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175节

  “只是如此一来,就只能请丞相大人和两位副丞相每日到乾坤宫的偏殿里的轮值,以后不再设丞相府,而是在乾坤殿的后面设一个中书府,专门替三位丞相处理文书。”

  姬延这样的提法,万古流也欣然应允。

  也省得他不但要去昆吾宫里早朝,又要去丞相府处理公文,再来乾坤宫里请示,的确是太过费事。

  如此一来,他每日办文之处也就是只有乾坤宫里。

  “不知副丞相一职,丞相大人可有人选?”

  万古流倒是有过考虑,“吏部尚书姬随,户部尚书吴理,此二人皆可一用。”

  姬延也不废话,“即如此,孤先令这二人暂代副丞相之职,前来乾坤宫里办公。若是得堪一用,便是正式发旨下去。在此之时,吏部和户部的尚书,还由此二人兼顾。”

  万古流赶紧拜谢,“大王圣明!”

  很快,各军的调令下去,陌刀军、三军、陷阵营、虎扑营纷纷得到王旨。

  宁虎臣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个知道消息。

  本来他以为此生不会再上战场杀敌,却不料这才一个月过去,竟然又有机会。

  一时间,他这里也是百感交集。

  大王都没有打算放弃他,他凭什么认为自己不能打仗?

  当下,宁虎臣就晋见乾坤宫里谢恩。

  姬延淡笑道:“不必谢恩,孤只要你好好立功就是,只不要太过心急。慢慢打,陈国也是我们的。”

  宁虎臣肃然,“臣,必不有负王恩!”

  姬延摆手,“去吧!先去看看你的姐姐。”

  宁虎臣大步离开。

  只是很快,万古流匆匆又来,稍与姬延行礼一番,便道,“大王,走马岭那里出了山贼,为数众多,已经离硫磺矿只有五里地。幸而走马岭有吴将军亲自坐镇,流寇稍一攻击之下不能得手,转去了虎牢关方向。”

  什么?

  姬延大惊。

  此前奏章里从未有过如此奏报,连李立的密报里也没有。

  总不能这些流寇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至于境内的百姓,有吃有穿,就算那里是郑国故地,也不至于如此。

  万古流苦笑,“大王,以老臣所见,只怕此流寇非流寇也!”

  姬延眼一眯,想起一事。

  “丞相的意思是?”

  万古流也不敢再绕弯子,直言二字,“郑王。”

  此流民乃是由郑国方向而来,号为饥民,实则男子众多,女子不过一成。

  就算真是流民,也是郑王有意而为。

  很快,姬延也想明白郑王为何如此。

第189章 灾后流寇起

  大周朝最强的一支,霸王军,远在齐地。

  而在周楚边境之上,与楚国连战数场,虽然得地三郡,自身的损失也不会小。占据蔡地,却引来郑王的猜疑。楚陈联盟伐宋,又让郑王动起了更多的心思。

  不过哪怕如此,郑王也没敢公然撕破脸皮,而是暗中作了这些手脚。

  进犯到走马岭的这一支流寇还只是三支流寇大军的一支,只是人数多些,足有八千人。

  若是算上另外两支,这些流寇的人数当在一万五六千人。

  姬延一阵急走,“既然如此,让高顺也不用调去,先去打下郑城再说!”

  “至于这些流寇,让吴庭芳分派人手去清剿吧!”

  万古流却有异议,“大王,若只是清剿流寇,何不令虎扑营去?”

  姬延一想也对,“也好,令陌刀军、陷阵营和三军一起攻伐陈国。令虎扑营和然城军配合,清剿上徕地区的流寇。”

  宁虎臣得听到消息,虽然不太乐意,倒是难得没有找来乾坤宫。

  听到吴典这么说法,姬延倒是对宁虎臣又高看了一眼。

  除了郑国陈国的事情,万古流还有一事须与姬延商议。

  就是魏周边境上的流民。

  “大王,如今赵魏两国大灾,民不聊生,从各处边境到达道郡的魏国流民已经超过十万!”

  “这还不止,据李立估计,最多可能有五十万的流民进入道郡。道郡郡守已经苦不堪言。”

  “大王,大周朝收复道郡不过数月而已,虽然大王爱民如子,只是先前项羽为了出军伐齐,已经提前把所有的夏粮秋粮提前收走,更是征召民夫、役兵近万!”

  若不是大周朝还有些存粮,怕是不用这些大灾,道郡就已经乱了。

  虽然如此,如此大规模的流民进入道郡,这让道郡上下很难承受。

  朝廷是有调拔米粮,但流民得了粮食,也因为种种问题与道郡的原住民矛盾重重,甚至发生了数起骚乱,差点酿成大祸。

  姬延大惊。

  这些情况他并不知晓。

  “大胆!如此情况,怎么孤这里一点都看不到?”

  万古流苦笑,“大王,在事情没有坏到一定的程度,都只是小事而已。若是任何的隐患都要上报,怕是郡县两层的主官谁也干不了。”

  “大王!道郡郡守能到这个时候才上报,表现的已经不错。”

  这不是一两千人的问题,是十万人过境,在你家里吃吃喝喝,能不出问题?

  姬延这才缓和了情绪,“丞相大人,是孤心急了。”

  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两个。

  其一,要不要继续收纳魏国的流民。

  其二,如何去安置。

  以现在大周朝的积粮,是完全可以应付五十万流民的。

  但养活了以后呢?听任这些流民再回去魏国,再与大周朝战斗?

  若不能放之归去,白白的养活着这些流民也不可能。

  万古流一旁更是解释道:“大王,大周朝能够安置这些流民的,大约也就是洛北两郡,和新收的蔡地三郡。只是洛北两郡有三水关,面临着魏军的压力,洛北两郡并不太适合,而蔡地屡遭战乱,倒是可以安置一些流民,只是最多不过三万户而已。”

  下徕四郡之地,虽然也可以安置一点,却不可能太多,因为这里人口田地已经相对饱和,不再有多余的荒地。

  至于洛邑附近和卫郡等地就更不可能。

  而新收的随郡等地,大周朝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消化。

  就是要在蔡地安置这些流民,也不能一下子安置三万户的,须缓缓进行。

  姬延叹了一口气。

  大王,真的很难啊!

  “既然如此,暂且全部送到王城这里来,给王景说,这就是孤给他找来的民工。”

  万古流大惊失色,“大王不可!”

  这可是五十万流民,规模何其之大?

  若是魏国在这中间动些心思,大周朝上下,一个也跑不了。

  姬延的脸色却是慢慢坚定起来,“周家天子,有代天牧民之责!”

  先前他以为,代天牧民的意思就是他是天子,什么都是他的,他想怎么着就怎样。

  可到这个世界来了近一年。

  姬延慢慢明白,这更是套在他脖子上的枷锁。

  代天牧民,也同样意味着他要代天养民,代天育民。

  民无以食,罪在天子。

  民无以衣,罪在天子。

  民无以居,罪在天子。

  万古流听到这些,也不敢再说什么,“大王圣明!”

  天子以民生,若无民心,何来天子?

  “丞相大人所言也是为大周朝考虑,这样吧!孤,下一道天子诏,罪已诏。”

  此诏,将天下百姓的流离失所,尽归于天子之身。

  此诏,将天下百姓的衣食,尽归于天子之责。

  “大王此法甚可!”万古流想不到姬延有这么一出。

  如此一来,大义在手。

  姬延点点头,“丞相着手这两件事吧!先将流民一路送来,再过两日,孤在昆吾宫前作天子诏书!”

  万古流应声退下。

  此时的下徕郡宁县,吴庭芳早已派来手下叶春前来守城。

  他带来两千然城军,再加上这里的县城守备也有一百多人,算起来可以勉强与流寇一战。

  此处地理重要,若是宁县一失,流寇可以长驱直入,到虎牢关下叩关。

  虎牢关动摇,怕是大王就要龙颜大怒了。

  除了派出叶秦这一路人马,吴庭芳还派了他的副将邓芝芳另率了三千五百然城军去四下围剿这些突如其来的流民大军。

  五千五百人的军士,已经是吴庭芳能够做到的极限。

  要知道然城军有多少人?总共不过八千人,却要守备从道郡到计城的数百里地界,整整五个大郡。

  还要守备虎牢关和走马岭这样的要地,防备北边的魏国、南边的陈国、东南方向的宋国,和东边的郑国。

  吴庭芳甚至只能自己驻守走马岭的两处矿区。

  好在然城军是野战军,各郡各县皆是多少有一点自己的守备力量可供调动。

  虽然兵部又给了然城军新招两千军士的名额,只是可惜远火救不了近渴。

  此时,宁县的城外,一道黑线滚滚而来。

  终于来了!

  叶春双眼一眯。

第190章 狭路相逢

  然而此时,对面的流寇却没有急于上前,反正是停顿下来。

首节上一节175/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