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因而这项祭祀乐舞,也格外宏大且有意义。
秦时难以抑制的心脏砰砰跳,虽脚步不停,眼神却格外专注。
如今,八佾舞的舞者穿着浅黄色与褐色的曲裾深衣,取【秋祭】丰收之意,头上戴着黑色的发冠,簪有金灿灿的铜色。
男女交错,各占半数,穿着严谨,动作整齐。
虽并未有类似楚夫人那样能展露窈窕姿态的舞姿,可却另有一股优美与力量感。
伴随着一旁的歌声,八佾舞也变得莫名神圣、恢弘
【於穆清庙,肃雍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下陷的回字形祭祀场所自带回声。
歌唱乐曲的人分别安置在东南西北四处。
当这恢弘且深远的歌声一遍遍传来时,莫名的,人的精神都仿佛随之沉淀、又振奋,而后又增添出更多的厚重之感。
秦时只觉得自己挺直的脊背处,仿佛有微电流一次次穿过,这使得她的心脏急速跳动,也使得她的精神,又像抽离,又像亢奋。
身侧高大的身影依旧缓步向前,坚定无往。
他是这大秦独一无二的王。
而今日携王后祭告天地,她也将是大秦当之无愧的王后。
此刻。
当二人的脚步齐齐踏上高阶,身后的乐舞之声都仿佛留在了另一个空间。
而宗正与奉常则引导着二人前去极庙正中。
太史令在一旁高声呼喝:
“初献礼”
周巨与赤女一左一右敬奉酒杯,秦时与姬衡拿起,站在三牲面前,恭敬祭拜。
“亚献”
秦王与王后一同上香。
“终献”
姬衡拿起面前卷轴,此刻朗声诵道:
“乾坤合德,二仪资始。日月俪华,两曜考祥……受命於天,厚载生灵,永光正朔……临驭万方,秦室宫阙,虚位以待。”
“咨尔秦氏,天地有召,仁善慧德……而今敬告天地,遥祭先祖,册为王后。”
他声音低沉,却格外有力。
这便是姬衡。
尽管心中有诸般在意,但一旦做下决定,他之决定,便百折而不悔。
秦时知道,以如今王后的地位,册立王后,就是在分享他的权柄,带给他另外的危机。
但,姬衡仍是册了。
此刻,这泱泱大秦的主人站在宗庙中念颂着册立王后的祭文,身担家国,也没有令她委屈。
该给的,能给的,他全部都大方给了。
秦时看着他。
她的身前是天地与秦国先祖,身后是恢宏的八佾舞曲。
而她身侧,则是未来自己要永远支持辅佐的君主,她的丈夫,她的利益共同体。
她目光如水,长久专注而温柔。
……
极庙祭祀便在这等恢弘的舞曲中,逐渐走完所有流程。
而伴随着舞乐之人的退下,之前四方的祭台,又列入一行行的军士。
他们身着甲胄,手持长戈,面容黝黑,眼神却凛冽无比。
一行行,一列列,密密麻麻,肩肘相接。
这偌大的祭台,此刻当真勉强将他们容下了。
这些是当初曾陪着秦军一同征战天下的精锐之师,而如今,他们则是王后亲卫。
奉常解释道:“此乃我秦国王后之亲卫,按律当有一部,足二千人。”
“但如今我秦国一统天下,王后胸怀壮志,虔心辅佐王事,因而大王特赐五部亲卫,足万名壮年军士。”
“一应调遣,都听王后令。”
宗正在一旁高举玉印:
“请王后掌兵!”
秦时看向姬衡,这英武万分、如蛰居猛兽一般的君主站在那里,高大的身影如山岳一般。
他眉目冷肃,不见欢喜。
但说出的命令,却代表了千万分的信重。
“卿为我大秦王后,当有此贺。”
秦时深深呼吸,而后伸出双手,郑重捧起那方冰冷沉重的白玉螭虎军印。
台下,则是万人山呼:
“拜见王后!”
《周颂清庙》是《诗经》中《周颂》的首篇,即所谓“颂之始”。全诗一章共八句,是西周王朝举行盛大祭祀及其他重大活动通用的舞曲。
不知道秦朝唱什么,就用了周朝的。毕竟那个时候周礼有无上地位。
写的少是因为太难写了!好多资料!
册后祭文资料很少,化用的是唐太宗册立长孙皇后的。
第187章王后善妒
这一万军士无诏是入不得咸阳城的。
秦时很能理解。
卧榻之侧,倘若她手上这一万人徘徊在咸阳城内,姬衡便是再信任,夜里都要不得安寝了。
但现在五百精锐一同回宫等待安排,却是可以的。
马车在黄昏的霞光中辚辚而动,秦时看了看窗外,天边的霞光一如既往,在咸阳宫高低起伏的楼阁上,勾勒出来金色的檐角。
而她则恍惚想起之前由此进入咸阳城的那一幕。
“真幸运。”
她感慨着。
姬衡将手中竹简放低,而后抬头看她一眼。
秦时却已经贴了过去,此刻双手捧起姬衡的手掌,真真切切的放在颊边蹭了蹭。
而后眉眼弯弯:“我是说,初来便遇到大王,实在是用尽一生运气,太过幸运。”
那时的她还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做这大秦的王后。
也更加没有想到,她会真的心甘情愿,竭尽全力,与身边的姬衡共创这泱泱盛世。
姬衡眉目微微柔和下来,此刻低头看着书简,突然又问:“王后如今篆字可练习工整了?”
秦时:……
她的满腔柔情瞬间如同雨打芭蕉,学霸的尊严脆弱如一朵海棠花:“日日练习,如今写出,已然能认了。”
姬衡却是勾起唇角,将手中书简放下:“既如此,此册还请王后来读与寡人吧。”
……
祭告天地祖宗,乃是册立王后的最后流程。
五百亲卫留在咸阳城待命,但在此之前,秦时接见六宫诸人,已不能再拖了。
她于清早勉强爬起来,再度捡回了自己的健康作息,晨间绕着兰池走了半个时辰,这才回到宫内:
“宣她们进来吧。”
而后赤女传令,六宫诸人鱼贯从侧殿进入,春兰秋菊,各擅胜场,一时竟有蓬荜生辉的感觉。
秦时一一看过,此刻内心叹息:当大王真好啊。
然而她内心却并不酸楚,因为王后有审阅【阴令】之权,所谓【阴令】,就是自周朝传承下来的,记录君王与妃子之间的起居事书册。
然而当她打开,才发现自今年春开始,姬衡就没有再与任何一人燕好。
这让她沉默良久。
因为假如姬衡并不热衷此事,那如今她每晚承受的……又是什么?
若嫌弃这些美人时日太久已经厌倦,以他的权力,一声令下,自然也有源源不断的新人充实后宫。
但,没有。
【阴令】往前翻几年,这些后宫女子,基本没几次面君的机会。
可见姬衡真的嫌弃她们,既耽误国事,还无甚大用。
如今再看诸位美人,她心中也有淡淡的叹息。
“拜见王后。”
郑夫人、楚夫人站在前列,此刻躬身下拜,身后诸人同样行礼,一时间兰池宫都热闹起来。
“就座吧。”
姬衡既然不喜欢她们,她也没那么多贤惠心态。
皇帝拥有三宫六院,是周礼中不可违逆的规则,她们既然已经存在,如今自己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使用。
身侧,赤女乌籽已然拿起铅笔,面前构皮纸上,各色表格一一列明,只等待每人的简历与资料填充。
然而,尽管将后宫中长史少史都加进来,此刻后宫人数对于一位一统家国的君王来说,也着实称得上少了。
郑、楚二位夫人自不必提,秦八子她也熟悉了,且对方已早早言明效忠。
除秦八子外,宫中还有一位八子,乃是齐国进献。