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737节

  杨元庆乘上马车向太原城内驶去,今天天气晴朗,冬日的阳光从车窗里射入,使车厢里格外温暖,杨元庆眯着眼,享受着这难得的片刻闲暇,马车缓缓驶过府桥,在府门前停了下来。

  “老爷回来了!”

  门房看见他从马车上下来,立刻叫喊着奔进府中去禀报,片刻,裴敏秋迎了出来,她嫣然笑道:“还以为你回不来,所以让舅父先去休息了。”

  她话音刚落,李京便出现在东院门口,呵呵笑道:“我哪里睡得着,就在这里等元庆回来呢!”

  杨元庆连忙上前躬身施礼,“元庆见过舅父!”

  李京有些手足无措,连连摆手,“不敢当!不敢当!你现在是王爷了,不能再和从前一样。”

  “现在是外甥见舅舅,和我王爷无关。”

  杨元庆又笑问道:“舅母呢,已经休息了吗?”

  裴敏秋从旁边走上来笑道:“你的福表弟喜得第四个贵子,舅母要照顾孙子,所以这次没有一起过来。”

  “第四个?”杨元庆有些愕然。

  “唉!福儿就是生儿子的命,他媳妇肚子就没有停息过,一连生四个都是孙子,我已经快麻木了,家里发生的事多着呢!我慢慢给你说。”

  杨元庆点点头,带着李京来到了自己的外书房。

  两人来到书房坐下,一名侍女给他们上了茶,李京苦笑一下道:“我不知该怎么提这件事,但有些话还是得说,我不妨坦率,我现在是梁朝的鸿胪寺少卿。”

  杨元庆脸上并没有露出惊愕之色,在家事上,听见李京一连得了四个孙子,他是有点惊愕,但在政治上,就算天塌下来,他也能不露声色。

  “舅父是几时加入梁朝为官?”杨元庆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问道。

  李京见杨元庆并没有表现出惊怒之色,他一颗心稍为放下,微微叹息道:“半年前,圣上亲自到我家里来请,我感于他的诚意,便答应入仕了,而且你母亲的坟墓又重新被梁朝修建,占地百亩,按照皇室的规格,气势宏大,有专门的看陵人,当地人都把你母亲的墓称为太后墓……”

  杨元庆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李京的述说,但他脑海里却在迅速思索舅父的来意,很明显,舅父是以梁朝使者的身份前来,包括萧铣笼络舅父,重修母亲墓地,这些都可以视为是对自己的示好,萧铣是有很强的政治目的。

  “圣上说,当年你和他的私交很好,而且在江都,你们还曾经合作过,他很希望这种友情及合作能延续下去。”

  杨元庆的沉静让李京十分紧张,他忽然意识到,他们甥舅之间那种单薄亲缘关系不足以承受得起他所带来的使命,杨元庆不可能因为他是舅父而答应他的某种要求,必然是根据北隋的利益来考虑,他很担心杨元庆如果婉拒了他的提议,他回去怎么交代。

  杨元庆点点头道:“确实很感谢萧铣在江都对我的协助,不知这次舅父来,萧铣给了你什么样的期望,我是说,你带着什么样的任务?”

  杨元庆的直言不讳使李京忽然不紧张了,他也冷静下来,不管怎么说,他是梁朝的鸿胪少卿,至少应该完整地表达出梁朝的意愿,而且还要维护梁朝的尊严。

  李京叹了口气,坐直了身子,也坦率地说道:“这次我来,是作为圣上的特使前来,一是希望隋朝能承认新梁朝对原来西梁朝的正统继承,其实是希望我们两朝之间能结为盟友,共同对付唐朝。”

  ‘共同对付唐朝?’

  这句话令杨元庆很感兴趣,虽然他和唐朝刚刚达成和解协议,但和解只是对过去双方敌视的一种缓和,或者说只是一种停战协议,并不意味着将来他们就不会兵戎相见,而且协议上说得很清楚,一年之内互不侵犯,也就是说,隋唐两朝之间的和解协议只有一年的有效期,一年后,唐朝已经稳定了关陇局势,开始向东扩张,而自己也应该平定了河北。

  而且隋唐间的和解协议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双方都有意忽略了,那个协议只是保证互相不侵犯彼此领地,但并不保证他们在领土以外的地方也会和睦相处,比如隋军攻打洛阳,而唐军也在攻打洛阳,那么两者之间为争夺洛阳而爆发的激战,就不在协议范围内,这是一种刻意的忽略,双方都不愿意受到这个协议的太多束缚。

  如果能和萧铣结为盟友,倒是有利于抑制唐朝对南方的扩张,如果梁朝和唐朝发生激战,他可以派军队赴梁朝参战,或者他在背后支持梁朝。

  想到这,杨元庆微微笑道:“当年舅父舅母对我有抚养之恩,既然是舅父亲自来出使,我焉能不给舅父面子,另外,我和萧铣确实是多年的交情,我也愿意和他延续过去的友情,这样吧!作为对他派舅父出使太原的回应,我们也会派一名特使代表隋朝出使西梁,先答应你们的第一个要求,承认梁朝合法,然后我们再慢慢谈结盟之事。”

  李京大喜,“那么我们明天就可以出发!”

  “不急,舅父难得来一趟,就多住几天,好好了解一下太原的风土人情,明天我陪舅父去逛逛太原北市,看看能不能给舅母买点什么礼物。”

卷十五 风起云涌河东道 第五十八章 北市偶遇

  太原北市是整个河东乃至黄河以北最大的市场,占地数百亩,有三十几个行当近八百户商铺,上至牲畜骡马,下至柴米油盐,从贵重的黄金珠宝,到廉价的针头线脑,各种商品应有尽有,从业掌柜伙计有上万人之多,这里也是河东十五郡的商品集散之地,河东各郡的小商小贩几乎都是从这里进货。

  杨元庆带着李京乘坐马车进了市场,喧嚣热闹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此时临近新年,家家户户都忙碌着采办年货,北市内人来人往,临街店铺前,伙计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一辆辆满载粮油的牛车驶向北市码头,北市有一条漕河直通汾水,流通南北的货物都是靠汾水来运输。

  杨元庆在北市门口换了一身装束,以微服私访的方式带着李京进了市场,虽然是微服私访,但两百名亲卫却在前后左右保护,在拥挤的人群中,一般也看不出来。

  “掌柜的,你这米多少钱一斗?”

  李京是小地主出身,对米价格外地关注,走到一家买米的店铺前,他抓了一把白米,忍不住问道。

  掌柜笑呵呵走了上来,“这是绛州米,今年刚收的新米,八十钱一斗,如果你要的得多,十石以上,七十五钱也可以。”

  “那麦子呢?”李京又指旁边的小麦问道。

  “麦子便宜一点,六十钱一斗,同样十石以上,便宜五钱。”

  李京很惊讶地回头对杨元庆道:“元庆,你们这里的米价不贵啊!”

  杨元庆笑了笑,“今年南方丰收,所以粮食价格比较便宜,你们江陵斗米多少?”

  “江陵是鱼米之乡,斗米也要百钱,比你们这里还贵。”

  旁边掌柜笑着接口道:“这位客人,江陵用的大业钱,当然要贵一点,我们是用新钱,一文新钱可以兑两文大业钱,如果按大业钱算,我们这里米家就是斗米一百六十钱,要比你们江陵贵。”

  杨元庆从亲兵手中接过一把新钱递给了李京,一入手感觉就不一样,北隋的新钱更加肉厚澄黄,果然是好钱,而江陵流通的大部分是大业五株钱,明显地要差得多。

  李京点点头,“这样说起来还是太原的米更贵一点,江陵毕竟是鱼米之乡,不过江陵的牲畜很贵,一头牛至少比这里贵两倍,水牛更贵,各有所长吧!”

  两人又来到了珠宝行,这里有大大小小二十几家店铺,都是卖各种金银珠宝首饰,一般人拿着金银也是来这里换钱。

  杨元庆带李京来到了一家太原城有名首饰店,名叫‘百翠笙’,杨元庆的妻女们都在这家店买首饰,店掌柜常去杨府送首饰,他认出了杨元庆,吓得他连忙迎出来,躬身施礼,“楚王殿下怎么亲自来了,给小人说一声,小人自当上门送货,不敢耽误殿下处理公务。”

  杨元庆也认识他,便指了指李京笑道:“就不麻烦高掌柜了,我带舅父来看看,想给舅母买几件首饰,可有适合的首饰?”

  高掌柜听杨元庆说是给舅母买首饰,心中迅速盘算,连连点头道:“有!有!殿下请跟我来。”

  众人走进里屋坐下,高掌柜取出一只尺许高的象牙宝盒,放在桌上,打开盒子,里面薄薄地放了八层,每一层都是一件首饰,都是放在象牙盘中,李京见这么宝贵的象牙盒居然只放了八件首饰,他心中有些不安,便低声问道:“这种首饰多少钱一件?”

  高掌柜微微笑道:“这盒子里的首饰最便宜的一件是二十万钱,瞧!就是这件。”

  高掌柜将一对手镯取出来,笑道:“这是上品祖母绿,是用完整的一块祖母绿磨制而成,没有瑕疵,但光泽度略略逊一点,所以只要二十万钱,其实这是因为战乱,开皇年间,这样一对手镯至少三十万钱。”

  二十万钱就是两千吊,而且一定是新钱,若是大业钱的话,至少要四十万钱了,吓得李京一咋舌,他可买不起,他也不想让杨元庆花这么多钱,便轻轻拉了他一下,“元庆,我们去别家店看看吧!”

  杨元庆却拾起盒子最下面的一对手镯,也是祖母绿,但这对手镯明显比刚才那对更加晶莹剔透,高掌柜一竖拇指赞道:“殿下好眼力,这是极品祖母绿,是从宫廷里流出,无论光泽还是品相,都是绝无仅有,这是本店最好的三件首饰之一,我不说原价多少,如果殿下要,一百万钱。”

  杨元庆点点头,“就要它了,找个好盒子装起来,钱你去问王妃要,她会付你黄金。”

首节上一节737/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