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冒汝自己的如夫人,何必遮遮掩掩?
不得不说,越王的运气真好,竟从国内找到如此级别的美女。
至于施夷光会不会掳走葛翠,倒是小事一件。
不对,应该说是没有半点可能性。
别的不说,冒汝会让施夷光如此涉险?
而且程宰可以肯定,若是施夷光真与葛翠有些仇恨,根本不用施夷光动手。
只要一个眼神,大把的人会替她出手。
那种美已经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以程宰的年纪和身份,都要面红耳赤,心脏加快。
若真是有人与施夷光结仇,他都要恨不得上去捅两刀。
回到起点,他该怎么收场?
这可是天子的女人!
第550章 河工大计
乾坤殿内,姬延正与众臣在商议河工大事。
王景、工部尚书赵有德、户部尚书刘兼、内阁两位丞相大人万古流和吴理皆是列座。
姬延开口道:“赵爱卿,你先来说说吧!”
虽然王景是治水能臣,但工部的尚书还是赵有德,不能不给他几分面子。
赵有德赶紧道:“大王!今年的大水,诸位也都看在眼里。若要用心治水,如今就要开始准备,以免措手不及。”
“洛水大涨,黄河大涨,以至道郡受灾,不得不以道郡北边的三县作为蓄水之用。民力、国力损失极大。如果要杜绝再有此类水患,须将整个洛水的下游段河堤加固才可。”
否则,这里修好了,那边又决堤,全线崩溃,白费人力财力。
“然而我朝新收了天河郡,更是黄河水患的要处。但凡黄河大水,天河郡必是重灾之域。若想要天河郡长治久安,化河患为良田,必得要重点整治!”
“除了天河郡的全境,还有南阳郡也有一个县域是在黄河边上,也得要一起治理才是。”
赵有德说完,众人都在心头算计。
无人接话。
不说别的,一个黄河大工,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的民力财力。
动辄数十万人的出工,数十万的米粮供应,还有取石取土,都是问题。
而且黄河之堤和王景治理东滩和洛邑还不一样,无法等量视之。
这些,身为穿越者的姬延,自是知晓的。
姬延道:“今年的洛水之患,几年一遇?”
赵有德想了想,“实属罕见,老臣从未见过。”
王景也道:“如此大水,的确是少见,臣虽没有见过,也大致估算过,应该是七八十年间,就会有如此一场大水。”
今年大水的特点在于两条河流的涨水期重叠,而且水势也都是罕见。
黄河水还好一些,十年九患也许夸张了一些,但十年里有三次这样的大水,是一定的。
至于洛水,一般是很少出现这样的大水。而且若不是恰好黄河也有大水,是不会把洛水给顶了回来的。
赵有德道:“臣稍有计算过。黄河的大堤重修,若是要修成与原来质量的河堤,南阳到天河,共需要动用五百万的大工,费粮约为二十万石。若是要修成质量最好的河堤,则这个数量至少要翻上两番。”
这里的五百万个大工,并不是五百万人一起动工,这样的工程就是把整个大周朝动员起来也不够。
五百万个大工,是计天时的,一人一日,为一次大工。
“洛河一线倒还好办,道郡这一段,需动大工十万,费粮四万石。但洛河在天河郡一段,花费就要多些。”
道理也简单,一来天河郡地段,洛河的河岸要长一些,二来也是洛水在这里入黄河,更需要要坚固河堤。
赵有德说完这些,看了刘兼一眼。
后者当然不乐意,“大王,别说将天河郡修得如同西滩一样,就只是普通的修建之法,户部也不能接受。”
除了动员民夫,调动米粮,还得有银子。
大周朝现在哪里来的银子?
虽然有王信那里源源不断的卖出纸张和瓷器,也挡不住征战之苦。
能挤出来的用度,户部都已经做到,再找户部出钱就真只有卖裤子。
吴理却道:“既是最少要五百个大工,这人数也很巨大了。”
赵有德道:“至少需要十万民夫同时上堤,方才做得出五百个大工。”
修堤,得到了枯水期方才可以,但这样的时日仅只有五个月左右。这五个月里,还不能日夜动工。下雨要休息吧?下雪要休息吧?后面还有一个除夕,也得要休息几日吧?再然后,再然后就春耕,想不去种地都不行。
如此七扣八折下来,真正能在工地上的时间段也只有两个月而已,正好就是五十日。
五十日,十万民夫,就是赵有德计划中的五百万大工。
吴理又冲着王景道:“王大人,天河郡虽然还有民众五十多万,只是青壮却怕是不足十万之数,不知你那里还能抽出多少人手?”
王景却道:“王城的建造本就停下,将这里的人手调去天河郡倒是一个办法,既让这些民夫有粮可食,有银可拿。”
王景接着话头一转,“只是这里的青壮也多充足了虎扑营和东滩,堪用之人怕是也不能足数。”
吴理道:“既是如此,不知可否让宁江山那里放人回来?”
王景沉默。
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他能够解决或是建议,需要圣裁。
听到这里,信息也都有些混乱,姬延决定将思路整理一下。
“王爱卿,赵爱卿!孤之意,可否今年先主修黄河大堤,暂时放下洛水段?或者是洛水只作普通的修复?”
洛水这样的大水是很难得有的,那也不至于一定要今年修好。
先把道郡以北的那三县河堤修好就可以,而且无须加固,只要恢复原样就可以。
赵有德迟疑着道:“大王,若是如此,道郡三县的民众今年受了无妄之灾,现在朝廷又不另外调人调粮去加固大堤,只怕当地民众有些怨气啊!”
众臣皆是沉默着不接话。
不是可能有怨气,是一定会有。
谁家被淹成这样,心里不难受?
被大水卷走的,是自己的亲人。被放弃的,是自己的家园。谁乐意谁去!
道郡怎么说,也是大周朝的老地盘,而天河郡和南阳郡却是新近收来。
这样再一想,事情就更是复杂。
若是明年两处皆是无灾,那也还罢了,你好我也好。
若是因为朝廷的调度问题,而导致某一处再遭大灾,必会生出大乱!
想到这里,姬延也头疼不已。
好比掌心掌背都是肉,皆有舍不去的缘由。
姬延目光扫过众臣,最后落到万古流的面上,“不知爱卿可有打算?”
万古流摇头,“大王,人算不如天算!无论大王如何选择,都无法逃过天数。”
三十年一遇的大水,四十年一遇的大水,哪怕是百年一遇的大水,都只是一个概率。
运气好,概率就是概率,有多小就是多小。
运气不好,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也能撞上。
这就是天数。
也是众臣不能替姬延拿主意的原因。
治河事大,唯有圣裁而已!
第551章 姬延的疑虑
姬延在殿内来回走动。
不能决。
实是此事太大。
关系至少百万人口的生死生存。
下一刻,姬延突然慨然而吟唱:
“天不怜兮,黄河水!
身不利兮,背故乡!
日出东方兮难归还!
天不怜兮忠义存!
身不利兮保家国!
千里滔滔兮葬忠魂!”
万古流等人不知为何,正面面相觑间,倒是吴理猛然想起,“大王,这歌赋可是当时道郡?”
姬延点点头。
当初道郡的奏折、消息,都是经过吴理的手。
姬延唱完,犹自心胸澎湃,不能落座。
“孤,每每念及此事,皆是大周朝有负于他们啊!”
姬延的眼角湿润。
眼前顿时浮出悲壮的一幕。
那是齐真的师爷,带着一百多条道郡的普通汉子,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推向了死亡,推向洛水之中。
每一步吼叫,都是对命运的申诉,诉说他们内心的不甘。
才是壮年,正是要养活一家老小的黄金年纪。
他们,怎么会甘心?
只是为了保全整个道郡,他们英勇的奉献。
诸臣沉默。
朝廷有负道郡百姓,再不能让他们再受一回苦难。
只是这样一来,恐怕就会负了天河郡和南阳郡啊!
众臣无法表态。
左右皆是难受。
姬延却是再度发话,“孤以为,宁可让大周朝的百姓辜负本王。孤,亦不能相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