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500节

  正当他要动笔批阅的时候,旁边的蔡琰却说话,道:“对于孩子们,你身为父亲不应该这样利用。更不能看着他们互相残杀,一统天下不是理由,也不是借口,正如你所言,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谁人不希望能够过上这样的日子,谁人又希望蹉跎一生?你既然给了他们机会,就要看他们的能够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而不是因为他们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就扼杀掉他们。”

  看来这段时间蔡琰对于自己的行为是越来越恼怒了,语色之中甚至都带着一丝薄怒:“你是他们的父亲不是他们的皇帝,他们是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工具!你想清楚,再签这一封表奏。我不希望看到家中兄弟反目成仇,一家人就是一家人,帝皇家又如何,依旧是一家人,你也别活生生将这一家人给拆散了!”

  说罢,蔡琰直接将面前的酒樽全部推翻,气冲冲的起身离去。

  王辰惊诧的看着蔡琰离去的背影,迅即一笑:“女人,太感性了。谁又愿意作出这些事情呢?我也不愿推波助澜。可是皇位从来都是流着血的,我为了天下,有私欲,也有大义!能理解我者,自然理解。不能理解我者,我也无悔!”

  他将笔放下,最终还是写下了一封帛书,唤来了燕回:“去,将这书信派人送去给太子。”

  “诺!”

  

第九百一十章 烫手山芋

  

  第九百一十章 烫手山芋

  塞外,三十骑正快马疾驰。

  这些人身穿黑衣腰悬长剑,赶马在这草原上漫无目的的穿行。

  远处,小部落已经越来越近,不少人面上都露出了喜笑的神情。

  “何人来此?”戍卫部落的士兵个个都穿着黑甲,精气神十足,虎目逼视之下众人只得停下脚步。

  打头一人从怀中取出一份圣旨高举,喝道:“传陛下圣旨,晋王可在?”

  这戍卫的士兵一见皇帝圣旨急忙退到一边,不敢阻拦:“殿下在主帐。”

  “走!”打头一人喝一声,身后众人纷纷跟随向前。

  主帐处,这里戍卫着差不多二十多人,这些士兵一手持着长矛,腰间还挂着横刀,显然与寻常士兵完全不同。

  “止步!”

  晋王的亲卫将军快步出来,伸出手示意众人停下,一双冷目好似刀片一般在众人面上划过,叫人不敢直视。

  这三十人纷纷翻身下马,打头一人上前一步将圣旨高举,喝道:“陛下圣旨到此,请晋王殿下接旨。”

  “传令金牌可在?”将军伸出手讨要,道。

  那人又从腰间摘下金牌交给将军,等将军仔细查验之后方才交还:“且稍待,我这便去请殿下!”

  说罢,转身向着帐中而去。

  帐中,王昀正与两个美人浅酌,只见亲卫将军快步进来,向其拜道:“殿下,帐外有陛下派来的使者前来传旨。”

  “父皇派人来了?”他将酒樽放下,有些犹豫,道:“现在父皇刚刚册立煜弟为太子,按理说也不会这么早寻我才是,按照煜弟的性子,这来的人怕是来者不善!”

  将军道:“殿下说得不错,来者并无使者随行,倒是个个都紧衣快马,更像来做事儿的!”

  王昀颔首,起身理了理衣襟将佩刀从架上取来,向着将军道:“不管是不是,既然是圣旨那么该做得就得做。只是一会要警醒点,怕就怕这个圣旨是假的。”

  “殿下放心,我会让弟兄们提高警惕的。”将军抱拳,道。

  “走吧!让咱们看看这圣旨究竟是真是假!”

  “诺!”

  王昀安抚了一下两位美人,这才与将军快步从帐中出来。

  “儿臣王昀,跪迎父皇圣旨,愿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快步上前向着前方参拜,但却与对方保持距离。

  将军也向着周围的侍卫打了个眼色,手上比划了一个手势,方才上前参拜。

  周遭人纷纷参拜而下,这领头人嘴角方才扬起一抹冷笑。

  他将圣旨理开,向着左右打了一个眼色,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晋王王昀不服改教,不能思过,特赐死以谢天下,钦此!”

  话音未落,便闻一声脆响。

  死士快步上前斩下的夺命一剑被王昀抽刀挡住,他冷哼一声:“早就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了,果然如此!”

  说罢起身的同时横刀一扫,将面前的死士杀翻在地。

  左右的士兵也忽的站起身来,长矛结阵向前过来。

  “大胆!竟敢抗旨,尔等要造反不成?”死士的领头人向着王昀等人呵斥一声,妄图以王辰的声威压制面前的人。

  但是这些士兵却丝毫没有理会他,便是那将军也是横刀向前护卫在王昀身前,向着左右喝道:“此人假传圣旨,还不速速拿下!”

  果然这边变故突生,这部落中的士兵也很快围了过来。虽然这里只有百十个帐篷,但士兵却有不下千人,来的士兵们纷纷将这三十人围困在此。

  那死士还想要争论,却见左右士兵也已经张弓放箭。

  王昀冷眼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却是冷哼不断,他知道就算自己的父亲想要杀自己也决然不会只派这点人来。

  就像是在蜀中一样,只是擒自己回去便派了五千御前侍卫前来,区区三十人还没有一个有声威的将领,骗鬼都不可能!

  这三十个死士哪里是王昀亲兵的对手,三下五除二便纷纷被斩杀在了这帐前,纵然有生擒的人一个个都咬破毒囊自尽。

  “将人头与假圣旨悉数收好,专呈到云州都督府交给我皇叔。”

  “诺!”

  王昀再没有在此逗留,只是将横刀上的血迹擦拭干净,向着帐中而去。

  却说云州都督府,王昀的左右将这人头和假圣旨送来之后王昶立时便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三令五申强调左右不许有任何人走漏消息。

  看着这堂中的木箱子和锦盒,王昶头都大了。

  “都督,此事当如何处置?”

  王昶舔了舔唇,折扇不断在手上拍打着:“这案子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了太多。虽然你明明知道这事儿是谁办的,但是却不能抓他,更不能告发他。然而你又要顾及到这边告发人的感受,要让他觉得你这样的处置很公道才行。”

  “都督,这种事儿不好办啊。”云州布政使额上冷汗都下来了,王昶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但是他也不敢点破。

  这种事儿当真是谁都不愿摊上,现在这种情况得罪了谁都不是好事儿。

  “这种事儿当然不好办了,要是你偏向哪一方这事儿就还真好办了,可你偏偏不能偏。就算这个时候咱们要主持公道,这若是主持公道,不就偏了吗?不行,这个烫手的山芋咱们得丢,往宣政司丢!”

  王昶说罢,急忙走到这书案前奋笔疾书写了一个长篇大论和一个案发情况,又单独写了一份帛书封好,这才交给布政使,道:“拿着这两份帛书派人将这些送去长安城,悉数交给宣政司。然后一切如常,明白吗?”

  “这交上去了,别人岂不是以为咱们偏向了太子?到时候这事儿还真不好办了。”布政使大人不敢接这书信,生怕会有什么问题。

  可是王昶却是飒然一笑,道:“你若是压着不往上报,这事儿才是真不好办了。这种事儿咱们办也不是,不办也不是,按照往常的惯例大案特案应当转交宣政司,再由宣政司转交刑部或者大理寺。刺杀藩王本就是大案了,还有这假传圣旨一事儿,样样都是夷三族的大罪,咱们能办吗?就算能办,咱们敢办吗?这样递交上去,就算到时候他当皇帝了也不会为难你。不交上去,若是晋王将来做皇帝了,你我这脑袋还保得住吗?”

  “可……”

  “可什么可?你了解我皇兄还是我了解?还不速速去办!”

  “诺!”布政使大人这才急忙颔首,将这两样东西取走。

  等到布政使大人走后,王昶的嘴角方才流出一丝冷笑,将这书案上的冷茶一饮而尽,低声笑道:“作叔父的只能帮到这事儿了,皇兄常说这清官难断家中事,你两小子争归争,却何故将叔父卷进去?”

  

第九百一十一章 王的算计

  

  第九百一十一章 王的算计

  长安城,皇宫,听雨阁。

  “陛下,这是云州都督府送来的一件案子。”公孙彦将这帛书放到王辰的书案上。

  只是王辰却醉心于亭外的春雨,并未取过一阅。往常在身边偶尔嬉笑的蔡琰也沉默不言,自顾自的摆弄着所谓的茶道。

  “陛下!”公孙彦催促了一声。

  王辰这才收回心神,但依旧没有去碰那份帛书,而是问道:“这里就咱们三个,有什么话你就直说便是了。”

  “诺!”公孙彦抱拳,道:“陛下,云州都督府送来的案子,有人假传圣旨意图行刺晋王,臣以为此等大案应当交与三法司同查同审才是!”

  王辰示意公孙彦坐下,同时让蔡琰给二人满上了好茶,他方才道:“子明啊,咱们是老兄弟了。从太原起兵开始你就跟随在我左右,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过来,若是没有你在后面给我操持这一切,我也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

  “皇上言重了。”公孙彦拜道:“为陛下效命乃是在下的职责所在。”

  “你的功劳我是清楚的,就像是叔仪,他的功劳我也清楚,不然也不会如此厚待他的后人。昀儿的错必须要让他长个记性,人不能忽得忽失,要让他明白作出每一件事儿都要有每一件事儿的代价。”王辰道。

  “陛下,话虽如此,但是却不能让殿下以为陛下厚此薄彼啊。”

  “我还不够厚待他吗?”王辰道:“如今一个国本争成这样,我还没有死啊!朝臣们就已分成两派争斗不休了,我要真死了是不是还要杀起来才行?”

  “陛下!”公孙彦抱拳,道:“陛下言重了。”

  “这假传圣旨的事儿三法司就要管了,交给宣明司!”王辰道:“我知道你的打算,昀儿是昀儿,煜儿是煜儿,你可不能偏向于任何一方。”

  “陛下,我并没有要偏向于哪一方的意思。”公孙彦辩解,道:“我是担心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乘着如今朝中二位皇子争斗的时候从中作梗。”

  “现在这个情况就算是有人作梗,那也得打碎了牙咽下去。从局面上来说,老派的世家豪族正在被新生一代的豪族富贾所取代,垂死的挣扎这也不是不可能。虽然我开设了科举,但并非是每一个世家豪族的人都能够从中拼杀出来。这就像是围城缺一一样,有些人会选择顺着你的路走,有些人却会选择拼死一搏。这事儿赶趟一样都赶一起了,能如何?就这般吧。”

  “陛下!难道这事儿就真的不了了之了吗?”公孙彦有些诧异,他不敢相信王辰竟然对这事儿不予追究。

  王辰伸出手拍了拍公孙彦的肩膀,道:“子明啊,有些事儿得藏着,有些事儿得明说。今儿这事儿对天下人得藏着,对有些人得明说。”说罢,他从旁取过两份早就备好的帛书交给他,道:“这两封信乃是朕的家书,你派人送去交给昀儿和煜儿。”

  “诺!”既然王辰自有打算,公孙彦也不打算再掺和这事儿,说真的要不是王昶将这事儿踢到这里来,自己也不至于来这里装装样子,要做什么大公无私的人。

  收起帛书之后,公孙彦便起身参拜,准备离去。

  “霸陵修建进展如何了?”

  公孙彦急忙收住即将起来的身子,向着王辰恭敬道:“霸陵从迁都长安开始修建,按照陛下的意思分作五期修建,现如今已经将最难的第一期修建完毕。”

  王辰意味深长的点头,道:“嗯!去吧!”

  “诺!”公孙彦起身抱拳,急急忙忙向着外面离去。

  等公孙彦走后,王辰方才将给蔡琰满上一杯茶,道:“行了,你还要与我气到什么时候?这几天都快烦死了,你就没让我消停过。”

  “哼!”蔡琰冷哼一声,转过脸来依旧不理会他。

  “好了好了,别生气了。工部在骊山修建的华清宫已经落建,过几日你随我去一趟。”

  “呵!”蔡琰更是气极反笑:“口口声声说着要与民休息与民休息,你却又修建新的宫殿?你倒是一个好仁君啊!不思进取,却迷恋这身外之物,殊不知昔日汉武皇帝为征讨匈奴,便是自己也极为节俭!你现在天下未定,却大兴宫阙,还志在天下?”

  王辰起身走到她的面前,拉住她的手,柔声笑道:“好了好了,前几年不是听你说喜欢汤泉吗?我这才命人在骊山修建了华清宫。前些年战乱不断,流民太多,若是直接分配土地的话也需要大量的粮草来赈济流民。况且那么多人又不是春耕时节,一旦闲下来对于治安也是极大的威胁。所以我才想了一个法子,先将流民集中起来分别修建霸陵和华清宫,按天支付工钱,同时让人商部的人在此处一带售卖百姓所需。这样既能够修建华清宫和霸陵,又能够避免大量闲置人员引发的治安威胁,还能够赈灾。”

  “此乃是一举三得啊!”王辰笑道:“况且第二年春耕的时候,我便下令让百姓每户只留一人修建,其他的都遣回了。怎么样,我聪明吧?”

  蔡琰这才破涕为笑,伸出手打了打他的肩膀:“就你最聪明!”

  “行了,昀儿和煜儿那边我也送去了家书,相信他二人应该不会再有什么争斗了。你就将心放肚子里面吧,别总是这样对我。”王辰笑着伸出手在她的琼鼻上一捏,笑道:“况且这宫中又没有别的妃子,你要再这样我可要广纳后宫了。”

  “你敢!”蔡琰蔑了他一眼,道:“我看你敢。”

  “那就看你乖不乖咯!”王辰笑道。

  “就不乖!就不乖!”

  这边厢二人倒是嬉笑了起来,那边厢的公孙彦却是笑不起来。

  从皇宫出来,三法司的人便急忙围上来了。

  公孙彦三言两语将众人打发走了,方才径直去了宣政司。

  入了殿中,当值的辅司正是荀攸。

  一见公孙彦进来,荀攸急忙便放下了手上的公务,道:“怎么样?陛下可将此事交给三法司了?”

首节上一节500/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