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1066节

没有马,在草原上,大车就泥泞难行,因而,队伍里,也没有鞑靼人特有的大车。

他们只是带着自己各种的家当,一个个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甚至有的人,两脚都在打着晃晃,就这么蹒跚而来。

“不像是鞑靼的骑兵!”江臣皱着眉,与兰州城的斥候们交流。

斥候们显然从前是见识过鞑靼铁骑的,也不禁点头。

再过一些时候,队伍里骑着瘦马的人,当先而来,他居然一个人孤零零的朝江臣等人过来之后,而后下了马,他脸色极疲倦,头发乱蓬蓬的,上头沾满了草屑,眼里布满了血丝,行了一个礼,而后用生硬的汉话道:“我是乌木图鲁部……得大明太子殿下只命,特来依附,快救救人吧,已经饿死了三个孩子了,其他的孩子,也尽都奄奄一息,太子殿下,许诺会给我们乌木图鲁人一点粮吃,我们……我们……”他面带羞红之色,良久,才道:“所以,我们来了!”

江臣心里一呆。

说实话,自拜入恩师门下,什么样的大风大浪,他都见识了。

哪怕就算是有人告诉他,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梦中和自己做了不可描述的事,因而有了身孕,自己也绝对相信。

世上,还有什么事,是不可以接受的呢?

可是现在……

江臣有点懵。

这些人……真是鞑靼人?

鞑靼人不应该是彪悍凶残,绝不肯服输,桀骜不驯的吗?

可看着这可怜的人,一脸祈求的模样,此人,哪里像是鞑靼人,他和寻常的百姓,没有任何的分别。

江臣皱着眉,看着这鞑靼人:“你们有多少人?”

“四千余,路途上,还有其他各部的人马渐渐加入,人数,怕有一万多了。”

…………………………

第一章送到,早上没吃饭,去上课,中午没吃饭,赶紧码字,吃点饼干,继续上课。

正文卷 第七百九十五章:龙颜大悦

一万多人。

还是鞑靼人。

跑来依附?

看着这骨瘦如柴的鞑靼人,江臣一时恍惚。

可很快,他便打起了精神。

倘若如此,岂不是说,将来……没有鞑靼之祸了?

这些家伙,没有牛马,什么都没有,要安置起来,倒是很不易。

可是……一旦安置好了,这河西之地,便处处都是人力啊。

现在正需要人卖气力的时候。

江臣看了身边的肃王斥候们一眼,斥候们不敢拿主意。

可江臣心里,却已有了主意。

鞑靼人桀骜不驯,让他们去放牧,不啻是放虎归山。

可如今,却大大不同了。

有了土豆和红薯,河西甚至是大漠,都有足够的粮产,这贫瘠的土地里,照样可以养活无数人口,所以,首要的问题,是让鞑靼人定居下来。

游牧的鞑靼人,是很难进行有效管理的,因为他们带着牛马,四处游荡,一旦有朝一日和你离心离德,便可立即带着自己的财产,遁入大漠,从此与你反目成仇。

可一旦定居,无论是让他们挖矿也好,是让他们开垦也罢,他们安安稳稳的待在土地上,便是想要反叛,却也没法儿走了,没有牛羊,进入大漠吃什么,所有的财产谁都在土地上,脱离了这些土地财产,便真正的一无所有了。

哪怕他们结债反叛。

可失去了骑射本能的鞑靼人,哪怕是筑起了高墙,大明只需一支军马,调集火炮,上几艘飞球,便可使其化为乌有。

河西……现在缺人啊,就你们了。

江臣左右四顾:“你们进入此地,不得随意带刀剑,所有的弓矢,也需上缴,如若不然,兰州的大军,自是随时进剿。到了此地之后,我们会发放粮食,使你们安顿下来,这既是太子殿下的命令,你们自管放心。”

一听到太子二字,这鞑靼人,竟是下意识的打了个寒颤。

大明太子之名,早已传遍了草原。

鞑靼汗死了,被那太子直接斩杀,这太子犹如饿狼,在草原上随意出没,四处杀戮……鞑靼人第一次,尝到了朝不保夕的滋味。

鞑靼人信奉强者,既然太子更强,这太子虽是举着屠刀,耀武扬威,鞑靼人们,却顺从了。

这就如成吉思汗一般,当一统大漠,杀戮了其他部族多少人,当初的大漠,可绝不是铁板一块,却是通过铁木真的杀戮,使所有部族纷纷心惊胆战,最终,也正是他们,纷纷向铁木真效忠,形成了蒙古的雏形,并且以铁木真为荣。

鞑靼人们显得极配合,他们乖乖开始扎营。

江臣在确定他们没有什么歹心之后,便命人送来了粮食。

这些鞑靼人,俱都饿昏头了,一见到粮食,纷纷大快朵颐,等吃饱喝足,江臣便召集鞑靼的头人,先试探着熟悉一下,接下来,还需给他们划定土地开垦,再招募年轻的鞑靼人,入山采矿。

鞑靼人们对于任何安排,都很满意,他们本就是穷途末路,只以为自己要饿死、冻死,这个冬天,是绝不可能熬过去了。

而现在有了活路,失去了鞑靼可汗,于他们而言,比什么都紧要。

自然,放牧也是必须的,江臣还是提供了一些牛羊崽子来,不过,这游牧,却变成了圈养牲畜,牧民们也需安家于此,河西这里,对于肉类的需求也是极大,毕竟矿工挣钱,且需要多吃肉,补充体力。

过了几日,陆续又有鞑靼人来此,这大漠之中,粮食和牛马几乎死了一大半,绝大多数部族,都根本无法抵抗这次寒冬。

而且许多部族都担心,大明铁骑,还会趁机在大漠之中扫荡。

看着饿着肚子的女人和孩子,想着大雪即将纷纷而下,到了那时,过冬成了奢侈的事,鞑靼人……似乎只有这么一条活路了。

幸好,江臣在此,江臣毕竟是读书人,来了河西,又组织人挖矿和开垦,经验丰富,何况在西山时,他可没少采煤和屯田,再加上,西山的矿工调来了一批,屯田千户所又来了上百个校尉,开始入驻各地,有了这些人协助,事情进展的极顺利。

首节上一节1066/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