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有大儒提议:“周兄平常也比较忙,有所疏漏也在情理之中,不如再多几个人在一旁提点?”
众人听后眼神微妙,若有所思。
伏生见状不由趁热打铁说道:“大家以为如何?”
一下子引爆了话题,这个说:“在理,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那个说:“集众人智慧,一定能将扶苏教导的更好。”
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难道大家要一齐围着扶苏一个人转吗?不是胡亥也应关注一下吗?”
却很快被淹没在主流中,消失不见。
随后不少人都推选出来,将作为可靠人选辅佐扶苏,周青臣脸色越来越难看。
甚至有人为了名额,争的面红耳赤。
此时,淳于越上前一步,大声说道:“诸位静静,在下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请听我一言。”
众大儒一听,全都转头淳于越,带着惊异之色看着他。
只听淳于越说道:“诸位何必在此争执,诸位所求,在下也能理解,可扶苏目前调动的资源也极其有限,诸位何不换个思维?”
而后在众大儒紧盯下说道:“诸位何不上书秦皇,恢复大周分封之制?扶苏作为长子,也是秦皇唯二的儿子,不就能获得一大块封地,诸位自然可以去扶苏封地上,发挥所长,也不至于在这里争吵。”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无声。
隔了许久,突然爆发出一阵浓烈的赞赏声:“淳于兄真乃真知灼见。”
“如此一来,以我儒家与扶苏之间的关系,在封地上,也就不用再受秦皇限制,可尽情宣扬孔圣之言了。”
“那我们得赶紧想想该怎么说服秦皇,恢复分封制。”
瞬间,原本争执不休的众大儒,意见达成一致。
第200章 儒家的准备
秦皇491年,夏,长安府府令淳于越联合国子监监正周青臣、博士祭酒伏生,并博士七十余人,公然上书:
“陛下,千古圣君也,然秦之疆域,纵横万里,夏周不及也,故以燕齐楚之远,非宗师不可控也,今臣斗胆上书,请陛下效仿周天子,分封诸子,以固天下。”
此消息一出,天下哗然,这儒家何止是斗胆,简直就是胆大包天。
林泽收到消息时,脸色古怪,小心思蠢蠢欲动,之前顾忌秦皇,哪怕扶苏犯错,也不愿多生事端,再去算计扶苏和儒家,如今这儒家可是自己往坑里跳,林泽不介意丢块石头啥的。
林泽随即交代陈平,密切关注此事,一旦有进展就立刻汇报。
养心殿,秦皇看到奏折后,并未当场回应,而是叫来李斯,问道:“丞相以为如何?”
李斯自从上次被秦皇训斥了后,行事更加小心翼翼,故回道:“此乃国制,一切需得陛下圣断。”
秦皇眼一眯说道:“丞相真当没有自己的一点想法?”
李斯恭敬回礼道:“没有,臣只需尽力协助陛下,治理好这天下,无须太多自己的想法。”
内心却叹息:有想法的那位早已入黄土了,圣心独断的陛下啊。
秦皇沉思了一下:“朕倒想听听他们到底想说些什么,丞相安排下,让他们挑几个人,三日后入宫觐见,并文武百官,廷议此事。”
“臣遵旨”,李斯领命退下。
秦皇欲召开“廷议”,商议是否恢复“分封制”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长安城。
儒家之人听后,兴奋连连,摩拳擦掌,等着大展拳脚。
其他各方势力听后,反应不一,各有谋划,算计着自己该如何插入其中,并谋取利益。
……
国子监,周青臣几人,分席而坐,商量着该如何说服秦皇,最后采纳他们的提议。
伏生第一个开口了:“淳于兄,陛下欲开廷议,文武百官具皆参与,正所谓得道者多助,故还请淳于兄辛苦下,联系在朝中志同道合的同僚,关键时刻表态,以便成全此事。”
随后又想起来什么,又说道:“至于一些必要的打点之物,淳于兄可尽管提,我儒家各派自然全力满足,一切以大局为重。”
淳于越点头应道:“伏兄所言极是,在下会上门拜访几位权贵,尽力去说服他们支持分封制。”
随后伏生又转向周青臣说道:“还请周兄与扶苏公子说明此事,我儒家毕竟是在替他谋划,请他发动自己手中的势力,务必促成此事。”
周青臣点头应诺:“伏兄放心,在下必然会尽量说服扶苏公子,让他全力支持分封之制。”
在他看来,分封制能成,扶苏就能立刻分得一块封地,进而可名正言顺的建府,拥有自己的官员和军队,再加上众多势力的支持,这就是王霸之基啊。以此来劝说扶苏,周青臣有十足的把握。
众人仔细斟酌是否还有疏漏之处。
周青臣突然说道:“对了,差点把胡亥忘了,要知道重立分封之制,对胡亥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不如让他从中配合?无论如何胡亥是秦皇之子,论分量,可比大多数人要重多了。”
伏生附和道:“确实,扶苏继位,那胡亥本是什么都得不到的,若重立分封之制,尚能有一块封地,对他来说已是得天之幸,由不得他不动心。”
淳于越倒是提了个疑问:“只是由谁去与那胡亥分说?我等与他都不甚熟悉啊。”
周青臣笑道:“莫要担心,据我所知,那胡亥最是信任国师徐福的亲传弟子——林泽,林泽少年老成,是个聪明人,只要说服了他,胡亥那边也没有问题。”
“不巧那林泽还是道宫宫主记名弟子,与道家陆贾关系甚好,此事让陆贾出面,说明厉害关系即可。”
众人连连点头:“大善。”
……
林府,林泽将陆贾请入客厅,问候道:“陆师兄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陆贾定定的看了林泽良久,叹道:“不到十二岁的中品,师弟真乃天纵奇才,不怪得连国师都忍不住要收师弟为亲传弟子。”
林泽笑着回道:“陆师兄过奖了,师弟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只是不知,师兄今日来访,有何贵干?”
陆贾反问道:“不知师弟可曾听闻儒家打算重立分封之制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