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准备好受死了吗?”
不管土匪们准备好了没,他已经准备好了。
杖刀一挥,刀气纵横!
撕啦!
百步之内,尽皆腰斩!
“快跑,快跑啊!”
剩余的土匪慌不择路,四处逃窜。
开什么玩笑,百步之内取人性命,他们大当家都办不到啊!
“想跑?跑得掉吗?”
陈胜施展陀螺步法,伴随着旋转位移,一道道刀气飞射而出,化身成一个移动绞肉机。
有马的马匪都跑不过他,更何况靠两条腿的土匪。
这些土匪都摆脱不了被刀气追上杀死的命运。
直到最后,冰冷的刀子架在最后一名土匪的脖子上。
“饶命啊,饶命啊大侠……”
土匪双腿发软,裤子都湿了,止不住求饶。
若不是怕乱动伤了自己,他一准三叩九拜。
“天快亮了,跟我回村。”
陈胜冷声道。
“不不不,回村,那群村民非得杀了我啊!”
土匪脸都绿了。
现在就剩他一个,人家可不得把怨气往他身上撒吗?
“不回去,你现在就得死,回去,我还能饶你一命。”
陈胜握刀的手往里挪了挪。
“回,我回!”
土匪果断认怂。
清晨,阳光升起。
村里家家户户脸上都带着惊魂未定之色。
村长没听到外面动静,壮着胆子出来,发现土匪横七竖八倒了一地,这才拿起家里的锣敲打起来,把村里的人集结起来。
大家带着家伙事,把土匪点的火灭了,将被杀村民的尸首聚在一起。
“我的儿啊!”
“爹,爹你醒醒啊。”
“呜呜呜……”
不少人伏在尸体上痛哭。
村民们面带悲愤。
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老老实实耕地种田,过好日子,却惨遭如此横祸?
这世道,好人就不配活着吗?
“村长,俺去报官吧。”
赵达说道。
“没用的,别去了。”
村长摇头道。
报官如果有用的话,这附近也不会出现如此数目众多的匪患。
搁先帝那会儿,地方出现如此规模的土匪,当地县令的官运算是到头了,搞不好还会锒铛入狱。
而如今,县令指不定在那家花坊青楼流连忘返呢。
“让他带路,去土匪山寨,缴获的东西,多补偿给家人被杀死的村民吧。”
陈胜架着土匪来到众人面前。
“是是是,大侠说得对,人死不能复生,我带你们去山寨,俺们大当家的可是在山上存了不少钱财粮食。”
土匪谄媚道。
实际上寨里的钱财或许有,但粮食绝对不多,不然也不会下山来抢了。
“为什么,你为什么不早出手救我阿爹!”
一孩童愤怒质问着陈胜。
“赵狗子,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村长呵斥道:“没有陈大人相救,咱全都得死在土匪手里,要恨,得恨那天杀的土匪!”
“我不管,我要我阿爹,我要我阿爹!”
赵狗子坐在地上痛哭。
陈胜也没和一个刚死爹的孩子计较,他还没那么小肚鸡肠。
村长的话还是有用的,大家全都目光不善地盯着谄媚的土匪。
在找到山寨搜刮一番后,那土匪还是死了。
陈胜是答应饶他一命,但村民们答不答应就管不着了。
第122章兵马未至,粮草先行
帝都。
“夫人,大军开拔在即,此去可能要数月才能归,家中之事,辛苦你了。”
虞子期穿好战甲,望着眼前的美人妻子,面带愧疚之色。
“塞北苦寒,还请夫君多注意身体,妾身静待将军归来。”
虞夫人拂去虞子期额角露出的一抹乱发,眼里尽是温柔。
“爹爹放心,家里还有我呢。”
空谷幽兰,却带点俏皮的声音响起。
少女抱着母亲的腰,青丝滑落,亭亭玉立的身材贴在母亲后背,将下巴抵在肩上,露出那未施粉黛便已倾国倾城的脸。
肤若凝脂,美若天仙,不外乎如是也。
她便是虞子期的宝贝女儿,掌中明珠虞薇。
“你这丫头,就知道说大话。”
虞子期大笑。
他外出征战,夫人顾家,这丫头怕是要过上一段少约束的日子了。
平日里看着大家闺秀,温婉和气,实际上却是个喜欢舞刀弄枪的巾帼女英雄。
不过谁让她是当朝骠骑将军的女儿呢,将门虎女,不是很正常嘛。
“你这丫头,迟早找个人家把你嫁出去。”
虞夫人点了点女儿的琼鼻,没好气道。
“略略略,阿爹才舍不得我嫁出去呢,我才不嫁人呢!”
虞薇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立马跑开了。
“这丫头。”
虞子期哭笑不得。
作为一个父亲,他确实舍不得自家小白菜被猪拱,但该来的总会来的。
“将军,该启程了。”
屋外传来副将的提醒。
“夫人,时候不早了,我该出发了。”
虞子期道。
“夫君,一路顺风。”
虞夫人笑着,尽量不让眼泪流出。
她知道,自家夫君此去必然十分艰苦。
北狄若是那么好打,早被大乾前几任皇帝收拾干净了。
“嗯,我早去早回。”
虞子期点头,转身离开,不敢再回首,怕多看一眼,便多几分不舍与忧愁。
他骑着皇帝赐下的龙血马,来到城外大军面前,真气运于胸膛。
“此战,我将带你们驱逐狄人,平定叛乱,陛下万岁,大乾必胜!”
“陛下万岁,大乾必胜!”
在众士卒的呼声中,大军开拔。
沿途州郡都已做好准备,调集物资,保证部队后勤给养,这给了那些贪官蛀虫们一个名正言顺搜刮民脂民膏的机会。
“交粮啦交粮啦!”
收粮官吏敲锣打鼓,他的声音回荡在整个村子。
刚从土匪老窝回来,分完钱财粮食的村民们人都傻了。
不是应该在每年的秋收之时才纳粮吗,这才刚春耕没多久啊。
青壮们都还在田间地头干活呢。
“咳咳,这位大人,您真是来这儿收粮的?”
村长上前问道。
如今这大乾苛捐杂税是不少,但收粮一般一年只收一次。
毕竟那些官老爷也嫌粮食变现麻烦,能收钱就尽量收钱。
我可以直接拿的,又何必浪费功夫变现呢?
让百姓到纳税时节,拿着粮食自己去卖钱交税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