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赢了啊!
用刀鞘架挡对方的杖刀,虽然被斩断,但却稍稍削减了攻击的力道。
让原本恰到好处的割喉致命伤变成了重创,还能苟延残喘着。
瞎眼大叔露出豪迈的笑容,脖颈处的鲜血洒落,染红了空白的地面。
他没有预料到陈胜的套路,所以迎接他的只有死亡。
呼……
瞎眼大叔的身形逐渐消失,而陈胜身上的伤也在瞬间痊愈。
陈胜不以为然,等待着一个熟悉又崭新的瞎眼大叔再次出现在原地。
然而,这次瞎眼大叔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身穿羊皮袄,蓬头垢面的少年盘坐在地。
若不是知道梦境中出现的人不会言语,陈胜定会问个究竟。
那瞎眼大叔还欠他一千次盲砍呢!
陈胜打量着少年,看起来年纪还没他大,小腿处各绑着一柄短刀。
是刀客吗?
也太小了吧,我都下不去手啊。
陈胜这么想着,但他还是迈步靠近少年。
漫漫长夜难熬,不砍点东西怎么度过?
他也得实验一下,看看这个少年有几条命,希望能摸清瞎眼大叔消失的原因。
少年随着陈胜的靠近不再盘坐,站起身,双臂垂直于地面,手指轻轻上勾,小腿处两把短刀开始不安分起来,时而出鞘一点,时而落下。
陈胜瞳孔微微一缩。
少年的手可距离刀柄还有一段距离呢!
难道是御刀术?
这是什么妖孽?
不过看起来御刀范围比较小,不然对方早在十步外就把他砍死了。
但这终究是一门神奇的功夫,使得陈胜兴趣大增。
“有意思,让我看看你有什么真本事。”
七步。
五步。
三步。
陈胜拔刀,朝着少年脖颈砍去。
然后天旋地转,失了方向。
那具无头尸体好眼熟。
啊,原来是我啊,我说怎么眼熟呢……
呜呜呜!
公鸡啼鸣,旭日东升。
陈胜睁开了眼,暗叹一声。
“好快的刀。”
明明是他先出手,却被人家抢先割了脑袋。
他连让对方架挡的资格都没有。
正在陈胜感慨双方之间的差距时,他的身体突然发出爆豆般的响声,一股记忆不断灌输进脑海中,那是瞎子大叔对刀的感悟。
原来如此,打服了就会消失吗?
陈胜感受着不断增强的体质,由衷地感谢瞎子大叔的馈赠。
他现在的身体素质,已经比很多成年人还要强了,对刀的使用也更加得心应手。
“是时候该复仇了啊。”
戴上斗笠蓑衣,背起行囊二胡,腰里悬着酒葫芦。
全副武装的陈胜拍了拍房门,算是最后的告别。
……
“一间老破屋,五两银子。”
“十两。”
“就那破屋子,你还想要十两?我最多出六两。”
“不卖!”
陈胜拿着房契和地契扭头就走。
当初老人可是花了十五两银子买下来的房子,就算是这几年兵荒马乱,那价格也不至于比腰斩还低啊。
“哎哎哎,回来回来,十两就十两。”
当铺老板只能松口。
要不是十两买下还有得赚,他才不把人喊回来呢。
最讨厌碰上这种给价不对心就走的人,他高超的砍价技术都派不上用场。
死当不赎,十两银子到手。
陈胜掂量着手里的碎银子,少了点份量,说是十两,实则九两半。
短了半两,换算成铜板的话,差不多能换五吊钱,他在酒肆卖唱三天都不一定能赚到这个数。
得,又欺负他是个瞎子。
陈胜摇了摇头,并没有像在酒肆时那么斤斤计较。
他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将装碎银子的袋子系好揣怀里,陈胜离开了当铺。
而当铺老板还在为自己多赚到的半两银子沾沾自喜。
拐杖轻扣地面。
陈胜有些明白老人为什么要把钱藏在裆里了。
一路走来,他就遇到了不下三起行人钱袋丢失事件。
失主的咒骂声。
高喊抓贼的尖啸声。
贼被暴打的惨叫声。
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要不是陈胜避得快,早被人撞到,当肉垫踩了。
万幸,没有扒手打他一个瞎子的主意。
毕竟谁能相信一个穿着破旧的卖唱瞎子身怀十四两半碎银“巨款”呢?
第4章 长路漫漫
陈胜一路行至镇东铁匠铺,叮当打铁之声不绝于耳,半里地外都能听到。
“周师傅,我要的刀打好了没有?”
陈胜问道。
一个光头铁匠停下了手中的锤子,闷声道:“钱带来了吗?”
“带来了,你要三两银子,我事先已经付了订金一两。”
陈胜在怀里东摸西掏,摸出二两碎银子。
他有整的,也能一把就掏出来银子,但财不露白。
这世道,不装得拮据点,就会像刚才闹市上被偷的人一样。
光头铁匠一把拿过陈胜手里的碎银子,掂量了几下,确认份量后再收起来。
然后便从柴堆里拿出一根笔直的木棍扔给陈胜。
“给,这就是你要的刀。”
陈胜耳朵一动,精准无误地接过木棍。
这一手倒是让光头铁匠有些吃惊,不过他看着陈胜那对纯白的招子,顿时把心放在肚子里。
只是巧合罢了,这瞎眼小子怎么可能是习武之人。
锵!
这木棍,就是一把杖刀。
陈胜从抽出这把刀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
出鞘声很生涩,拔刀时还感觉到了一点阻力。
双指并拢,拂过长直的刀身,指尖有磨砂感,还沾染了一些东西。
陈胜轻轻一嗅,嗯,是铁锈味。
这铁匠,给了他一把锈刀。
刀与鞘的大小也有些不匹配。
明显是随意糊弄之作。
“小子,这把刀不错吧?”
光头铁匠笑问道,将拳头捏得咔咔作响。
那把杖刀,是他用一堆破铜烂铁随意拼接而成的,都不曾抡锤锻打过。
陈胜沉默片刻,笑道:“好刀!”
锵!
杖刀入鞘。
陈胜离开了铁匠铺。
还是那句话,他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
“冬枣干,冬枣干,五文钱一斤,买回去煲汤可暖着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