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781节

李过等人也不清楚,不过东市的官员应该知道,于是他扭头吩咐一句,不多时便见一名小吏过来,李过问了几句后回道:“大王,去岁一年,仅仅东市,就来了二十五万匹。如果算上藩府为了制造衣甲的采购,还有其他各省的交易量,臣以为应该接近一百万匹。”

高义欢微微点头,忽然问道:“从今岁起,能不能每岁增加五十万匹?”

“这是为何?”李岩不禁问道:“江南的布匹,物美价廉,对于我大魏的纺织作坊,冲击极大。要不是官府采购,大多已经倒闭,如果增加采购,那我们自己的作坊就办不下去了!”

高义欢笑道:“李先生饱读诗书,可曾知道鲁国种桑而致灭国的典故。”

李岩眉头一挑,自然知道这么回事。

春秋战国时齐桓公要称霸,但鲁国梁国发展迅速,对霸主齐国构成威胁。他想打仗又怕破了邻国,伤了自己,还会丢掉与楚国之间的缓冲地带。

齐桓公问管仲:“有什么办法搞定这两个国家?”

管仲就说,“鲁梁的老百姓擅长织丝。请您和贵族们带头穿缟的衣物,号召齐国内的有钱的人家都去穿进口的缟衣。而且要限制国内工业不准生产。于是鲁梁地主肯定放弃农事,让农户产丝做缟衣。”

齐桓公按计行事,一时间全国流行穿缟衣,在齐国缟的价格大涨。国家可以介入采购,鲁缟供不应求,价格猛增。

鲁国百姓见织缟有利可图,便主动放弃了农事,一窝蜂的织起缟来。鲁国百姓见钱眼开,鲁庄公也贪图赋税,放任全国全力织缟,不再种粮食。于是,鲁国上下呈现出一片“家家纺机响,户户织缟忙”的纺织狂潮。

如此一来,鲁国原本肥沃的田地都荒芜了。

“大王妙计啊!”陈名夏一听便称赞道。

高义欢回王京几天,一直呆在宫中,原本以为他要消停,没想到又憋出了一个坏主意。

李过却皱眉道:“大王,鲁国小国尔,南明却是一庞然大物,照搬先人之例,恐难以奏效。况且以有典故,南京也很容易识破啊!”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本章完)

第863章 攻灭叶尔羌

在巴图尔珲的大帐内,风尘仆仆的范文程跋涉千里,终于见到了准格尔的大汗。

“他是何人?”巴图尔浑放下酒杯,看向僧格。

范文程自己介绍道:“大汗,鄙人乃是大清国内院学士范文程,奉大清摄政王之命,特意来见大汗。”

巴图尔珲脸色严肃起来,“哦,清国的史臣,你来做什么?”

一旁的僧格道:“父汗,范学士是来与我们商议联合对付魏国之事!”

巴图尔珲见僧格的态度显然是很支持与清联合抗魏,可是前不久,他还是主张从河套退兵之人。

“西魏兵马精壮,先败和硕特的固始汗,又败你们清国,本汗与你们联合抗魏,有什么好处?”巴图尔珲直接问道。

范文程微微一笑,给出了一个直接,而又让巴图尔珲不得不认同的答案,他伸出一根手指来,“大汗,因为西魏富庶有钱,只此一点,足矣!”

“有钱?”巴图尔珲微微一愣,遂即明白过来,不禁多看了眼前这个汉人的败类一眼。

放牧和抢劫都是蒙古人的主业,而西魏有钱确实是准格尔与满清合作的基础。

这就像是两伙强盗,盯上了一个富户,单个又对付不了富户的护院,最后决定联合起来干上一票一样。

准格尔强大了,总归是要找个对象来抢劫,一般的势力和部落,都不够他们抢,而历代以来,北方游牧的目标都是中原,只有庞大的中原,才能够承受他们不断的劫掠。

“哈哈”巴图尔珲笑了,他被这个理由说动,“来人,摆宴,本汗要招待清国使者!”

当下,大帐内点燃了篝火,架上了新宰杀的羊羔,准各尔的女人,端来马奶酒,以及来自叶尔羌的切糕来招待贵客。

帐篷内,蒙古人跳着舞,不时给范文程敬酒,气氛十分热烈。

这时范文程端起酒杯:“大汗一统漠西,实力强劲,可惜却要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范文程眼光扫视了巴图尔珲的帐篷一眼,脸上露出惋惜之色。

巴图尔珲笑脸凝固,帐中也一下安静,范文程却从容自若道:“大汗,关中的粮食堆满了数百个高仓,每一个都比大汗的帐篷还大,金银和布帛也放满了库房,多得用都用不完。大汗应该住在关中雄伟壮观的宫殿中,数着钱粮和布帛,而不该在草原上放羊!再过两月就是秋收,我大清愿意与大汗共谋关中。”

巴图尔珲听后,盯着范文程,忽然大笑起来,招待他吃喝。

宴会结束,巴图尔珲让人扶着范文程去休息,然后留下僧格问道:“此前你主张不与西魏冲突,为何今日又主张同清国联合。”

僧格道:“父汗,一人胆小,众人胆肥,草原上的狼都是成群结队,想要吃到美味的食物,准格尔需要伙伴。清国要与我们联合,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不过我们到也不用听他们的话去直接找西魏,而是可以利用清国牵制西魏,方便我们扫灭叶尔羌。”

如今准格尔已经统一漠西,迫使其他蒙古部落臣服,麾下十六万帐,人口七八十万。

这点人口对中原来说,也就是一个府而已,可是蒙古人与中原王朝不同,中原几户才养一个兵,而蒙古只要是男子,就是战士,应此七八十万人口,控弦之士,却多得吓人,就算每帐一人,也是控弦之士十六万。

虽说准格尔大军不少,巴图尔珲也垂涎叶尔羌,但是对于何时出兵,巴图尔珲却依然心存疑虑。

这时他听了僧格的话,立时明白,如果准格尔与清国结盟,准格尔攻击叶尔羌,西魏就得掂量一下,插手的后果。

巴图尔珲脸色露出笑意,“本汗明白了,你是想利用清国牵制西魏,让本汗拿下叶尔羌,壮大实力。”

僧格点了点头,“夺取叶尔羌的人口和资源,准格尔的实力必然倍增,到时候,我们再与清军联合,杀入关中,住进魏国富丽堂皇的宫殿,睡南人的女人。”

巴图尔珲双目炯炯,忽然站了起来,然后说道:“看来这时长生天的指引,本汗注定要成为蒙古的大汗,恢复祖先的荣光,入主中原!”

叶尔羌汗国,是由察合台的后裔建立,其地域十分广阔,强盛时期的疆域,东至嘉峪关,南靠乌斯藏,西临玉兹,北倚天山,汗国版图包括吐鲁番、哈密、塔里木盆地等地。

如今,这个汗国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像所有的国家一样,他走过了崛起和最强盛的阶段,眼下正在快速的没落。

在他的东面,是强大的魏国,北方是崛起的准格尔部落。

这两个强大的势力,让叶尔羌的阿布杜拉汗,感到深深不安。

此时叶尔羌内部,黑山派和白山派争斗激烈。

一神信仰之下,不仅很难容下,其它信仰,即便是同一信仰下的不同派别,也难以共存,并非像中原那么和稀泥,那么包容,老君、佛祖、圣人都拜。

现在叶尔羌内部动荡不安,阿不杜拉很难与魏国和准格尔相抗衡,因此他思虑在三之后,决定抱一条大腿,给魏国进贡,希望能在名义上,成为大魏国的狗。

阿布杜拉做出这样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历史上来看,中原王朝很少主动侵略它国,不会损害他的利益,而叶尔羌通过与魏国贸易,做二道贩子,还赚了不少钱粮。

北方的准格尔则继承了北方游牧的特点,他们信的是战马和弯刀,侵略成瘾,一旦做大,周边必然遭殃。

事实上,他的判断很准确,十多年后,叶尔羌便会被准格尔所灭,而吞并了叶尔羌,获得了半农耕文明的工匠以及相对稳定的收入后,准格尔势力立时壮大,从而挑战几乎统一的满清。

首节上一节781/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