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242节

大明朝堂的改革春风悄然间就来临了。

自从胡惟庸出事后,中书省大位就一直空缺。

汪广洋满心欢喜的等待着老朱的召见,可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

这让汪广洋内心之中充满了焦虑,皇上这次也应该考虑我了呀。

之前跟胡惟庸个狗日的争左相国之位失败,他都心怀愤懑,可是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谁让人家后面有李善长这个大后台呢?

现在可着满朝堂来说,论资历,论能力,论人脉资源,谁还有出其右者吗?

不光是他有这洋的念头,凡是在大明朝堂里打滚的人,无不是这么认为的。

是以,汪广洋府门前是门庭若市,管家、小厮迎来送往的一天天累成狗。

可是尽管累,他们内心是充满希望的,是开心快乐的。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他们的腰杆子不自觉的都挺起来了,脸上的笑模样那是发自心底的。

自家老爷马上就是一国之宰辅了,他们这些下人们也应该是水涨船高的哦。

可是也不知道汪广洋是不是没烧对好香,这个在大家眼中板上钉钉的中书省左相国之位置,竟然在皇上的一纸圣谕下取消了。

大明从此再无中书省!

消息传来群臣皆哗然。

宰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自从设立以来,历朝历代无不效仿。

可是他们英明伟大的洪武皇帝,竟然破天荒的把这一个职位废除了。

也就是说,几千年来的宰辅制度自胡惟庸这个家伙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胡惟庸成了终结者。

汪广洋很苦逼,很想哭,很想抱着头痛哭。

现在他的这个位置是尴尬至极啊,原中书省的枢臣,除了胡惟庸就数他了。

可是现在皇上似乎把他给忘记了似的,诏书中一点儿都没有提及到他的名字,哪怕是给他安排一个什么职位呢?

毛都没有提,只字半语都没有讲。

顿时,汪府门前是门可罗雀,连野狗都不在他家府门的廊檐下过夜了。

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啊。

那些家丁、小厮们,一个个的露着苦瓜脸,如丧考妣的样子,看起来都让人咂舌不已,都不敢开门见人了。

所谓世态炎凉也莫过于此吧。

当你风光得意的时候,阿谀奉承之言不绝于耳;可是一旦你失势了,那之前溜须拍马着,一个个的避之唯恐不及啊。

汪广洋仰天长叹一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随后,吩咐仆役紧闭府门,诗酒在口,书墨相伴去了......

老朱的改革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他真的听信了郑长生的建议,废除中书省,直接把六部的地位抬高了一个等级。

施行六部长官负责制,兵、刑、户、工、吏、礼六部侍郎提升为六部尚书,各部单独运作,有什么问题直接上奏老朱。

上面没有了中书省的压制,他们这些人行事方便了许多,各自部门管好自家的事情。

一旦出了事情,首先就拿各部门的老大说事儿。

这样一来行事效率确实提高了不是一个档次,而且这对于老朱的中央集权来说是向前迈了一大步。

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和牵制从未断绝过,可是谁能想到老朱的手腕这么强硬,直接把宰辅这个职位给拿掉了。

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从老朱开始了。

当年宋太祖玉斧一挥,要跟天下士大夫共天下,可是老了老朱这里,士大夫算个屁,就是给老朱家打工的奴才了。

另外随着郑长生这只小蝴蝶的改变,而诞生的朝廷第七部------商务部的地位也又提升了一级。

成为和六部尚书都是一个等量级的大部了。

这让周明通心中高兴的差点没蹦起来。

之前虽然是单独的一个部门,不隶属于中书省,这是皇上为了方便施行商法,开放商道。

这个部门是属于皇上的一个内务部门,就跟锦衣卫的性质一样,是皇家掌控的。

可是现在商务部,竟然脱离于皇室,不再是皇室私产了,称为朝廷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七大部。

跟兵、刑、户、工、吏、礼这些传统的部门是同一个等量级了,这也就是意味着他周明通也是一部尚书了。

他也是官拜正二品的朝廷大员了啊,在朝堂之上那也是能挺直了腰杆子说话的主了啊。

曾几何时,他苦逼的被下放到金宁县,浑浑噩噩的度日子。

如果不是遇到了郑长生这孩子,他哪里敢梦想着有一天能有今时今日之地位?

做梦都没有敢想过的事情啊这是。

当初郑长生找他,说明让他担当这有史以来的第七部------商务部,那个时候他还曾经犹豫过。

如果不是郑长生的极力相劝的话,他说不定还在御史台当他的御史言官呢。

说不定现在混的正在巡街也说不定。

人生如梦啊,不过他的梦显然是美梦,并不像汪广洋一样是噩梦。

朝廷的另一个变化是,皇上突然下旨成立了一所书院。

地址定在雨花台行宫,名字就叫雨花书院。

这所书院别的不说,但说其地址是用皇上行宫,就够让人吃惊的了。

消息一出,所有人皆咂舌不已,龟龟,这是要超越国子监的意思哦!

寻常意义上来说,国子监那是一国之最高学府了,可是这所雨花书院的规格就明显超越国子监了。

皇上这是要闹哪样?所有人都猜不透老朱的意图了。

还有更让人惊掉眼球的呢。

大明的洪武皇帝竟然亲自担任书院的院长,开玩笑呢吗这是?

这不是意味着,只要是进入这所学院的学子,那立马就变成了天子门生了吗?

顿时,整个朝堂都轰动了。

谁不想要自己家的子弟进入这所书院读书啊,开玩笑,谁要是不想,那就是谁脑子有问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皇上竟然不主持招生工作。

而是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原锦衣卫指挥使郑长生去办。

靠,这一下子,人们的心里就犯嘀咕了,这不会是培养锦衣卫的学校吧?要不然的话为毛要锦衣卫的指挥使来充当招生的工作呢?

不过随后,这个猜想就不攻自破。

皇上下旨取消了郑长生的锦衣卫指挥使职务,改任雨花书院的监院。

随同任职雨花书院的有老夫子宋濂、一代大儒宋濂的老友夫子陆繁,还有名震北方大地的文坛巨擘寒山居士汪骏荃。

我的天老爷,连寒山居士汪骏荃都出山任教雨花书院了,这师资力量比之国子监都强的不是三两个等量级啊。

让人有点扑所迷离的是,竟然连具有伤科圣手之称的鲁青山,都被任命为书院师资的一员。

还有呢,工部造办处的大匠做,只要是在某一行领域中有突出能力者,也被任命了过来。

这到底是书院呢,还是一所杂学讲堂呢?

第368章 第一堂课

郑长生没想到老朱会任命他为雨花书院的监院,那么多夫子,那么多身份贵重的各方面的杰出人物,偏偏让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人做。

这是把他放在火上去烤啊。

他也算是明白了,老朱为什么会亲自担任院长一职了。

无他,这些人物都是时代的精英,都是牛逼哄哄的人物。

自古文人相轻,可以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是这个道理。

谁都未必服谁,让谁当都会得罪另外的人。

所以,只有老朱来做这个院长是最为合适的。

院长任命一个代理院长,代替院长管理书院,这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老朱的鬼心眼子还真是多的很,把这些文人是吃的透透的了。

书院分为医学院、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兵学院,最为让人们想不明白的是还有一个科学院。

其他的学院都很好理解,医学院是有伤科圣手鲁青山来讲授伤科一道;

商学院很明显是有商务部的人来讲授商之道;

工学院是有工部造办处的大匠做教授匠做之法;

农学院其实在人们的眼中这是可有可无的,

天下皆农民,论起来种地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谁还能强的过他们啊。

可是监院大人郑雨浓执意要成立这个学院,意在培养更多的学子,掌握农耕育苗之神奇学术。

兵学院那是要学习行军打仗之术的,这个可以理解。

毕竟大明的将领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出身,虽然经过多年的历练,有了一定的行军打仗的经验和统领三军的能力。

不过,大明的将领还是太少了,像郑长生这样批量培训将领,还是有史以来的头一次。

以上种种人们或多或少的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唯独这个科学院,让人们有点摸不着头脑。

啥叫科学啊?

人人都苦思冥想,可是始终不得其法。

三千学员充斥其间,瞬间就让整个雨花台热闹起来。

以前这里作为皇帝的行宫,那是有专门的军队把守的,是不允许寻常百姓进入这里的。

可是现在招收的学子均为平民子弟,有一千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七岁,这些孩子将交给几个大儒来教导。

其他其他像医学院由太医院的一些医官门进来学习,各个学院都是从各自的行业里选择一些青年才俊填充。

这是无奈之举,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永远都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短时间内是很难见到收获的。

其他的学院都是人满为患,就包括那不受人待见的农学院都有几百人。

唯独郑长生负责的科学院一个学子都没有愿意来的。

首节上一节242/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