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乌桓族,姬延早有收服并同化的打算,这些张仪是知道的。
“既是大王已有万全之策,臣等自当遵从。”
姬延笑道:“若是乌桓王愿降,自是最好不过。孤也可以给他相同的待遇。”
张仪明了,“分成两个部分的乌桓族,自是能够放心的。”
其实,姬延所想更远。
收服了乌桓族,以后还要用这些蛮夷的兵源去征战整个北方,无论是箕子朝鲜还是林胡、匈奴,甚至是楼兰什么的,姬延一个也没有打算放过。
留着也是碍眼。
既是议好此事,张仪也就告辞而去。
次日一早,张仪又来。
姬延懒懒的起来,洗漱之后方才见过。
张仪道:“大王,我军中战马实在太多,看管不及,昨日少了三百多匹战马。”
姬延眉头一挑,“到底为何?”
原来,匈奴军的骑兵都是有换乘用的战马。而前日一战,得到战马无数,近八万匹匈奴战马。
再加上项羽和霍去病在铁头关处所得,近乎十万之数。
而掳得的驭马人却少得可怜,无法看住如此数目的马群。
姬延头疼,“这么多的战马?”
怎么战报上没有写明?
张仪苦笑,“大王,战报上是写了的,只是如今我军战马颇多,被你忽略了而已。”
姬延点点头,好像是这样的。
已经连续往洛邑送去了好几批战马,甚至还有战马等在灵县没有来得及运走。算上滞留在灵县的战马,共计有三万之数。
这样的数目,对于大周朝已经足够。
若是数量再多,反而成为负担。想想三万匹战马需要的米粮数目,就会令兵部头疼不已。
姬延灵机一动,“何不让索木贴派人将这些战马送去上谷城中?让那些乌桓族人来放牧就是。”
张仪道:“臣也有此意思,只是路途颇远,又恐乌桓人借机逃走。”
姬延又道:“若是不放心那些乌桓族的俘虏,还有一计可用。”
那就是马户。当年朱元璋的马户,就是把马匹寄养在农户手里,而收养了战马的农户,则不用交纳赋锐。
现在上谷郡内多的就是无事可做的燕国百姓。
给他们一些事情做,大周朝不用担心这些战马养不好,也给了这些农户一个生存下去的机会。
张仪赞道:“大王此计甚好。只是这些被选中的农户,得由当地推荐才好,省得连人带马一起失踪。”
姬延道:“先生说的不错,如今燕国凋敝,百姓无食,难免有人把主意打到军马的头上。”
张仪道:“既是如此,臣这就去安排诸事。”
张仪乃退。
蓟城,燕王宫。
燕王与诸文武大臣皆在殿内。
既是与匈奴议和,每日要供给匈奴军的米粮等物都要送去,还有金银财物等等,几乎让蓟城为之一空。
更可气的是匈奴先前只说取燕王宫及诸王公大臣府内的女子三百人,现在却是远远超过。
每时每刻,蓟城的各处都有哭号声音传出。
但凡有些姿色能够让匈奴人看到,直接上手就抢。
反抗?
当场格杀。
整个蓟城都在痛苦的抽搐着。
这还是只放一百名匈奴人进来挑选。
殿内,众臣皆是一脸愤怒,纷纷诉说自己府里的凄惨。
“大王,那些蛮夷入得我府中,一路打砸,见女就抢,实是不堪。请大王派人出面,与那些蛮夷交涉才好。”
“大王,臣等府邸被那些蛮夷搜寻了数遍,这要几时才是尽头?”
“是啊,本来燕国答应了奉献三百名女子,现如今三千之数都不止啊!”
“可恨连老夫家里的传家宝也给掳去。那可是价值连城的美玉!”
眼见诸臣纷纷诉苦,燕王也是一脸的幽怨之色。
他的燕王宫更是被糟 蹋得不成名堂。
从宫女到后妃,连他年幼的女儿也不能幸免。
只是他也明白,既是投降,能够保得自身的性命已经是不错。
派人去说理?这不是笑话么?
就在君臣相泣之时,外面传来惊呼声和粗暴的笑声。
“父王救我!父王救我啊!我是昭德啊,你最爱的小女儿。父王啊,呜呜呜,你是燕国的王啊!”
撕心裂肺的声音传来,闻者无不动容。
蒋悝气得白胡子一掀,“这些混帐东西,昭德小公主可是才有六岁!诸位大臣,谁与老夫一起去阻挡那些畜生?”
顿时,那些文武大臣更是色变,纷纷围上来,将蒋悝堵在中间。
“蒋大人万万不可啊!虽是蛮夷无礼,无奈燕国已经答应投降,岂可作反悔之事,令天下人耻笑?”
“正是此话。若是我燕国再度翻脸,怕是左贤王要雷霆大怒啊!”
“只忍得一时便好。想那匈奴人并不适宜居住燕国土地,这里迟早还是燕王的。”
“正是如此,我等当牢记耻辱,化悲愤为力量才是。”
“等到匈奴人一旦退出我国,再整顿兵马,必有雪耻之日。”
蒋悝气得须发皆张,“再要忍耐下去,只怕燕国都成为匈奴人的草场,何时才有复仇机会?”
鞠武这时也站出来劝道:“实是燕国没有想到此番匈奴人会倾巢而出,没有作好防备。”
蒋悝怒道:“你身为燕国的丞相,难道没有过失?”
鞠武心头火起,“当初言和的时候,你又有何反驳?”
蒋悝心气一堵,却是一头朝着鞠武撞去。
好在众臣一起扯住,才没有闹出大事。
就在这时,听到外面有消息传来,“报,大周军前日在上汤城再度大败左贤王,左贤王全军败散。”
顿时,满殿死一般的寂静。
大周军又赢了?
左贤王的四十万大军都打不过大周军五万人马?
鞠武最先反应过来,“可是属实?”
那太监道:“消息昨日就传来,赵涛不能相信,再度确认之下方才传来。”
赵涛是燕王宫专门负责情报消息的官员。
这一下,蒋悝当先失声痛哭起来。
早知大周天子无事,他们燕国何至于此?
第835章 燕王为质
毕竟大周军在长城之外就连败左贤王,战力惊人之极。
顿时殿内一片悲恸之声。
一多半的朝臣都黯然泪下。
鞠武脸上也是一阵青一阵红,半晌才喃喃自语道:“这该如何是好?”
不等众臣拿出主意,又有飞报传来,“大王,大事不好,匈奴军由各处强闯城关,已经进入城中。”
众臣还没有反应过来,又有燕王宫的护卫飞报而来,“报大王,匈奴军已经快到燕王宫这里。”
这时,已经不用再听这些消息,外面的骑兵呼啸声音已经听得清清楚楚。
一队匈奴骑兵更是直冲到殿前。
只见为首的徐得一脸冷然的下马。
领着那队人马直奔而来。
顿时,殿内诸臣脸色大变,不知又是出了何等变故。
只有鞠武想到了什么,眼瞳猛的一张,“不好!”
话音才落,徐得已经领军进来。
“左贤王有令,请燕王与诸臣去见。”
薛言一脸的懵逼,站出来道:“如此突然,却不知为何?”
徐得冷冷道:“此是左贤王与燕王议事,你等臣子哪里有插嘴的余地?”
这……
众臣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鞠武硬着头皮站出来,先行一礼,道:“徐得先生,你既是左贤王身边的红人,可知这其中道理?”
徐得淡淡一笑,“原来是丞相大人。既是你开了口,本座还是给些面子的。总之,左贤王找燕王议事,必是天大的好事就是,请诸位无须多疑。”
这些话说了等于没说。
能站在这里的,皆是心思敏捷之辈。
若真是左贤王有好事与燕王思议,何必动用大军入城?
蒋悝更是挺身而出,“徐得小人!你原是燕国的臣子,如何认贼作父,不顾君臣之礼?”
这一声,刺耳之极。
徐得脸色大变,“你说本座不顾君臣礼仪?本座被匈奴人掳去之时,燕王和你们这些忠臣良将又在哪里?本座的妻小被匈奴人肆意凌辱杀戮之时,你可有指责本座认贼作父?”
蒋悝寸步不让,道:“纵是如此,与燕王何干?”
徐得哈哈大笑,“既如此,本座投在左贤王门下又与你等何干?”
蒋悝大怒,“你这乱臣贼子,纵是死后也无法进入祖祠之地。”
不入祖地,便是不能认祖归宗,便是孤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