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114节

  被徐盛如此羞辱,卞喜怒了,他歇斯底里地咆哮起来:“让那帮乡民腿脚快些,谁要是误了我的大事,我非把他扒皮抽筋不可!”

  城头上,神策军的第一波箭羽已经倾泻而下。

  

第187章 惨烈的攻防战

  

  东莱军令行禁止,李贤尚未抵达城头之前,军卒们不忍伤及无辜,不愿贸然射杀平民,那时候没有人责怪他们,可现在有了李贤的军令,又有了徐盛的榜样的在先,神策军不再犹豫,他们闭着眼睛,射出了手中的弓箭。

  第一波箭羽足有五百支,城下的百姓手无寸铁,又多无可避,顿时有不少人中箭身亡。

  这时候,李贤大声呼喊:“告诉他们,趴下,不要动,妄动者杀无赦!”

  “长史有令,趴在原地,不得擅动,妄动者格杀勿论!”

  城头的东莱军卒不愿多造杀生,他们按照李贤的吩咐,卖力呼喝起来。

  城下的乡民完全吓呆了,他们当中最靠前的一群人已经接近了城下,谁也没想到官军竟然真的开弓了。

  中箭身亡的乡民倒毙在地,受伤的那些惨遭同伴践踏,死相极惨。

  “不要开弓,我们不是黄巾,我们是附近的百姓呀”

  “城头的老爷们,我们不想死,不想死呀”

  “贼寇拿刀架到脖子上,我们不来就得死呀”

  挤挤攘攘的无辜百姓哭嚎不已,向前是死,往后也是死,暮然间听到城头官军的呼喝,不少人下意识地扑倒在地。

  “趴下,趴下,趴下就死不了”

  不过,更多的百姓却还是立在原地,惊恐不已。

  李贤看到,一伙贼军已经用刀枪杀出了一条血路,他们正在快速的接近城门。

  一旦这伙贼军借着乡民的掩护杀到城下,临济城可就危险了。

  若是贼寇破门而入,东莱军势必要与黄巾短兵相接,那样的场景李贤不想看到。

  “开弓,射!”

  徐盛也瞧见了往前奔袭的那股贼军,卞喜用心极为险恶,若是官军估计平民的性命,那显而易见,黄巾军将轻而易举地抵达城下。

  没了长弓的威胁,仅靠沸水、滚木垒石等近战防御性武器显然是无法阻挡大股敌人的入侵。

  贼军足有九千人,而滚木垒石终有用尽的那一时。

  想到这里,徐盛将心头的那点不忍驱散,他咬牙切齿地喝道:“射!”

  神策军卒目眦欲裂,可他们别无选择,“射!”满腔的怒火随着箭羽倾泻而出。

  然而,即便弓手将目标对准贼军,可沿途间,难免会有所误伤。

  “跑啊,快跑,官军又开弓了!”

  乡民们狼奔犬突,只可惜,城下的百姓实在是太多了,他们连躲避腾闪的空间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箭矢呼啸而来。

  站着的人中箭的可能性极大,而听从官军吩咐,匍匐在地的那些就幸运多了。

  除却少数人被同伴踩伤之外,几乎没有人中箭身亡。

  此时,城头的官军再度呼喝起来:“趴下,想活命的都他娘的趴下!”

  有了活命的榜样在先,这一次更多的乡民扑倒在地。

  贼营之中,卞喜摩挲着面颊的伤痕,那是昨夜里东莱军给他留下纪念,伤处依旧火辣辣的痛,可卞喜却一无所觉,他的全部注意力已经聚集到了分兵突袭的那几股部众身上。

  为了最大程度上分散官军的注意力,卞喜足足派出了三千人马,让他们兵分多路,借着乡民的掩护,伺机杀入城下。

  官军可能顾及平民的伤亡,不会大肆射杀,可卞喜麾下的黄巾却完全没有这种顾虑。

  只要能够攻破城池,死几千名乡民又算得了什么?

  往临济城墙处奔袭的贼军全都以刀枪开道,他们可不懂什么礼貌,只要前行的路上有乡民阻挡,二话不说就是一刀砍去。

  死在东莱军箭下的百姓不过二三百人,而黄巾军杀死的数量却远远超过了六七百人。

  正是凭借百姓的掩护,三千多名黄巾才得以畅行无阻,快速地抵达城下。

  这时候,即便东莱军极力射杀拦阻,可无奈流寇太过狡猾,他们完全是从乡民密密麻麻的尸体上踏过去的,而乡民临死之前,却是贼寇最好的掩护。

  “咚!”十多名最为壮硕的黄巾已经半旗了沉重的槌木,开始撞击城门。

  其余的贼寇扛着简易的云梯,快速往城头而来。

  这时候再也不能有丝毫的怜悯之心,毕竟,贼寇占据数量优势!

  李贤可不想拿自家军卒的性命开玩笑:“滚木垒石、沸水!”

  近战,神策军的弓手已经没了用武之地,他们利落地后撤几步,为友军腾出空档。

  这时候,胡庸狂笑着,统领背嵬军涌了上来,他们接过同伴的防线,往城下倒着滚烫的沸水。

  “烫死他们!”

  “砸,给我往死里砸!”

  “这边,砍梯子,快,把梯子砍断!”

  “钩镰枪呢?快,放倒梯子!”

  对付贼寇,城头上的官军痛下杀手,毫无怜悯之心。

  适才,贼军拿乡民做肉盾的情景已经激怒了每一名东莱军卒。

  那可是活生生的性命呀,就这么白白的死在了城下。

  守军居高临下,用式样繁多的守城器械倾斜着心头的怒火。

  沸水,“嗤嗤”滚落。

  从天而降的沸水把埋头攀登的贼寇浇的“哇哇”惨叫,他们双手再也把持不住云梯,嗷嗷叫着跌落下来。

  滚木,沉重浑圆的滚木从城墙的一头晃到另外一头,砸的云梯东倒西歪,身在空中无处着力的贼寇们绝望地干嚎起来。

  若不是下头有密密麻麻的自家兵马,只是这一跌,就足以摔得人筋骨断裂。

  垒石,圆滚滚的石头几人合力方才推下城头。

  好似滚雪球一般,垒石在砸死三名贼寇之后,余势未歇,依旧不可阻挡地往前碾压着,沿途间,俱是血肉模糊的情景。

  贼寇所在的位置,乡民们再已经躲避开来,他们可不想惨死当场。

  卞喜派出的三千人马当中有两千五百人抵达城下,而顺利攀上城头的贼寇却寥寥无几,总共也不过三五人。

  即便贼寇浑身是铁,也耐不住东莱军的剿杀,没多久,最为勇猛的那几名贼寇便惨死城头。

  卞喜在两百步开外瞧的眼皮急跳,他喝骂道:“废物,都他娘的废物,王猛,你再领三千人马过去,务必要一鼓作气,拿下城门!”

  “喏!”

  

第188章 狂暴的黄巾军

  

  城头空间有限,胡庸的背嵬军在大开杀戒,他们挡住了神策军的空间,长弓手无法施展。【】

  一旦背嵬军闪开,早已经接近城下的黄巾军便会冲上城头。

  与其顾此失彼,倒不如扬长避短,专心杀敌。

  厮杀到现在,敌我双方都已经顾不上无辜的乡民了,他们趁着空档,争先恐后地逃离了战场。

  卞喜觉得目地达到,也就没有派人拦阻。

  反正自家兵马已经抵达城下,只要加把劲儿,这临济必定可以一击而破。

  “快,杀入城内,三日不封刀!”

  “都说临济的婆娘够味,今日定要好生品尝一番!”

  “杀,为昨日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报仇!”

  没了长弓手的滋扰拦阻,三千名贼军很快便冲到城下。

  有了生力军的加入,贼军士气大振,一架架云梯高高架起,一张张角弓往城头倾斜着箭羽。

  到了城下,官军的长弓没了用武之地,可贼寇们的角弓却大显身手。

  角弓射程较短,在短距离内杀伤力极强。

  不少东莱军一时不慎,顿时吃了大亏。

  胡庸气的“啊啊”大叫,可无奈贼寇数量太多,杀了一个,马上又会冒出来另外一个。

  这样下去,滚木石总会消耗殆尽的。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赵云大步上前,道:“让我来!”

  胡庸大喜,他一拍脑门,笑道:“哈哈,我咋把背矛士忘了,好,你们来!”

  赵云板着脸,道:“第一队,上前,前方二十步,掷!”

  “哗哗哗”,两百名背矛士持矛在手,他们隔着前方的同伴,呼啸着投出了手中的短矛。

  “嗖嗖嗖”,锋利的短矛自高往下,凶狠地刺入了贼军的阵列。

  “噗噗噗”,矛尖入体,贼寇们惨呼不已。

  “背矛士,第二对,上前,前方十五步,掷!”

  又是两百支长矛倾泻而下。

  与射程较远的长弓不同,短矛利在近战,五十步之内威力惊人。

  接连两波伯矛,整整四百支的数量给贼寇带来了三百人的伤亡。

  城下贼军的数量太多,他们压根就没想到官军竟然还有短矛这种犀利的武器。

  即便有贼寇竖起木盾,试图躲避打击,可在犀利的短矛面前,木盾脆弱的像一张纸。

  城下的乡民早已经跑光了,剩下来的要么是难以动弹的伤者,要么便是穷凶极恶的黄巾贼。

  赵云暂管的背矛士大发神威,他们完全填补了长弓手不能上阵的空缺,杀的贼寇人心惶惶。

  滚木石终会有消耗殆尽的时候,可短矛呢?

  谁知道官军到底有多少短矛?

  城下,不少贼军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卞喜见状不妙,急忙亲自上阵,呼喝道:“官军快顶不住了,兄弟们,随我冲!”

  “大头领有令,全军出击!”

  卞喜打的是一鼓作气的主意,整整九千兵马全盘压上,他要让官军在己方凶猛的攻势前喘不过气来。

  城头上,徐庶指着黑压压的贼军说道:“卞喜孤注一掷了,你看他连殿后的人马都没有留下”。

首节上一节114/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