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成圣后,抢了政哥入群名额 第33节

  嬴政很高兴,这话算是说道他心坎上了。

  “辰儿,你继续解释何为外儒内法。”

  “其实很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以儒家思维确立等级根本及合法性,以法家手段巩固集权统治及权威。”

  “儒家确立思想等级,法家巩固通知地位。”

  嬴政眼前一亮。

  “好,好,很好!辰儿你说太好!哈哈哈!”

  嬴政再次大笑起来,赵辰就是下一任秦王,谁来都没用。

  “老爹,儒家好仁政,总是想用同情心去感化罪犯,儒家人总寄托于人能够自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良心发现而改变。

  但事实是,不仅没有换来人的自觉提高,反而使人人都无视法律,都在利用各种儒家的道德来掩盖自己的罪,这就是周王朝灭亡的原因。

  法家却不同,如果罪犯不尊重别人,而侵犯别人的利益,那么也没必要尊重罪犯的利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如此道理。

  如果你不把别人当人看,那么你也没资格要求别人把你当人看。

  所以犯了罪,就一定要惩罚,这就是“公平”的体现。

  但是也不是所有犯罪都必须依法之力,有些是情有可原,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儒家,所谓法理不容情,法大于情,但不能无情。

  这种情况下,正是儒家派上用场的时候。

  所以,外儒内法,才是我大秦今后的治国方针,也是以后的治国理念!当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当时的国情制定相应的法律。”.

第三十八章 辰儿,你竟然在和孤偷奸耍滑

  “辰儿,有时候孤真的怀疑你只有三岁吗?很多道理孤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是什么都不懂。

  既然如此,你怎么看待现在的法家和大秦的法治呢?会不会觉的太严厉了。

  扶苏还有那些儒生可都感觉大秦现在的律法太过严苛,对百姓约束太过分了,六国更是宣扬我大秦是暴秦,六国百姓更是畏我大秦如虎。”

  “这是儒家在瞎扯淡!六国愚民为了自己统治罢了。”

  嬴政:……………

  要不要这么粗俗。

  不过形容的很不错.

  “老爹,要知道一个文明的,先进的国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考核就是这个国家百姓对律法知道多少?

  妇女幼缛无不言商君之法!

  儒家恐怕想要表达的是这个吧!但这都是儒家的套路,从商鞅变法开始,我们大秦逐渐变成一个法律开放,律法严明的国家,相对于其他六国而言,大秦的文明已经相当超前的。

  儒家思想是一个毫无法律意识的思想,倘若真的使用儒家治国,那么该国会因为这种思想,彻底就是一个毫无法治理念的国家。

  就是一个儒家的“人治”,而非“法治”

  当然,如果我大秦制定了法律,却没有严格执行,那么也将会变成人治。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执法不一,这可是大忌,一个根本就不平等的法律,百姓如何能信服?谁又会去当回事?现今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这里就不细说了,那些权贵干的事,与他们受到的“惩罚”已经证明了,很多法律在权势面前就是一张废纸!

  第二:百姓们,没有维权意识,因为“维权”根本就是空谈,由于百姓根本就不信任这个“法律”,所以百姓只能想尽办法去躲避“法律”,比如一有困难,就立即找关系,走后门,能用钱解决的用钱,不能用钱的,就只有自己用命。这是无奈之举,也是一个国家悲哀的开始。

  历来都说律法不完善,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说法律条文太多!这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法律越细,越能保障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

  老爹,犹记得一件小事。

  一位守粮仓的小官员。

  因晚上天下暴雨,第二天发现粮食全部霉烂。

  而依据秦法的详细处罚条例,根据规定予以处罚,顶多就是罚钱。

  而如果没有这条法律规定呢?

  那么就得看他上级官员的脸色了,如果上级官员心情不好,拉他斩首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有可能他还得立即托关系,说人情,送大礼,以求上级的减免。

  这里就能看出,法律不细,导致的就是“人治”成份的增加,因为没有条款说明,执法者只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力去执法,这对犯案者来说,增大了不必要的罪责承担危险。

  明明罚款的处罚,却要遭受死刑的可能。

  若是他的上级恰好和这人有仇的话,那他会不会公报私仇直接杀了这官员呢?

  若是有相应的律法存在的话,上级还敢不敢公报私仇呢?自然是不敢了。

  这就是法律越细越能保障平民百姓安全的原因。”

  “说的好,大秦之所以有现在的强盛,就是因为我们不仅有成熟的法律,还有依照法治建立的司法机关,在办案的过程中是非常注重证据的。这样的制度对于正确的审理案件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倒是没错,先前我可是专门研究过六国的司法过程,比较之下,我大秦是最完善,也是最好的。

  我大秦的司法制度鼓励通过正常的审理获得案情,不能正常得到案情的才用笞掠。

  大秦把审理的结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上”,即“能以书从迹其以言,毋笞掠而得人情为上。”即不经过笞掠而得到口供的,为“上”。

  第二类为“下”,即“笞掠为下”,意思是审讯时动用笞掠等刑讯的方法才弄清案情的为“下”。第三类为“败”,“有恐为败”,是指通过采用恐吓的手段才弄清案情的为“败”。

  整个审理的过程分为三步:1听当事人陈述,即使明知当事人有虚假的陈述也不打断他

  2对记录中当事人的陈述有矛盾的地方发问,再进一步记录

  3,对多次变更口供的人,或拒不交代案情的人,经过司法官的同意进行刑讯。

  之后就是判决。

  也叫读鞫,判决以后要向当事人宣读判决叫做读鞫,读鞫以后如当事人服判,就开始执行判决

  乞鞫:如果对判决不服,当事人可以要求复审,叫做“乞鞫”,乞鞫可以由当事人自己提出,也可以由当事人的亲属代为提出,但是必须在判决以后提出。

  这种审理方式已经很完善了,暂且不需要多做更改。”

  说到此,赵辰也是无比的佩服。

  这套司法程序甚至于前世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西方文明也是在一千几百年后才建立这种成熟的法律程序。

  大秦可是超越了他们一千多年,也正是这种成熟的法制,大秦才保证国家秩序井然,相对六国成为一个清明之国。

  这才是大秦不同于六国的根本原因。

  “没想啊,辰儿,过去三年你调皮捣蛋,上课睡觉,气走老师,孤都以为你难堪大任,没想到你是在和孤作秀啊!

  看来你私底下没少努力啊!其他暂且不谈,就是对大秦和六国的治理理念你倒是研究的无比透彻。

  看来辰儿你对法家很崇拜啊!!”

  “这倒没有,我只是对法家的很多理念很赞同。

  儒家甚至还诋毁法家倡导耕战、禁止诗书、禁止经商,给人民的带来战争,是愚民。

  这我就笑了。

  这个世界要是没有战争,只有一个可能!一统!

  如果做不到,那么战争是永远不会停息的。

  而“和平,一统”靠的是什么,可不是儒家所说的什么“仁爱”与“良心”,而是靠的自己国家的实力,只有自己拥有强大的实力,他国才不敢侵犯,而儒家那套说辞,只是弱者的自我安慰而已。”

  “好,说的好,赵高,都记下来,到时候让扶苏好好看看!!”

  “奴婢领命!”

  其实从赵辰一开始说话,赵高就开始记录了,他心里认为这将是自己巴结公子的好机会。

  果然如此,没看大王高兴连连叫好吗!!

  感谢大佬们的鲜花,作者拜谢!

  另继续求鲜花,求月票,求各种数据!!!.

第三十九章 这话该不会是你瞎编的吧

  赵辰哭笑不得的看着这一幕。

  赵高方才的小动作他怎么可能没有注意到呢?

  只是没有在意罢了。

  可是老爹竟然也这样,这就有些不合适了,你不是霸道,高冷的秦皇吗?

  这是做什么,注意形象啊喂!

  只是,赵辰心里还是蛮爽的。

  能让未来的千古一帝如此,他也算是千古第一人了。

  跑题了.

  继续。

  “儒家说完了,接下来是法家,法家的宗旨是什么?

  以战止战!只有消灭所有列国,才有机会建立一个真正和平的国家,否则“和平”只是梦而已。墨家虽然反战,但也有一个观点,就是“断指以求全身”,“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家的这个天下包括的是所有列国,是整个九州,他们想要兴天下,就必须把阻扰天下兴盛的障碍铲除。这也是秦墨支持和帮助大秦研发高科技武器的原因,也是我为何要公输家和墨家臣服的根本原因。

  想必老爹已经体验到公输家制造武器带来的便利了吧!”

  闻言,嬴政点点头,这倒也是,短短几个月时间,大秦军队战斗力与先前相比简直呈几何倍增长。

  “从东周诸侯兴起到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各大国家都处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之下,所以他们渴望的是生存之路,强国之道。

  这也是为什么儒家在战国是根本不被人所理睬的,因为儒家思想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带来问题。

  这也是为何孔圣周游列国没有说服任何一个国家的根本原因。

  法家不同,法家的“耕战”就是根据当时的需要,以强国为首要目的,而这“耕”与“战”都是激发全体国民的最好方式。“耕”,多劳多得,百姓受益,国家受益。

  “战”,国民富贵途径,国家战力也强大。

  当时的大秦是七大战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且四面受敌,必须快速积聚国力,所以需要执行力超强,上令下达,而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是有抵触的,在这种时刻,必须得清除有碍于改革的不利思想,所以商鞅强调,禁止阅读《诗》《书》。

  这些其实都是周朝时期的一些行政方法与礼乐规范,也就是说,是一部古老的执政书籍记录,它早不适用于当时的战国,所以这类书,也是有害无益。

  在这就是“重农抑商”,老爹你认为商人的本质是什么?”

  “利益,图利,他们唯利是图,特别注重的就是物质利益。只要利益足够,他们甚至可以践踏道德和法律。”

  “没错,正是如此。”

  赵辰无比赞同的点点头。

  果然不愧是千古一帝,眼光独到。

  “我大秦的变法之所以成功,就在于隐秘,大秦当时是封锁一切对外消息,完全脱离与六国缠斗。

  暗自变法,要不然,他国难不成无动于衷,等待你们变法成功吗?

  恐怕他们早就不惜一切手段扼杀了。

  韩】国就是因为攻齐一战,使魏国警觉。

  致使韩】国变法没能完全。

首节上一节33/1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