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耳闻。”林泽老老实实地回道。
陆贾脸色一喜,信心满满地说道:“胡亥相比扶苏,势单而力薄,继位机会极其渺茫,师弟认为对吗?”
林泽摇头:“师兄所言,恕师弟不敢苟同,在师弟看来,十有八九是胡亥继承大位,反倒扶苏,可能性不大。”
陆贾脸色一滞,差点忘了这家伙是死心塌地跟着胡亥的,当然更相信胡亥能继位。
于是轻咳一声:“此事先不谈,就说对于胡亥而言,分封制至少能给他留下一块封地,纵然夺位失败,也不至于下场凄惨。故还请师弟劝说胡亥公子,让他在廷议上支持重立分封之制。”
林泽叹息,不是我不答应你,是我知道秦皇根本不会同意的,你在这里跟我说没什么任何意义。
陆贾见林泽沉默不语,以为他有所顾忌,继续劝道:“师弟何故迟疑,此事本就代表着双方共同的利益,师弟何不放下成见,大家合作一次?”
“再说,这次儒家有备而来,业已获得了大量支持,依我看来,此事十有八九会成,胡亥公子附议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之举,说不定还能因此获得一块上好的封地,何乐而不为?”
林泽终于开口回道:“此事事关重大,师弟我无法直接答复你,待我与胡亥公子沟通后,再给师兄答复,请师兄在此稍待片刻。”
陆贾点了点头,林泽毕竟也只是臣下,并非主上,请示胡亥是必须要做的。
林泽找到胡亥将此事转达了一遍。
胡亥立刻问道:“林泽,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做?”
林泽淡淡回道:“儒家将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此事必定失败,我们不必参与。”
“哦,这又是为何?”胡亥问道。
林泽正色地说道:“因为陛下不可能答应的啊,换作是公子你,花了两三百年,才将天下归一,难道公子又会想着将天下分出去?”
“故公子一口回绝便是,在我看来,不管儒家联合了多少人,若不合陛下的心意,也是枉然。”
胡亥恍然大悟,说的对啊,父皇怎么会同意别人分他的江山,立刻回道:“林泽,你赶紧回绝他们吧。”
林泽点头,折回去将胡亥的决定与陆贾说了。
陆贾满是疑惑,合则两利的事怎么就不答应呢?最后无奈回去,将结果报给了周青臣。
儒家众人得知后,不由暗骂:这胡亥,简直愚不可及。
第201章 廷议
养心殿,大司命保持着一种稳定不变的语调,向秦皇汇报着长安城的近况,着重提了几句,儒家众人四处奔走,合纵连横,拉拢了一批人,为廷议做着准备。
秦皇听后冷笑一声:“这儒家能量不小啊,入长安不过三年,都能让这长安城震一震了。”
“各大君侯府什么反应?”
大司命回道:“均保持沉默,包括在商丘的商君在内。”
“扶苏和胡亥呢?”
大司命顿了一下,如实回道:“扶苏公子已明确表态支持,倒是胡亥公子拒绝附和,倒是出乎儒家的意料。”
秦皇点了点头,面无表情,挥手让大司命退下。
……
转眼三天即过,林府,胡亥拿着一卷圣旨,疑惑地问道:“林泽,你说父皇怎么突然想起来让本公子去参加廷议?”
林泽漫不经心地回道:“可能是陛下觉得此事重大,又与公子相关,想听听公子的意见,公子尽管去便是。”
胡亥连忙问道:“那父皇若是问起来,本公子该怎么说?”
林泽想了想说道:“陛下无非就是问公子如何看待分封制,公子只需坚决反对分封制就对了。陛下若是问起缘由,公子就说愿这一生都留在陛下身边,侍奉左右。”
胡亥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带着宫卫朝咸阳宫而去。
……
承天殿,众臣拜过秦皇,儒家有官职在身的几个人赫然在列,站在队列的最后面。
秦皇看了一眼殿中之人,淡淡地说道:“既然人到齐了,那就开始吧。”
淳于越作为首倡者,得了信号,立刻走在大殿中间,向秦皇行礼说道:“启禀陛下,微臣请重立分封之制,实为为大秦万世之基业着想。”
开口第一句,淳于越就先表明自己立场,乃是公心为国,而非为一己私利。
而后淳于越洋洋洒洒举了许多上古先王的案例,以证明分封制是多么的正确和有利。
秦皇不可置否地说道:“众卿可有其他意见?”
御史大夫王绾向前一步说道:“启禀陛下,臣曾听闻纵然百姓之家,诸子成年后,父母都会先让其出去闯荡,另立家业,此乃家族兴盛先兆。而二位公子生于帝王之家,长于深宫,实在不利于我大秦江山社稷。”
“故微臣恳请陛下以大秦江山为重,分封二位公子,以治理封国,锻炼其才,使我大秦后继有人。”
周青臣暗暗赞叹了一声,这王绾不愧是御史大夫,切入的角度如此之好,看来自己也不能落于人后,遂上前一步,向秦皇行礼道:
“启禀陛下,大秦疆土纵横万里,然而边疆战争不止,开拓乏力,如若陛下重立分封之制,可分宗室于边境,为大秦永镇四方,岂不一劳永逸?”
秦皇由开始的面无表情转而露出一丝冷笑:“众卿都赞同重立分封之制吗?”
只见殿中一半官员齐声说道:“臣等附议。”
不过大多数都是品阶较低的朝官,三公九卿只有王绾一人在附和。
秦皇将目光定在李斯脸上:“丞相觉得如何?”
相比之前试探李斯的时候,秦皇这次的语气更加平淡,李斯却感到了丝丝压力。
李斯看了看殿中众人,哪还不知道秦皇的想法,向前一步,铿锵有力地说道:“臣反对。”
“哦,丞相认为不妥吗?”
李斯冷冽的眼神环顾了周青臣等人一眼,冷冷说道:“以微臣看来,重立分封之制,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诸位若是觉得分封之制有利于国,却是不知为何大周国祚不过八千年,而诸国征战便有四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