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从一大堆的书信之中抬起头来,看到李泰那悠然自得的样子,杜楚客心中这个窝火,这封地,到底是谁的?当年来魏王府做门客的时候,说好的清闲日子呢?被狗吃了吗?!!!!
“魏王殿下。”杜楚客脸上挤出一丝笑容,看着正在“专心致志”翻看着《括地志》的李泰。
“嗯?楚客?有什么事儿吗?唉对了,本王跟你说,本王修出来的这本书,你有空还真得好好看看,简直好看的不要不要的。”李泰说道。
还不要不要的,我的魏王殿下您这是跟东山侯学了些什么东西,您堂堂一个王爷怎么能跟一个孩子学着.....那什么来着。
“不好意思,王爷,下官....没空....”
杜楚客话还没说完,便听到李泰小声的说道:“没空啊,那就太可惜了。”
杜楚客衣袖下面的一双拳头紧紧的握着,自己没空,这都是谁造成的!还太可惜了.....可惜什么!!!你自己编撰的书,现在自己还看的这么津津有味,还能不能矜持一些了!
“殿下。”竖放外面守着的书童的声音传了进来。
“何事?”李泰懒洋洋的问道。
“太子殿下来了。”
“嗯?大哥怎么想起到我府上了?”李泰自言自语道。
“王爷,您还是赶紧去前厅吧。”杜楚客见李泰又开始发愣,赶紧提醒道。
“嗯。”李泰点了点头,放下手里的东西,对着书童说道:“先让太子殿下在前厅等一会儿,本王这就过去。”
“老杜啊,这边的事儿,就麻烦你了,听说过年的时候封地上事儿还挺多的,都压着没处理,老杜你就看着办吧,太子殿下来府上,本王也不好在这儿耗着不是,本王就先去会客了啊。”说完,李泰一甩衣袖,迈着八字步就离开了。
杜楚客无奈叹息一声,只能认命的重新开始帮着李泰处理封地上送来的这些东西。
魏王殿下如此这般,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啊。
李泰先是去房间里换了套衣服,这才到了前厅见李承乾。
“青雀啊,多日不见,又壮实了不少啊。”李承乾见李泰走进来,看着李泰打趣道。
“说本王胖了就直说,还壮实呢。”李泰没好气的说道:“太子大哥,小弟我一直有预感,您来我府上,肯定没好事儿。”
“哈哈哈哈哈,青雀不要这么说嘛,咱们兄弟两个,要是没好事儿,大哥岂会拖累你?”
“你看,我就知道有事儿,说吧。”李泰看着李承乾问道:“反正今天我这右眼皮啊,一直跳啊跳的。”
“不是坏事,孤对天发誓。”李承乾四个手指头笔画在脑门旁边。
“得了,您先把四和誓说清楚了再发si行不?”
“哎,青雀,说正经事儿,咱们和阿恪还有小,好久没在一起坐坐了吧。”李承乾说道:“要不今儿个咱就叫上阿恪,一起出去走走?哪怕去玄武楼看个景儿也不错啊,这些日子在宫里,要么忙坏了,要么闷坏了,再这么下去,大哥可扛不住,好久没歇息了,人家过元日,都是好好歇息,你又不是不知道,越是到了元日,宫里的事情就越多,这元日一过,积攒下来的事情,更多,我都连着两三天在书房里闷头过了,可真的算的上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扑在那些奏折上了。再说了,等过了上元节,阿恪可就要回军中了。”李承乾见着李泰,大诉苦水。
此话一出,李泰不解的看着李承乾:“小不在长安的事儿你不知道?”
“嗯?小不在长安?什么意思?”李承乾一脸茫然的看着李泰:“怎么会不在长安呢?”
李泰撇了撇嘴,走到旁边的椅子坐了下来,说道:“看来你这两天还真是闷在了书房,都没人告诉你,小奉了父皇的旨意,前往荆州,将荆王带回长安吗?”
“小去荆州将荆王带回长安?!怎么会突然这么着急,这事儿怎么说不是也要等到上元节过后吗?”李承乾走到李泰的跟前问道:“荆州可是藏着兵呢,小这一去,真的没问题吗?他带了多少人去荆州?”
“不多,十多个,珑儿和高峻也跟着去了,还有他新换的那个马夫,功夫也不错,想必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至于事情的原因,元日过后,皇爷爷突然病重,病的都有些不省人事了,父皇过去看皇爷爷的时候,皇爷爷才清醒了这么一小会儿,跟父皇说要见六皇叔,父皇便急召小入宫,让他带着人去荆州将六皇叔带回来。”
“皇爷爷病的如此严重,为何没人通知我?”李承乾瞪大眼睛问道,太上皇病重他这个做太子的,如此不上心,不闻不问,这可是大不孝。
“这件事情没传出去,现在整个大安宫都被父皇派人看了起来,任何人没哟父皇的旨意,不得随意出入。”李泰说道:“我也没进去过。”
都是这种阵势了,想必皇爷爷一定是已经病的......李承乾心中想着,口上咽了一口唾沫。
李元景谋反的事情李泰早就跟他说过了,所以李元景在元日之前偷偷的离开长安返回荆州在他们哥儿仨之间也不是什么秘密,更何况宫外还需要李泰和长孙无忌去策应。
至于李恪,他的封地倒是离着荆州不算很远,一道调兵符,能够帮李绩很大的忙。
“算了,就算想小不在,咱们兄弟三个,也该聚一聚了。”李泰起身说道:“走吧,一起去老三那里。”
“嗯,走吧。”李承乾应道。
长安城的吴王府,可以说的上是朴素无华了,比之魏王府和东山侯府,远远不足。
李恪这般修缮府邸,也是为了低调,毕竟他是不之官的两位皇子的其中之一,李泰是嫡出的皇子,陛下宠爱,群臣自然说不得什么,但是李恪不一样,他身上的血统,就注定会成为长安城一些人病垢的话题之一。
第一百七十三章:情谊
早在多年前杨淑妃被李二陛下收进后宫的时候,她自己便很是清楚明了自己的身份,她是隋炀帝的女儿,就算再如何得陛下欢心,想要母凭子贵,始终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么多年来,杨妃一直谨言慎行,也是时刻教导着李恪,不要去有非分之想,就算陛下对你甚是喜爱,也不要去动那年头,否则,必将大祸临头。
杨妃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朝臣们的底线是什么,所以,李恪从小就听杨妃说这些话,一直兢兢业业,不敢越雷池半步。
想想自己的母妃在宫中过的如此小心谨慎,李恪心中滋味也是难言,所以平日里尽量的让自己平庸,踏踏实实的便是,只求能避过那些朝臣的视线,也能让自己的母妃少为自己操心。
过了元日,李恪就再也未曾进宫,一直在府邸里头带着,处理着封地的事情,李恪不像李泰那样,能有杜楚客那般的内政好手,跟着李恪的长史,是杨妃亲自向李二陛下要来的人,而吴王府剩下的那些人,都是这些年来李恪从军中带出来的,有的年纪大了,又的身上有了残疾,没法儿自己过活下去,所以李恪就将他们带回了长安的府中,平日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杂物,也算是自力更生了。
就算是元日,往来这吴王府上的人也不多,一是李恪不喜喧闹,二来,便是长安城的人,觉得这位王爷对于自己,是可有可无了。
说白了就是不够令人重视,也只能说李恪平日里太过低调。
于是,李承乾和李泰乘坐着马车到了吴王府的大门口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么一副大门紧闭的样子。
李承乾和李泰下了马车,随行的小太监拿了名刺便快速的走到了门口的侍卫面前,将名刺递了出去。
门口的侍卫微微躬了躬身子,便拿了名刺一路小跑,从侧门进了府中。
“殿下,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来访。”侍卫直接一路跑到前厅,躬身将手中的名刺递到了李恪的面前。
李恪接过名刺,翻开敲了敲,笑了笑:“好了,本王知道了,退下吧。”
“是。”侍卫应声,随后转身出了门。
李恪起身,回到了房中,换了身衣服,才到了府外。
“今日你们二位倒是空闲。”李恪面带微笑的走出吴王府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