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长身而起,朗声道:“借你吉言,我西凉国号就是‘晋’。奉天承运,人心所向,苍天庇佑我西凉军早日晋平天下!”
“轰隆隆!”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咔嚓“一声炸雷,刚刚还阳光明媚的天空陡然间阴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前后不到一盏茶的工夫,暴风雨就落下来了。这是仲夏时节的第一场暴雨,来得突然,来得迅速,不久前领军出发的张燕、徐晃等人注定要被淋成落汤鸡,或许这场雨就是特意给他们报喜而来的。
ps:衷心感谢:“中草药0318”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第209章孔明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长安城,西门外,十里孤亭今犹在。
三千铁骑伫立在驰道两边,两千甲士内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将望君亭拱卫在中央,虎视眈眈地注视两旁的山林。在凉亭北边的空地上,停放着一辆辆豪华座驾,数百名文臣武将站在驰道中央,不时踮着脚向西边驰道张望。
亭中石桌上摆着一壶茶,六人围桌而坐,身后还站着十余名文官和武将充当听众,一边倾听着在座六人的谈话,一边不时向西边看一眼,留意着驰道上的动静。
不经意间,诸葛亮率军西征已整整三年。在这三年里,天下局势相对稳定,除了常山、中山国等局部战事以外,再无其它战事。现今局势依然是三年前的防守态势,西凉军三面围困北魏曹操,两面牵制南汉刘表,牢牢占据着战争主动权,引领天下局势发展,掌控着乱世走向,将天下第一霸主的强势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
只要李利麾下西凉军没有兵马调动的迹象,北魏和南汉两股势力就不敢轻举妄动,时刻盯着西凉军的一举一动。是以西凉军按兵不动,这两大诸侯国便风平浪静,整个局势就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依旧保持着对峙相持的态势。
与此同时,北魏和南汉相继立国,他们同样需要平稳过渡一段时间。借此时机,两大诸侯国积极梳理军政事务,尽可能地储备钱粮辎重。厉兵秣马,进一步巩固统治。使其步入正轨。无论是河北曹操还是荆楚刘表,他们都很清楚。他们有着共同的对手,而且对手很强大,强大到他们单凭一己之力无法抵挡的地步。所以,残酷的事实迫使他们根本无须商量,就将目标锁定在西凉军和西凉李利身上,时刻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更加严峻的战争形势,为即将到来的逐鹿之战积蓄力量,竭尽全力做好最后决战的准备。谁都知道,多一分准备。将来就多一分胜算,成功总算眷顾有准备的人或诸侯势力。
现如今,距离北魏和南汉建国已过去一年时间,而李利麾下文武也为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足足准备了一年时间。眼下,宫殿、宗庙、祭台等相关事宜早在半年前就已准备就绪,一切都准备的坦坦妥妥当当,只等李利首肯,便可登基称帝,正式建国。然而这一等就是足足大半年。李利迟迟不动,一众西凉文武亦无可奈何,只得耐心等待,期盼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早些到来。
十天前益州传回消息。诸葛亮率领的西征不日即可班师返回长安,随后李利钦定下个月十五日举行登基大典,至此西凉建国的日期终于确定下来。于是。最近几日,长安各处城门悉数大开。数以千计的信使哨骑全部撒出去,前往各州各郡和边境驻军传达军令。
不难想象。未来半个月内,李利麾下各镇将军、州刺史和郡守都会快马加鞭赶来长安,还有奉命前来的各营兵马也会赶到长安,参加登基大典以及大型阅兵仪式。届时,与西凉通商多年的西域诸国、依附于李利治下的西海小国,以及北魏和南汉两大诸侯国将派遣使团前来长安观摩这一盛事;为此西域诸国和番外小国早在三个月前就已接到观摩请柬,时下就有七个西域小国的使团抵达长安,住进驿馆等候登基大典的到来,因此大型阅兵必不可少。
就在这紧锣密鼓地筹备登基仪式的时候,李利却亲往西门外十里亭等候西征大军凯旋归来。李利此行的初衷是兑现昔日对诸葛亮的承诺,率领三千金猊卫前来迎接即可,不承想,麾下百官闻讯后尽皆尾随而来。于是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西凉众文武齐聚望君亭,仅是马车就有两百余辆之多,近万人堵在驰道上,将望君亭周围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场面太大了,比三年前李利从益州班师回来的场面还要大得多!
这么大的场面,对得胜归来的西征大军无疑是个莫大的荣耀,但是对挂帅西征的诸葛亮而言却未必是好事。
这不,望君亭中此时就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此次主公和百官出城十里相迎,这规格是不是太高了?仅仅是西征南蛮部落而已,区区蛮夷何足挂齿,却劳烦主公亲自出城迎接,众百官在此久候,这、、、孔明只怕是担待不起呀!”
说话之人是现任少府、兼领长安令的李儒李文优。他的这番话,乍听之下很容易让人误解,误以为他对诸葛亮心怀不满,但实际上却是恰恰相反。他之所以这么说,非但不是对诸葛亮有看法,反而是替诸葛亮担忧,抢先将大家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并且是当着李利的面挑破众人的心思。因此李儒这番话的目的就是分担诸葛亮即将面临的压力,纯粹是袒护诸葛亮,因为他和诸葛亮私交笃厚,还是儿女亲家(娃娃亲)。所以他要趁着诸葛亮还没回来的时候,把话挑明了,省得众人对诸葛亮心怀成见,羡慕嫉妒恨。
不过李儒的袒护之心瞒不过在座的五人,看看坐在他身边的都是些什么人:他的左边是李玄、贾诩,右边是郭嘉、陈宫,李利居中,坐在正东,即李儒的对面。
果不其然,李儒话音方落,坐在他身边的李玄便笑呵呵地道:“文优此话确是言不由衷啊。孔明尚未归来,你就急着替他辩白,未免太心急了。何况,此次主公亲自出城迎接,我等理应跟随,看看亭外的这些文武百官,其实他们并不是奔着孔明来的,而是冲着主公而来,藉此表明坚定跟随主公的立场。仅此而已,别无它意。是以文优不必担忧,一切有主公做主,你担心什么。”李玄的话很直白,却一语道破玄机,把问题看得很透彻。无怪乎,众文武一致认为他是建国之后首任相国的不二人选,目光之犀利、观察之敏锐,着实令人惊叹。
贾诩、郭嘉和陈宫三人闻言后,纷纷微笑点头,对李玄所言深表赞同。郭嘉笑道:“据益州传回的战报来看,此次西征大军虽然折损了不少兵马,但是战绩斐然,斩获颇丰。最为难得的是,孔明率军平定南蛮之后挥军西进,一直打到大雪山(唐古拉山),遂修筑营寨,留下两千兵马驻守之后折身回来,挥师攻伐东南,抵达南疆十万大山;若不是我等一再催促孔明班师回长安,只怕他此刻已经率军打到南海沙滩上了。呵呵呵!”
当郭嘉讲述西征大军的战绩时,李利招手示意李挚将背在背上的锦帛地图拿出来,放在桌上摊开,既而随着郭嘉的讲述,李利依次指出地图上的位置。这份画在锦帛上的地图是李利亲手绘制的,其中很多地名都与后世不一样,好在李利麾下不乏饱学之士,集思广益之下还是准确地绘制出这张地图。
除了这张大汉全图之外,李利还凭借记忆,相继绘制了东亚地图、亚洲地图以及世界全图,只不过这些地图都很笼统,除了东亚地图相对细致之外,其他地图都很粗略,没有具体的城池和山河湖泊,只有大致方位。
即便如此,也让李玄、贾诩和郭嘉等人大开眼界,平生第一次了解到大汉之外竟然还有如此辽阔的疆土和海域。尤其是看到李利绘制的世界全图之时,他们彻底惊呆了,堂堂大汉神州在长达一丈见方的地图上居然只占据了巴掌大的地方,充其量不过一寸之地,海域占据了六成半,余下三尺多的面积全是别人的疆域。虽然海域之外的疆域距离大汉还很遥远,但是大汉周边还有大片疆域,只要肯努力,未必不能将其纳入大汉版图之中。
也正是从那时起,李玄、贾诩和李儒等人的争名夺利之心明显淡了很多,彼此间原本已经渐渐凸显出来的矛盾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愈发和谐融洽,配合起来相当默契。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李利绝对不会满足于大汉现有疆域,只待平定天下之后一定会继续开疆扩土,将大汉铁骑所到之处悉数纳入大汉版图。在这一点上,他们和李利的理想是一致的;平定内乱不是最终目的,开疆扩土才是真正的丰功伟绩。足可留名青史,万世流芳。
当李玄、李儒和贾诩等人的心神全都聚集在地图上之时,李利笑声道:“孔明此次西征将我西凉疆域拓展到南疆,绵绵数千里的蛮夷领土纳入我大汉王化之下,战绩卓著,居功至伟。是以我等出城十里相迎丝毫不为过,往后如果还有这等壮举,孤即便是出城百里相迎亦心甘情愿!”
李利一席话不仅亭中之人听得真切,就连站在凉亭旁边的文武百官也听得清清楚楚。由此他们再无异议,一个个站得笔直,神色趋于平和,真正平心静气的等待西征大军归来。
夕阳西下,西边驰道上传来轰隆隆的马踏声,随即一队队铁甲骑兵从夕阳余晖中走来,与等候在望君亭的西凉文武迎面相遇。
ps:衷心感谢:骁骑第六位堂主“书友150305080244453”书友的鼎力支持,多谢!
第210章宿世之敌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朔风轻拂而过,带着淡淡的野菊的芬芳,耳畔边隐隐听到风吹叶落的声响,令人胸襟大开,心驰神往,人还在府邸之中,心已飘进层林尽染的山林里,飘飘然融入金秋之中。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季更迭,皆有风采,其中又以金秋最令人陶醉。经过春天的辛劳,夏天的呵护,终于迎来收获的季节,这一刻无疑是最令人期待,最为难忘。
等待是折磨,也是幸福,有等待就有希望,有希望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领军将军府,即军师祭酒诸葛亮的府邸。
六天前,诸葛亮率领西征大军班师回长安。在随后的大将军府宴席上,李利任命诸葛亮为领军将军,与护军将军李挚共掌禁兵,主掌拱卫长安的金猊卫五校兵马、虎贲营和武卒营等十二万禁军。领军或中领军将军的名号,在北魏和南汉诸侯国都有设置,官秩不逊于四安将军,乃高级将军名号。由此可见,李利对他何其信任,真正是委以重任,赏识有加。
回到长安之后,诸葛亮呈上西征大军的掌军兵符,帐下十四万西征军和收编南蛮的十万蛮军全部交由贾诩、郭嘉、陈宫和李儒等四位中领军接管,原西凉军补充兵员之后各自归建;并将十万南蛮步骑和筛选出来的两万郡府兵混编为两营兵马,其中五万战骑编为朱雀营,余下五万步卒编入步军“武”字序列。取名武化营,将其纳入大汉王化之下。寓意融入汉民族之列。
新组建的两营人马,朱雀战骑营由张飞任主将。吴懿为副将,雷铜、冷苞、杨铎、兀突骨等十余名益州和南蛮将领任部将,杨阜任参军,兼领朱雀营监军。由陈到为武化营主将,张任为副将,余下十余名益州将领和二十多个南蛮部落首领为部将,皇甫郦任参军,兼领监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张飞出任朱雀营主将统领一职。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就连李利自己对此都颇感意外,任命张飞为主将时他自己都很佩服自己,认为自己真正是胸襟宽广,不计前嫌,居然连几欲谋害自己的仇人都能委以重任。
本来李利根本没打算重用张飞,更不指望他能甘愿效忠于自己,是以他决计不会对张飞委以重任,令其掌管一营兵马。独当一面。然而诸葛亮此次西征之中,张飞一直担任先锋大将,斩首敌魁二十余人,杀敌无数。始终冲锋在前,屡立战功。因此,在诸葛亮递交上来的功劳簿上。张飞的战功超过了赵云、马超和黄忠等三人,在三百余位西征将军之中高居榜首。俨然一枝独秀啊。
对此,李利身为全军统帅。绝对不能视而不见,必须秉持公正,论功行赏。否则,此例一开,日后还有谁愿意舍弃安逸的生活,为即将迎来的西晋王朝远赴异域领军征战,为大汉民族开疆扩土。因此,李利需要重赏张飞,加官进爵必不可少,为麾下诸将树立典范,为全军将士树立标杆,激发他们开疆扩土的热情,为未来的西晋王朝远征异域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李利的胞弟李暹、赵云、马超、黄忠和诸葛亮等五人联名保举张飞出任朱雀营主将,这份举荐的份量可不轻,实为李利麾下迄今为止第一位得到五位亲信重臣联名举荐的将领。所以,李利不得不慎重考虑,不得不认真对待,最终他一咬牙一跺脚,拍板了。至此,张飞成为最近五年内第一位晋升提领五万战骑的主将统领,也是李利亲手提拔的第一位缺乏信任的军中大将。
在张飞出任朱雀营主将的同时,他还晋升为宣威将军,官秩次于九卿,赐爵都亭侯,食邑三百户,不过他的食邑封地却在南疆。除了张飞晋升一营主将之外,跟随李利征战多年的陈到此次也算是修成正果了,真正成为独当一面的主将统领,晋升平虏将军、都亭侯,官秩等同于四平将军。
除了张飞、陈到二人之外,所有西征将领皆有封赏。相对而言,将领们获得的是加官进爵,而校尉以下的将士则得到了物质赏赐。西征大军带回来的战争缴获一半归他们所有,三百余车兽皮和金银细软全部折算成钱粮,悉数发放到他们手里,足够他们一家老小十年的开支用度。可谓皆大欢喜。
这是李利有意为之,就算赔本倒贴钱粮也在所不惜,一定要重赏所有远征南疆的将士。大汉民族要开疆扩土,就需要千金买马骨的魄力,更需要一大批敢于富贵险中求的铁血勇士。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古往今来颠扑不破的真理。
晴空万里,凉风习习。
领军将军府。正堂上,一壶冒着热气的清茶摆在案几中央,刚从大将军府议事回来的诸葛亮梳洗更衣之后,招手示意司马懿一同饮茶。
您没有看错,此时与诸葛亮相对而坐的正是司马懿。他现在是大将军府的书记掾,跟随李利一年之后,五天前被李利派到诸葛亮身边担任主簿。所以诸葛亮就是他的顶头上司,他需要一天到晚跟在诸葛亮屁股后面,随时听候吩咐,片刻不得空闲。
现如今,除了李利之外,只怕没有人知道此刻坐在堂中叙谈品茶的两人,在另一个时空当中将是一对冤家对头,一对不死不休的劲敌,彼此争斗多年,直到一方病逝之后方才罢休。与此同时,他们俩也是惺惺相惜的知己,彼此都很了解对方,任何细节都不放过,将对方的行事风格和性格秉性摸得通透,甚至超过他们对自己的了解。
但是,此刻他们却坐在一起喝茶,站在同一个阵营里,在同一个主公麾下效力,有着共同的目标。或许,司马懿并不是真心效忠李利,但眼下他别无选择,只能心无旁骛地做好份内之事,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杀身之祸。至于他以后有没有更大的野心,此刻还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自身处境可以制约一个人的所有理想和抱负,时间会慢慢磨掉那些不切实际的锐气和棱角,令其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奔波,为了家眷和亲人而妥协,最终放弃最初的梦想。
“再过半个月就是登基大典了,甚是繁忙,若有怠慢之处,还请仲达兄见谅。”亲自给司马懿倒上一盅茶,诸葛亮笑呵呵地给他道歉。的确,司马懿已经跟随他五天了,忙前忙后的张罗各项事宜,把他交待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严格说起来,这些天里司马懿比诸葛亮还要忙碌,毕竟他只是动动嘴,而司马懿却要一件件落实,辛苦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辛苦归辛苦,确是司马懿的职责所在,谁让他被派到事必躬亲的诸葛亮手下做事呢。
“军师言重了。在下才疏学浅,理应追随军师多学习、多历练,如此才能有所作为。承蒙军师不弃,多方提点,在下感激还来不及了,何来怠慢之说?”司马懿恭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