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剑已佩妥,出门便是江湖! 第141节

  她虽是女儿身,也明白战场凶险,李青玄这一去,很可能会…

  但她同样也明白一个道理,护卫家国,匹夫有责,这是每个中原百姓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有朝一日,国门破碎,山河染血,那时的人谁又能独善其身,能保得住爱的人,保得住自己的小家呢?

  国家国家,定然是先有国后有家!

  这一点,紫衣明白,更何况她从始至终都不想成为束缚心上人的枷锁。

  爱一个人,更应该让他奔赴最好的前方,而不是成为拖累,阻拦其脚步。

  李青玄心头涌动,忍不住一把抱住眼前的女子,他很庆幸,心上人如此的明白事理。

  这何其难得…

  这一日,二人携手逛遍了府中每个角落,脸上都挂着笑容,对即将分离的事闭口不提。

  第二日,天际破晓,清晨的阳光洒落,李青玄依旧是一件单薄青衫,二品修为无惧寒冷。

  他坐上赵家准备的快马,背负剑匣,望着相送的兄妹二人,挥手道:“回去吧,放心,我会完好无事的归来!”

  紫衣也挥手回应,但她却没有说任何话,只是目送着马上的身影越来越远,消失在风雪中。

  直到李青玄彻底离开,她才忍不住落泪哭泣,原来一切坚强都是假装的。

  苦等了这么久,才换来的真心表白,结果二人才刚在一起不久,李青玄便要去凶险的战场,这如何能不让人觉得难过。

  一旁,赵笠轻轻拍着妹妹的背,安慰道:“放心,以李兄的修为,肯定不会有事的。”

  他打心眼里觉得李青玄做的对,如果不是背后有家族需要担着,赵笠也肯定会去那边城战场,为这中原大地出一份力。

  李青玄走了,走的洒脱,朝着战场而去。

  但在去那之前,他却先转道奔赴剑州,去看看虞静思兄妹如何了。

  没了武国公,想必心中肯定会异常难受。

  剑州军营中,虞静思坐在营帐中,整个人看起来消瘦了许多。

  他坐在帅案前,望着面前的消息,阵阵出神。

  “父皇最终还是立三弟为太子了…”他呢喃着,怔怔的望着前方,心中很不是滋味。

  论出身,能力,以及背后拥护的势力,他没有任何一点输的。

  但结果还是争不过自己的三弟,既可笑又可怜。

  或许,唯一输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讨自己的父亲喜爱,就注定与皇位无缘。

  “禀报二殿下,营外来了位青衣剑客,说是您的朋友!”

  看着禀报的人,他欣喜起身,立马就知道是谁来了,喜不自禁道:“李兄,一定是他过来了!”

  说着,他便小步跑向帐外迎接。

  二人久别重逢,再相见时物是人非,虞静思彻底成了孤家寡人,父亲抛弃,舅舅战死沙场,母亲困于深宫难以相见。

  但他好像并未因此就被击垮,一蹶不振,依旧能笑着与李青玄热情的打着招呼。

  “李兄,好久不见啊!”

  “好久不见。”李青玄笑着寒暄,二人来到营帐中,他才收敛笑意,安慰道:“虞兄,国公的事我听说了,你别难过。”

  谁知,虞静思听到这话,笑着摇摇头,“我不难过,舅舅曾经说过,男儿从军,最幸运的事不是功成名就,封侯拜相。”

  “而是能为了国家,拼杀疆场,马革裹尸!”

  “这才是男儿入沙场最好的结局。”

  这番回答令李青玄微微一愣,他没想到这个性子温吞,修行儒家学问的皇子,能说这样的话。

  眼前的虞静思似乎有所改变,但具体哪变了,骤然间李青玄也说不上来。

  只能轻声附和,“也许武国公真这样想过吧。”

  帅案下,虞静思双拳紧握,心中暗暗发誓,以后若有机会,一定会让舅舅的名字威震世间。

  即便心中想法颇多,但虞静思却没表现出来,依旧温和的笑着,令人看不清。

  喜怒不形于色,遭逢大变后却能绝地逢生,不被击倒,此时此刻的虞静思已经朝着王者蜕变。

  可能他自己都没察觉到,自己在渐渐变得与父皇相似,孤家寡人,遇到任何事都不表现于人。

  王者之路,既孤独又坎坷,想要走到尽头,心中必须忍常人所不能忍。

  “李兄,今夜我设宴款待,你我一醉方休!”

  见他没有萎靡不振,李青玄心中松了口气,看来也不用他开导,虞静思自己挺过来了。

  “好,那今夜咱们不醉不眠!”他大笑着应同。

  风云际会之时,不仅李青玄,中原大地上数不清的儿郎,心头涌动,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抵御北莽出一份力。

  其中就包括叶景,澹台春风。

  除了这些年轻的后起之秀,江湖中,还有许多老前辈,纷纷从隐居避世之地中走了出来,朝着边城赶去。

  江湖人,此行也为拒北莽而来!

第208章 倾尽国力

  第二日,李青玄便坐上快马离开,朝着边城缓缓赶去。

  此时,朝廷的大军还在集结,尚未出发。

  大虞皇宫内,虞千秋全身笼罩在铠甲下,腰悬天子剑,站在镜子前。

  金色的铠甲,与天子剑,都是太祖武皇帝留给后世之君的。

  不是书本,不是笔墨纸砚,却是战场厮杀的军中物品,可见武皇帝之意。

  与这两样东西一起的,还有武皇帝留下的话,只由后世之君口口相传。

  “有朝一日,若天命有失,望虞姓子孙莫要执着。”

  “承继天命者是中原人,则退位让贤,以灭战火,免百姓遭受流离失所之苦。”

  “入中原者非我族类,则我虞氏一脉,奋勇杀敌,勿惜已身,血不流尽,人不死绝,国门则不破!”

  “鼎盛,你记清楚了吗?”

  空旷的寝宫,只剩父子二人,虞鼎盛跪在地上,郑重道:“禀父皇,儿子听清楚了!”

  虞千秋转身,走到近前,看着自己的儿子,躬身轻轻摸着他的头,怅然道:“如果父皇回不来,这天下就交给你了。”

  “父皇春秋鼎盛,万岁万岁,一定能得胜而还!”

  “呵,谁能活万岁呢,太祖爷都不行,更何况我呢?”虞千秋自嘲一笑,万岁不过是历朝历代君主,哄骗自己的话。

  即便是皇朝,最多也不过传承数百年,更何况一个人。

  他摸着儿子的头,眼中布满深深的愁绪,大虞天下,这个担子未免太重了些。

  如此年轻的孩子,真能…担得起吗?

  或许,只有天知道了…

  选择老三作为继承人,他也不知是错是对,但自己的儿子中。

  除了老二,老三,其他更加不堪,实在是选无可选。

  若他回不来,那大虞的命运只能交给天定。

  从寝殿离开,他来到了凤仪宫,推开宫门,皇后正坐在桌前发呆。

  他走了进去,这次没有撕心裂肺的咆哮,异常的平静,来到桌前坐下,静静的注视着这个曾经最爱的女人。

  “我留了旨意,如果回不来,就让张延山伪装成皇后薨逝的假象,送你出宫。”

  突如其来的温柔,令皇后微微发愣,她看着面前的男人,张了张嘴,却最终没说任何话。

  二人沉默的面对面坐着,好一会后,虞千秋才起身离开,望着他的背影,皇后最终还是呼喊道:“我在宫里等你回来!”

  不管怎么说,在血统之事爆发前,这个男人可谓对自己倾尽了所有的爱。

  曾经的二人,真的爱过对方,深爱不疑!

  虞千秋停下脚步,站在门口驻足许久,最终摇头苦笑,没有任何回应。

  从年少深情走到相看两厌,如今给张延山的密旨,便是他最后的温柔。

  人若是死了,过往便如云烟消散,继续困住一个可怜的女人,未免有些太过残忍。

  他一路前行,经过一座座大殿,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又散去,执掌天下数十载,也是时候为天下做点事了。

  “陛下,兵部已集结大军,圣旨囤积在武当山门外的二十万大军,以及从九州各地调集的大军,总计五十余万,尽数奔赴边城。”

  “户部筹措粮草三百万担,也以运往边城!”

  御政殿外,张延山出声禀报,这一战大虞几乎倾尽所有,为的就是一战定乾坤!

  虞千秋看着跪在面前的百官,并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下旨道:“随朕出征草原!”

  他率先迈步,走在御道上,身后跟着大内总管陆炳。

  这位内侍总管大人,今日破天荒的穿着一身黑色长袍,作为皇帝最忠诚的奴才,永远会跟在主子身边。

  御道两旁,是跪成两排的官员,他们齐声大喊,“恭送陛下御驾亲征!”

  一遍又一遍,声音直冲云霄,响彻这座沉寂了数百年的皇城。

  自从太祖武皇帝后,这还是第一次皇帝亲征!

  从宫城来到城外军营,虞千秋朝着点将台走去。

  这里有京畿防卫驻军,八万之数,他们中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皇帝,如今看到真人,格外激动。

  登上点将台,虞千秋目光扫过阵列严谨的将士,心情凝重,他看到了许多年轻的脸庞。

  这一去,能回来有多少,没人知道。

  “我大虞的儿郎们,这次随朕远赴北莽,你们中许多人可能会死,会永远都见不到父母,妻儿。”

  “战争就是这样残酷,谁也无可奈何,即便是朕,也可能会死在战场上!”

  这番话,令众人情绪不免低落,心中哀愁,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甚至都没上过战场,对于死亡更觉得是件遥远的事。

  看着他们一个个低着头,虞千秋提起全身力气,低吼道:“都在害怕吗,怕是人之常情,害怕没有错。”

  “但朕告诉你们,今日我们不去北莽,不去把那些草原骑兵给挡在国门外,等他们入主中原,骑上健壮的战马,挥舞手中的钢刀,你们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看到了,会更加害怕!”

  “你们有武器,有战马,是血性的男儿之身,若你们都怕,那让她们怎么办?!”

  低沉的嘶吼为在场众人描述了一幅国破山河碎的画卷,那里面中原的百姓在痛苦哀嚎。

  战火点燃每个角落,房屋全部化为灰烬,老人被肆无忌惮的屠杀,女子遭受各种惨无人道的侮辱,孩童坐在亲人的尸体上,望着满目疮痍无助哭泣。

  为了不让这样的事发生,他们这些将士必须去,哪怕是去死,也必须去将北莽骑兵给挡在国门外。

  这一刻,所有人不约而同的握紧双手,整张脸憋得通红,这样耻辱残忍的事绝不能发生!

  虞千秋眯起双眸,慨然大喊道:“杀敌!杀敌!杀敌!!”

首节上一节141/1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