃水军校尉孙志,城楼上的可是杨虎兄弟?”

  降兵中,一名校尉听出了城楼上魏军校尉的声音,正是自己的同乡杨虎,当即略带兴奋的问道。

  “孙志兄弟?你不在水寨,怎么回夏口来了?”杨虎挠了挠头,有些疑惑的问道。

  “奉李将军之命,进来运送粮食。”

  孙志随口找了个借口,杨虎闻言,却没有丝毫怀疑,因为水寨的粮食都囤积在夏口城中,水军每个月都需要进城领取粮草,这次只不过是早了两天,但是也不算奇怪。

  城门缓缓打开,望着被打开的城门,郑和一声令下,汉军水军现身,冲入了夏口城中。

  夏口城中兵马不多,仅有不到千人,大多数还都在睡觉。不一会儿,夏口城便落入了汉军手中。

  “你便是此间守将?”郑和看着被摁倒在面前的中年男子,开口问道。

  男子满脸惊恐,答道:“小人正是夏口守将黄俞……将军,小的愿意投降……”

  在郑和水军夺下夏口的同时,尉迟恭领着四千精锐,也一路疾行,来到了武昌城外。

  武昌城,乃是赤壁之战后孙权在江夏所筑之城,与夏口隔江相对,是以前吴军的军事重地,魏军占领武昌后,将江夏治所移到武昌,武昌的地位愈发重要。

  此时天色已经逐渐明朗,尉迟恭看了看身后的士兵,一个个精神抖擞,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路行军并没有影响到汉军士气,尉迟恭心中一定。随后,命令十几名士兵悄悄靠近武昌城。

  十几名铁甲盾兵来到武昌城下,彼此对视一眼,然后抛出了钩爪。

  钩爪抛射上了城墙,稳稳的勾在了城墙上,士兵们拽了拽钩索,确定安全后,开始沿着钩索攀爬。

  “水军们的这些玩意儿,还挺好使。”

  尉迟恭望着慢慢爬上城墙的士兵,眼中流露出一抹微笑,这种以钩爪攀附城墙的方法,正是尉迟恭从水军身上领悟出来的攻城方法。

  十几名铁甲盾兵成功爬上城墙,他们小心翼翼的解决了城楼上的几十名已经陷入沉睡的魏军士兵,然后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第209章 魏国王浚

  武昌太守做梦也没有想到,汉军会突然袭击武昌,眼看大势已去,他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带着城中官吏选择了投降。

  武昌城陷落,尉迟恭招揽降兵,封锁府库,等待着关翊的消息。

  在尉迟恭夺下武昌的同时,关翊领着军队,来到了下雉。

  当关翊的军队出现在下雉时,下雉守军顿时愣住了,望着城外的汉军,这些原本属于吴国的军队选择了开城投降,关翊兵不血刃,直接夺下下雉。

  “将军威名扬于荆楚,下雉本就是吴国领地,对魏并无忠诚可言,见将军大军至此,他们自然不会抵抗。”

  关翊夺下下雉后,安抚了城中投降官员,然后领兵直取柴桑。

  柴桑本是吴国重镇,当时孙权为了换取和魏国休战,选择将柴桑送给魏国,关翊灭吴后,曾想要收复柴桑,只是魏国也十分重视柴桑,派出弘农人王浚为将,领兵八千坐镇柴桑。

  原本关翊并没有将王浚放在眼里,直到有一次郑和和王浚在长江相遇,二人进行短暂的交锋后,郑和虽然取胜,但却吃了暗亏,关翊这才知道,王浚此人绝不简单。

  所以关翊将柴桑留在了最后,如今夏口和武昌陷落,柴桑便成为了一座孤城,关翊相信,即便王浚本领不俗,但也别想守住柴桑。

  关翊的军队包围了柴桑,柴桑城上,王浚一身戎装,满脸凝重之色。

  王浚,字士治,出生于弘农王氏,家世显赫,其岳父又是魏国老臣徐邈,因此虽然年纪不大,但官运亨通,时任抚军将军。

  “关翊名震荆楚,前些日子我与他麾下郑和一战,深知此人能耐,特地上书武昌,让他们小心提防关翊,没想到关翊的军队还是直接出现在了柴桑。”

  王浚深吸一口气,他自知魏军战力不及关翊,因此下令死守,他还期待着江夏守军会察觉到关翊作为,派兵支援柴桑。

  “王将军,关某深知将军之名,特来与将军一会,不知将军可愿投降于我?”关翊骑着嘶风赤兔马,来到柴桑城下,朗声说道。

  王浚闻言,高傲的说道:“我乃王家子,岂能降你?你若有本领,且上得城来。”

  王浚不愿意投降,关翊也不意外。毕竟,王家可以算得上是北方世家的翘楚了,此时汉国根本影响不了北方世家,他们也自然不会选择效忠汉室。

  “既然如此,就别怪关翊无情了。”

  关翊冷哼一声,拨马而回,随后命令士兵打造攻城器械,做好强攻柴桑的准备。

  “报,大事不好了,夏口、武昌沦陷,江夏各县尽皆投降关翊。”

  寿春,臧霸和胡质、夏侯赞三人得知江夏失守的消息后,也全都愣住了,江夏如今已经是魏国在荆州仅剩的一块领地,是魏军训练水军的地方,江夏一失,魏国就将彻底失去长江水域的掌控。

  “关翊进攻江夏,皖城肯定没有剩下多少兵马,臧老将军,我们赶紧攻打皖城,若是夺下皖城,即便失去江夏,陛下也不会怪罪我等。”

  夏侯赞得知关翊进攻江夏后,眼睛一亮,他虽然不学无术,但毕竟也算从军多年,还是有一点眼力。

  臧霸看向地图,皱眉道:“汉军有天柱山之险,我们若是进攻皖城,如何过得天柱山?”

  夏侯赞闻言,满脸不在乎的说道:“关翊主力已经到了江夏,天柱山能有多少兵马?我们数万大军一拥而上,就算是天柱山,也能给它夷平了。”

  臧霸想了想,觉得可以一试,当即集结军队,和胡质、夏侯赞一起,领魏军两万五千,乌桓、匈奴骑兵各五千,直取天柱山而去。

  另一边,李严也得知了关翊袭取江夏的消息。

首节上一节120/1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