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263节

  这已经明显是给项羽松绑。

  郑国主观上有没有收留中山国人,这一点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现在中山国人就在郑国境内。

  吴典很快把王旨拟好,过目,加印,加玺,又令那言侯司的小校顺道带回去。

  此时的魏军,却是非常难受。

  庞涓率领的这一路魏军,已经增兵到十万人,还是无数将白起赶下黄河。

  不但如此,他想不到白起如此逆境之下,竟然还有心思另出奇兵,夺下另外一处城池诿城。

  如此一来,与秦军在上野的前进基地顿成犄角之势。

  虽然不能对庞涓大军如何,却是如梗在喉。

  而后继的秦军还在源源不断的渡河,已经在数量上压制了庞涓部,达到十二万之巨。

  庞涓几次向魏王讨要增兵,却是迟迟得不到回应。

  原因只有一条,增兵就得要有粮,而现在乐羊守住庞涓的后路已经很是难受。

  乐羊面对司马错的十万秦军,在数量上是有优势的,乐羊军有十五万人。

  问题在于其中的五万人要分守各处粮道。

  而且在司马错将重心调整之后,乐羊还得将本来就薄弱的兵力分出去。

  司马错这一路秦军,没有得到太多的秦国粮草,这一路的距离太长,等于是绕过上党郡,来到后面的前川郡,中间还要经过楚国的边境,携粮不易。

  所以司马错一阵急攻之下,拿不到天平道,转身就将所属各军分出去数支。

  只有一个目标,四下劫粮,为本军筹措到足够的米粮。

  如此一来,本就少粮的魏军各处越发的岌岌可危。

  魏王一日数会,只为粮草一事。

  没有粮草,别说庞涓乐羊这样的大将,就是再来十个项羽也不济事。

  终于,再度向赵、周两国求援一事又被提上了日程。

  洛邑之中,要召连续数次收到魏王的急书。

  请粮!

  很快,姬延回到洛邑,还在宫门口,就见到李立,遂一并带了去乾坤宫中。

  “大王,您要的人都已经找到。”李立只为此事而来。

  姬延打量过了一眼,“你都考核过?”

  殿内,跪了一排的中年人,最年青的也有三十岁模样,年长些的甚至眼角生出颇多皱纹,面相竟有五十之余。

  这在战国时期,已经算是年长之辈,垂垂暮矣。

  李立倒是有信心,“回大王的话,微臣都已经考核过,这些人无论记忆、气度、临场发挥,都还尚可!”

  姬延点点头,好。

  盘算了一下,也没有别的话要交待,只令李立领了这些人出去。

  到了午后,洛邑城里很快就多了一个职业,说书。

  但凡城里大一些的酒楼,那一楼最敞亮的地方,必是有一个说书人端坐在那里。

  “啪!”

  醒木一响,一段故事就出来了。

  而且那内容一听,就能引来无数人的注目。

  王族里面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放在哪一朝哪一代也是吸睛无数的。

  很快,一个个的酒楼开始被引爆。

  一段又一段的陈国宫廷内幕被扯下底裤,一直扒到不能再扒。

  什么二姨子和三妹夫不得不说的故事。

  什么小王爷为何年近三十还不能成亲。

  什么为何上一任的上一任的陈侯为何不能将王位传与太子,却是传了次子。

  总之,每一个说书先生的故事讲出来,都不带重样的,而且效果也是好得出奇,连带着酒楼之外都站了不少人来看书。

  就在悦来酒楼的外面,就惊动了一位朝廷官员闻声而来。

  却见里面人山人海,根本不能挤到近前。

  还是旁人见到陆建官员衣袍,这才心有不甘的让出一条道。

  里面正讲到陈国上一任国主的三妹与之如何的暧昧。

  “说到那陈侯的三妹,当真也是有些容貌的,连郑国国君也都听闻到此事,心里羡慕之。”

  至于如此容貌绝美,说书的先生整整用了一刻钟的功夫去形容,只说得此女只应天上有,胜却人间美景时。

  听得那一个个的汉子都是垂涎三尺,狠不得自己得占花魁才好。

  只是说书先生才说了这里一段,啪!

  “今日只说到陈三妹艳绝一方,郑侯心猿意马这里,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手掌一拍面前短桌,住了口。

  只端起面前的茶水在那里润嗓子。

  什么情况?

  众人猴急啊,也不知道出了何事,这先生竟然就不讲后面的精彩。

  终于,听客们嚷嚷了起来。

  还是有懂事的,总算是明白过来,“请先生润嗓子!”

  啪啪!几个大钱送了上去。

  这个容易啊!

  很快,又有些不差钱的听客人也拿了大钱奉上。

  说书的先生一见差不多,醒木一拍,“既是各位老少爷们看得起,我陈三也就再说他一回!”

  好!

  场下,无数听客纷纷鼓掌助兴。

  人群之中,那位叫陆建的大周官员又听了一阵,方才悄悄退出。

  没有人见到,他出来的时的脸面已经有些黑化。

  “无知小民,妖言惑众而已!如此行径,怎当得大周朝的教化?”陆建打好了主意,回头好好奏上一本,这种妖风一定得要灭掉才行。

  老百姓该干什么事?

  去种地啊!

  没事跑这里听书作甚?

  还有那说书的,不但将王族内幕都掀了出来,更还有些不八流的八卦,这些也是有碍礼法的。

  陆建一路走着,一路打着腹稿。

  若是办好了这事,说不定一鸣惊人,得到大王的青睐也是很有可能的。

  陆建能够想到,别人也是如此。

  甚至还没有到晚上,这话连万古流也听到。

  带话的人叫万清,乃是万古流的亲侄儿,只因父母早亡,向来寄养在他这府里。

  眼看他年纪已经二十有余,却一事无成,心里也有些焦急。

  正好今日听到这事,觉得是一个机会。

  万古流虽不明白这其中原委,却也不会大意。

  “洛邑里向来没有说书人,就是其余诸侯处也不曾有,怎地突然出来此人?”

  万清遂道:“伯父大人,那悦来客栈还只是其中之一,据说整个洛邑城里,这样的说书人不下二十处。”

  万古流轻哦了一声,皱眉起来。

第290章 丞相家事

  虽然万古流在病塌上躺了数日,洛邑城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却也难逃过他的耳目。

  也许是这说书人事情太小,却没有这些消息。

  “那二十处的说书人,都由哪里来,住在哪里,确有二十之数?”

  这?

  万清一条都答不上来。

  “伯父大人,正是因为侄儿不知,这其中只怕有妖人作乱啊!”

  万古流冷哼。

  事出反常必有妖。

  只是反过来说,事情如何会反常?还不是有心人在其中上下其手?

  “万清,你父只留下你这一道血脉,你也是伯父看着长大。我知你看着你万芳哥哥为官一方,心里有些焦虑。”

  “只是凡事讲究一个缘分,你哥那时去洛北郡出任,也是机缘巧合的。”

  说到这里,万古流的思绪都有些回到去年。

  若不是大王决断,以万芳的年纪断不至于出任一方郡守之职,而且洛北两郡皆由他一人作主,几乎可以说是那里的土皇帝。

  而且那个时候,洛北两郡之地,占据了大周朝一大半的疆土。

  为什么大王一定要让万芳就任?还是想让万古流从中多加出力,力保洛北地区不致生变。

  得天之幸,万家父子总算是完成任务。

  只是如万清这样的自家人,都只看到万古流万芳父子的风光,哪里知道其中的凶险?

  大王把大半的疆域都交给你万氏一族,该怎么做就没有一点数么?

  不只是万古流,就是万芳去了洛北两郡一年不到,整个人都老去了三五载。

  万古流看了万清一眼。

  这些话,他却是不能说出口的。

  “万清,伯父已经替你在洛邑大学里报了名。只要好好修行,将来必为大王所重用的。”

  外人不知姬延对洛邑大学的重视程度,万古流却是再清楚不过。

  最好的人才,最多的钱粮,连军械监、虎扑营、东滩、各处矿产等等,全都交给洛邑大学。

首节上一节263/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