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499节

  “启禀陛下,我等已经准备好了。”

  “好!”王辰颔首,这八人可都非是俗人,一个个在这宣慰使的工作上那可是颇有建树,只从能力来说确实很难分辨出谁最为拔尖儿。

  将这帛书放下,王辰也开始了第一道考题。

  根据后世零碎的资料显示,晋国宣慰使从事的工作和考核几乎都是宣传方面,当然后世也有不少质疑,毕竟在哪个生产水平低下的年代,想要做到普及宣传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一连串的考题之下,众人之间也分出了胜负,最终拿到宣慰使司的是一个名唤祝嵩的人,此人口舌上的功夫与郦横不相上下。

  有这样的人继续坐镇宣慰使司,这工作也更好开展一些。

  选完人之后,天已将黑。

  从前殿回去的时候,史阿已经在殿外久候了。

  “怎么?事儿办成了吗?”王辰示意史阿随行,一边走一边问道。

  史阿拜道:“启禀陛下,已经办成了。秦王的人并没有如咱们宣明司那般,从擒下的人拷问得知,不少都是秦王府上蓄养的死士。”

  “没看出来这小子年纪轻轻的竟然敢蓄养死士?”王辰没好气的:“行了,这事儿密切关注便是了。朕有预感,若是给他太子之位了,保不齐还要闹出什么风浪来。来春大议,彼时自然一切都见分晓了。绣衣使是朕的暗箭,可不能出任何问题。”

  “陛下放心!”史阿抱拳,道。

  “还有一事儿,这襄阳围城也快接近尾声了,让你的人好好留意,保住蔡瑁张允,确保楚国会将他们送往长安!”

  “诺!”

  

第九百零八章 国本之争中

  

  第九百零八章 国本之争中

  永和九年,一月。

  覆盖的大雪尚未退去,宫城内外一片银白,好不美丽。

  朝臣们身穿黑色的朝服,紫金殿左右两面石阶缓缓步入殿中,按照惯例今日开年第一议颇为盛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唱喝起,百官跪,天子临朝。

  王辰轻轻挥手,示意众人起身,道:“众爱卿平身。”

  百官拜谢,纷纷起身。

  “此议第一事,乃议国本!”王辰道:“正如诸爱卿所言,国不可一日无太子,但如今晋王擅杀大臣被贬,也是时候议一议新的太子了。”

  “陛下!”往日里沉默少言的贾诩在王辰说完之后第一个站出来,向着殿上的王辰恭敬拜道:“臣以为废长立幼乃是取乱之道,昔日袁氏废长立幼使得弟兄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最终国破。晋王昔日之错乃是小错,就算陛下为了给晋王一个教训,待其悔过三五年之后再立为太子也可。”

  贾诩的表态无异于是将自己划到了太子党中,只是他这话刚刚落罢,立即便有人跳出来反对了。

  但见邴原拜道:“文和此言差矣,昔日汉朝景皇帝废太子刘荣立武帝刘彻,此也是废长立幼,如何就成了取乱之道?汉朝武帝在时北战匈奴,南平蛮越,拓土万里,国泰民安,何为取乱?”

  “臣以为文和说得有理!”作为最有资历的龙兴老臣,公孙彦自不用说历来都是王昀的忠实支持者:“晋王先击溃了名满天下的陈诩及卧龙,以四万兵马击溃敌军十余万。而后督兵伐蜀,计灭强蜀,拓土千里,此为武功!而后刘璋横死,晋王以天子之礼厚葬之,使得蜀中人心归附,此为文治。如此文治武功之储君,乃是我大晋之幸,反观秦王除去作为质子之外并无其他建树。”

  “子明这话说的似乎有些过了!”邴原道:“我何时说过谏秦王为储君?在下只是觉得文和的话不对,反驳一下而已。可是子明却将话题直指秦王,此间却不知是何用意了!”

  “行了!”王辰摆手,道:“尔等也不要纠结这些言语上的问题了,到底立谁大家都表个态!”

  “陛下!”邴原上前一步,道:“秦王虽然没有晋王那般文治武功,但却年少聪明,为陛下远质齐国。况且秦王宽仁,将来必是一代仁主。”

  “陛下!”国渊拜道:“臣以为晋王方才是最好的选择,其一不能废长立幼,其二晋王并无大错,其三晋王文治武功。”

  “陛下……”

  这就像是一片鱼塘,没有将水抽干的时候,永远不会知道谁是什么鱼。而如今王辰的一句话,将这鱼塘的鱼都捞出来了,谁是什么鱼一目了然。

  紫金殿中此起彼伏的声音便好似战场上两军交战一般,唾沫横飞,争论不休。

  王辰一直没有表态,而群臣却越争越厉,他取过书案上的葡萄一边慢慢吃着,一边听着众人的争论,时而点头,时而向着身旁的宦官吩咐着什么。

  “行了行了!”

  这一场争论约莫已经过去一个多时辰了,几乎每一个官员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王辰也算是看出来了,支持晋王的臣下占据了绝大多数。

  当然了这中间还有自己的一层关系,毕竟大多数老臣都明白自己是支持晋王的。只是晋王这段时间闹了些事情出来,而自己在这个关头想要册立新太子,所以有些人以为自己是想要立秦王。

  总归来说,党争并不明显,主要是揣摩圣意的人太多了。

  而作为比较为难的也就只有赵云和王勇二人,这二人是帮谁都不是。

  “既然大家都发表了意见,那么朕也说说朕的看法。”王辰一脸肃色道:“首先朕强调一点,昀儿犯下的错可不是一般的错,那是大错,是不可原谅的!”

  说完这话,他方才缓和下来:“所以切莫再提及册立昀儿为太子的想法,决不可再提及!煜儿虽然远在齐国,但是其本身天资聪颖,也甚得朕喜。再说了,人家齐国不也是将太子质押在咱们这里吗?这质子不能成为阻拦他成为太子的理由,册封!马上下诏册封煜儿为太子!”

  “陛下!”不少臣下纷纷拜下,道:“请陛下三思!”

  “朕意已决,下诏册封煜儿为太子,宣政司今日之内拟定诏书!”

  “诺!”公孙彦实在不甘,但是却也无可奈何。

  随着军阵大议的结束,册立太子的诏书飞速传达到了国中各处,奈何新太子并没有在长安城中,这册封大典也就算省了过去。

  塞北草原,一马平川的草场上还覆盖着积雪。

  俊秀的男子披着墨色大氅,腰间跨着横刀,背负箭壶,手持长弓在这原野之中赶马驰骋。

  骏马的马鞍上已经绑缚了颇多战果,又是一个满载而归的日子。

  部落里,帐篷星罗棋布,约莫有百十来顶。

  而这最中间的便是这部落的主人所在之处,他勒住了战马,两个绝艳的女子领着几个下人迎了过来。

  “殿下,陛下的使者在帐中候着呢。”

  “正好,今日射了头狼,也叫咱们的使者大人尝尝。”他翻身而下,向着过来取物的侍女们道:“吩咐下去,将狼肉做好了尽快送到帐中来。”

  “诺!”

  说罢,他便在两个女子的迎接下入了帐中。

  “晋王殿下!”来使一见王昀入帐,急忙站起身来参拜。

  王昀张开双手,任由两个女子给他褪下大氅:“怎么?我父皇又有什么要交代的?”

  “殿下,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王昀也没说什么,走到这炭火前示意对方坐下,道:“我啊现在在这草原上也算是潇洒了,早就在长安的宫阙之中待够了。如今太子都被免了,又有什么坏消息是我承受不了的?”他笑得很飒然,总不至于为了一个老臣会赐死自己吧?

  “陛下册封秦王为太子!”

  王昀的笑容忽的僵硬了,但很快却又笑了出来,道:“那看来对我的这好日子怕是快结束了,我这弟弟怕是见不得我活着。”

  “陛下并没有迎回秦王,倒是让在下给殿下送来这帛书,还请殿下一阅。”使者说罢,将这帛书奉给王昀,道:“陛下说,晋王如果看完了,便将这帛书焚了,莫要言于他人。”

  王昀颔首,将这帛书接过来一阅,除去面色稍微有些改变之外,并没有什么异样,看完之后直接丢入这火堆之中。

  “父皇倒是会安慰人啊,你替我转告我父皇,就说我王昀谢过父皇的恩赦,在这草原之中也不会再去招惹谁,让他安心便是。”

  “诺!”

  

第九百零九章 国本之争下

  

  第九百零九章 国本之争下

  齐国,临菑。

  “这王辰册封王煜为晋国太子,这不摆明是想要告诉朕,想要与朕好好相处吗?抬高王煜在的身价,这是给咱们的暗示啊!”

  “陛下说的是!”戏志才道:“只是陛下不也希望能够暂时与晋国维持和平吗?现在不管这事儿,任由他晋国内部作出什么斗争来,咱们就坐着好好看戏便是了。”

  刘备从殿上起身,缓缓下来,道:“这些都不是朕担心的事情,说真的如今晋国如此强盛,虽然对方愿意与咱们维持和平。但是彼此之间都明白,双方之间都有一战,不是他死就死朕亡。所以朕短时间内也不欲挑起战争,蓄养民力,等到那一场最终之战的到来,以此定鼎整个北方的局势。”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半卷羊皮,那被切断处整齐的几排古文飞龙走凤,不说是一般人,就算是如今世上最有学问的人只怕也搞不明白这一段古文究竟是一个什么意思。

  “不久了,朕已经等得太久了,不急这么一段时间!”

  戏志才也不知道刘备手上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但是他知道刘备当初为了寻找这个东西而失去了尽快入主中原的机会。

  等到他将这个东西寻来的时候,中原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中原了。

  只是齐国在这过程中积累的实力,也并非是人可以想象的。

  但是刘备不止一次强调过,这个东西比起天下更重要。

  他不明白,索性也懒得问。

  如今对阵晋国也并非是完全没有胜算,自己既然上了这条船,那就好好的陪着自己的主人走到最后吧。

  临菑城,质子府。

  王煜实在是高兴不起来,聪明的他如何不知道这一封诏书的意思。

  比起府上欢呼的众人,他更显得愁眉不展。

  “太子殿下何苦这般愁楚?”中年人如影随形,向他问道。

  王煜叹了口气,道:“父皇虽然册封我为太子了,可是却并不将我召回长安,你可知这是为何?”

  “臣下愚昧!”中年人抱拳,道。

  王煜道:“父皇只是利用我维持与齐国的和平罢了,我父皇这人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那可比想象之中的要复杂太多了。年轻时候或许是一个简单的人,但是现在若是说城府,这世上只怕还没几人是他的对手。等到我的利用价值没有了,而王昀还在的情况下,你说这太子之位会是谁的?”

  “殿下只怕是多虑了!”中年人道。

  王煜冷哼一声,虽然才十四五岁年纪,但是他懂得却实在是太多了:“多虑?我这个位置不应该多虑吗?王昀只是杀了一个人而已,父皇就这般小题大做,可就算是这般小题大做不仅收割了一大片人心,还让皇兄得到了大部分老臣的支持。暗中不动声色的就将皇兄犯下的过错抹去,我可劲儿的为皇兄求情,本以为可以借势得到老臣们的支持,却没想到反被父皇利用。”

  “皇兄是蠢,对付他一个人很简单,但是父皇偏向他的!虽然现在父皇让我成为了太子,但我这完全是被父皇利用了!明白吗?现在老臣们会如何想我?他们会以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太子之位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捧在手上不小心就被烫伤了明白吗?”

  王煜越想越气,直接一拳打在旁边的木柱上,仍然怒火未消:“一个有名无实的太子而已,既然如此那我也只能将这个位置坐实了。”他思忖一二之后,道:“至少父皇现在是不会杀我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父皇更需要我在这里维持与齐国的和平。既然这样,咱们要干就把这事儿干绝,派人将王昀做掉!”

  “殿下,此时做掉晋王?只怕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事儿是殿下做得,与殿下不利啊!”中年人急忙谏道。

  “你懂什么?”王煜道:“正是现在做掉王昀,天下人才不会怀疑是我!就算是父皇,只怕也会怀疑是其他的兄弟或者某些有心人故意而为之的。看似我的嫌疑最大,实际上却无人会怀疑是我。”

  “殿下,如今每一步可都要想清楚再走啊。若是不注意的话,说不定这一切都将成空。”中年人再道:“我以为此时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你懂个屁!”王煜骂了一句,没好气的道:“你就不能长点脑子?我现在就写一封表奏,你派人送去长安城。等个月余之后,再派人杀掉王昀,这事儿绝对不会有人怀疑。”

  “诺!”中年人虽然智谋不足,但是眼劲儿还是有的,在这样说下身旁的王煜还不炸毛了。

  又是一滩暗流涌动,本是父子三人,却没曾想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彼此之间相互算计,一点亲情都没有念及。

  这就是权力带来的诱惑?

  本是凡尘一俗子,奈何生在帝皇家。

  金银雪玉不足贵,唯有权欲困心魂。

  深宫闲院锁春秋,蹉跎岁月催真龙。

  病榻抖笔点太子,惟愿来世种花家。

  古往今来,皇帝羡煞种花家,可种花家又何尝不是羡煞帝皇家?总归来说,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得到的永远不是最好的。

  听雨阁中,王辰将王煜的奏折放下,饮下了一口蔡琰递来的温酒,最终叹了口气,道:“这煜儿有个好脑袋,但是却没有用对地方。也罢,也罢,既然他想要一条道走到黑,我也不拦着了。”

首节上一节499/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