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606节

  “好!”

  “半年时间内,陛下不得饮酒,饮食要吃药膳,不得乘马,不得练武,总之一切都要我同意才行。”

  “好!”

  “我所缺的每一味药材,都必须要飞马送来。”

  “自然!”

  “好!我这便去为陛下开方!”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天命二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天命二

  夜,西陵府衙中堂。

  军议。

  堂上端坐着神武将军赵云,见不得皇帝皇后,下首左面以法正为首庞统次之,右面以王勇为首,王震次之以此排列。

  荆州各郡地图陈列于堂中,代表军团的各色人偶分别放置在西陵、竟陵、江陵、枝江、沮水、夷陵、孱陵、沙羡、罗县、重安。代表水军的各色船模分别防止在洞庭,以及大江流域云梦遗泽的东西两面,刚好将洞庭包夹在其中。

  “按照陛下敲定的战略,东路军进攻抵达淮水进行调整安排,而中路军在此时必然要配合西路军以及南路军除掉敌荆州军。如今西路军主力被挡在夷陵,而南路军分别位于交州以及重安。咱们这边距离达到战略效果还有一段时间,但是东路军却已经推进到了淮水。”赵云道:“现在皇兄让我代为号令各军,今日召开军议也是想要向诸位问计,还请诸位畅所欲言。”

  说罢,法正便已迫不及待起身,在这吵嚷的中堂中朗声道:“大将军,诸王以及诸位将军军师,可否听法正一言?”

  “孝直请讲!”众人抱拳,道。

  “此番南征,陛下起兵百十余万,如此规模可谓是旷古绝今。虽兵分四方,实有十余路大军,其中各有虚实。”法正道:“昔日定谋,我枢密院诸位军师皆有参与其中,明各路之虚实。”

  “我以为,定下的谋略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虽然个中出现了些许变故,但是大的方向还是好的。所以应当贯彻原先定下的谋略,策动五溪蛮起兵,再奇兵渡江拿下江夏长沙,彻底将敌军封锁在武陵南郡,再吞灭之。以此扫清敌军在荆州的实力,再东西夹攻扬州方为上策!”

  “军师,话虽如此,可原先既定的策略也出现了问题,我们不可墨守成规才是。”王震道:“我以为大的方向上,应当以吞灭荆州敌军为主,但是具体的打法上应当以现下的具体局势为主。”

  “那是自然!”法正道:“昔日陛下推算演练十年,方才能够快速拿下齐国强敌。如今为了伐南,陛下也推算演练了三年方才有了如今的成果。在领兵作战上,必然要考虑到应付实际。”

  “所以军师有何计策?”王震问道。

  “如今荆州吴军分为三路,潘璋喜好钱财可以诱之,朱桓此人当以力迫之!我以为,是时候起五溪蛮兵牵制鲁肃,同时我大军南下强攻朱桓。务必要在西面大军渡江之际完全牵制和封闭荆州吴军撤退之路,另外有一点,调正在汉水的各路水军强攻洞庭,一定要将鲁肃大军剪灭在洞庭中。同时我调派我正面精锐梼杌营从江陵至华容小道,乘船南下长沙,抢在潘璋之前拿下临湘,并且南取酃县切断敌南路军东归和南退之路。”

  “此一路要疾,虽是步兵,全程走水路也会快上许多。莫要用大船运兵,尽可能选择吃水浅的小船运兵,在吴军还未反应过来之际便完全取下,则敌军必败!”

  “按照孝直这么说,我正面进攻朱桓岂不血战?”王勇道。

  “齐王殿下,如今我军乃是荆州兵的数倍,血战破朱桓,快马扬鞭将潘璋困在汨罗渊,此极为关键。各路配合,不得有误。当快则快,当缓则缓。”

  “需要几日?”王勇道。

  “十日!”法正道:“十日之内,梼杌营必然要抵达临湘。也就是说洞庭必须在明日夜间拿下,朱桓最晚必须要在后日夜间拿下,第十日的时候你就必须要抵达汨罗渊。一路上无需急行军,只需分出一万人从湘水入汨罗渊袭扰潘璋便是。”

  “算下来三日攻破朱桓,七日时间行军抵达汨罗渊,我可直接走水路岂不更好?”

  法正道:“将军不可,水路跋涉非专门训练过的士卒不可。殿下帐下兵马大多西军,不善水路,而且走旱路也是要彻底封锁敌军东归北上的道路,此番奇袭当然要用河洛兵马才行。”

  “那看来要早些行事了。”

  “无需派遣兵马进攻武陵吗?”赵云问道。

  “不需要,拿下洞庭乃是确保大军运输不受威胁,彻底剪除敌军水军罢了。控制水路之后,荆州的各水道将会成为我们分割敌军最有利优势。况且夷陵僵持了那么久,徐都督的兵马等这一日已经太久了。”

  “诸君可有疑问?”赵云看向庞统,似要征求庞统的意见。

  庞统起身,道:“此计乃是我与孝直共同商议的结果,如此一计我数十万精锐便会像是三柄尖刀直插敌军心脏,将军可速行!”

  “好!”赵云颔首,道:“陛下还有十余日可下床,那么我希望在陛下下床之前能够拿下荆州,有这么一个好消息能够给陛下冲冲喜,陛下必然也会早日康复才是。”

  说罢,他起身道:“诸君,执行吧!”

  “诺!”

  “梼杌营此行事关重大,将军欲让何人前往?”王勇起身,抱拳道。

  “季仁可是有人选?”赵云问道。

  王勇颔首,道:“公明此番在汝南与我会师,之后受命随我南下,此刻便在城外统军,我觉得可让公明前往。”

  赵云思忖一二,道:“公明智勇双全,梼杌营此番若无一个良将率军只怕反而会误事。既然公明随军南下,自当用公明便是。”

  “好!”王勇颔首,道:“如此,某便替公明谢过将军了!还请将军将令一封,我让公明连夜赶去南郡统兵!”

  “嗯!”赵云颔首,提笔立书。

  倒是法正欲要插话,却被庞统伸手拽了拽衣角。他回头过去,只见庞统摇摇头,那到了咽喉边的话也咽了下去。

  军议结束,法正与庞统并肩向着后院过去。

  方才行几步未见有人跟来,法正方才道:“适才士元为何拽我?”

  庞统目视过去,抚须一笑,道:“孝直,有句话说了你可别记恨我。”

  “士元哪里话?”法正道。

  “你适才是不是打算为张郃说话?”庞统请着法正入了这院中花园,细声问道。

  法正皱眉,凝视着面前的庞统也不应答。

  庞统飒然一笑,道:“孝直放宽心,张郃也寻过我,只是我给拒绝了。我想,他必然会寻你说话。”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法正长出了口气,道:“看来这点点滴滴都逃不过你士元的眼睛啊。”

  “哈哈哈哈……”庞统笑着摇头,道:“哪里哪里,逃不过的是陛下的眼睛,我庞统的眼睛比起陛下来也不过是俗眼罢了。”

  一提到陛下二字,法正却汗毛竖立,恍若一口寒气在心中散开!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天命三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天命三

  “孝直比我更早跟随陛下,一直以来都深受陛下倚仗和信任,但是你也更清楚陛下的脾气。”庞统负手道:“陛下用人最烦的是什么?就是有人指手画脚!陛下这样的雄主最忌讳的是什么?当然是有人觊觎这权力!”

  “张郃虽然以前站在杨党一边,但是这历来也立下了不少功劳,也算是能够补过了吧?”法正道:“这个时候推举张郃有什么不对吗?况且张郃本就有大将之才,我也不算是假公济私吧?”

  说到这,法正的眉宇中倒是多了几分冷意,凝视着面前的庞统。那模样,要是庞统今儿不把话说清楚,只怕也不会好过。

  庞统却丝毫不在意法正的目光,而是笑道:“孝直啊孝直,你善奇谋,但却不善于人情啊。”

  “那就得请教请教咯!”法正面上更是挂起了一丝不屑的笑容,瞪着面前的人瞪着回答。

  庞统道:“孝直啊,你好好想想陛下现在是如何用人的?特别是在将领这一块。”

  “你直说便是!”

  “咱们都是明白人!”庞统看向他道:“现在得以重用的人,其一是从龙之将,其二是少壮之将。从龙之将有三最得重用,其一是天策上将军关云长,其二是神武大将军赵子龙,其三是齐王殿下。而少壮之将,其一益州大都督徐元直,其二镇南司都督郭伯济,其三燕王殿下。诸国降将,唯有田豫、沮授、曹仁得以重用,难道说诸国降将之中没有更有能力的将军吗?难道说诸国降将之中没有比这三人更厉害的角色吗?可是为何陛下不用?其他诸将,便是张文远也退了下来,你难道没有想过吗?”

  “陛下不是不信任诸国降将,也不是因为陛下不知人善任。有些话本来不该我们说,也不该我们讨论。但是你将眼光放长远一些,就会明白陛下为何要如此作为了。虽然如今陛下卧病在床,子龙将军与张郃有些私交,但在从龙诸将与一个降将之中,你以为子龙将军会选谁?”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法正这才露出感激的目光,虽然庞统两次说话都没有点得很明白,但是他也足够了解了这个中的问题。

  少主虽有文治武功,但要震慑住这些从龙老臣,不仅仅需要平衡少壮派与老派之间的实力,更需要给少主留下一些失意未得重用的大才。

  只有这样,当少主接过国权之后,任用这些人才能够完全在这两派之中立于不败之地。更何况如今五位龙子,四人都非是等闲之辈,退一万步说一旦陛下撒手人寰导致国中局势变化,这些老将也能成为中坚力量。

  这些人,是皇帝刻意留给太子的人。

  “你且看,子龙一会入陛下房中奏报之后,这些失意的将军们自然会有所调动,大部分都将会调到太子殿下帐下。”庞统说完,又道:“咱们做谋士的要明白功成身退一说,孝直要明白啊。”

  “嗯!”法正颔首,这话也无法继续下去。

  却说这荆州大军在一纸诏令之下,当即便动了起来。

  率先动起来的是自然是江水之上的战舰,随着将令抵达,也纷纷开动起来,向着指定的位置过去。

  却说武陵西面,群山之中。

  这里山清水秀,有奇峰如林,河水如碧。

  山间鸟语不绝,又有清水自小溪流下,绘成一幅世外的画。

  秋雨过后,山间更显诗意,阵阵清香袭来,入眼尽是云海上苍天,当真是神仙洞府,桃源福地。

  雨后,人声渐起。

  这如镜的水起了涟漪,原是寨中姑娘正立于水中梳洗长发,或是在这青石岸边学那西施浣纱。

  小儿们更是顽皮,乘着这秋日暑气尚未尽消,一个个贪婪的跃入水中,任由大人呼唤只是不上岸来。

  天上,苍鹰清啸,惊得百雀起飞。

  云翼招展,竟向着河水俯冲而来。

  小孩们兴奋的指着苍鹰,叽里咕噜不知在说些什么,只是那面上却是无比的高兴。

  女子们停下了浣纱的手,面上多了一丝焦虑。

  苍鹰落入了这山间小寨前,男人将这鹰腿上的帛书取下,面上露出一丝久违的笑容,大踏步向着寨中进去。而那老鹰乖巧的站立在主人肩上,纵然有人路过也丝毫不惊。

  寨中,最大的一间木屋之中,里面坐满了人,只是却听不得一丝声音,很是沉闷。

  随着男人进来,那主座上的长者浑浊的双目之中闪过一丝精光,道:“怎么说?”

  “是时候了!”男人快而简洁,道。

  长者豁然起身,向着左右道:“动手!”

  堂中的人们也纷纷站起身来,有条不紊向着屋外离去,整个过程大家都极少交流。

  很快,一阵鼓声在寨中响起,不仅仅是这一个寨。

  这一日,鼓声响彻了武陵西面的群山之中,每一个山寨都响起了鼓声。

  寨中的大部分男人们纷纷集中在了这大屋前,约莫三四百人模样。

  只是他们的穿着再不是向前的夷人衣物,而是整洁的晋军纸甲,看起来也有那么一回事。

  每一个士兵的腰间都挂着横刀,不少人还背负着弓箭等候着台上长者的命令。

  骡马驮货,小船待发。

  “去多少人,尽可能带多少人回来。”长者向着身旁穿着绣衣使服饰的人语重心长,道:“希望此番大王对你们的信任值得。”

  “你放心,陛下说了就会做到。该给你们的自然会给你们,这一点毋庸置疑。”

  “好!”长者抬手学着中原人抱拳,道:“不送!”

  “告辞!”绣衣使抱拳,挥手向着台下喝道:“出发!”

  女人们放下了手上的活计,都站到了这大道两边,目送着寨中的勇士们向着外面离去。孩子们不明所以,目中露出羡慕眼色。

  这一日,整个武陵西面的群山之中,无数的大寨之中无数的队列出来,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方向。

  这些生长在大山之中的子孙们正一队又一队集结,原先的两三百人渐渐变成七八百,两三千,直到上万!

  无形之中,这里已经集结成了一支晋国不容小觑的武装力量。

  而洞庭之上,晋国船只乘风破浪,向着南面的吴国水寨进发,一场大战已箭在弦上。

首节上一节606/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