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363节

刘健一笑,似乎感觉到了这书吏的紧张,便道。

“今日的奏疏,十之八九,都是弹劾的,有都察院的,有六科的,哎,锦州一事,陛下将弹劾奏疏留中不发,反而让御史和给事中不满了,所以说,老话说的好,堵不如疏啊。”

这是实话。

很多时候,若是有弹劾,尤其弹劾的还是当下议论汹汹的事,比如有人弹劾方继藩和欧阳志,其实陛下只要表面上处理一下,哪怕是罚俸三年,这件事,也能慢慢的压下去,让事情淡化。

可皇帝一旦留中不发,也即是这些弹劾奏疏,当做没有看见,这反而是捅了马蜂窝了,越如此,闹的越是厉害啊。

书吏小心翼翼的道:“听说,在锦州,为了坚壁清野,有一个秀才,上吊自尽了,说是朝廷逼迫如此,唯死而已……因为这个消息,所以财闹得满城风雨,国子监里的许多贡生,都气疯了,都察院的御史,以及六科给事中们,不闹大才怪呢。”

刘健闻言眉头微微耸动,旋即便淡淡开口说道:“老夫已让礼部前去核实了,不过十之八九,又是谣言。”

书吏颔首点头。

一下子,又无话起来,二人之间的地位实在过于悬殊,想要找到共同话题,却也不易。

刘健呷了口茶,索性不说话,靠在官帽椅上假寐。

突然,外头传来急匆匆的脚步,接着便听到有宦官的声音道:“急报,辽东来的急报,百里加急。”

刘健猛地张开眼,一双眼眸里满是困惑和惊愕。

出了啥事?

这深更半夜,通政司不可能一点规矩都不懂,是不会贸然递奏疏进来的。

他豁然而起,那书吏也忙是起来,看了一眼刘健,急忙说道:“学生去看看。”

过不多时,他手里拿来了一份奏疏。

刘健接过,打开,顿时……整个人石化了。

这是一份大宁朵颜卫的奏报,奏报的内容,十分简单,有数万鞑靼铁骑,绕过了大宁,直扑锦州,等到大宁发现情况之后,已经来不及截击了。

大宁那儿,刚刚入秋,就已发生了雪灾,因而,所有的牧民,都散落在各处草场,准备在入冬之前,将牲畜、草料等物资集结起来,防范于未然。

所以,根本来不及有反应。

反观鞑靼人,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十之八九,就是朝着锦州去的……

刘健深吸了一口气,如芒在背一般,整个人都在发颤,他抬眸朝书吏说道:“快,请李公,请谢公……”

书吏也察觉到不对,急了:“刘公,李谢两位大学士,正在宫外头呢。”

刘健方才意识到,现在是子夜。

这个时候,如此重要的事,这奏疏送到了这里,必须立即处置啊。

可问题在于,所有人都在睡觉,尤其是陛下,刚刚入寝不久,陛下的身子,一向不好,又过度操劳,好不容易睡下,自己怎么忍心打扰。

刘健急得眼睛发红了,忙是催促道:“想办法,去问一问兵部,看看兵部那儿,近来有什么奏报,要快一些,此事非同小可!”

………………

累死了,睡觉。

第277章 可造之材

那宦官听了刘健的吩咐,已是匆匆而去。

而刘健依旧还在内阁里,眼中带着几分烦躁,急得团团转,几个值夜的翰林已被半夜叫醒了,此时,一个个大气不敢出,站在角落里候命。

刘健背着手,抬头看着内阁之外的黑暗,缓了半响,他才定下了神。

这个时候,更该做的是……应当稳住。

不可急。

鞑靼人的目标竟是锦州,那么,所谓的大同,果然只是掩人耳目的把戏了。

可在一个多月前,鞑靼人就派出了军马袭击大同,同时从大宁传来的奏报看,这鞑靼人的种种动作,其实都是在为奇袭锦州而准备的假象,分散他们的视线。

这完全是一个蓄谋已久,且是一个极为缜密的军事计划。

锦州那儿,虽没有查探出鞑靼人的军力,可现在看来,这一次作战,十之八九,鞑靼人是势在必得的,定是以那小王子为首,整个鞑靼大军倾巢而出,是以横扫整个锦州,甚至是整个辽东的巨大图谋。

大战……已经开始了。

这个小王子……

鞑靼这个小王子,可是很不简单。

在那鞑靼部,小王子乃是鞑靼大汗的别称,前些年,鞑靼内部的内斗频繁,小王子的更迭极快。

自弘治皇帝登基之后,这一任小王子便已初露锋芒,他似乎已经稳住了鞑靼内部,自他登上汗位之后,鞑靼内部再没有反叛和夺权的现象,以至到了弘治元年,小王子奉表求贡,自称大元大可汗。朝廷方务优容,许之。

随后,小王子请求互市,朝廷在短暂的争议之后,亦是许之。

此后,从大漠之中得到的诸多消息,鞑靼部趁此机会,开始向瓦剌部疯狂的进攻,夺取了瓦剌部大量的草场,诸多瓦剌部落纷纷的投靠鞑靼部,鞑靼部越发壮大。

甚至,连朵颜部内部,似乎也有不少部落亲近鞑靼。

刘健念及此,不由长叹口气。

某种程度而言,鞑靼部的壮大,除了和那小王子的狡诈有关,又何尝不是和大明的姑息有关呢?

整个大漠,鞑靼部和瓦剌部争雄,除此之外,还有内附大明的朵颜部作为大明朝廷平衡大漠内部事务的一柄利剑。

因而,这数十年来,朝廷除了利用朵颜部之外,一直都在支持鞑靼部,乃至这鞑靼部自称为大元大可汗,朝廷也依旧予以优待。

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弘治君臣们的短视,倒不如说,这是大明内部的坚定立场。

瓦剌部,毕竟是大明的死敌,土木堡之变,多少大明的勋贵战死,英宗皇帝,更是为瓦剌部所俘虏,因而在对待整个大漠的事务上,朝廷几乎是以消灭瓦剌为第一要务,即便大漠中的力量对比失衡,鞑靼越发的壮大,而瓦剌势微,这整个大漠,竟有鞑靼部一统大漠的征兆,朝廷对于这个立场,也从未改变。

可不出几年,翅膀长硬的鞑靼人便侵袭了各边,掳掠了许多的人口和粮食,如今,更是倾巢而出,袭击辽东了。

首节上一节363/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