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259节

第392章 第一堂实习课

李憨娃今年十一岁,在郑家庄园长大,年幼时就跟在郑长生屁股后面耍。

也正是有了这个契机,才有机会识文断字,才有机会进入雨花书院。

孩子跟着主家少爷,现在有出息了,这是李小牛两口子睡觉都乐醒的事情。

古人起名字是很随意的,什么狗蛋,牛腚,砖头,瓦块的张口就来。

李憨娃进入雨花书院后,憨娃这个名字当做乳名是叫没问题,要是大名的话就有点不雅了。

是以,郑长生给他改名李汉瓦,秦砖汉瓦不腐不朽,寓意深远。

没有想到,这大雪天气中,少爷和少奶奶会来书院,这让憨娃大感意外。

“憨娃,告诉秦院长,召集医学院的学生,就说本监院有重要的事情要讲。”

“嗳!”

李憨娃放下手里的扫把,撒腿就往医学院的方向跑去。

秦明老爷子年纪大了,上次因为救治郑长生不利的时候,就有心退居林下养老。

这次雨花书院的成立,老朱似乎看到了秦明最后发挥余热的地方了。

是以,秦老爷子担任医学院的院长就顺理成章了。

三百多名医学院的学生列队在雨花书院的大广场上,寒风中岿然不动。

这是郑长生施行军事化管理的效果。

就包括老爷子秦明,披着大氅都精神矍铄的站在队首。

郑长生扫视了一下:“学以致用,是为我辈之终极目的,也是我雨花书院立院的宗旨,恪守的准则。

诸位都是汉方医学中的佼佼者,最近也学习了我郑家先祖所遗留之伤科精髓。

各位带上给你们准备的医药箱,现在跟随我下山。

山下,大量的百姓冻死冻伤,还有房屋垮塌压伤者,年老体衰滑倒摔伤者,急需救治。

记住这是你们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实习,当谨慎医者父母心这句话。用心践行我雨花医学院的宗旨:为天下万民服务!”

实习,这是医学院学生们向往已久的事情。

可是监院大人始终没有给他们机会。

医学,跟其他的学科不同。

别的学科,理论性的东西占据主导,可是医学则不然,光是有理论还是不够的。

是要亲身实践才能够切实的消化吸收,才能够把理论化为能力的一门学科。

在郑长生和秦明老爷子两人的带领下,几百人的队伍带上必备的药物和医疗用具,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小七和吕婉容傻眼了,这叫什么事儿嘛!夫君真会骗人,明明说带人家来看雪景的,可是一转眼间就抛诸脑后了。

不过她们也是理解的,刚才夫君的话她们可是听在耳中的。

那么多百姓需要救治,这才是当务之急。

小七是鲁青山的得意弟子,如果不是女儿身,估计以她现在的水平都可以独当一面了,进入大内御医院也不是不可能的。

她很想跟着少爷一起去做这见有意义的事情,不过看着楚楚可怜的吕婉容,在看着走的很是决绝的少爷的背影。

她很是为难,自己要是在走了,婉儿姐姐可真就是孤家寡人了。

李憨娃远远的跑了过来:“少奶奶,少爷说了,让你们去找鲁青山老神医,等待着他的归来。”

额,好吧,也只能这样了。

......

这场突如其来的雪,着实给大明百姓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京师的救济署已经全员出动了,可是人手依然是不够。

垮塌的房屋要挨个的搜救,冻死者要有人处理后事,冻伤的人需要医治。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事儿啊。

成千上万名伤者急需救治,可是就凭着救济署的那些郎中,明显是不够用的。

作为救济署的负责人梅长图大感头疼。

不得不说的是大民的救济制度还是很完善的,如果不是这些救济署的人员搜救,估计这些百姓早就嗝屁了。

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来说,唯有大明在扶危济困方面做的是最好的。

无他,主要的原因是儒家思想的祭奠吧。

华夏几千年的君主制度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而儒家是以礼和仁为核心。

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儒家思想禁锢了人们的创新发展,但是儒家济世爱民的思想总归是好的。

还有一个最总要的原因,就是放牛娃出身的老朱。

这或许才是救济制度在大明能够得以发展的核心。

老朱出身低微,幼年时吃过的苦受过的罪,印象深刻。

是以,他登上高位后,很是能够体谅民间的疾苦。

他曾经说过:“吾苦在民间,目睹鳏寡孤独,饥寒交困之徒,心常茫然。

今代天理物事已十余年,若民有流离失所者,非朕之初志,于代天之工亦不能尽。”

是以各种救济机构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但是总归是划在救济署的统一管理之下。

就在梅长图焦急万分,都要撞墙的时候,郑长生和秦明老爷子带着医学院的学子们赶到了。

梅长图都傻眼了,这些人是干嘛滴啊。

一个个长衫锦袍的,尤其是带头的一个年轻人,锦衣狐裘,一看就是非富即贵之人。

郑长生无暇理会旁人,一声令下,所有医学院的学子们应声而动。

纷纷找到合适的伤病者,打开随身携带的上面标注着红色十字的医药箱,拿出瓶瓶罐罐的,开始诊疗。

医者?这是梅长图的第一感官。

可是这大规模的医者队伍,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啊,也没有听说京师中有这么法度森严的就像是军伍之人的医者啊。

“敢问公子是何许人也?你们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梅长图看着一个医学院的学生,给一个被房梁砸断腿的人医治时候,伤者发出痛苦的嘶吼声。

他实在是忍不住上前询问。

那学生也不知道从瓶子里倒出来的是什么液体,刚一接触伤者的受伤的腿,就痛苦哀嚎不已。

而且用不明液体冲洗了伤口后,还竟然拿出弯头的针缝合伤口。

神呐!这些人究竟是做什么的啊,怎么如此的治疗伤者。

就像是缝衣服一样的把伤者的露骨的伤口缝合到一起。

太残忍了吧!~?

第393章 救济署

消毒加上缝合这是让伤口能够快速恢复的西医疗法,对于只知道汉方医学的大明百姓。

这些医学院的学生们无疑就是“残忍”的,对于伤患来说这就是粗暴的疗法。

可是这真的不怪他们的,鲁青山和郑长生教给他们的方法就是这样。

当然这只是针对轻伤患者,只要消毒缝合在包扎就可以了。

对于重症患者,比如被砸中肚子,以至于破腹肠子都流出来的人。

那就另一个医疗方法了。

十几个医学院学子中的佼佼者,把伤者用帐篷围起来,灌酒,大量的烈酒使其烂醉如泥,另外再用针灸刺穴,以达到麻醉效果。

无他,没有麻药,要是华佗的麻弗散的配方不遗失,一直流传下来就好了。

关于麻药,鲁青山正在根据郑长生说的,用曼陀罗、川乌等草药研究配制,不过这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能够成功的。

上次给马皇后治疗肠痈的时候,是小七这丫头用针灸麻醉,不过时间并不能持久,要不断的进行针灸。

这种方法太麻烦,还太危险。

如果不是认穴很准,手法高超的话,是根本就不行的。

关于伤科手术,这十几个学子中的佼佼者,今天是彻底的体验了一把。

鲁青山有给他们讲述人体结构图,以及各个脏器的功能和作用,郑长生给他们讲述消毒缝合等后世医疗常识。

这是他们人生第一次面临如此危重的伤患,不过他们内心中是兴奋的。

如果这一次成功的话,这将是对他们的医疗知识的一次升华。

检查有无破损的脏器,消毒,缝合包扎,最后注入一支青霉素。

时间很快,流血也不是很多,要不然失血过多的话,那也是个死。

本来人们以为这人都已经没救了,肠子都出来了,就算是大罗金仙也就不过来了吧。

可是当伤者从帐篷里被抬出来的时候,竟然还有呼吸,而且伤口不在出血包扎的好好的。

看着十几个清洗血污的医学院学子们,伤者家人直接下跪叩首,感激不已啊。

这个伤患已经被列为医学院重点照顾对象了,如果能够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把如此危重的伤者救治活下来的话,那将是大明医学的一大奇迹。

诸如此类的重伤者还有十几个,都被列为重点试验对象。

经过这一系列的手术后,医学院的学子们此时在所有人眼中的形象变得高大光辉了起来。

尤其是那一身雪白学子服,走到哪里无疑都是人们称颂的焦点。

救济署梅长图都要跪了,郑长生一行人,可是解了他的大难了。

秦明老爷子微微一笑:“梅先生,我们是雨花书院的,这位是皇上钦命的郑监院大人。

正是他发动学生们来救治伤患的。”

郑长生冲秦明老爷子笑了笑,他明白秦明的意图,想要给他一个扬名的机会。

“啊呀,原来是郑监院大人啊,小人对您的大名早有耳闻,简直是如雷贯耳,心生敬佩之。

没曾想郑监院大人,是如此的青年才俊啊。

还请大人移步官署,喝杯清茶在走!”

喝茶就不必了,郑长生可没心思去喝茶。

忙活了将近一天了,小七喝婉儿被自己忽悠出来看雪景,就这么被自己丢在书院里,也不知道她们生不生气呢。

“梅署长,喝茶真就不需要了。

首节上一节259/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