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93节

  宁青儿不喜管事,姬延就把分到内宫的土豆,全权交给墨雨处理,连御膳房也干脆一起打包。

  再加上先前交由墨雨打理的十多处皇庄,墨雨想不成为小富婆都不行。

  墨雨还在叭啦叭啦的算帐,头都没有抬起,“还说呢!雨儿收的钱,还不是要给大王花出去。”

  姬延哈哈一笑。

  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他现在只负责花销。

  “大王,看你把雨儿忙的。”宁青儿也凑趣道。

  姬延嘿嘿一笑。

  说起来,他还真是这么想的。

  不给这几大美人各自找些事情做,谁知道会不会闹出什么宫斗来?

  这样虽然忙些,倒也充实啊!

  “青儿,孤好像很久没有痛你哦!”

  “啊呀哪有,才过了三天!”

  “青儿你记得这么清楚,一定是想孤了呀!”

  “没有没有,大王,雨儿还在这里……”

  没办法,不忙起来,怎么会生活充实?

  一斤土豆兑换三斤粟米,不但让百姓都能够吃到美味的土豆,也让户部的粮库快速充实起来。

  之所以要换粟米回来,还是因为贮存的条件。

  土豆啥都好,就是不好贮存,这一条姬延也很苦恼。

  真要大量的种植,销量还真是会成问题。

  这也是为何姬延就是不答应扩大土豆种植范围的原因之一,甚至严令宁江山,不可将土豆的种植技术流出。

  已经是二九天气,姬延决定带着四大王后出去巡游,特别是新收下的土地。

  第一站,就是申毛等四国割让出来的卫郡。这是让将四国土地整合到一起,新设置的一郡。

  不过才到卫郡,就接到万古流的消息,宋国的信使前来求救。

  “这么快?”姬延嘴角一弯,他已经想到最大的可能。

  “拿上来吧!”

第95章 吴起苏秦

  “是,大王!”

  吴典进了暖车,呈上万古流的奏章。

  果然,宋国因为占据了郑国大部的土地,更处死了郑公,眼下正受到卫、蔡、陈、鲁四国的压力。

  此四国以鲁国为代表,要求宋军退出郑国,由郑人解决自己的问题。

  所谓的郑人,就是郑公留在鲁国的质子,郑平。

  这四个诸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卫、蔡、陈三国相比宋国的体量实力,是要小上一号的,却也不能小看。

  随便两国一个联合,宋王就得要头痛不已。

  至于鲁国的体量实力更还在宋国之上。

  姬延早有准备。

  “你回丞相的话,就说,找不到孤的行踪!”

  宋王想把他轻易拉下水,别想。

  郑国近九成的土地是给了宋国,攻入郑庭、击杀郑公的风光,姬延可是都白给的。

  “是!”

  吴典也不问为什么,只管照做就是。

  以万古流的智慧,也能看破大王的意图。

  “美人,前面就是卫郡最美的雪景之地!”姬延的心情,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

  直到两个时辰之后,又有李立的密报送来。

  正是鲁卫等国的动向。

  “竟然真要动手?”

  姬延惊讶了。

  鲁国卫国等四国,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更在郑国鲁国的边境上置兵,其中卫国蔡国的大军已经进入到郑地,各有五万军,这已经是卫国蔡国的七成兵力甚至是八成。

  而陈国的五万大军摆在宋国的西南方向。

  鲁国更是十二万大军压境,大有宋王不让步,就要把宋国一举拿下的意思。

  这么猛?

  姬延沉默了。

  至于鲁国背后的齐国,动向更是诡异。

  照说,齐国先前放出风声,要打鲁国的主意,无论如何,鲁国得要有防备吧!

  就算不屯兵边境,也得有些准备。

  但现在,鲁国压上全国七成的兵力,这是无视了齐国么?

  太诡异,哪里有些不对劲!

  姬延越想越是感觉有些不妥。

  在他原来的想像,宋国一口吞下郑国,必是会受到周边大国的压力。

  只是一来威胁来得太快,二来也能看出,鲁国联军大有拼个你死我活的意思。

  犯不着啊!

  姬延以为,正常的做法是这样的。

  首先当然是愤慨,然后应郑平的再三请求,打着为郑民请命的旗号,邀集数国,声数宋国的不对,要求郑平归国,重掌郑国。

  宋王当然不会放弃这么大的一块肥肉,那接下来就是各种谈条件。

  如此一来,甚至要到明天春天,这仗才打得起来。

  而且多半是雷声大雨点小,各方都要留力,打成一个烂局,再由更外部的大国,如齐、楚等国出面调停。

  姬延也设计好自己出场的时机,就是刚刚打成烂局的时候,果断出手帮助宋国,必能再得些好处。

  现在鲁国联军直接越过前面几个流程,这有点不讲武德啊!

  姬延揉了揉太阳穴。

  身后,好几只柔软的小手一起上来。

  不过片刻,姬延舒服到想叫。

  “让你们捏!现在本王来捏你们!”

  瞬时,王车里面发出奇怪的声音。

  “不要停,继续走!”吴典眼一瞪,令王车再次转动起来。

  停不下来啊!

  王城之内,李立脸色难看。

  他已经被大王催促了两回。

  看似不多,却极不寻常。

  大王还从来没有这样催促过。上一次还是要找出白起。

  只是这回,李立的头绪实在不多。

  如此多的国家同时向宋国发难,要从哪里下手?

  虽然言候司已经扩充了人手,可新手太多,都派遣出去一时也没有什么用处。

  “大人!”

  值班的小吏又送了一份情报进来。

  是关于楚王的动向。

  李立没有敢大意,仔细看过,才判断与宋国之事无关。

  “齐王,你到底在干什么?”

  李立看着窗外的冷月,一声长叹。

  和姬延一样,李立也想到了问题的症结会不会出在齐王身上。

  但齐王甚至是齐地,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作。

  齐国有盐铁之利,只要不用兵事,可是享受不少。

  可是,齐国的西南边出了这样的大事,齐王竟然全无反应?

  这本身,似乎就不太正常啊!

  “来人!将近一个月里,所有有关齐国的消息全部送来。”

  哪怕花费一天一夜的时间,李立也决心要找出蛛丝马迹。

  就在鲁国边境十里处,鲁军中军大帐。

  两名将军模样的鲁人正是谈论军中诸事。

  末了,下首的一人叹道:“不知国君如何打算,鲁国的身后就是齐国,若是鲁国全力出军,齐国却来抄了我等后路,岂不是大祸临头?”

  坐在主将位置上的将军,却是一阵沉默,方道:“秦开将军,这是国君的命令,我吴起只能执行!”

  此次鲁国联军对宋国大打出手,莫说姬延不明所以。

  哪怕是鲁国的大将军吴起秦开等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鲁国面对的最强敌人,一直都是齐国。

  帐外,一道黑影缓缓退走,就像从来没有在这里出现过。

  这个消息,很快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王城,言候司李立大人手里。

  不只是在鲁国的军营里,鲁国宫廷内外,朝野之中,竟是无人知晓,怎么郑国就值得国君如此大动干戈?

  直到三日之后,这消息的来源终于传出来,仍是一个叫苏秦的人见过鲁顷公,凭着无双的辩才,说服了鲁顷公,联兵四国,向宋国宣战。

  传出这个消息的时候,宋国境内已经是烽火连天,鲁军两路由东北方向攻入宋国境内,陈国的五万大军也越过了边境,正向深处攻击发展。

  至于卫蔡两军,则是进入了郑境,摆出一副要切断郑境内宋兵退路的架势。

首节上一节93/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