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他的策对。”
“此后,皇帝御赐,名‘曹家小得意’。”
“更是将其家族破格拔擢入士品。”
“因其家族位于龙鲤县,因此曹长卿又别号曹龙鲤。”
“十二岁时曾与国师李密手谈三局。”
“先手两局早早溃败,唯独最后一局酣战至两百手。”
“此后愈战愈勇。”
“占了棋甲的黄龙士曾说,李密一死,敌手难觅。”
“可这位西楚帝师李密,却称曹长卿为可以称霸棋坛三十年的天纵奇才。”
“少年时,曹长卿候命于皇宫翰林院。”
“并无官衔品秩。”
“只是候命于天子宣召对弈。”
“此后,曹长卿得到帝师李密倾囊相授。”
“才学冠绝翰林。”
“帝师李密死后,得意弟子曹长卿便复尔归于寂寂无名。”
“三十岁前都隐匿于重重宫闱之中不为人知。”
“当时春秋诸国中以西楚士子最盛。”
“号称惟楚有才!”
“曹长卿二十年浸淫棋道,在大内赢得了人生中第三个名号。”
“曹头秀,取自木秀于林一说。”
“足见曹长卿才学之大。”
“幼年入京城,直到三十二岁才去南方边陲独掌一兵。”
“抗拒蛮夷,常设奇谋,每战必以少胜多。”
“再获曹北马称号。”
“可惜西垒壁一战,西楚大势已去,大厦将倾。”
“曹长卿独木难支,只能遁走江湖。”
“但他再次现身之时,世人眼中弓马不熟刀剑不谙的曹长卿,已然成了一力当百万的武道大宗师。”
“在江湖之上,先是以棋夺曹官子称誉。”
“再以武学赢得曹青衣的说法。”
……………....
【求订阅了!】.
第六十八章 尽天下风流!太安城外最终棋局!
“二十年间,两次武评都稳居前三甲,风头无双。”
“前十年被这一袭亡国青衣刺杀的离阳重臣不下二十人。”
“每次独身翩然而至,再携人头而去。”
“后十年曾三次入太安城,其中两次杀入皇宫。”
“先后面对两朝天子,杀甲士数百。”
“最近一次离现任皇帝只差五十步。”
“这位曹青衣曾面对皇帝笑言……”
“天子一怒固然可以让春秋九国伏尸百万,我匹夫一怒,又如何?”
“只要世间尚有青衣,便教你得了天下却不得安稳。”.
这天机楼之中。
离阳之人,对于曹长卿,倒是较为熟悉。
可异国之人,却是不由听得咂舌。
虽是亡国之臣。
可以一人之力,杀到皇座之前,那是何等威风?
姜泥却是微微一怔。
脑海之中闪过一个身影。
苏先生说的这位曹长卿,是棋诏叔叔?
曹长卿这个名字,姜泥并没有听过。
但是在年幼之时,宫中曾经有一名大国手。
姜泥也只知道他姓曹,母后说他才高八斗。
幼时的姜泥,时常看他与父皇母后下棋。
即便是在西楚皇宫之时,姜泥也是称他为棋诏叔叔的。
听着苏墨口中的这位曹长卿,姜泥便觉得,似乎与记忆之中的那位棋诏叔叔有些相似。
只是。
西楚亡国之后,那个武道大宗师的形象,她又极为陌生了。
苏墨继续说道:“西楚亡国之后,曹得意曹龙鲤等名号倒是无人再叫了。”
“如今的曹长卿。”
“是武林弈林俱是官子无敌的曹官子。”
“是世上唯一将离阳皇帝头颅视作囊中物的狂儒曹青衣。”
“亡国之后,西楚公主姜姒被徐骁带回了北凉,成为了徐凤年的丫鬟。”
“曹长卿在江湖之中苦寻多年,却一直不见踪迹。”
此时。
楼中众人不由齐齐看向了姜泥。
姜泥只是低着头,心中莫名一酸。
西楚亡国之后。
原来棋诏叔叔还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下落。
苏墨继续说道:“直到后来徐凤年再入江湖之时……”
“曹长卿终于寻了过来,当着李淳罡与徐凤年的面,带走了亡国公主姜泥。”
“他要为心中的那一个执念,复国大楚!”
听到这里。
众人的心里,不由都浮现了一个念头来。
复国西楚?
这曹长卿,莫不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公主姜泥之名,号令西楚旧臣?
苏墨继续说道:“当初在万重宫闱中,投子于枰。”
“布阵列势,与君王指点江山。”
“曹长卿所求的并不是富贵权柄……”
“他只是求君王身侧的佳人一笑罢了!”
这句话,如同一块巨石投湖。
楼中众人不由齐齐露出了讶异神情。
“君王身侧,佳人一笑?”
“莫非指的是春秋色甲,当时的西楚皇后?”
“公主姜泥的生母?”
“曹长卿……”
“心系西楚皇后?”
便是姜泥的脸上,也满是惊讶之意。
苏墨继续说道:“在曹长卿少年最为意气风发时……”
“他们曾在宫中花园一隅偶遇。”
“那时夕阳衔山,她哼着乡音姗姗而来。”
“棋诏亭中,她慢慢挽起的衣袖,轻轻落下的一枚枚乌鹭棋子,都重重落在了他心头上。”
“再后来,她便成了皇后。”
众人此刻皆是露出恍然之意。
“难怪……”
“在西楚亡国之前,曹长卿如同隐士一般。”
“如今,反倒是怀抱复国之念。”
“想必也是因为那西楚皇后之故了。”
苏墨继续说道:“接回公主姜泥后。”
“他便收拢西楚旧臣,聚集西楚遗民……”
“万事具备。”
“于离阳天子颁布太子人选之日。”
“一袭青衣裹袖破剑阵。”
“与公主姜泥一道,一剑直过十八门。”
“曹长卿朗声高呼……”
“西楚曹长卿,随公主姜姒观礼太安城!”
“以最风流之姿,宣告西楚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