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时漂到失联 第248节

  而且仔细说来,齐王建的待遇也算不错了,或许是因为齐国是主动投降的缘故,没有和秦国交战,也没有什么秦卒因为灭齐而死在战场上,押解齐王建入秦的士卒也是没有去折辱齐王建。

  这同时也是齐王建第二次来到秦国。

  第一次来到秦国的时候,他给嬴政带了很多的礼物,之后更是在嬴政的带领之下在秦国游玩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这个国家极具好感,而后,更是高兴的和秦王缔结了兄弟盟约,本以为在和秦国缔结盟约之后,两国就可以获得永久的和平。

  结果,却没有想到,齐国会亡于秦国之手。

  和当年相比,齐王建的容貌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容憔悴暂且不说,原本一头乌黑的发丝,不知何时,已经变得苍白至极。

  他和一旁的齐国相国后胜相比,他倒是更像是后胜的舅父了。

  灞桥旁边,白川一手牵着秀儿的手掌,另一边站着公孙丽姬和惊鲵,齐王建入秦一事,他们一家也来观礼了。

  公孙丽姬眸光闪烁,亲眼见到当年将她带入秦国的罪魁祸首落得如此下场,她口中不由发出一声感叹。

  同时,她的心情也颇为复杂。

  如果说恨的话,当年初来秦国的时候,也的确是恨过齐王建和后胜,若不是他们,她那会儿还在齐国安静的待着,给爷爷守陵呢!

  结果因为他们的缘故,导致自己遭了无妄之灾,被强行带到了秦国。

  但反过来,也是在秦国,她遇到了白川,同时有了秀儿。

  想到此间,公孙丽姬不禁看向被白川牵住小手的秀儿,目露柔和之色。

  公孙丽姬身旁,白川同样看着被押解到秦国的齐国君臣,齐王建,当年来秦的时候,他见过一面,后胜的话,不久前就曾在齐国会晤过。

  此番,见到他们君臣二人来到秦国,他心底生出的却是另外一番感受。

  随着齐国灭亡,自此,持续五百多年,纷乱不休,战乱频发的春秋战国时代终于结束,过往的历史和辉煌都在新世界的阴影中化作沙尘。天下再没有齐、楚、燕、韩、赵、魏,中原大地,所有的荣耀都只归于一个国家秦。

  曾经至死不休的顽强抵抗,在无情的铁蹄下逐个崩塌;曾经纷乱割裂的豪雄,被熔铸成完整的疆域;曾经震耳欲聋的喧哗,最终沉寂为一个声音嬴政,大秦帝国的主人。

  “六王毕,四海一!”

  这六个字,已经道尽了一切。

第476章 长生之说

  随着齐国覆灭,四海归一。

  嬴政终于完成了当初在韩国之时和韩非所说的野望,完成了九州同贯、六合同风的伟业,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帝国。

  新帝国,新气象,自然不可能如过往治理秦国一般治理这个新的国度。

  朝堂之上诸多大臣每日都在议论纷纷,随着他们的议论。

  一条条政令从朝堂之上依次下达。

  废分封,实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几乎每一条新的政令出现,都会在天下各地掀起一场浩大的风波,与此同时,诸多好不容易才在灭六国大战中幸存下来的士卒们也没有闲着,在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囊括了其余六国,统一后的浩大国土上四处奔走,镇压叛乱,风波。

  在秦军的镇压之下,各地风波才起,就又迅速被扑灭,不论那些六国余民愿与不愿,他们的故国已经没了,而今都是大秦的子民,都必须得遵守大秦的律法,在严酷的法律下,他们努力的学习秦国的文字,学习秦国的风俗……从衣食住行,到度量衡,生活中各种无处不见的细节,这个统一后的大帝国,正在一点一滴的缓慢改变。

  然而,平静的外表下面,总是少不了所谓的暗潮。

  那些家破人亡,却又野心不死的六国余孽,亡国逆种,终究是改变不了他们那颗妄图于复仇的野心,然而秦国如今刚实现统一,正是如日中天之时,让他们看不到丝毫机会,他们也只能小心的蛰伏、蛰伏着……然后等待、等待复仇的时机。

  藏匿在深山、混迹于江湖之间的农家、楚国覆灭后,一路流窜的楚项残余,楚国最后的火种……所有的叛逆者在这一瞬间仿佛都消失在了大地之上,天下平和得可怕,只有大秦铁骑在四处奔走,西到广漠,东到沧海,南至岭南,北及塞北……天下除秦之外,再无其它声音。

  骊山深处,阴阳家。

  在那天夜里东皇太一为白川所败,东君叛逃之后,整个阴阳家就蓦然沉寂了下来,平素作风张狂的阴阳家弟子也是一夕之间变得低调了许多。

  期间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大概就是在灭楚之后,月神曾进入章台宫之中,隐晦的向着嬴政提起了一件事。

  那就是建造蜃楼,出海求仙。

  只是彼时天下未定,耗费诸多财力物力去建造蜃楼于国无益,所以嬴政并未同意。

  此番,随着秦国覆灭六国,统一天下,阴阳家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寂寞,再度起了动作。

  或者说,他们投靠秦国,就是看在秦国有希望统一天下,收集起全部的苍龙七宿。

  纵然如今苍龙七宿依旧未曾齐聚,但并非是所有的苍龙七宿都随着国家覆灭而下落不明,至少,在秦国的手中,此刻已经拥有了大半的苍龙七宿。

  哪怕有些勉强,但计划,确实可以实行下去了。

  寒夜寂寥,紫微星垣散发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悬挂在天穹之上,那宛若雕塑高踞在九层高台之上的东皇太一心血来潮,突兀起了一卦。

  而后连夜将其送至咸阳宫内。

  这一卦的具体内容除了嬴政和东皇太一外无人知晓,但隐隐间,据说和两个字有关,二字为长生!

  《道德经》有: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长生不死,久活于世。

  可以说,这几乎是世间每一个人都渴望的事情。

  早在多年前,阴阳家袭击韩非,妄图从他口中套取苍龙七宿秘密一事失败之后,东皇太一曾亲赴咸阳宫,以长生之说,说服了嬴政未曾追究阴阳家。

  甚至于还说服了嬴政允许阴阳家去探寻苍龙七宿。

  不过那时的嬴政年轻力壮,满腔心血全部放在了覆灭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度之上,对于长生不死,虽也向往之,却并没有将所有的精力放在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之道上。

  眼下,天下已经统一,他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伟业,往日之野望已经达成,世间的一切都变成了他的似有,无论是权势,富有……他都已经达到了巅峰。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这天下间只要有的东西,他伸手便可以拿到。

  俗世之间,他也是绝巅,于是,不可避免的,在野心膨胀到一定程度后,他终于将视线投到了那些俗世难以企及的领域。

  章台宫中,灯火阑珊。

  时隔多年,东皇太一再度在嬴政面前提起了海外仙山之事。

  对于海外仙山的虚实,以及长生不老泉的说法,嬴政很多年前就听东皇太一说过,甚至于如何抵达海外仙山,阴阳家也给了说法。

  建造蜃楼,前往海外仙山,以苍龙七宿为信物,开启仙山外围的结界,进入仙山之中。

  再度听东皇太一讲述了一番求取长生不老药的方法之后,嬴政又向着东皇太一问出了一个问题,“除去苍龙七宿,建造蜃楼之外,还需要什么?”

  听到这句话,东皇太一面具之下不禁勾勒起了一丝冷笑。

  当嬴政说出了这句话后,意味着他对于长生不老,已经动心了。

  也不奇怪。

  天下未曾统一之时,嬴政自然不会去追求那虚无缥缈之时,但眼下,天下已经尽数归于秦国,嬴政身为天下至尊,俗世一切无所不有,所追求之物,自然有俗世之中转向为世外。

  长生,便是其一!

  沉吟了一会儿后,东皇太一开口道:“海外仙山缥缈无踪,想要寻找到仙山的具体所在,我们还需要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蜀山巫族所守护的至宝扶桑神木!扶桑神木乃是神界、人界、冥界的大门,神人之门因为绝天地通已经被隔断,所以我们还需要它来作为指引,让我们能够成功抵达仙山。”

  “蜀山……”嬴政听到这个陌生的称呼,眸光微微闪烁,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深夜时分,东皇太一离开了章台宫,重新回返阴阳家。

  就在他离去之后不久,又有一人来到了章台宫之中。

  “见过皇帝陛下!”

  白川拱手,向着嬴政行了一礼。

第477章 延寿之道

  章台宫中,嬴政将东皇太一所说的海外仙山、蜃楼以及扶桑神树的事转述了一遍,又向着白川问道:“此事你怎么看?”

  白川沉吟了一会儿,道:“满口谎言!”

  “哦?”嬴政有些讶然,似乎是好奇白川为何会做出如此评判。

  “何以见得?”

  白川沉声道:“苍龙七宿,固然神秘,然而古往今来,却也有不少人参透了他的奥秘,若真的事关长生,缘何当世见不到一个长生者?”

  只此一点,就道出了长生的骗局。

  如果这世上真的有长生不老之人,当世为何不见一人?

  嬴政听到白川如此直白的话,也是眸光一凝,不过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赞同白川的话语,而是沉吟道:“也许是因为那些破解了苍龙七宿的人没有能力前往海外仙山去取长生药!”

  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毕竟过往那些疑似勘破了苍龙七宿秘密的人可不如当世之大秦,一统天下,富有四海。单单国力,就不在一个层面上,除了国力之外,还有技术。

  技术在进步。

  至少用以往的技术,想要建造蜃楼出海,难度颇高。

  白川默然不语,但嬴政从他的神情,依旧是看出了他的想法。

  “所以,你坚持认为,长生不老药的说法是谎言?”

  白川开口道:“若这世上真的有长生,也绝对不可能寄托于一味来历不明的药物。”

  嬴政敏锐的注意到了白川的话,又问道:“依你之见,该如何求取长生?”

  白川既然言称世上若有长生,却非依靠药物,那么他定然是知道真正的长生之道。

  白川向着嬴政反问了一个问题,“陛下可知修行者的寿数几何?”

  “修行者?”嬴政一怔,旋即回过神来,“愿闻其详!”

  “举个简单一点的例子,就说阴阳家的太上长老楚南公,他如今就已经九十多岁了,虽然外表看似苍老,风一吹就倒,但实际上,他的气血并不逊色于年轻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大概还能再撑个几十年才会气血衰竭,步入死亡,而在这过程之中,如果他的实力能够再度进行突破的话,再延寿个数十载应该也不是问题……”

  嬴政听到白川的话,眸光微微闪烁,他正要说这并不能证明修行就可以延年益寿,白川又举了一个例子,“除了阴阳家的楚南公之外,道家天宗上代掌门北冥子,论及年龄,比起楚南公还要大,已经百岁高龄了,从外表来看,却只有六七十岁的样子,而他的气血,较诸楚南公,还要旺盛许多……”

  “儒家荀子,已经九十多岁了,身形之健壮,不逊色于任何壮年之人!”

  “上古之时的彭祖,相传寿八百载而终……”

  白川将一个个例子依次举出,虽然这些人都并非长生不死之人,但毫无疑问,他们的寿元相较于这个时代平均寿命才三四十岁的普通人,无疑是高上许多。

  尤其是荀子,在原本的历史上,应该在十几年前就死了才是,结果在这个世界,硬生生的活到现在,按照原著剧情,还要活不少年。

  将这些例子举完之后,白川又道:“这些人,虽然没有获得长生,但毫无疑问,修行,可以切实的提升寿元!”

  “既然能够提升数十载的寿元,那么,就可以提升数百年的寿元……如果真的修行到超凡入化,通天彻地的境界,长生并非虚妄之谈!”

  白川将自己关于长生之道的看法说了出来。

  嬴政不禁陷入了沉思。

  通过修行来提升寿元,看起来提升的寿元比不上长生不老药,毕竟按东皇太一所言,依靠长生不老药,可以直接获得长生。

  然而反之,如果苍龙七宿真的这么神奇,其秘密乃是涉及产生不老药,为何古往今来,没有一人获得真正的长生?

  海外仙山缥缈无踪是一个原因。

  但却绝非世上没有任何一个长生者的理由。

  相反,白川所言的彭祖寿八百载之说,却是典籍之中有过切实记载的。

  庄子在《逍遥游》之中就曾言及:“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哪怕其真实寿元没有八百载,也绝对远超常人。

  除此之外,道家北冥子百岁高龄,楚南公、荀子,皆是九十多岁了,如果按白川所言,他们的一身气血和年轻人差不多,毫无疑问,他们皆是长寿之人。

  这虽然不是传说之中的长生不死,但却是现实之中,长寿的典型。

首节上一节248/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