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昭叹了口气道:“本来是考虑有,修一条运河直通永济渠,并不麻烦,但罗总管怎么也不肯,他说运河会成为幽州城的防御漏洞。”
“还是修建一条吧!”
杨元庆道:“修建一条运河,这样便于物资运输,以后太原的物资最终可以通过水路运到幽州城。”
“既然殿下有吩咐,卑职会尽快安排人力,殿下请!”
他们走进了第一座粮仓内,仓库空间巨大,仓内通风而干燥,一袋袋粮食整齐地码放着,凭直觉,杨元庆感觉这第一座仓库内至少有三万石粮食,他见一只麻袋上用红漆写着大业六年几个字,不由一愣,问道:“这些粮食都是大业六年的粮食吗?”
“不!不!大业六年的粮食哪能存放这么久,这些都是大业十年的粮食,是第三次高丽之战时从洛口仓运来,袋子上写着大业六年,实际上不是,不过这些粮食已存放了三年,不少都霉烂生虫了,必须尽快处理。”
杨元庆在仓库里走了一圈,又问他:“我看过温太守的报告,说幽州存粮还有三十余万石,确实有这么多吗?”
卢昭笑着点点头,“准确说,还有三十四万五千石,原本有六十万余石,这两年消耗了近一半。”
“那还有多少绢布?”
“绢布还有不少,大概七十万匹。”
杨元庆思索片刻说:“凡涿郡城内居民,可以给每户发一匹布,五斗粮食,一斗盐,作为我给他们的见面之礼,另外春耕快到了,官府要抓紧时间安排春耕,均田推广估计来不及,可以一边春耕,一边丈量田地,具体怎么做,朝廷会派人过来协助你们,如果人手不足,尽管让军队帮忙,总之一句话,不能耽误了春耕。”
“卑职明白,今天就准备和温太守商量此事。”
他们走出仓库,卢昭又指着对面一座库房道:“卑职带殿下去看看兵甲库吧!”
杨元庆看了看天色,已经快中午了,便摇摇头笑道:“今天计划要去北平郡,再不走就晚了,等我回来再视察仓库,还有你们卢氏家族,本来也打算这两天去拜访,事情实在太多,等我回来吧!我会和你们家主好好谈一谈。”
卢昭深施一礼,“卢家大门随时为殿下敞开!”
杨元庆翻身上马,向大门走去,走到十几步,他又停住战马,回头叹息道:“本来我和王世充达成的条件之一就是放卢楚来太原,没想到……其实我准备用卢楚为第六相,真是令人遗憾啊!”
说完,他深深看了一眼卢昭,催马向大门奔去。
卢昭怔怔地望着杨元庆远去,心中却在细细体会着杨元庆这句话的深意。
……
在天下五姓七望中,范阳卢氏赫然在列,它是河北三大名门之一,与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并驾齐驱,卢家声望主要在于门生和子弟遍布河北各郡,甚至连悍匪卢明月其实也是卢氏子弟,只是卢家不予承认。
在中央朝廷中,相国卢楚无疑是卢家最耀眼的人物,他同时也是卢氏家主,他在洛阳被杀,无疑给卢氏家族带来沉重的打击。
和闻喜裴氏一样,范阳卢氏祖居也不在幽州城内,而是在幽州城东的卢家村,因避战乱而迁入幽州城,三百余名卢氏子弟连同妻女近六百人住在一座占地八十亩的巨宅之内,各房之间关系亲密,同时也等级森严,卢氏七房每房选一名长者,组成家族会,所有家族的大小事务,都由家族会决定。
但实际上,卢氏家族主要权力都掌握在长房四兄弟手中,家主卢楚、二弟卢豫、三弟卢昭、四弟卢策,这四兄弟中,卢楚在京为相,家族具体事务由卢豫负责,卢昭是本地官僚,卢策主管家族财权,但自从新隋建立后,卢家的命运也渐渐改变了,首先是卢策被封为太府寺少卿,而卢家的两名子弟考中科举,在河东为官。
紧接是卢楚在洛阳被杀,随即杨元庆发动了河北战役,一连串的变化让卢家一时难以适从,但毕竟是天下七望之一,卢家并没有慌乱,而是用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来面对眼前的巨变。
中午时分,一辆马车停在位于城南的卢府前,卢昭从马车里钻出,急匆匆向内府走去。
目前卢氏家族的新家主是卢豫,也是卢楚之弟,虽然他不是家族中长者,辈分并不高,但他却始终掌握着卢氏家族大权,长兄既死,他便顺理成章成为了卢家家主。
卢豫年纪不到五十岁,身材略为矮胖,皮肤稍黑,总喜欢眯缝着眼睛,外形虽然不太好,却不妨碍他在家族中的威望,他曾出任梁郡太守,大业九年因涉嫌支持杨玄感造反而被罢免,便一直没有再出仕,窦建德曾想请他出仕为相,也被他婉拒了。
杨元庆进驻幽州城三天了,前去拜访的名门士绅络绎不绝,惟独卢豫却按兵不动,他并不着急,他知道杨元庆迟早会来拜访自己,这是他的一种自信,同时也是卢氏家族的清高。
卢豫正坐在房中看书,门外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二哥,可以进来吗?”是他兄弟卢昭的声音。
“进来!”
卢豫放下书,他知道兄弟这两天非常忙碌,每天要忙到很晚才能回来,今天居然中午回来,而且脚步声那么匆忙,声音也有点激动,必然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直觉告诉卢豫,应该和杨元庆有关。
门开了,卢昭快步走了进来,躬身施一礼,“二哥,我有事要说。”
“坐吧!”
卢豫让兄弟坐下,拎起身边茶壶,给他倒了一杯热茶,眯眼笑道:“别急,慢慢说。”
卢昭端起茶杯说:“今天上午我陪楚王殿下前去仓库视察,他给我说了一席话,我觉得是一种暗示。”
“他说了什么?”卢豫慢慢悠悠问道。
“他说曾打算让大哥入太原为第六相,原本已经和王世充达成了交换协议,不料大哥还是没有保住,他很遗憾。”
“嗯!你觉得这里面有什么暗示?”卢豫笑了笑,继续不露声色问道。
“二哥不觉得第六相之说很有深意吗?他为什么要专门告诉我?如果仅仅是因为大哥在洛阳为相,他就不会再提此事,既然他在幽州提此事,就意味着是因为卢氏家族的缘故,所以才想让大哥为第六相,他并不是指大哥,而是指卢氏家族。”
卢豫沉默了,他当然明白,杨元庆的话中确实是一种暗示,从杨元庆的相国结构来说,他很在意家族势力,裴、崔、杜、王,都是名门士族,难道杨元庆真打算让卢家为第六相吗?
卷十六 铁马踏雪取河北 第五十二章 北平船所
杨元庆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一路西奔,将暮色和星辰抛之脑后,当迎来第二个朝阳时,他抵达了卢龙县,在数里外望去,万丈霞光染红了县城,使这座古老的县城沐浴在瑰丽的光环之中。
北平督军董熙出城五里迎接,他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翻身下马,跪在杨元庆面前泣道:“甲七参见少主人!”
甲七是当年杨素给排他的编号,一晃已经十三年过去了,他已从年轻的家将渐渐变成了镇军一方的大将,这份经受住岁月考验的忠心也使杨元庆颇为感动,他翻身下马扶起他,“你们每个人都有了好的归宿,这就是祖父最欣慰之事。”
董熙擦去泪水,看了看杨元庆,见他容貌成熟,目光里充满自信和淡然,浑身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他忍不住感慨道:“当年我离开公子时,公子只有十六岁,现在公子已经成了真正的人中之龙,老主人若还在世,不知该有多欣慰。”
杨元庆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说这个,给我说说高开道的动静。”
“公子要对高开道动手吗?”
“那倒未必,只是想了解一下他的情况。”
杨元庆一路进了县城,和幽州相比,卢龙县城内显得破旧而贫穷,城池狭小,估计人口不足千户,街道上冷冷清清,到处是低矮的房屋,坎坷不平的街道,一群群面有菜色的孩子围着他们。
“高开道撤退时带走了县里近一半的人口,官员也全部带走,剩下的都是几千老弱妇孺,粮食已尽绝,幸亏我们来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董熙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了对高开道的恨,他的妻子就是卢龙县人,妻弟被高开道强征从军,被带去了辽东,他就恨不得明天就发动对高开道的战役,但他也知道,少主人心中早有了计划。
杨元庆点点头,回头对记室参军裴青松道:“立刻发信到太原城,命紫微阁立刻派遣新的卢龙县令,北平郡太守可调雁门郡长史刘子贵担任,乐平令高著文出任长史,永安尉赵琼出任司马,另外再命温彦博速调五万石粮食到北平郡。”
裴青松在马上躬身道:“卑职马上就写!”
一行人来到了县衙,杨元庆在县衙内堂坐下,两名士兵搬来一幅地图,挂在木架上,这是北平郡和辽东的地图,董熙拾起木杆,指着临榆关对杨元庆道:“这里便是临榆关,我的一名手下扮作采药人,翻越燕山到了临榆关背后,发现高开道在关后驻军有一万余人,而且召集上万工匠,在凿石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