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80节

啊,神呐!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

您这是派来座下的莲花童子给我们希望来了啊!

老天爷您真的开眼了呀!

郑长生真的是想象不到佃农们竟然对他顶礼膜拜,搞的他是措手不及。

上到几十岁的老人,下到刚会走路的顽童,呼啦啦跪倒一大片。

叩头不止,口称小菩萨恩公,更有掩面落泪,泣不成声者。

场面很宏大,后果就是郑长生都被感动了。

眼含热泪的挨个扶起老人孩子们,小七站在少爷身后眼圈也是红红的。

这些人能有今天,全是少爷的心善所致。

如果不是少爷卖了祖传的图纸换钱,哪里会有他们的安家居所动工?

人,说复杂可以很复杂,可是说简单也可以很简单。

郑家庄园的这些佃户们,此刻就是简单的。

表达感恩的方式也是简单至极,倒头就跪,这是最直接,最干脆的了。

郑长生真的是被这些朴素的佃农感动到了,这就是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的传承人啊。

也正是有了他们这些底层的苦难的百姓们,才有了中华几千年的辉煌延续。

归根究底,无论是王朝更迭,还是历史变革,都是他们这些人推动的。

可是往往受苦受难的也是他们。

无奈啊,社会封建思想形态的固化,阶级集团的对立,往往他们怒而起义,可是往往获利的并不是他们。

虽然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可是却从未享受过历史前进带来的红利。

所以,郑长生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够对他们好就绝不含糊。

工程是恩师方克勤帮忙找来的人承包的,据说是工部下面的匠人。也不知道师父怎么这么大的能力,竟然能够请的动朝廷工部的人来办理此事。

难道他老人家就不怕人弹劾他一个公器私用的罪名?

可是看着师父方克勤微笑不语的样子,他似乎又明白了什么。

额,这一定是老朱让他这么干的。

绝逼是这样的,要不然以方克勤的脾气秉性怎么会做出公器私用的事情来?

再说了,就算是他能做的出这样的事情,可是他一介言官怎么会请的动工部的大匠作?

所以,只有一个解释,老朱开口发话了,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好吧,感谢老朱,感谢小七。

额,小七?想到小七,郑长生回头观看。

只见小七眼圈红红的,正拉着章欢的手述说着什么。

看章欢一脸紧张的表情,就知道她在安抚着小七这丫头。

感性的女人,就是泪水做成的。这是郑长生得出的结论。

这丫头一动感情就流泪,也不知道她的泪水会不会流干?

天下受苦受难之人何其之多,就算是流干眼泪又有什么用?

以后得好好的引导一下这丫头了,恻隐之心可以动,也可以施以援手,可是动不动的就哭的眼睛肿的像桃子,这就要不得了。

“看来晚上回去又要费上两个鸡蛋咯!”

郑长生心里无奈苦笑着暗道。

匠作们为郑家的佃户建造房屋,而且是以极低的价位承包的。

郑家肯定不会亏待这些匠作们的,于是乎郑家大锅饭的时代开始了。

金陵城中源源不断的菜蔬、鸡鱼肉蛋送来,这些都是郑家免费的提供的,当然佃农们也可以免费的食用。

本来郑家庄园的人也是打算在工地就餐的,他们在郑家村的时候就跟大家同吃大锅饭,也习惯了的。

可是随着方克勤的到来,他们不得不改变计划,小七顶着哭红的眼睛亲自下厨做上几个拿手的好菜。

方先生是少爷的恩师,岂能用寻常饭食招待?

她做的都是方先生以前在郑家村的时候得意的那几口。

大肘子炖的稀糊烂,入口即化。

还有那香喷喷的肥的流油的大肉片子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酱排骨也得来上一份,方先生当初能够一人吃上一大瓷盆,连汤都能喝光咯。

小七掰着手指历数着方先生的最爱,然后在章欢的帮衬下一道一道的烧制出来。

方克勤很感慨,郑家的饭食永远都那么的实惠,不讲究卖相,只讲究口感。

当年自己都没吃够呢,就突然间奉召进京听用。

来京师帝都这几年来,从来就没有一道菜是能让他念念不忘的。

今天可是要一饱口福了,就是儿子孝孺没有跟来,他念叨郑家的饭食都要疯魔了。

每次用餐,都嘟嘟囔囔的埋怨没有在郑家村时候的好吃。

一块大肘子,郑长生两手捧着端到师父方克勤的面前:“师父,徒儿知道您老得意这口,以前远隔万水千山,想要孝敬您老都没机会。

这下好了,以后徒儿天天给您炖大肘子吃。”

方克勤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入室弟子,心里美的朗格里格朗啊。

接过来,一口咬下去,香,真香,真的香。

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那个味道,对于吃饭郑家的人从来没有讲究。得意哪一口就吃哪一口。

一个餐桌上用饭,其乐融融的。

方克勤是熟悉了这种氛围的,所以他只管低头大快朵颐吃自己的。

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吃饭嘛,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痛快着呢。

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也不用顾及什么,不论是主家还是下人,都一个锅里吃饭,这才是生活......

第126章 混在文华殿的日子

第0126章混在文华殿的日子

郑家庄园的佃农安居工程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大匠作是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黝黑的皮肤闪烁着健康的光泽。

站在人群中挥斥方遒的架势,似乎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他就是帝王一般。

所有的都按照图纸来,有不懂的新手生瓜蛋子的弟子过来请教他,

这一刻他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讲的唾液横飞,恨不得来一场人造雨。

弄懂了的新匠作擦一把脸,尽管都是臭唾液,可是心里是美滋滋的,一个个都点头心满意足的干活去了。

他的弟子以享受大匠作的唾面雨而自豪,没有经历过的都不是成才的料。

在匠作监里但凡是出头的匠作,你看哪一个没有同样的经历?

大匠作韩春是营造署的供奉,在匠作这一行打拼混了小半辈子了。

营造方面的问题对于他来说,那是小菜一碟。

自他懂事儿起,就跟随着家里的大人们学习这一行的技术。

虽然他地位在这一行里很是尊崇,但是生活对于他们这些匠人来说并不会恩惠多少。

养家糊口都难,尤其是前元那阵子,几乎都没有什么事情做,也就是大明新朝以来,他们才逐渐的受到重视。

生活条件才算是有所好转。

之前他们也接过类似的工程,那些王爷、公卿的府邸修建,不都是他们干的吗?

可是饶是地位尊崇的王爷、公卿们也从来没正眼瞧过他们,就更不用提给他们如此丰厚的伙食招待他们了,晚上的那一餐还有酒喝。

是以,大匠作韩春是卖了命的干。

谁要是敢磨洋工,偷奸耍滑的,他上去就是一鞭子。

都他娘的让大鱼大肉撑着了咋滴?摸摸你们自己的良心问问自己,啥时候有现在这样被当成个人看待的?

他一发飙,那下面的人谁敢不从?

于是,郑家庄园的工程进度很快,只一个月的功夫就已经初具雏形了。

小七巡视了一圈很满意,这可比郑家村的房子盖的有水平多了。

而且那些泄水的沟渠挖的也和到位,专业的就是专业的,她是竖着大拇指称赞。

能够得到主家的大丫头的夸奖,韩春和几个工头心中自然是甜如蜜。

马屁这个东西,据说是前元蒙古人发明的。

蒙人擅游牧,养骏马。当人们牵马相遇时,长长要拍对方的马屁股,摸摸马的膘如何,并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

就这么一个夸马的行为,衍化而成的语言艺术,任你是名垂千古的君王,还是市井勾栏的贩夫走卒,没有不喜欢的。

可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马屁拍的好,烦恼可就少。

少爷经常这么说,有时候还说,适当的马屁加上些许的慰劳,往往事半功倍。

小七决定活学活用,于是中午的时候给这些匠作头目们加餐——一大盆酱排骨。

果然少爷说的是对的,人心都是相互的,你对他们好,你尊重他们,他们给你的回报那是丰厚的。

小七不由得心里暗暗的得意,少爷就是聪明,他脑子里想的东西咋就跟寻常人不一样捏?

往往还都是对的。

就在小七心里念叨着郑长生的时候,郑长生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搞的文华殿的房梁上的尘土都被震下来了,在午后的阳光照射下,看的格外的真切。

在方克勤的安排下,郑长生进入了大明未来官员的孵化基地文华殿学习。

整个的文华殿现在有一百多人,有公卿权贵之家的子侄辈,也有从全国各地举荐上来的学子。

他们这些人只不过是先期的学员,随着八月份的乡试开始,这里会被充斥更多的学子。

不过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呢,现在的大明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有复苏的迹象了。

但是文官还是太缺乏了,好多地方还都是武将统御,要想把这些武人们替换下来,没有这些读书人是不行的。

整个文华殿一百多人就数郑长生的年岁最小,别的最低也都十五六岁,大一些的都三十多岁了。

混在这些人中间,郑长生感觉有点怪怪的。

咋有一种后世大天朝恢复高考后头一年的那种赶脚捏?

首节上一节80/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