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第122节

在三天的户籍录入工作完成之后,最终有五万户左右将近二十万人口,被分散在八个县的乡村,成为洺州农村居民,他们将全部获得土质较好,水利灌溉方便的上田四十亩,这样,于秋就分出去了两百万亩左右的上田。

在有六万户左右,大约二十五万人口,被分散在以州城为主的八座城池以及各个乌堡改建的工坊,成为洺州的城镇居民,他们拥有城池周边六万多亩土地,其中有一些是原本的上田。

还有一万多军户,大约五六万人口,则独立于居民之外,他们所种的是整片的军屯田,吃的是大锅饭,所住的是集体分配房屋。

没有分配完毕的一百万亩左右的上田,就是由他们主要负责打理,平均每户的耕种面积达到了将近一百亩,但是,军屯田地不仅仅是由军户家属耕种,都督府会组织集体劳役一起帮忙耕种。

经过一轮裁剪之后,洺州只保留了一万五千正规军的编制,这还包括三千鬼面骑士,最终于秋给周边七县每城的驻兵校尉分了一千人,洺州驻兵五千人,而且,半数以上配了战马,三千鬼面骑士则为机动力量,可以在外机动作战,也可以回洺州休养。

之所以给各个户口不过几千户的县城都驻守一千正规军,一是因为于秋要对各县实行严格的防疫,防灾控制。

二是因为于秋接下来将会对洺州所有地区进行一轮大改造,需要足够多的士兵,做组织管理工作。

秋收之后,洺州可是要进入长达四五个月的霜冻冰雪期,这么长的时间,如果全部让百姓们闲着吃饭,那可不是于秋的风格。

洺州大部分区域都是平原,修路倒不急于一时,修建房屋,帮助百姓抵御寒冬,是第一要务。

可以抗住三尺厚的积雪的砖瓦结构房,是于秋给治下百姓居住的民房制定的硬性标准。

现在洺州境内数十万亩田地即将收割,各地又在源源不断的运送粮食过来,短期基本就没有粮食方面的忧虑了。

积极备货,做好了与西域胡商的易货工作之后,再修建好各家的房屋,准备越冬,就是下半年的主要工作,从八月底,到腊月以前的这两三个月时间内,必须要全面完成所有农村居民的房屋改造工程,部分完成城镇居民的房屋改造工程,先让大家可以安心的住下来,务必不让寒冬冻死洺州的百姓。

这个任务看似艰难,其实于秋在之前的几个月里,已经将任务完成了一小半,而且,已经锻炼出来了一个能够快速修建这种砖瓦房屋的团队,于秋的私人领地内,早就已经修建好了数十个几百户规模的村庄。

并且,在洺州城往洺津渡的六十里左右的道路两侧,也全部都做了村庄修建规划,现在,已经都快完成了一半,在有更多人手投入的情况下,这种一层的砖瓦结构民居,修建起来会更快,毕竟,它的主体除了几面墙和一个房顶之外,就是两座火炕和一个灶台,屋内的家具,百姓们可以去家具厂采购,或则借贷,实在不行,就先堆在炕,以后再慢慢购置家当。

在砖瓦,樑木,窗户,门框门扇都有工坊批量制造的情况下,十多人,两三天就可以砌起一座百来平的砖瓦房屋,晾晒个两三天,去去泥腥子味,基本就可以居住了,至于刷墙装修,美观之类的,可以稍后有空了,自己动手做。

临近中秋,当于秋的规划基本都做妥当的时候,褚飞那边传来了消息,他带领了数十个大驼队,甚至七个国家的使节团,往洺州这边赶来了,最多五天就能到。

这倒是让于秋很惊喜,与商人做贸易,自然是没有与国家做贸易的量大,最关键的是,代表国家与于秋做生意的这些人,更加能满足于秋所需要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非本土物种的需求,有利于他完成高级物品奖励任务,得到更好的奖品。

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节团去向

长安这边,李渊为高产粮种问世的祥瑞,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和庆祝活动,恨不得以此来告诉所有大唐的百姓,李唐得天下乃是天命所归,才刚刚平定了北方之乱,立即就在北方诞生了这种高产粮种。

一系列的仪式和宴会连续举行了三天,也在期间定下了对于秋的封赏。

官:开府仪同三司。

爵:燕国公。

勋:上国柱。

职:洺州都督,河北道屯田使。

赐:地洺山方圆三百里,实食邑一千二百户。

赏:铜钱万贯,丝绸千匹,金银玉器各百件,珍珠十盒。

这基本是李唐建国以来最高级别的封赏,它不仅仅是爵位钱财的赏赐,最关键的是,它打了半个月前所有在朝堂上骂于秋的人的脸。

洺州方圆三百里,那可占据了小半个洺州,包括整座洺州城。

你们不是阻止朝廷给食邑赏赐么?

现在还不乖乖的送过来了?

不送过来,于秋就给皇宫里断贡,看李渊这个皇帝还做的有意思不。

王门呈上去一张表单,上面有一百二十多项可列为贡品的东西,就没有一样李渊说不好的,仅仅三天时间,就完全俘获了李渊的心肝脾肺肾,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争抢着献宝的情况下,宫里列出了很快列出了一张价值高达三十万贯的采购清单,并且让于秋快速送货,因为仅凭他们这次带回去的东西,根本不够后宫吃用的。

现在河北道还处于免税期,这些东西从洺州送过来,需要内府库出钱,等之后河北道的免税期过了之后,每年后宫从洺州采购的货款,则是可以直接从河北道的税收里面扣,多的上缴,少了补足。

在所有朝臣看来,以一个州道的税赋供养皇族,其实是划算的,最好于秋能提供皇宫所有需要的东西,毕竟,它还不到大唐十分之一的人口和地盘。

他们目前还没有想到,上行是会下效的,连皇帝都用洺州的产品,大臣权贵,社会主流,也就都会以使用洺州的产品为容,将洺州的产品定为最高端,这会导致整个长安市场很快就被洺州的产品攻陷。

封赏于秋的圣旨从长安发出去以后,李建成马上就上奏自亲主持接待今年西域诸国前来大唐朝贡通商的使节了,实际上,就是主导与西域诸国胡商的贸易往来。

李世民自然也不甘示弱,以自己是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的职务为由,自请主持此事,这让李建成一度的觉得,魏征这个给李世民加这些官头衔,从而慢慢夺取他的兵权,淡化他在军中的影响力的馊主意不靠谱,这属于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李世民身上的这两个职务,才是非战时期,长安这边主持各种工作最适合的职务。

不过,朝堂上并不是你合适,你当职,就是你做事,而是要看势力,看关系的。

五姓七望势力团体一发动起来,朝臣们几乎一边倒的跳出来支持由李建成来主持这样的工作,死不同意的李世民只好开口向李渊道,“大哥非要抢儿臣的差事来做,儿臣也无话可说,既然此事无需儿臣主持,那就还是请父皇准许儿臣领兵平灭山东徐圆朗吧!”

李世民此言一出,朝班之上立即就有一人跳出来道,“不可,秦王殿下已出征在外半年有余,而且,刚刚担任尚书令一职,不可轻离长安,平灭徐圆朗之事,谴一位大将军前去即可,何须再次劳动秦王殿下。”一个年龄不比李渊小的老者跳出朝班来道。

此人叫做孔颖达,是山东孔家当代的话事人,现在担任的是御史中丞的职务,在朝班上说话的分量很重,他这一开口,刚才跳出来支持李建成的那些人,又再度起哄,说李世民去山东不合适了。

实际上是他们怕李世民又去找某人合作,用类似河北的手段,把山东世家也给坑害了。

而这时,被李建成运作成了散骑都尉闲职的房玄龄却是跳出来道,“徐圆朗乃是个见风使舵的无能之辈,要灭他,何须调集大军,徒废钱粮,只消咱们在长安善待刘黑闼,再谴一使,与他陈说厉害,他必然能投降。

而且,不光是如此,其它如林士弘,邓士政,邓进,冯盎等,亦可派使前去交涉,反正劝降也不需要朝廷消耗钱粮,若是他们肯来长安做官,那么,他们聚集起来的势力,必定会土崩瓦解,到时候,朝廷可不费一兵一卒,解决内患,全力防备突厥,这就很划算了。

诸位应该知道,再过一两月,就是北方草原大雪降临的时节了,每年这个时候,突厥人都有可能派兵南下,咱们需要全力防备。

是故,臣愿为使,为朝廷说降这几人。”

他这一番话说话,朝堂诸公不管是不是山东士族体系的人,都感觉有理,而且,他也不是在帮李世民说话,讨要统兵的权力,众多大臣们便转而开始出声支持房玄龄的建议。

“臣亦愿为使,为朝廷说降徐圆朗,林士弘等人。”同样只获得了一个工部郎中职务的杜如晦,此时也跳出来响应房玄龄道。

和这种起兵造反的军阀头子打交道,是很容易死的,朝廷上,可没有谁愿意接这种可能要命的差事,所以,李渊别无选择的准了,然之后,李世民又有话说了。

“父皇,主持接待诸国使节的事情您不让儿臣去,带兵征讨徐圆朗的事情,您也不许儿臣去,这整训府兵,防备突厥入侵的事情,您总该交给儿臣了吧!总不会您给儿臣加一堆官职头衔,是让儿臣在这大殿之上打盹睡觉的吧!”李世民一副委屈至极的表情和语气道。

闻言,李渊顿时觉得,自己是有点对不起这个二儿子了,便点头同意道,“既然二郎有心,那便由你征调三万关中府兵,于庆州整训驻扎,防止颉利和朔方梁师都来犯。”

见李渊松口,李世民并没有表现的有多开心,而是一幅自己干了一件吃亏不讨好的事情的表情抱拳领命,倒是让如愿得到了主持接待西域使节工作的李建成脸上露出微不可查的得意之色。

李渊没有调李世民的嫡系部队和将领到长安来,而是让他在关中招新兵训练,这也算是变相的开始分化瓦解他手中的兵权了。

而且,前两天船队还没有返回长安的时候,就有好多地方的世家大族代表携带厚礼找过他了。

首节上一节122/5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