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509节

  而自身配重太过,又有一个根基的问题。

  总之,束水冲沙,只能用在小口径的河流方面。

第571章 匈奴叩边

  好在予星虽然说错,也有王景反驳。

  若是姬延一开金口,对予星的信心打击可就大了。

  姬延这时又想起都江堰来。

  应该可以借鉴一二吧!

  “诸位爱卿,若是给黄河修一个副河道,用来给主河道断流清淤又如何?”

  这也是在改道的思想上更是一步。

  这一问,众人皆是深思起来。

  未必不行,也未必可行。

  眼见众人无法回复,姬延也没有多等,只笑道:“孤只是一时心血来潮,只想着如何能够治好黄河水患。一来众爱卿可以有一点启示,二来你等也可以有更好的想法。”

  治理黄河,并非一时之功。

  姬延早前定下的治理之法,也不会自己轻易去改变。

  他只是想让王景早些有这个思想准备,大周朝迟早是要一扫六合,成为天下之主。

  那时,他就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治理黄河水患之中。

  而此时,赵国长城。

  一名赵国士卒正在城头上警惕的看着北方。

  在他身后还有一名士卒正躲在城墙的阴影之下。

  午后的炎热,让他们不得不轮流站在烈日下面。

  猛然,那站岗的士卒一声惊呼,“匈奴!是匈奴!”

  正躲着烈日的士卒一下子精神起来,一边起身,一边唤道:“钱三你要敢乱开玩笑,小心老子抽死你!”

  那钱三此时已经明显看清,声音都已经变调,“快,快点烽烟!”

  真的来了?

  那士卒不敢再作怠慢,回头就把早就准备好的柴堆点起。

  因为有动物的油脂存在,火势腾的一下起来。

  这还不说,更因为这些动物的油脂,柴堆发出浓浓的黑烟。

  大片的匈奴铁骑席卷而来。

  因为长城外面,赵国每年都会大规模大范围的烧荒,寸草不留,所以他们的视线并没有阻碍。

  特别是这里居高临下,更是看得真真切切。

  二人都是紧张之极。

  不知道张卫将军能不能及时赶到。

  若是不能,他们的小命怕是要扔在这里。

  钱三有些疑惑道:“匈奴人的速度好像并不快?”

  身边的同伴很快证实。

  而且这数目也并不算多,只有大约数百骑而已。

  然而他们并不敢大意。

  哪怕只是匈奴人的前锋,实力也不能小看。

  而且和华夏族的前锋不一样,匈奴人的前锋往往是一队炮灰,都是寄在匈奴民族下的蛮族。

  真正的匈奴大军,可能就在后面。

  虽然只有数百骑,却也卷起了层层尘土。

  这让整个大地都紧张起来。

  赵国已经传出消息,此回匈奴来叩关,至少在六十万之巨!

  如此数目的匈奴大军,极为难见。

  钱三和他的同伴喉头一阵抽动。

  眼见着,匈奴人的铁骑越来越近。

  “他们好像更慢了?”钱三用力吞了口水。

  咕咚一声。

  同伴目光凝重,“真是倒霉,偏偏又是咱们这里。”

  若是仔细看他们脚下的城墙,是可以看到很明显的被烧过,被重修过的。

  三峰地,的确是匈奴比较喜欢的一个攻击点。

  这里除了三座小小的孤峰,四下都是平地。

  好在匈奴人前进的步伐好像越来越慢。

  在钱三的两侧,一道道烽烟传送出求救的讯息。

  好在没有让他们等到太久。

  竟然是匈奴人先撤走。

  钱三二人惊讶。

  旋即恍然,匈奴人只是来查看此处是否有防备。

  直到身后的马蹄声清楚传入耳里。

  “拜见张将军!”二人一起跪下。

  那赵国将军正一路策马而来,满身都是汗水,根本顾不得与钱三等人对话。

  就在马上向外探去,倒是也看到匈奴的行踪。

  “奇怪了,怎么看样子不像是要攻击?”

  这赵国将军一脸的错锷之意。

  他还并不知道,赵国的边境之上,每一处城头都有一队匈奴铁骑来打上照面,也都没有发起攻击。

  这一下,让赵国一线的士卒不免有些难受。

  见到示警,不能不去支援。

  而且一支援就是大队的人马奔去。

  带上数百人去守城,根本就不可能。

  然而匈奴人却似有意戏耍,四下查探赵国的反应速度,却并没有发起任何的攻击。

  如此一来,不只是一线的赵国将士,就是身后作为主力的两处赵国大营,李牧与廉颇都是头痛不已。

  有心派主力离开关口寻敌求战,又怕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也因此,虽然被匈奴人折腾得辛苦,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下。

  虽然他们合计在一起,也有士卒二十八万之巨,但要把守的地段太过漫长。

  而且匈奴人只要能够突破一点,整个防线就此要崩掉。

  在没有想出万全之策以前,李牧和廉颇皆不敢轻动。

  他们不知,就在燕国边境之上,这一幕也在同样的上演着。

  如此炎热的天气之下,全军将士却不断的奔走各处,可想其军心士气如何。

  更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匈奴人会在夜里也来。

  再说到灵县这里,霍去病同样是气恼不休,阴着脸庞率军回来。

  来了四日,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出去清剿反叛。

  从前日起,灵县等地,皆是传出中山王率大军出了离山山脉,正招集各路中山国旧部、新兵,征伐四方。

  更有传言,中山王已经恢复了大半的江山。

  回到自己的大营内,霍去病扔了战甲,更将头盔狠狠掼在桌上。

  身后,还跟着朱随和白等将。

  朱随更是苦笑劝道:“大将军休要动怒,以后这样事情只管吩咐我等就是!”

  刘奇也道:“怪不得赵燕两国的县守那么爽快,一经开口,就将城池奉来。”

  此时,赵国答应的七座城池,还有燕国答应的三座城池,的确都是交给骠骑军手里。

  但现在,已经有三座城池被霍去病放弃。

  不是打不过,是没法打。

  这中山国的反叛此起彼伏,若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镇守在城中,根本就不用想,过几天必反无疑。

  留下少量的人马也是白白送了人头。

  朱随也叹道:“只怕那赵燕两国的官吏,早巴不得咱们来接手。”

  中山国为何能够几度被灭亡,又几次复国?

  看来这里民风彪悍也是一大理由。

  对于中山王迷一般的信任也是其一。

  只是这种信任,也可以说是本民族的凝聚力。

  中山国人,并非是华夏一族,也没有被华夏文明所同化,这是中山国最大的倚仗。

  只要中山王还存在,中山国还有复国的可能。

  应该也是早算计到这些,赵燕二国才不约而同的,割让中山之地与大周朝。

第572章 一问诛心

  霍去病叹道:“不平此乱,我大军如何放心北去?”

  不用说,大周的粮道必要经过此地,若再行向别处,路途必是更加遥远。

  然而别说进军北疆,就只是要固守这些城池,霍去病都叫苦不迭。

  难怪那些燕国的县守一个跑得比一个快。

  先前灵县的县守还与霍去病磨了几句嘴皮子。

  后面那些县城可好,直接就扔了狗符,撤军。

  半点废话都没有。

首节上一节509/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